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粽子的制作过程_粽子的制作过程200字

粽子的制作步骤

材料:糯米3斤、去皮绿豆2斤、红豆1斤、五花猪肉4斤、干棕叶半斤、咸旦黄29只

粽子的制作过程_粽子的制作过程200字粽子的制作过程_粽子的制作过程200字


1、棕叶提前清洗干净,泡软;

2、糯米、绿豆、红豆清洗干净分别泡两小时以上;

3、猪肉切块,用盐4茶匙、适量五香粉拌匀;

4、泡好的糯米沥干水份,用盐3茶匙、沙拉油1大汤匙、味精2茶匙拌匀;再和红豆混合;

5、每只咸旦黄分成两份;

将粽叶抹干水份,拿两张并排叠好在手中,先放一层糯米

放一层绿豆

放上猪肉和咸旦黄

一层绿豆

再铺上一层糯米

然后,将一张粽叶覆盖在上面

将两边的叶子往中间收好捏紧

将两边的粽叶往中间对折

关键的来了,拿根水草或绳子在中间开始绕两圈,再绕到粽子的前端固定,然后将水草往回绕绑好

包好的粽子,用压力锅,加水,刚好能将粽子泡着就行,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煮1小时熄火,再焖20分钟即可

做粽子的步骤?

A、5斤香糯米,用(不能过凉或过热,水温以手感有些热但可以接受)温水浸泡糯米2、3个小时(期间挠1至2次,以便米更好浸透),用个小簸箕或过滤篮滤干水分。

B、2斤去皮绿豆,以同样的温水同样的时间浸泡,滤干水分。

C、2斤半肥瘦猪肉(单是瘦肉煮出的粽子口感不爽滑也不够香),把肉切成宽2cm、厚1cm、长10-15cm条状,接下来放入少许精盐、味精(鸡精)、料酒、姜片、生抽1小匙、(麻油)香油1小匙等调料并用筷拌匀待用。

D、把粽子叶放水里煮,水开10分钟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净剪两端多余后滤干。

E、把棉线剪若干条,每条长约20cm。腿上(膝盖处)放一条毛巾以备弄湿衣物。

F、取两张(均为反面)粽叶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不完全),放入一小碗(125克)米,用食指在米中间轻轻划一字,放入1、2匙绿豆,接着是放肉条,放同等绿豆于肉条上,再填123克米盖住绿豆。

G、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往里折叠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样手法完成另一端,绑粽子要先在中间绑一次后才从一端逐一绑向一端以防变形,绳子紧度不能过紧(煮爆)或过松(进水),以轻扯不移动即可。

H、绑好后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cm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对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用料:栗子20颗,猪肉350克,香菇10颗,糯米800克,乌龙茶10克。

调料:酱油10克、糖5克、蚝油10克、盐3克,粽叶若干。

做法:

1. 粽叶放沸水里煮两分钟捞起冲洗干净,这样不容易断裂。

2.糯米浸泡6小时。

3. 将猪肉切成3~4厘米的见方块,放入大容器内,调入酱油、糖、蚝油、盐,搅拌均匀。香菇洗净切块,放入肉中,腌制2小时。

4.取两片一前一后重叠在一起,卷成三角状。

5. 放入一个栗子,装入少量糯米。

6. 加一块肉、香菇。再盖上一层糯米。

7. 用手指按压粽叶边,将上面的粽叶折下来盖住米料,用手指按紧两边的粽叶,长出的粽叶反折到边上。

8. 用棉线绑扎好粽子。茶叶放锅里中,与粽子一起煮1小时左右。

准备苇叶和米。然后用水浸泡苇叶和米。半小时(要看看米是否泡好)之后,准备一根绳子。开始包粽子。

泡米、调味、包、煮完了。

粽香浓郁关键不用包啊!

怎么做粽子?

粽子制作教程

包粽子的好方法!详细步骤,跟着做不漏米不夹生!

