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顾诵芬和王大中:2022年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谁?

2022年的技术奖获得者是谁?

2022年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是顾诵芬和王大中,他们从事的专业领域分别是飞机空气动力学和核工程和核安全。

顾诵芬和王大中:2022年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谁?顾诵芬和王大中:2022年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谁?


一、顾诵芬

1、顾诵芬,1930年生,江苏苏州人,飞机设计专家,自行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195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历任工业部航空工业管理局工程师,沈阳机械制造厂设计室空气动力组组长,航空研究院飞机设计所副总设计师。

2、还担任过总设计师、副所长、所长,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总设计师,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航空学会第二届务理事,第三届理事、空气动力学研究会理事、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及美国宇航学会会员。

二、王大中

1、王大中,男,于1935年2月出生,河北昌黎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曾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1993年当选科学院院士。

2、1953年入清华大学学习;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70年任清华核能所委常委、设计室主任;1980年赴西德进修;982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93年当选为科学院院士;1994年任清华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是几本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是一所二本的民办院校。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独立学院。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地处中华民族智慧化身诸葛亮的故居—古隆中。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是民院校,目前在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均由招生,其中拥有商务英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32个本科专业,应用英语、电子商务等17个专科专业,成立将近20年时间。

学校荣誉:

学校现有教师630多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275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546人。近三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各级教科研课题200多项;荣获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2021年11月22日,入选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区单位拟命名公示名单。

截至2022年10月,近年来,学校获自然科学基金和科学基金项目123项,省部级项目416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69项。年度科研经费突破5000万元;授权专利数量稳居全省高校十强。2022年,学校获4项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

一、项目基本情况

《奖种》选择欲申报奖种。

《学科(专业)评审组代码》指申报项目应属哪一个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需按下列学科(专业)组设置选择对应的代码。

学科(专业)评审组名称和代码:

201.农业农经行业组:2011.农业评审组(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县域经济);2012.林业水利气象评审组(林业、水利、气象);2013.养殖业评审组(家畜禽与兽医、海洋与渔业)。202.装备制造动力行业组:2021.机械专业评审组;2022.动力专业评审组(动力、电气)。203.电子信息与自动化行业组:2031信息技术评审组(计算机、电子与通信);2032.自动化专业评审组(自动化、仪器、仪表)。204.能源环保行业组:2041.能源专业评审组(电力、石油、煤炭);2042.环境保护专业评审组(环境、大气监测)。205.冶金化工行业组:2051.冶金专业评审组(金属材料、金属冶炼);2052.化工专业评审组(非金属材料组)。206.轻工纺织行业组:2061.轻工纺织评审组(轻工、食品、纺织)。207.建筑交通行业组:2071.建筑专业评审组(土木建筑);2072.交通专业评审组(交通运输)。208.国土资源与利用行业组:2081.国土资源评审组(地球资源调查、测绘、矿山开发建设)。209.医卫生行业组:2091.医疗卫生评审一组(内科);2092.医疗卫生评审二组(外科);2093.医疗卫生评审三组(其他);2094.中医生物评审组。210.软科学组:2101.软科学一组(决策类);2102.软科学二组(管理类)。211.软科学组:2111. 工人农民技术创新评审组

《序号》由省奖励办填写。

《编号》由系统自动生成。

《项目名称》(中文)应当简明、准确地反映出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汉字。

《项目名称》(英文)项目的英文名称应翻译准确,不超过200个字符。

《主要完》按《XX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填写,并按照贡献大小排序(填写第6项主要完员情况表后自动生成)。

《主要完成单位》按《XX省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填写,并按照贡献大小排序(填写第7项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后自动生成)。

《密级、保密期限及批准号》应填无密级。省科学技术奖不受理国防安全的项目,项目中涉及保密内容不能在网上填写。

《项目名称可否公布》在"可"或"否"上划"√"。

《主题词》按《汉语主题词表》填写3个至7个与申报项目技术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每个词语间应加";"号。

