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唐玄宗又称唐明皇是李隆基吗 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叫李什么

唐玄宗什么又称唐明皇

唐玄李隆基又称唐明皇。

唐玄宗又称唐明皇是李隆基吗 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叫李什么唐玄宗又称唐明皇是李隆基吗 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叫李什么


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日(710年7月21日),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八月庚子日(712年9月8日),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唐玄宗的成就

为了增加国家的收入,打击强占土地、隐瞒不报的豪强,唐玄宗发动了一场检田括户运动。当时的豪强霸占了农民的土地之后,称为"籍外之田",他们还将逃亡的农户变成自己的"私属",在土地和人口两方面逃避国家税收。

先天元年(712年)到开元十三年(725年)之间,李隆基的检田括户运动收到了实效。他任命宇文融为全国的覆田劝农使,下设十道劝农使和劝农判官,分派到各地去检查隐瞒的土地和包庇的农户。然后把检查出来的土地一律没收,同时把这些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对于隐瞒的农户也进行登记。这样下来,一年增加的客户钱就高达几百万之多。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1]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玄宗又称唐明皇

他前20年是个英明神武的好皇帝,后来因用错人导致安史之乱!

唐玄宗又成唐明皇,前期开创了开元盛世 ,后期昏暗酿成了安史之乱。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汉族,又称唐明皇。710年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712年登基称帝,改年开元,唐朝由此进入鼎盛时期,称为开元盛世。统治后期,贪图享乐,宠信重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

唐玄宗(本名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出生于洛阳,高宗与武则天之孙,睿宗第三子(故称李三郎),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玄烨讳,多称其为唐明皇。

李隆基在位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他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所以说,李隆基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

李隆基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政事,还重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政治十分腐败,以致酿成安史之乱。持续8年的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使唐朝由盛转衰,从此唐朝开始走向了下坡路。唐玄宗为唐的高度繁荣起过重大作用,但他晚年也给唐朝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唐明皇是谁?唐明皇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他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孙子,其生父是李旦。他是唐朝开元盛世的开创者,前期的统治称得上是励精图治,大有作为,但是唐明皇统治的后期生活腐化,耽于享乐,政治上也开始变得腐败起来,于是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玄宗之所以被称为唐明皇是因为在清朝的时候避康熙皇帝玄烨的诲。唐明皇是谁?唐明皇李隆基于公元685年生于东都洛阳,父亲是李旦,母亲是李旦的妃子德妃。公元689年武则天将李隆基过继给已经死去的李弘为子,继承香火。李隆基生就的相貌堂堂,多才多艺,而且性格英明果敢,称得上是少年英雄。公元710年,唐中宗被自己的皇后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韦后想要成为武则天第二,但是没有等到韦后动手,李隆基就与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杀死了韦后等人,掌握了政权。这个时候的李隆基只有十五岁。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可谓是少年英雄。

唐隆政变之后太平公主想要控制政权,李旦为了避免太平公主的干政,于712年将皇位传给了李隆基,太平公主于是想要发动政变除掉李隆基,但是李隆基先下手为强,713年除掉了太平公主,从此稳固了自己的皇位。皇位稳定之后李隆基励精图治,进行了很多的改革,使得整个国家呈现出了唐朝时期最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晚年的李隆基看到了自己的政绩,于是开始飘飘然,开始追求享乐,政治上逐渐的腐败起来,于是爆发了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由盛而衰。公元762年被囚禁于太极宫甘露殿的唐明皇去世,享年78岁。

唐明皇是唐玄宗李隆基,因为唐玄宗这个称号中有一个玄字,正好与清朝康熙皇帝的名字玄烨中的玄字相同,所以康熙年间的人们称呼唐玄宗为唐明皇,之后李隆基就有了唐明皇的叫法。唐明皇赐名是一个古代的小故事,这个小故事说了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请求唐明皇为自己家的男孩赐名的故事。贺知章是唐朝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为人旷达不羁,曾经在武则天时期中了状元,从此之后入仕唐朝,曾经在唐代做过很多高官,比如曾经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晚年的时候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贺知章曾经与李隆基相处了很多年,李隆基对贺知章相当的倚重,但是君臣二人之间也经常开很多玩笑。

唐明皇赐名说的就是贺知章与唐明皇之间的事情。这则小文记载,贺知章晚年的时候告老还乡,前去向唐明皇辞行,唐明皇听说贺知章马上就要告老还乡了,非常的舍不得,于是也已经是一个老人的唐明皇涕泪横下,对贺知章说着不舍得让其离开的话。最后问道:爱卿就要告老还乡了,你还有什么心愿没有满足,可以说一下。贺知章于是便说:没有什么要求了,不过我有一个男孩,还没有名字,希望陛下能够赐一个名字,这样也可以作为我的荣耀。唐明皇于是说: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诚信,诚信就是我们所说的‘孚’,所以爱卿的儿子名字就叫做‘孚’吧。贺知章于是再三的感谢唐明皇,拜谢了两次,但是过了一会儿,贺知章回味过来说:陛下为什么和我开玩笑?‘孚’字就是爪下一个子,为什么让我的儿子叫做爪子呢?