节日美食教程

包粽子具体步骤 如何制作粽子

1、食材准备:粽子叶在包粽子前洗净,然后在锅中用水煮10~15分钟后,晾凉待用。糯米用水淘洗后,先泡20~30分钟后使用。蜜枣用水冲干净即可。其它花生红豆洗干净即可。五花肉切块腌制15分钟待用。鸭蛋直接取黄就可以用。

2、包制方法:将粽子叶折成三角形,在三角中填上需要包的食材,先少放一点糯米,然后放蜜枣或肉块,再放些糯米,红豆和花生可以掺杂在糯米中放,这样包好的粽子中间是蜜枣或肉块,其它是糯米、花生红豆等均匀在粽子中。将粽子叶折盖在米上,剩余的叶子再折在三角两边。

3、捆绑要领:粽子折好后,用一只手握紧包好的粽子,另一只手拿绳子来缠绕捆绑。选捆绑粽子的绳子,选择棉线或细棉绳。选择干竹子更环保,将干竹叶用水泡开或煮粽子叶时一起煮一下,然后晾凉劈开使用。

4、煮制方法:将包好的粽子在锅中摆好,放,水量一定要漫过粽子,用电高压锅煮很省事,直接盖盖,点上煮八宝粥一档就可以了。如果是用天然气煮制,要将锅内的粽子用篦子压在粽子上,然后用碗盛放在篦子上。大火煮20分钟后,小火再煮30分钟即可。

粽子的制作方法步骤

粽子的制作步骤如下:

食材清单:

1. 糯米600克

2. 小枣150克

3. 粽叶适量

4. 棉线适量

制作步骤:

1. 准备食材:将糯米清洗干净并浸泡一晚,小枣提前浸泡1-2个小时,粽叶和棉线清洗干净备用。

2. 浸泡糯米:将浸泡好的糯米沥干水份备用。

3. 包馅:将糯米放入适量的馅料,如鲜肉、豆沙、蛋黄等,包成三角形或者椭圆形等形状。在包制时,要将糯米和馅料压实,包得紧一些,以增加粽子口感的紧密度。

4. 折叠:将粽子用粽叶包裹起来,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力度折叠,使粽子的形状更加美观。在折叠时,要注意将粽子的角对齐,避免在煮制过程中出现漏米现象。

5. 捆扎:将多余的粽叶覆盖在粽子上方,用草绳将粽子捆扎结实,放入高压锅中煮制。

以上就是粽子的制作步骤,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包粽子七步全过程

食材清单:

糯米、粽叶、红豆、红枣、绿豆等

制作步骤:

1. 首先选择上好的圆糯米,用温水浸泡3个小时。

2. 然后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豆沙、红枣、绿豆等食材,放在一旁备用。

3. 选取新鲜的粽子叶,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剪刀剪去头尾,备用。

4. 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底部要卷紧,填入泡好的糯米,加入适量的豆沙、红枣、绿豆等食材。

5. 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粽叶的另一端开始慢慢的卷起来。

6. 留一点尾巴,用大拇指压住。

7. 把卷起来的那一面对折过来,用棉线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来,捆好不散开即可。

8. 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中,加入8分满的水,煮1个小时左右即可享用。

粽子的制作方法步骤

用料

主料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糯米1500克

辅料

猪肉馅

200克

枣(干)

200克

腊肉

200克

蜜枣

200克

粽子的做法

1.

新鲜的粽叶买回来洗净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

粽叶入锅,盐水煮15分钟,为了增加粽叶的韧性以及洗净粽叶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3.

粽叶晾干,需把两面都擦干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4.

糯米需要提前一夜泡好,泡至手黏即碎即可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5.

小枣蜜枣粽子:所需材料蜜枣、红枣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6.

鲜肉粽子:所需材料鲜肉。鲜肉需要提前20分钟加生抽腌制入味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7.

碱水腊肉粽子:准备碱水2克,溶于水与糯米搅拌。腊肉切丁备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8.

包好的粽子等待上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9.

三种口味的粽子,我分两锅,小枣蜜枣粽子入高压锅,大火上气以后,打小火2个小时;鲜肉与碱水粽子入蒸锅分为两屉,热水上锅,3个小时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粽子成品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粽的选材:粽叶包粽子的叶子在不同地区,有着地域距因地而异,南方多用箬叶竹,或者苇叶,我国海南岛地区还会使用一种岭南特有的植物“柊叶”作为裹粽的粽叶,形状通常是三角形,呈角锥状或方锥状。在中原地区包粽子的叶子多为槲叶,包出来呈长方体。

