1. 首页 > 电脑手机 >

mysql数据完整性 MySQL数据完整性包括

mysql在创建数据库是为了保证表的完整性给表添加什么约束

当某一列添加了主键约束后,那么这一列的数据就不能重复出现。这样每行记录中其主键列的值就是这一行的标识。例如学生的学号可以用来做标识,而学生的姓名是不能做标识的,因为学习有可能同名。

mysql数据完整性 MySQL数据完整性包括mysql数据完整性 MySQL数据完整性包括


主键列的值不能为NULL,也不能重复!

指定主键约束使用PRIMARY KEY关键字!

mysql 怎么定义用户完整性

1.数据库完整性约束能够防止合法用户使用数据库时向数据库中添加不合语义的数据。 2.利用基于DBMS的完整性控制机制来实现业务规则,易于定义,容易理解,而且可以降低应用程序的复杂性,提高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同时,基于DBMS的完整性控制机

MySQL数据库中的外键约束详解

使用MySQL开发过数据库驱动的小型web应用程序的人都知道,对关系数据库的表进行创建、检索、更新和删除等操作都是些比较简单的过程。理论上,只要掌握了常见的SQL语句的用法,并熟悉您选择使用的服务器端脚本语言,就足以应付对MySQL表所需的各种操作了,尤其是当您使用了快速MyISAM数据库引擎的时候。但是,即使在简单的情况下,事情也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下面我们用一个典型的例子进行说明。假设您正在运行一个博客网站,您几乎天天更新,并且该站点允许访问者评论您的帖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数据库模式至少应该包括两个MyISAM表,一个用于存放您的博客文章,另一个来处理访问者的评论。很明显,这两个表之间存在一个一对多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在第二个表中定义一个外键,以便在更新或者删除数据行时可以保持数据库的完整性。

像上面这样的应用程序,不仅维护两个表的完整性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而的难点在于我们必须在应用程序级别来维护它们的完整性。这是大部分不要求使用事务的web项目在开发期间所采取的方法,因为MyISAM表可以提供出色的性能。

当然,这样做也是有代价的,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应用程序必须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这就意味着要实现更复杂的程序设计逻辑来处理各个表之间的关系。虽然可以通过使用抽象层和ORM模块来简化数据库访问,但是随着应用程序所需数据表的数量的增加,处理它们所需的逻辑无疑也会随之变得越发复杂。

那么,对于MySQL来说,有没有数据库级别的外键处理方式来帮助维护数据库完整性的呢? 幸运的是,答案是肯定的!MySQL还可以支持InnoDB表,使我们可以通过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来处理外键约束。这个特性允许我们可以触发器某些动作,诸如更新和删掉表中的某些数据行以维护预定义的关系。

凡事有利皆有弊,使用InnoDB表的主要缺点是它们的速度要比MyISAM慢,尤其是在必须查询许多表的大规模应用程序中,这一点尤为明显。好在较新版本MySQL的MyISAM表也已支持外键约束。

本文将介绍如何将外键约束应用于InnoDB表。此外,我们还将使用一个简单的基于PHP的MySQL抽象类来创建有关的示例代码;当然,您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其它服务器端语言。现在,我们开始介绍如何将外键约束应用于MySQL。

使用外键约束的时机

老实说,在MySQL中使用InnoDB表的时候,不一定非用外键约束不可,然而,为了外键约束在某些情况下的功用,我们将通过前面提到的例子的代码进行具体说明。它包括两个MyISAM表,分别用于存放博客文章和评论。

定义数据库模式时,我们要在这两个表之间建立起一对多的关系,方法是在存放评论的表中创建一个外键,以将其中的数据行(即评论)对应到特定的博客文章。下面是创建示例MyISAM表的基本SQL代码:

DROP TABLE IF EXISTS `test`.`blogs`;

CREATE TABLE `test`.`blogs` (`id` INT(10) UNSIGNED AUTO_INCREMENT,

`title` TEXT,

`content` TEXT,

`author` VARCHAR(45) DEFAULT NULL,

PRIROSE KEY (`id`)) ENGINE=MyISAM DEFAULT CHARSET=utf8;

DROP TABLE IF EXISTS `test`.`comments`;

