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互助县水源地有几个 互助县水保站电话

过两天就要到青海了 ,两个人。自助游,不想跟团和包车。能不能给个详细的3-4日游玩线路!非常感谢!

这个季节蛮尴尬的 鸟岛应该因为产卵期封了吧 不过还是可以去青海湖看看 或者去门源也行 这些都是不多一天就可以玩完的 就看你想去哪了 三四天基本可以去青海湖啦 门源啦 还有塔尔寺什么的

互助县水源地有几个 互助县水保站电话互助县水源地有几个 互助县水保站电话


互助县旅游景点有哪些

互助县旅游景点有哪些

1. 月牙泉

互助县的景点就是位于月牙泉村的月牙泉了。这个月牙泉形状独特,水清见底。据说这个泉眼在夜晚会散发出淡淡的阳光,非常神奇。在这里可以漫步夜色中的月牙湖,感受别样的美景。

2. 大雪山森林公园

大雪山森林公园是互助县的旅游景点,也是西宁周边为的自然景区之一。这里有独特的地质景观,白雪覆盖的山峰和森林生态保护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3. 南山风景区

南山风景区位于互助县境内的南山脉区域,风景秀丽。这里四季分明,春有百花盛开,夏漫山遍野的翠绿,秋有金秋时节的美丽,冬有银装素裹的壮观。此外,南山还有许多文化古迹和众多的民俗文化景点,如真武庙、红寺堡等。

4. 黄河源头森林公园

黄河源头森林公园位于互助县地势处,东起玉树州境内,西至共和县境内,是黄河水源地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空气清新,景色秀丽,自然生态保护得十分完善,深受游客的喜爱。

5. 黄河壶口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是黄河上游的风景区之一。整个河流从这里向北流,由于瀑布的作用,黄河在这里掀起了层层波涛汹涌。在这个的旅游景点,您可以欣赏到黄河壮美的自然风光。

6. 高海拔草原

互助县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为原始的自然景观之一:高海拔草原。这里的空气清新,可以看到色彩斑斓的高山花海,背景则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此外,还可以品尝到为正宗的藏式牦牛肉和燕麦酥油茶。

7. 塔尔坎草原

塔尔坎草原位于互助县的东北部,是一个广阔的高山草原,这里生态环境良好,景色非常壮观。在春季,草原上开满了各种颜色的鲜花,十分美丽。这里还有各种赛马、射箭等传统的藏族游戏和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看。

8. 奇台黑山湖景区

奇台黑山湖景区位于互助县境内,是一个拥有极佳自然条件的休闲胜地。景区内有如画般的湖泊,湖中鱼群、莲花、荷花交相辉映,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此外,在这里还可以感受到江南水乡般的烟雨林立和美味的水乡特色美食。

结语

以上就是互助县的旅游景点介绍了。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环境清新,真正是旅游度假、休闲放松的好去处。欢迎各位旅游爱好者前来感受互助县的美丽风光。

青海湖的资料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青海湖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象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互助县城和乐都县城那个大

海东的县是互助县 看地图就知道了 往后肯定发展越来越好。。现在是西宁市的后花园 。。乐都县能跟互助县比 远了吧

当然互助大了 规划面积能达到70·3万平方公里,县城是个三山环绕下的小盆地 地势平坦 发展空间广阔

楼上的真无语了

人家只说县城你那么多有蛋用啊

但说县城的话因该是互助大

当然是俺们乐都县大了

我觉得乐都县城大

青海林业是什么?

(forestry of Qinghai Province)

(李耀阶)