箬叶

广东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

柊叶

海南包粽子的叶子在海南名字叫茄柊叶(海南柊叶,有时也使用少花柊叶)。《南方草木状》称为“冬叶”,《现代汉语词典》称为“柊叶” [12] 。

茄柊叶,是包粽子的叶子中的叶子,与几个手指般大的菰叶、箬叶、苇叶相比,茄柊叶算“大哥大”。可是,茄柊叶包粽子,全国很多人不知道。原因是茄柊叶生长的地区有限。茄柊叶只生长在岭南的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因而用茄柊叶包粽子的只有海南全省及广东、广西等少数地方。五岭以北等地,没长茄柊叶,大多数人不知道、不认识茄柊叶,且由于不认识,很多人在见到形状和芭蕉叶有些相似的柊叶时便将其想当然的称为芭蕉叶。

海南、两广用茄柊叶包粽子,古时就流行。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曰:“广州竹枝词云:五月街头卖冬叶(柊叶),卷成片片似芭蕉。”

箬叶竹

箬叶竹秆高1-3m, 径0.5-1cm,节间长10-15cm,幼时无毛或被小刺毛,节下被淡褐色毯毛状毛环;箨鞘鲜时褐绿色,长10-12cm,背面中下部贴生棕色刺毛;箨耳发达,向两侧延伸,镰刀形,遂毛多数褐色,波曲状;箨舌截平形或微搭曲高1-2mm,边缘具流苏状褐色毛;箨叶直立,长三角形或长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叶片大,长10-35cm,宽2-5m,背面具微毛。

芦苇叶

北方地区用的多。北方苇子叶叶子新鲜,做出的粽子香,北方的人们可就地取材,价格便宜,缺点是叶子较窄,包起粽子来难度稍大。而南方的竹子叶叶子比较宽,包起来省事,更适合初学者包粽子用。

其他做法

粽子,除了加热吃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吃法,如:

秘方1 刨冰可口粽

原料:粽子、冰块、红豆沙。

做法:将粽子煮熟,放在透明的盘子中晾凉。待粽子完全凉透之后,将冰块用刨冰机刨成冰花铺在凉透的粽子上,然后在冰沙上放一些红豆沙,甚至还可以浇上一点自己喜欢的果汁。

秘方2 烤胡萝卜粽

原料:粽子、玉米、胡萝卜、橄榄油、盐、韩式辣椒酱、奶酪。

做法:胡萝卜丁和玉米先焯水后放入一点盐和橄榄油;放入适量的韩式辣椒酱搅拌均匀,把2/3的量倒入锡纸盒;把粽子切成小块后均匀铺在玉米、胡萝卜丁上面;把奶酪刨成丝后撒在上面,放入烤箱内,烘烤20分钟即可出锅。

秘方3 红烧猪手粽

原料:粽子、食用油、香辣豆豉酱、葱花、猪蹄。

做法:剩粽子切块。锅中入油,加入香辣豆豉酱、葱花炒香。放入烧好的猪蹄,淋上少许老抽炒匀,再放入切好的粽子。然后倒入适量的水焖煮一会儿,出锅撒上少许白芝麻即可。猪蹄本身油腻,建议选择清新的枣粽,而非肉粽。

秘方4 粽子绿豆粥

原料:粽子、绿豆、鲜百合、红枣。

做法:在砂锅中烧沸水3碗,放入绿豆、红枣,煮15分钟,加入粽子,用大勺把粽子碾碎,一起煮10分钟,再加入1~2颗剥散洗净的鲜百合,继续煮5分钟,即成一锅清香无比的粽子百合绿豆粥。

秘方5 花生瓜籽粽

原料:粽子、花生、南瓜籽、白糖

做法:将粽子切成小块,将花生压碎,然后加入南瓜籽和白糖。然后把上述材料像揉面团那样充分混合在一起,直至把米团揉得有弹性为止。将米团弄成一个个小圆球,蒸熟后食用。

秘方6 粽子鸡蛋饼

原料:粽子、鸡蛋、面糊、盐、鸡精、胡椒粉

做法:鸡蛋打入面糊,用盐、鸡精、胡椒粉调味。然后把粽子切碎,放进面糊中拌一拌,下锅摊成饼即可。

秘方7 咸香肉粽子

咸香肉粽子

咸香肉粽子

【主料】糯米500克,夹心猪肉900克,棕叶适量,香菇(鲜)70克,鸡蛋 2个

【配料】酱油200克,花生油 适量,白糖60克,盐25克,味精3克,料酒5克,胡椒粉、葱、姜少许,干马兰草50克,小苏打 少量

【做法】

1.调肉臊酱(肉馅加香菇、洋葱以及各种调料做成的酱)盛在沙锅内,放入鸡蛋,以小火卤20分钟,关火后任由其浸泡,食用时捞出即可。

2.五花肉为红烧后的,香菇洗净用水浸泡,待用。

3.炒锅内倒入花生油,烧热后放入少许洋葱末爆炒,然后加入酱油、精盐、味精、胡椒粉、葱、姜,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红烧五花肉,炒至汁收干。