CREATE TABLE `test`.`comments` (`id` INT(10) UNSIGNED AUTO_INCREMENT,

`blog_id` INT(10) UNSIGNED DEFAULT NULL,

`comment` TEXT,

`author` VARCHAR(45) DEFAULT NULL,

PRIROSE KEY (`id`)) ENGINE=MyISAM DEFAULT CHARSET=utf8;

上面,我们只是定义了两个MyISAM表,它们构成了博客应用程序的数据层。如您所见,第一个表名为blogs,它由一些含义很明显的字段组成,分别用于存放每篇博客文章的ID、标题和内容,后是作者。第二个表名为comments,用于存放各篇博客文章的有关评论,它将博客文章的ID作为它的外键,从而建立起一对多的关系。

迄今为止,我们的工作还算轻松,因为我们只是创建了两个简单的MyISAM表。下一步,我们要做的是使用一些记录来填充这些表,以便进一步演示在第一个表中删除表项时,应该在另一个表中执行那些操作。

更新并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

前面部分,我们创建了两个MyISAM表,来充当博客应用程序的数据层。当然,上面的介绍还很简单,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讨论。为此,我们将向这些表中填入一些记录,方法是使用SQL命令,具体如下所示:

INSERT INTO blogs (id, title, content, author) VALUES (NULL,'Title of the first blog entry', 'Content of the first blog entry', 'Ian')

INSERT INTO comments (id, blog_id, comment, author) VALUES (NULL, 1, 'Commenting first blog entry', 'Susan Norton'), (NULL, 1, 'Commenting first blog entry', 'Rose Wilson')

上面的代码,实际上模拟了读者Susan和Rose对我们的第一篇博客作出了评论的情况。假设现在我们要用另一篇文章来更新第一篇博客。当然,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数据库的一致性,comments表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更新,要么通过手工方式更新,或者通过处理数据层的应用程序进行更新。就本例而言,我们将使用SQL命令来完成更新,具体如下所示:

UPDATE blogs SET id = 2, title = 'Title of the first blog entry', content = 'Content of the first blog entry', author = 'John Doe' WHERE id = 1

UPDATE comments SET blog_id = 2 WHERE blod_id = 1

如前所述,因为第一篇博客的数据项的内容已经更新,所以comments表也必须反映出此变化才行。当然,现实中这个更新操作应该在应用程序层完成,而非手工进行,这就意味着这个逻辑必须使用服务器端语言来实现。

为了完成这个操作,对于PHP来说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子过程即可,但是实际上,如果使用了外键约束的话,对comments表的更新操作完全可以委托给数据库。

就像文章前面所说的那样,InnoDB MySQL表对这个功能提供了无缝地支持。所以,后面部分我们会使用外键约束重新前面的示例代码。

数据库的级联更新

下面,我们将利用外键约束和InnoDB表(而非默认的MyISAM类型)来重新构建前面的示例代码。为此,首先要重新定义这两个示例表,以便它们可以使用特定的数据库引擎。为此,可以使用如下所示的SQL代码:

DROP TABLE IF EXISTS `test`.`blogs`;

CREATE TABLE `test`.`blogs` (`id` INT(10) UNSIGNED AUTO_INCREMENT,

`title` TEXT,

`content` TEXT,

`author` VARCHAR(45) DEFAULT NULL,

PRIROSE KEY (`id`))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DROP TABLE IF EXISTS `test`.`comments`;

CREATE TABLE `test`.`comments` (`id` INT(10) UNSIGNED AUTO_INCREMENT,

`blog_id` INT(10) UNSIGNED DEFAULT NULL,

`comment` TEXT,

`author` VARCHAR(45) DEFAULT NULL,

PRIROSE KEY (`id`),

KEY `blog_ind` (`blog_id`),

CONSTRAINT `comments_ibfk_1` FOREIGN KEY (`blog_id`) REFERENCES `blogs` (`id`) ON UPDATE CASCADE)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这里的代码与之前的代码相比,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现在的这两个表使用了InnoDB存储引擎,所以能够支持外键约束。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定义comments表的代码:

CONSTRAINT `comments_ibfk_1` FOREIGN KEY (`blog_id`) REFERENCES `blogs` (`id`) ON UPDATE CASCADE

实际上,这个语句是通知MySQLMySQL,当blogs表更新时,也要更新comments表中外键blog_id的值。换句话

说,这里所做的就是让MySQL以级联方式维护数据库完整性,这意味着当某个博客更新时,与之相连的注释也要立即反应此变化,重要的是这一功能的实现并非在应用程序层完成的。

