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关于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的法律规定

依据女职工劳动保特别规定

法律主观:

关于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的法律规定关于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的法律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薪和解除劳动合同;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在劳动场所,用人单位应当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性骚扰;其他。

法律客观: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的,享受15天产假;

怀孕满4个月的,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制度

法律主观:

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我国妇女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就业机会,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要求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单位,用人单位不得以妇女已婚怀孕生育哺乳等为由拒绝招收女职工;不得提高录用标准,在安排妇女工作时凡适合妇女从事的职业应尽可能多地使用妇女,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 解除劳动合同 。二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和有毒有害作业,由于女性的生理机能和身体结构与男子不同,各种不良劳动条件及各种职业危害会对妇女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劳动法规定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的劳动,因为矿山井下作业环境,危险因素多,劳动强度大,同时禁止女职工从事规定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性劳动。按照1990年1月劳动部发布的《女职工劳动范围的规定》:这些从事的劳动,除矿山井下作业和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外,主要还有森林采伐作业、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电力业的高处架线作业、连续负重(指每小时负重次数在6次以上)每次超过20公斤间断负重每次超过25公斤的作业。三对女职工在月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特殊保护。劳动法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女职工在已婚待孕期间,从事的劳动范围为铅、苯、汞、镉等作业场所。女职工在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对于怀孕7个月以上(含7个月)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并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从事工作的女职工怀孕满7个月后,其工作场所应当设立工间休息座位。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不得按病假、事假、旷工处理。对在生产线的女职工要相应地减少生产定额,以保证产前检查时间。劳动法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在休假日劳动等。

法律客观:

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我国妇女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就业机会,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要求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单位,用人单位不得以妇女已婚怀孕生育哺乳等为由拒绝招收女职工;不得提高录用标准,在安排妇女工作时凡适合妇女从事的职业应尽可能多地使用妇女,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二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和有毒有害作业,由于女性的生理机能和身体结构与男子不同,各种不良劳动条件及各种职业危害会对妇女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劳动法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的劳动,因为矿山井下作业环境,危险因素多,劳动强度大,同时禁止女职工从事规定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性劳动。按照1990年1月劳动部发布的《女职工劳动范围的规定》:这些从事的劳动,除矿山井下作业和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外,主要还有森林采伐作业、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电力业的高处架线作业、连续负重(指每小时负重次数在6次以上)每次超过20公斤间断负重每次超过25公斤的作业。三对女职工在月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特殊保护。劳动法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女职工在已婚待孕期间,从事的劳动范围为铅、苯、汞、镉等作业场所。女职工在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对于怀孕7个月以上(含7个月)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并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从事工作的女职工怀孕满7个月后,其工作场所应当设立工间休息座位。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不得按病假、事假、旷工处理。对在生产线的女职工要相应地减少生产定额,以保证产前检查时间。劳动法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在休假日劳动等。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法律分析: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特别规定主要是有以下这些:1、用人单位不能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第四级强度和其他不能从事的劳动;2、用人单位不能安排处在经期期间的女职工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以及第三强度的劳动;3、处在孕期期间的女职工不能被安排从事第三极强度等孕期禁止从事的劳动,怀孕7个月以上的,不能安排加班。法律依据:《中华劳动法》第五十八条 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第五十九条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从事的劳动。第六十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第六十一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第六十三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是什么

法律主观: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是关于保护女职工健康的法律规定,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从事的劳动;其他。

法律客观: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条 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制定本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二条 中华境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组织等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适用本规定。

我国对女职工的保护有哪些特殊规定

一、劳动法对女职工以下特殊保护

劳动法中对于女职工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特殊规定,其更加详细的对女职工的劳动权益等做出了规定。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依据以下四种理由,在女职工的孕期、产期、哺乳期内与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1、因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不能胜任原工作且经调岗后仍不能胜任新工作;

3、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且无法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

4、公司裁员。

二、劳动合同在何种情况下能解除

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应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若违反法律的规定将承担法律责任。法律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因解除的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合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不仅仅就解除劳动合同本身达成一致,还应当对一方或者双方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协商一致,比如说,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出的保守商业秘密和补偿一定的培训费用,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条件,只有双方对这些附加条件也达成一致的前提下,才是劳动合同的合意解除。当然,如果双方对解除劳动合同均未提出任何条件,也就不存在就条件达成一致的问题。

2、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及时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3、经济性裁员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经济性裁员指用人单位辞退部分劳动者,以此作为改善经营状况的手段,是无过错辞退的一种特殊形式。用人单位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可以裁员:

(1)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经依法申请和准许开始整顿后,因出现剩余劳动力,需要把裁员作为预防的一种整顿措施。

(2)用人单位经营状况恶化,发生严重亏损、开工不足、产品严重积压之类的严重困难,需通过裁员来摆脱困境。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六十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第六十一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从事的活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第六十三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规定的第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条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华境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组织等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采取措施改善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 女职工从事的劳动范围由本规定附录列示。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人力资源保障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对女职工从事的劳动范围进行调整。 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的,享受42天产假。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九条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2023

普法内容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2023年有产假为98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假15天,超过四个月的,42天假;还有每天1小时的哺乳假,需要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妥善解决女职工在生理卫生、哺面的困难。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特别保护》

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的,享受42天产假。

第九条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