4.将糯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约2小时;然后滤掉水,加盐、花生油、少许小苏打拌匀。

5.将粽叶洗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6.取3张粽叶,毛面相对,先放入1/3糯米,加入红烧五花肉、香菇,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干马兰草系好,即为粽子。

7.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入清水(水量要多,必须淹没粽子),用旺火煮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约3上时,即可食用

包粽子,其实是个很简单的事情,重要的是你得敢于尝试,俗话说“一回生,两会熟”,包一次就会,一款粽子超详细做法奉上~

准备工作:

1、糯米提前一夜浸泡,天气太热的话,冷藏。

2、肉类提前一夜入味腌制。

3、如果是干粽叶,提前一夜浸泡,包前用热水焯烫一下。如果是鲜粽叶,可以直接用,也可以先焯烫一下。

材料:粽叶、猪肉、糯米、盐、香菇 、生抽、老抽、蚝油、料酒

做法:

一、粽叶放入开水中烫软,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用剪刀将前面带径的部分剪掉

二、糯米用清水泡3-4小时

三、猪肉切成丝,用生抽、老抽、盐、蚝油、料酒、糖腌制待用

四、干香菇用清水泡发后切成块状。

五、泡好的米沥干水分,加入少许的生抽和老抽搅拌均匀,使米上色均匀。

六、粽叶用水冲洗干净。

七、将两个粽叶叠加在一起,从中间一折卷成圆锥形

八、放一勺米,然后放一层肉,放几块香菇,再放上一层米,用手轻轻往中加一捏,就可以将上面的粽叶盖下来,包住米,然后用棉线缠一下即可。

九、把粽子生坯放锅中,加水(水量要多,必须淹没粽子),用重物压住,不让其浮起。先用旺火煮2个小时,再添些水,烧开后改用小火焖煮4-5个小时,即可成熟。

粽子是怎么来的

粽子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历史上文化积淀深厚的传统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2010年12月,江西德安县宋代古墓出土了两个实物粽子,据考证,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早的实物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筒棕”,直到现在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这种风俗也流传到朝鲜、日本及诸国。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具有健脾补虚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助湿生热,容易引起腹胀。因此每次要少吃一点,吃粽子时可搭配蔬菜、水果,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消化不良。

吃粽子一定要细嚼慢咽,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消化吸收,一方面避免吃得过快造成阻塞气道窒息的危险;有的粽子里通常配有大枣,如果吃得过急,还有可能被枣核卡住,划伤食道的,非常危险。

粽子黏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纤维质,含过多脂肪、盐、糖,如睡前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炎、食道炎,所以专家建议,睡前两小时别吃粽子。

在冰箱冷藏后的粽子不宜直接拿出来吃,这样的粽子又硬又冷,不但影响口感,对有胃病的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要想消化吸收得快,充分加热变软后再吃;同时,吃粽子的时候不宜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介绍一下粽子的另一种吃饭,煎着吃~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准备:肉粽两个,剥除粽叶切片

2、起锅少许油,小火,慢慢放入切好的肉粽片

3、煎到肉粽里的油溢出,将两面糯米煎成锅巴状

关于糯米:老人、儿童、病人等胃肠浦化功能障碍者不宜食用,糖尿病、肥胖、高血脂、肾脏病患者尽量少吃或不吃。糯米年糕无论甜咸,其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都很高,体重过重、有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如肾脏病、高血脂的人要适可而止。湿热痰火偏盛、发热、咳嗽痰黄、黄疸、腹胀、糖尿病等病症患者不宜过多食用。

自制粽子

食材准备:500g糯米、200g蜜枣、适量粽叶

烹饪步骤:

1、新鲜的粽叶买回来之后洗干净,然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和食盐,煮15分钟,这一步可以增加粽叶的韧性,也可以更好的将粽叶上的脏东西煮干净,煮好的粽叶捞出来再次清洗干净,然后晾干水分。

