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初中常用公式_初中常用公式及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常用重点公式整理

想要学好数学公式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就大家整理一下 初中数学 常用重点公式整理 ,仅供参考。

初中常用公式_初中常用公式及解题技巧初中常用公式_初中常用公式及解题技巧


常用导数公式

1.y=c(c为常数) y'=0

2.y=x^n y'=nx^(n-1)

3.y=a^x y'=a^xlna

y=e^x y'=e^x

4.y=logax y'=logae/x

y=lnx y'=1/x

5.y=sinx y'=cosx

6.y=cosx y'=-sinx

7.y=tanx y'=1/cos^2x

8.y=cotx y'=-1/sin^2x

9.y=arcsinx y'=1/√1-x^2

10.y=arccosx y'=-1/√1-x^2

11.y=arctanx y'=1/1+x^2

12.y=arccotx y'=-1/1+x^2

初中数学公式之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 B 是边 a 和边 c 的夹角

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

(1)一般式:y=ax2+bx+c (a,b,c为常数,a≠0),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顶点坐标(-b/2a,(4ac-b^2)/4a)

(2)顶点式:y=a(x-h)2+k或y=a(x+m)^2+k(a,h,k为常数,a≠0).

(3)交点式(与x轴):y=a(x-x1)(x-x2)

(4)两根式:y=a(x-x1)(x-x2),其中x1,x2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a≠0.

说明:

(1)任何一个二次函数通过配方都可以化为顶点式y=a(x-h)2+k,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h,k),h=0时,抛物线y=ax2+k的顶点在y轴上;当k=0时,抛物线a(x-h)2的顶点在x轴上;当h=0且k=0时,抛物线y=ax2的顶点在原点.

(2)当抛物线y=ax2+bx+c与x轴有交点时,即对应二次方程ax2+bx+c=0有实数根x1和x2存在时,根据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公式ax2+bx+c=a(x-x1)(x-x2),二次函数y=ax2+bx+c可转化为两根式y=a(x-x1)(x-x2).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2(a)-sin^2(a)=2cos^(a)-1=1-2sin^2(a)

tan(2a)=2tana/(1-tan^2(a))

ctg 2A=(ctg 2A-1)/2ctg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常用重点公式整理 。

数学初中所有公式

数学初中所有公式如下:(有点多,可以收藏起来查看)

1、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2、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a-b|≥|a|-|b| -|a|≤a≤|a|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

4、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5、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6、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7、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8、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9、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10、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

11、cos(A/2)=√((1+cosA)/2) cos(A/2)=-√((1+cosA)/2)

1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13、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化积

14、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15、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16、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17、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18、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初中物理比较常用的公式有哪些

1、速度公式:v = v =s ts总 t总 v ——速度(m/s);v——平均 速度(m/s);s ——路程(m) ;t ——时间(s) 2、密度公式:ρ=m v ρ——密度(kg/m3);m ——质量(kg);v ——体积(m3) 3、重力公式:G = mg G ——重力(N);m ——质量 (kg);g ——常数(9.8N/ kg) 4、压强公式: ① P =F P ——压强(Pa);F ——压力(N);S ——受力面 积(m2) S ② P =ρg h P ——压强(Pa); ρ——密度(kg/m3);h ——深 度(m) 5、液压公式:F1F2= S1S2 F1 ——作用在小活塞上的力(N) ; S1 ——小活塞的横截面积(m 2); F2 ——作用在大活塞上的力(N) ; S2 ——大活塞的横截面积(m 2); 6、浮力公式: ① F浮 = G =ρ物g v物 ρ物——物体的密度(kg/m3);v物 ——物体的体积(m3) ② F浮 = F下 -F上 F上 ——上表面受的压力( N); F下 ——下表面受的压力( N); ③ F浮 =G-F拉 G ——物重(N);F拉 ——液体中测力 计的读数(N); ④ F浮 =ρ液g v 排 ρ液——液体密度(kg/m3); v排——排开的液体体积 7、功的公式: ① W = F·s W ——功(J);F ——作用在 物体上的力(N);s ——物体移 动的距离(m); ② W = mgh m ——物体的质量(kg);h ——物体移动的距离(m) 8、功率公式: ① P = W P ——功率(W);W ——功(J);t ——时间(s); t ② P = F·v F ——作用在物体上 的力(N);v ——物体移动的速 度(m/s); ③ P = mg·v m ——物体的质量(kg);h ——物体 移动的距离(m) 9、杠杆平衡公式:F1·L1= F2·L2 (理想机械) F1 ——动力(N);F2 ——阻 力(N);L1——动力臂(m); L2——阻力臂(m); 10、轮轴公式:F1·R = F2·r (理 想机械) F1 ——作用在轮上的力(N); R ——轮半径(m); F2 ——作用在轴上的力(N);

初中数学全部公式大全 必须掌握!

初中生学习数学一定要注意公式的背诵,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了初中数学全部公式大全,仅供大家参考。

常用数学公式

1、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2、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a-b|≥|a|-|b| -|a|≤a≤|a|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4、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判别式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5、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

6、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7、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8、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9、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10、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数学重点公式

11、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12、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

13、cos(A/2)=√((1+cosA)/2) cos(A/2)=-√((1+cosA)/2)

14、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15、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化积16、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17、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18、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19、+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20、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总结的 初中数学 全部公式大全,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

因式分解常用公式

平方根计算公式

根号内的数可以化成相同或相同则可以相加减,不同不能相加减。

如果根号里面的数相同就可以相加减,如果根号里面的数不相同就不可以相加减,能够化简到根号里面的数相同就可以相加减了。

根号的乘除法:

√ab=√a·√b﹙a≥0b≥0﹚,如:√8=√4·√2=2√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常见图形的面积公式

1 正方形 S面积 a边长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3 长方形 S面积 a边长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s:面积 a:长 b:宽 h: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r=半径 面积=π(r×r)

9 圆柱体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10 圆锥体 l:圆锥的母线长 n:扇形的圆心角S=πl^2×(n/360)+πr^2

11 圆台 r:上底半径 R:下底半径 h:高 l:母线S=πr+πR+πrl+πRl=π(r+R+rl+Rl)

解方程必背公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