唐明皇也就是历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他也是唐朝在为最久的皇帝,年轻的时候,因明果断,知晓音律,并且相貌俊美,深受女子的爱慕,早在之前将唐朝发展到最兴盛的时期,很有才华,做事也非常的有主见。杨贵妃和唐明皇的故事也是一段浪漫且凄凉的爱情故事。杨贵妃最开始是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帽,杨贵妃嫁给李帽五年,其恩爱之极,后来杨贵妃和唐玄宗见面后,唐玄宗就被杨贵妃的美貌所迷住,不顾一切的想办法将杨贵妃纳为了妃子,这个按伦理来说就是 *** ,也因为杨贵妃曾是李帽的妃子,所以也成了唐玄宗一直没有将杨贵妃立为皇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唐玄宗非常的宠爱杨贵妃,有句诗叫做: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看来这唐玄宗爱美人已经达到这个地步了,并且为了杨贵妃修建华清池让其在华清池中沐浴。

但是所谓红颜薄命,我们能知道的就是唐玄宗爱环为其修建华清池,给其所有钟爱之物,以及新鲜的千里之外的荔枝,只看到了长生殿的恩恩爱爱长长久久朝朝暮暮,却也不知道杨贵妃一人时在后宫中独自饮酒消愁,以及面对着众多嫔妃的暗里阴招,一个女人要遭受这些,却只为留在一个男人的身边,后来的唐玄宗为了帝国形式的危机,赐了白娟让杨贵妃在马嵬坡自杀,一抹红颜就这样的烟消云散于世间。杨贵妃是唐朝时期有名的美人儿,唐明皇宠她日夜不闻朝政,使国家从兴盛走向了衰败,这也引来了朝廷的不满,认为杨贵妃是红颜祸水,最后逼迫唐明皇将杨贵妃处死,杨贵妃就这样的烟消玉损,正是芳年就丢了性命。因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明皇带着杨贵妃逃亡,经过马嵬坡的时候,六军都停止向前的步伐,众君称对杨氏专权不满,杀死了杨国忠父子之后,随即逼迫唐玄宗将杨贵妃处死,并说其与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有着 *** ,唐玄宗被迫于无奈,只好命高力士赐死了杨贵妃。

自古红颜多薄命,特别是这种与君王相爱的女子,唐玄宗因为见到杨贵妃的第一眼就爱上了她,不顾杨贵妃是自己儿子的妃子将其纳为妃子,对杨贵妃的宠爱也是集于她一身,这些估计都和杨贵妃的美丽容颜有关,传说中杨贵妃天生丽质难自弃,有着闭月羞花的容貌,很温柔,从不过问朝政,也不插手国家大事,但是她善于抓住唐玄宗的心,通过音乐舞蹈来使唐玄宗对自己痴迷,杨贵妃善于舞蹈,有人曾说杨贵妃在舞蹈的时候,姿态优美,身轻敏捷,翩翩起舞犹如彩蝶纷飞,这也就难怪唐玄宗如此痴迷于杨贵妃,而导致不顾问朝政了,美人在身边又岂能轻易放下呢。唐玄宗逼不得已的赐死杨贵妃,过后也时常想念着杨贵妃,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写到唐玄宗思念杨贵妃,而总是以物思人,有了佳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他们的爱情故事尤为凄美。

是的,唐明皇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

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又称“开元之治”,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据传开元年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唐玄宗登基以后提倡文教,任用贤能姚崇,宋璟等,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面。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天下大治。“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此间,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玄宗( ),又称唐明皇。在位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势强盛,史称开元之治。

A.李治

B.李旦

C.李隆基

答案:C

唐玄宗李隆基轶事典故

呵斥武氏

李隆基英俊多艺,仪表堂堂,从小就很有大志,在宫里自诩为”阿瞒“,虽然不被掌权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见。在他七岁那年,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的金吾大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随之扬长而去,武则天知道后,非常惊讶,不仅没有责怪,反而更加宠爱他。

李杨之爱

中国许多文学作品中的李隆基是感情专一的皇帝,民间习称他为“唐明皇”,《异闻录》载《唐明皇游月宫》一事。他和杨贵妃的故事,透过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千古传诵。

李隆基就是唐玄宗吗?

唐玄宗(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685年——762年),又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昭成窦皇后(窦德妃)。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杀死韦皇后,拥其父李旦即位,被立为太子。延和元年(712年),受禅即位,改年开元。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

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称唐明皇。

是的

是的,李隆基是唐玄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