2、糯米要提前浸泡一个晚上,泡到能用手指碾碎的程度,泡好的糯米捞出来和洗干净的蜜枣混合均匀。

3、粽叶剪掉头部多余的部分,折成漏斗状,装入适量的糯米,压紧实一些,然后用剩余部分的粽叶把糯米盖起来。

4、然后把上面多余的粽叶往下折,多余的叶子折到一边,圆锥上面是个三角形,就这样顺着将剩下的叶子往下折好,然后捆上棉绳即可,剩下的也全部包好。

5、锅中烧开足量的水没过粽子,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煮好以后趁热取出。

总结:

1、粽叶要先用盐水煮一下,这样不但能杀菌,还能使粽叶更有韧性,煮的时候不容易开裂。

2、粽子的捆扎也是有很多技巧的,根据馅料区分方法。如果是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3、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下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

粽子的做法

一、杂粮粽子

1杂粮粽子口感丰富,而且更加健康。粗粮和糯米的味道交融在一起,五彩缤纷的颜色十分漂亮。将红豆、黑豆、绿豆都和糯米放到一起泡水五个小时放入蚕豆、花生混合。包起来煮两个小时,就可以有绝佳的味道

二、蜜枣甜粽

2放入蜜枣的白粽子口感甜蜜,吃的时候不需要再沾糖。将糯米放到碗里浸泡,粽叶也要煮过消毒才方便包。大枣在沸水中煮一会儿,也可以用腌制过的蜜枣代替。包糯米每个放入一个大枣,高压锅煮熟后大枣的香味会融入到米饭当中。

三、腊肠蛋黄粽

3广式粽子里面会加上腌制腊肠,味道香软有特色。将五花肉切片用酱油、料酒腌制。腊肠切片,蛋黄用红酒浸泡后放大烤箱中加热,袋装蛋黄也能够出油,吃起来不会发硬。将腌制好的糯米和卤肉搅拌,包的时候加入腊肠和咸蛋黄,味道浓郁口感美味。

四、香菇鸡肉粽

4选择鸡腿肉进行腌制,香菇泡水留一次的水分。将鸡肉用八角生姜爆炒,去掉香料。糯米加酱油也进行翻炒,放入香菇搅拌均匀。粽叶减掉两边,两片叠在一起包,压紧实后翻转折叠,用棉绳绑紧,在高压锅里加热两小时香味四溢。

教你在家包粽子,不漏米、不夹生,做法一看就会。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美景不可辜负。前几天就想吃粽子了,结果今天发现楼下超市就有卖粽叶的,真是想啥来啥,买了30块钱的,大概能包60个粽子,其它食材家里都有,下午就开始包粽子。虽说距离端午节还有2个多月,但时间飞快,一眨眼就到了,还不会包粽子的可以提前学起来,自己为家人包粽子吃,那感觉不一样,节日气氛格外浓烈。小编虽然是山东人,但我家乡的粽子可以说是特色美食了,一年四季都有卖粽子的,我小时候家里还卖过粽子呢,大姑现在还卖粽子,有30多年了吧,所以我家粽子都是自己包的,想吃了就包,不是只有在端午节才吃。对于包粽子还是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今天就把详细做法分享给大家 ,学会这样包,不漏米、不夹生,保证看一遍就学会。

粽子南北方还是有异的,除了口味、包法也不一样,我们当地习惯包三角形的粽子,口味主要以大枣、花生为主,很少做咸味的,可能从小到大吃习惯了,个人觉得糯米和大枣、花生的结合,那种香甜软糯的口感是任何其它口味都无法超越的,您喜欢吃什么馅的粽子呢?

包粽子需要准备的食材:糯米、大枣、花生、燕麦、草绳、竹叶

具体做法:

步:买的粽叶和草绳是晒干的,所以需要先处理一下,如果用冷水浸泡少也得两天时间才能变软,这时只需把粽叶和草绳放入锅中煮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快速变软了,并且高温煮过的粽叶更加干净。煮好的叶子过一下凉水,然后用清水多冲洗几遍,可以去除叶子的涩味。洗干净后每两张叶子叠到一起整齐摆放好,表面找个大的案板压上去,压一个小时左右,这样粽叶柔软平整,好包的同时粽子形状也好看。

