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农业社会改造方法(农业社会改造的方法)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农业社会改造方法(农业社会改造的方法)农业社会改造方法(农业社会改造的方法)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发挥农民积极分子的带头示范作用,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遵循渐进的步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由低到高级的步骤和形式

步骤如下:

1、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互助组由几户或十几户农民自愿组成,土地耕畜和其他生产资料仍属农民个人所有,但在生产方面互帮互助,是农业合作化的最初过渡形式。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2、从1954年到1955年下半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入社,国家从各方面大力支援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3、从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底,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时期。具有完全社的会主义性质。到1956年年底,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方针,及时地引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这是制止农村两极分化,正确解决小农经济与国家工业化之间矛盾的唯一方法.

(2)针对农民既是小私有者又是劳动者的两重性,采取了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货架帮助的原则,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

(3)根据我国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采取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和形式,逐步地引导农民摆脱私有制,走上集体所有制道路.

(4)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制定贯彻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改造富农的阶级政策,依靠了农民的大多数,保证了企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刚给你在毛概书上找的...

1,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指农业合作化运动,党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三个互相衔接的步骤和形式,从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进一步建立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主要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互助组由几户或十几户农民自愿组成,土地耕畜和其他生产资料仍属农民个人所有,但在生产方面组织起来、互帮互助,是农业合作化的最初过渡形式,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耕畜和大农具也付给一定的报酬,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从1955年下半年起,由于错误地开展了对所谓“右倾机会主义”的批判,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步伐加快,进入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将初级社转为高级社,有些由互助组直接转为高级社。

我国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这是简答题

我国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阶段: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发展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从而将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农民的集体所有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