据1977~1981年森林资源清查统计,青海省森林面积为19.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0.3%,活立木总蓄积量2303.18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少,分布不均,树种单纯,灌木林多。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以下七个林区:①祁连山山地水源涵养林区:为原始森林,主要树种是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②大通河谷地水源涵养林区:分布在门源自治县与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是针叶林演变成为以杨、桦为主的次生林和灌丛。③湟水流域及黄河下段地区黄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林区:森林主要分布于各支流上游的各县边缘山区,大部分为灌木林、疏林和次生林,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作用。树种主要有山杨、桦木及少量的青海云杉、青杄、油松和沙棘等。④隆务河流域和黄河上段水源涵养林区:树种以祁连圆柏、青海云杉、紫果云杉为主,其次为桦树、山杨等。⑤大渡河上游水源涵养林区:为原始林,树种有紫果云杉、川西云杉、冷杉、桦及大果圆柏等。⑥长江、澜沧江上游水源涵养林区:树种以川西云杉及大果圆柏为主。⑦柴达木盆地防护林区:仅东部山地阴坡有小片祁连圆柏林。随着柴达木盆地的开发,营造了以青杨、小叶杨、新疆杨、白柳、沙棘、柠条为主的防护林。青海省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兽类50多种,鸟类240种。主要有野牦牛、野驴、白唇鹿、盘羊、黑颈鹤、雪鸡等。现有自然保护区2处,面积6.31万公顷。青海省历史上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据考古资料记载: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贵南县石器遗址中有木炭;距今6000年前的乐都遗址中有独木棺材;在距今2795±115年间周厉王时代的诺木洪遗址中有车毂出现……。这说明青海省在数千年前就开始了森林的利用。据《后汉书·西羌传》载:“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前后,西宁附近依然是树木葱葱,其北山设炼铁厂用木炭炼铁。明清以来,由于垦殖采伐日盛,森林面积逐年减少。从清末直到1949年中华成立的40年间,青海森林受到极大破坏,4年(1915年)就有大批贩者入大通河林区伐木,运往兰州出售;28年(1939年)军阀马步芳成立“德兴海”商行兼伐木场,管理大通、祁连、同仁、贵德等地天然林的开采、运销,由大通河、湟水、黄河水运到兰州、宁夏出售。到1949年大通河两岸已无一处完整针叶林。

1949年后,青海省林业发展较快。到1983年人工造林约10万公顷,更新近1万公顷。更新造林主要在水热条件较好、人口较多的东部农业区进行。全省现有养鹿场100多处,养鹿5000多只。

青海省农林厅下设林业局。全省共有国营林场54个,国营苗圃34个。省农科院下设有林业科学研究所。林业科研成果有:干旱山地造林提前整地;云杉植苗更新;柠条雨季浅山区直播造林;新疆杨、华北落叶松、毛白杨、宁夏枸杞等树种引种。

茶秆竹

“雪豹之乡”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的生态环境如何?这里还有哪些大型动物?

生态环境还是比较不错的,里面有狮子,老虎以及娃娃鱼,还有鲸鱼。

生态环境是特别的美丽的,就算是一个世外桃源,这里还有狮子,老虎,还有大熊猫,狼这些动物。

北山林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部,祁连山东端, 林场总面积1127平方千米,是黄河上游水源涵养林区, 山林场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岩羊、马麝、马鹿分布越来越多,正在这里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野生动物保护站的三名队员,近发现巨多,野牦牛、野驴、野骆驼、猞猁、藏羚羊、盘羊 的藏棕熊等大量出现。

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是一个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的地方,这里全年温度较为寒冷,没有四季之分,气候变化无常,加上各种超载过牧和大面积开垦草场,导致杂多县的生态环境处于一个较为危险的处境。

杂多县目前的生态环境不过随着省份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杂多县的生态环境开始逐渐好转,具体措施包括建立了各种自然保护区限制捕捞,实施人工种草、草地围栏和牲畜棚圈各种草地保护措施,以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行退耕还林等。在这些各种措施的帮助下,杂多县的草地总面积已经达到三千五百万亩,占整个土地总面积的78%左右,而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令当地的物的生存环境得到了保护,比如这些年在当地多次监测到雪豹出现。

杂多县的大型动物很多全世界大约有60%的雪豹在生存,而杂多县是整个雪豹活跃度的地区,因此杂多县也被称作雪豹之乡。而除了雪豹之外,杂多县的大型动物是有很多的,包括藏羚羊、野牦牛、白唇鹿、盘羊、岩羊、马麝、棕熊和猞猁等。

其中数量比较多的是藏羚羊和野牦牛,藏羚羊主要生活在海拔3千米到5千米左右的高海拔地区,因此杂多县是生活着大量的藏羚羊。野牦牛则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牛种,它主要生活在3千米到6千米的地带,由于野牦牛是食草动物,所以草地众多的杂多县很适合野牦牛生存。

总而言之,随着治理力度的不断增强,杂多县的生态环境是不断变得更为出色的。但是由于当地的生态系统是比较脆弱的,所以不能掉以轻心,还需不断进行治理和建设,这样才能保护好生态环境、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