第二步:糯米和燕麦淘洗干净,加适量水浸泡一个小时,这样糯米更容易煮熟,就不会出现夹生问题了,一定要提前浸泡哦,不然很容易夹生的。

第三步:食材全部准备完毕,关键的来了,开始包粽子,仔细看哟。取两张粽叶卷成图片漏斗状,不要以为三角形粽子很简单,看起来人人都会做,实际作就知道要掌握技巧,不然漏米是常态。

第四步:加完米以后,放两个枣或者几粒花生米,一般一个粽子基本上就是一两米。重点来了,装好的米一定要留出一扁指的空隙,这样做是为了留出米预热后膨胀的空间,如果不留出一定空隙,会撑破粽叶,粽子就不完整了,直接导致失败。也不要过多担心放太少糯米,那样粽子不饱满也不好吃,就按照我说的比例添加就好,保证饱满又不会外漏。

包粽子制作过程

包粽子的流程如下:

材料准备:糯米800g、红豆100g、咸鸭蛋数颗、粽叶50张、油、盐、酱油、老抽、料酒、五香粉、胡椒粉、鸡精少许。

1.红豆用清水浸泡一晚上或者六个小时。

2.糯米浸泡四个小时。

3.五花肉切块放入油、盐、老抽、酱油、料酒、胡椒粉、五香粉、鸡精,腌制一个晚上。

4.把泡好的红豆和糯米沥干水分,放入盆中。

5.放入盐、老抽和油上色调味。

6.粽叶剪去头尾的叶子,放热水中煮20分钟,再泡1个小时。

7.所有材料准备好,开始包粽子,家里还有六个咸鸭蛋也用上,只取蛋黄,在蛋黄表面撒高度白酒,可以去腥。

8.两片粽叶重叠在一起。

9.卷成一个漏斗状。

10.粽叶底部先放入三分之一的米。

11.夹入蛋黄和五花肉。

12.表面再填入米,不需太满,八分满即可,用勺子压实。

13.上端的粽叶往下压,把米完全盖住,才不会漏米。

14.尾叶往一边折起,四角粽的形状就出来了。

15.线从折起的叶片上下缠绕。

16.多缠绕几圈,缠紧实后打结即完成。

粽子的由来:

粽子是一种传统的食品,通常是在端午节食用。粽子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为流传的说法是与屈原有关。

据传,公元前278年,楚国大臣屈原被流放到汨罗江畔。屈原深感危机,于是写下了《离骚》等篇章,表达了他对和的思念和关切。不久,屈原在汨罗江投水自尽,以示对和民族的忠诚和爱。

为了防止鱼虾咬食屈原,当地居民将糯米、豆子、肉类等食材放进竹叶包裹中扔进江中,以供祭奠和纪念。后来,这种包装食品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粽子。

除了与屈原有关的说法外,还有其他不同的说法。例如,粽子起源于古代的龙舟竞渡,龙舟比赛时需要带上食物,而粽子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一种说法是,粽子起源于古代的军粮,是士兵在军中食用的一种方便携带的食品。

无论粽子的由来是哪种说法,它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包粽子的步骤

包粽子的步骤如下:

1、包粽子之前,首先要准备一些材料,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以及自己喜欢的馅料,来对粽子进行制作。我家今天准备了一些腊肠丁,还有一碗糯米,糯米中加了一些生抽、老抽,还有一些炸好的黄豆。

2、接着还要准备一些粽叶,和一些细线,粽叶我准备了50张。准备好的粽叶,提前用温水对其泡发一个晚上,这样在包粽子的时候,粽叶就会变得特别软。下面就先跟着我一起来学习一下,三角粽子的包法吧。

3、三角粽子的包法,是简单的一种包粽子方式,相信大家都一学就会。准备两张粽子叶,将粽子叶叠在一起以后,用手从粽子叶的正中间将其弯折,把粽子叶折成一个漏斗形状,漏斗形状,要将其折得稳固一些。

4、接下来用汤勺,往粽叶中舀入一勺糯米,将其铺底。再往糯米的正中间放上一些腊肠丁,然后往其表面再来上一大勺糯米,将其按压紧实。装糯米时,不要装得太满,刚刚放平即可。糯米一定要将糯米按压紧实,粽子才会饱满。

5、把多出来的粽叶,直接对折盖住糯米,并用手压紧。再用手将粽叶的边缘,整理出菱角形状,将多余的粽叶对折,并用细线将其绑紧,一个三角粽子就完成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