《学科(专业)分类》按标准GB/T13745-92《学科分类代码》制定的《学科(专业)分类代码》填写到学科。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按申报项目所属行业在相应字母上划“√”。标准《GB 4754-94》国民经济行业分16个门类:(A) 农、林、牧、渔业;(B) 采掘业;(C)制造业;(D)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G)交通、仓储及邮电通信业;(H)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I)金融、保险业;(J)房地产业;(K)服务业;(L)卫生、体育和业;(M)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N)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O)机关、政机关和团体;(P)其它行业。

《任务来源》在相应的字母上划“√”。

A. :指正式列入项目;

B. 部委:指以外,国务院各部委下达的任务;

C. 省、市、自治区:指以外,由省、市、自治区或通过有关厅局下达的任务;

D. 基金资助:指以基金形式资助的项目;

E. 合作:指由外国单位或个人委托或共同研究、开发的项目;

F. 其它单位委托:指各种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

G. 自选:指本基层单位提出或批准的,占用本职工作时间研究开发的项目;

H. 非职务:指非本单位任务,不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和时间所完成与本职位无关的或者无正式工作单位的研究开发项目;

I. 其它:不能归属于上述各类的研究开发项目;

《(基金)名称和编号》指上述各类的研究开发项目列入的名称和编号。

《项目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制日期,完成时间指项目研制截止日期。

二、项目

《项目》是向国内、外公开宣传、介绍本项目的资料,要求按栏目内的提要简明、扼要地介绍,同时不泄露项目的核心技术。

三、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应当按照《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申报书》规定的栏目内容及本说明的有关要求,详实、准确、全面地填写。

1、《立项背景》简明扼要地概述立项时国内外相关科学技术状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尚待解决的问题及立项目的。

2. 《技术内容》是全面评价项目是否符合授奖条件的主要依据,该栏目应从项目提出的总体思路、研究成果、科学价值、学术界公认程度、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综合比较等方面进行阐述。如页面不敷,或需要插入图表,可在第九项《详细科学技术内容》中填写。

(1)总体思路。应简要阐述针对立项目的,利用什么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什么样的技术问题,创造出什么样的新成果。

(2)技术方案与创新成果。应详细阐述具体技术方案和实施步骤,应用了哪些理论、技术和方法,在技术开发、推广及产业化过程中,攻克了哪些关键技术,在技术上有哪些创新,取得了哪些创新成果。

(3)实施效果。应简要阐述该项技术的转化程度,应用范围及推广情况。按照省科学技术奖分类。各类项目在阐述时应有所侧重。

①技术开发类项目应突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行业技术跨越的促进作用,以及对提升本地区经济的作用。

②公益类项目应突出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在本行业中的推广应用情况以及对促进科技进步的作用。

③重大工程类项目应突出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的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总体技术水平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

3、《主要技术创新点》是项目和书的核心部分,也是审查项目、处理异议的关键依据。技术创新点包括在技术思路、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上的创新,是项目详细技术内容在创新性方面的归纳与提炼,应简明、扼要地阐述。(1)每个《创新点》应独立存在,用序号分开; (2)《创新点》应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3)项目的应用效果、意义等内容不得列入。

4、《保密要点》是指申报项目的详细科学技术内容中需要保密的技术内容,省科学技术奖不受理国防安全的项目,项目中涉及保密内容不能在网上填写,须将保密内容删除后申报。

5、《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应就申报项目的总体科学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同当前的国内外的同类研究和同类技术,用数据或图表方式进行全面比较,加以综合叙述,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6、《应用情况》应就申报项目的应用、推广情况及预期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7、《经济、效益情况》栏中填写的数字应以主要生产、应用单位财务部门核准的数额为基本依据,只填写在申报日前三年取得的新增直接效益。农业项目填写推广面积、增产和增收。

各栏目的计算依据,应就生产或应用该项目后产生的直接累计净增效益以及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作出简要说明,并具体列出本表所填各项效益额的计算方法和计算依据。

8、《效益情况表》是指申报项目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保护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提高国防能力;保障和安全;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应扼要的做出说明。