两个示例MySQL表已经定义好了,现在,更新这两个表就像运行一个UPDATE语句一样简单,如下所示:

"UPDATE blogs SET id = 2, title = 'Title of the first blog entry', content = 'Content of the first blog entry', author = 'John Doe' WHERE id = 1"

前面说过,我们无需更新comments表,因为MySQL会自动处理这一切。此外,在试图更新blogs表的数据行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去除查询的“ON UPDATE”部分或者规定“NO ACTION”和“RESTRICT”让MySQL什么也不做。当然,还可以让MySQL做其他事情,这些将在后续的文章中分别加以介绍。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想大家已经对如何在MySQL中的InnoDB表结合使用外键约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当然,您也可以进一步编写在即的代码,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一方便的数据库功能的认识。

mysql实体完整性通过什么机制保证

数据库完整性(Database

Integrity)是指数据库中数据在逻辑上的一致性、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数据库完整性由各种各样的完整性约束来保证,因此可以说数据库完整性设计就是数据库完整性约束的设计。数据库完整性约束可以通过DBMS或应用程序来实现,基于DBMS的完整性约束作为模式的一部分存入数据库中。通过DBMS实现的数据库完整性按照数据库设计步骤进行设计,而由应用软件实现的数据库完整性则纳入应用软件设计

MySQL“强制实施引用完整性的数据库”是什么意思?

这是关于引用完整性(也称参照完整性)约束的概念。即:现实世界中的实体之间往往存在某种联系。在关系模型中,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是用关系描述的,这样自然就存在着关系与关系间的引用。 例如,员工和部门的关系模式表示如下: 员工(员工号,姓名,性别,...,部门号) 部门(部门号,名称,电话,...) 这两个关系存在着属性的引用,员工关系中的“部门号”的值必须是确实存在的部门的“部门号”,即部门关系中有该部门的记录。也就是说,员工关系中的“部门号”属性取值要参照部门关系的“部门号”属性取值。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部门已经有若干个员工,如果把这个部门给撤消(删除)了,隶属于这个部门的这些员工该怎么办!?嘿嘿

自己搭建mysql进行分表分库还是用阿里云的好

根据个人经验,MySQL执行一个sql的过程如下:

1,接收到sql;2,把sql放到排队队列中;3,执行sql;4,返回执行结果。在这个执行过程中花时间在什么地方呢?第一,是排队等待的时间,第二,sql的执行时间。其实这二个是一回事,等待的同时,肯定有sql在执行。所以我们要缩短sql的执行时间。

mysql中有一种机制是表锁定和行锁定,为什么要出现这种机制,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我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有二个sql都要修改同一张表的同一条数据,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是不是二个sql都可以同时修改这条数据呢?很显然mysql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是,一种是表锁定(myisam存储引擎),一个是行锁定(innodb存储引擎)。表锁定表示你们都不能对这张表进行操作,必须等我对表操作完才行。行锁定也一样,别的sql必须等我对这条数据操作完了,才能对这条数据进行操作。如果数据太多,一次执行的时间太长,等待的时间就越长,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分表的原因。

服务器启动异常!Code: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attempting to initialize the Borland Database Engine

这个是数据库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初始化数据库文件出错,你看一下服务器,不知道你的服务器中安装是哪一版本数据库,你先停到数据库服务,再试一下。

我也出现这种情况,我已经把mirserver放在D盘了,可还是出现这种错误啊

mysql5.7数据库默认值开关在哪

MySQL 5.7数据库默认值选项的开关为“sql_mode”,它可以通过MySQL配置文件中的“sql-mode”参数来设置。在MySQL 5.7中,默认情况下,sql_mode参数被设置为“NO_ENGINE_SUBSTITUTION, STRICT_TRANS_TABLES”,这意味着默认值不会被忽略,并且如果有任何数据违反列的定义,则会抛出错误。如果您想更改这个默认行为,您可以在文件中将sql_mode参数设置为其他值。在MySQL 5.7之前的版本中,默认启用了MySQL非标准的“严格模式”,以严格遵守SQL标准和数据完整性。在5.7版本及更高版本中,“严格模式”将不再是默认行为,但仍然可以启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