四、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表

《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应填写获得市级或经省科技厅批准的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情况。

五、申请、获得专利情况表

《申请、获得专利情况》应包括申报项目中所含的全部申请、获得的专利情况(包括已获得的国外专利)。

六、主要完情况表

《主要完情况表》此表是核实完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重要依据,应按表格要求逐项填写,并按照贡献大小排序,一等奖项目人数不超过11人、二等奖项目人数不超过9人、三等奖项目人数不超过7人,工人、农民技术创新项目只填写1人。“创造性贡献”一栏如实地写明该完对本项目独立做出的创造性贡献,并与《发现、发明及创新点》栏中的内容相对应。

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是核实申报省科学技术奖主要完成单位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重要依据,应准确无误,并在单位名称栏内加盖完成单位公章,一等奖项目完成单位数不超过7个、二等奖项目完成单位数不超过5个、三等奖项目单位数不超过3个,工人、农民创新项目单位只填写1个。对工业、农业和发展方面的项目,成果所有单位和应用单位都可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主要贡献”一栏应如实地写明该完成单位对本项目做出的主要贡献。

八、单位意见

《意见》由单位填写,内容包括:根据项目创造性特点,科学技术水平和应用情况写明理由、结论性意见及等级。加盖单位公章。

九、详细科学技术内容

为技术工作报告,以上传文件形式提交,文件格式为WORD文档。本部分内容为评价项目是否符合授奖条件的主要依据。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颁奖时间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颁奖时间2022年08月4日。

因为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提名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通知》202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2022年08月4日出结果。所以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颁奖时间2022年08月4日。

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国务院设立的科学技术奖5大奖项。

有哪些高含金量的科技奖项?

1、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国务院设立的科学技术奖5大奖项之一。5大奖项: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科学技术合作奖。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该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2、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作。科学技术进步是在技术上有重要的创新,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行业)主导技术和产品,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装备和改造,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进行二次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增加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难度较大,解决了产业(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评审时属于行业的领先水平。

3、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励范围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是一项覆盖面广泛的科学技术奖。公益类项目是在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自然资源调查和合理利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等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取得重大成果及其推广应用,并创造显著效益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和科技著作不列入科技进步奖的评审范围。

有许多高含金量的科技奖项,以下是其中一些:

技术发明奖:该奖项是的科技奖项,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

科学技术进步奖:该奖项也是的科技奖项,旨在表彰在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

专利奖:该奖项是专利领域的荣誉,旨在表彰在发明创造、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个人或团体。

青年科技奖:该奖项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

中华专利奖:该奖项是知识产权领域的荣誉之一,旨在表彰在发明创造、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个人或团体。

这些奖项的含金量很高,每个奖项的评选标准都非常严格,需要经过多轮的筛选和评审。获得这些奖项的个人或团体可以获得巨额奖金和荣誉称号,对于他们来说是无上的荣誉和肯定。

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由中华国务院设立,由科学技术奖办公室负责。是五项科学技术奖中的别奖项。奖励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或者在科技创新中创造重大经济效益和效益的科技工作者。

2022教育部科技奖啥时候公布

2022教育部科技奖时间工作安排3-4月发布提名通知。

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属于中华教育部,负责规划、指导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协调、指导高等学校参与创新体系建设,以及高等学校承担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类科技的实施工作。

组织、指导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建设和产学研结合等工作;承担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

主要职能编辑规划、指导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协调、指导高等学校参与创新体系建设,以及高等学校承担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类科技的实施工作。

教育:

教育的逻辑起点自然是人类的产生。从猿到人的转变是由于生产劳动,猿在劳动中逐渐形成以大脑和手为核心的主体机制。

大脑可以思维,手可以作,这就使人区别于一般动物而变成“高级动物”。有了主体机制才有可能成为具有实践认知能力的主体人,人类才能把自己提升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从而把客观世界变类改造和认识的客体。

而要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是需要有主体能力才可以的。人类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自身存在形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