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宓子掣肘的寓言故事 宓子掣肘的寓言故事视频

【“宓子贱掣肘”与“三明治”】 宓子贱掣肘怎么读

鲁国人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他曾有一段在鲁国做官的经历,后来鲁君派他去治理一个叫单父的地方。赴任前宓子贱担心自己远赴外地做官,假如鲁君听信他人的谗言,使自己不能在单父顺利实行自己的主张,自己的政治抱负岂不是会落空?因此,他想了一个计策,临行前请求鲁君派两个近吏一同赴任。到单父后,单父的官员都来参见,宓子贱让那两个近吏做记录。近吏写字时宓子贱不断扯其臂肘,字写不好宓子贱就训斥他俩,两个近吏一怒之下就告辞回去了。俩人回朝后将此事禀报鲁君,鲁君听了长叹了一声说:“宓子贱是用这个方法来劝谏我呀!我以前经常干扰宓子贱,使他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这样的事定有过好几次了。这次如果没有你们两个人,我几乎又要犯错误了。”于是马上派人到单父传令:“从今以后单父的事情我就不管了,全权交给你。凡是有益于单父的事情,你决定了就办吧!但五年后我要看结果。”宓子贱用暗喻法对鲁君进行劝谏,而鲁君也一点就透,马上反省自己并立即纠正。宓子贱因此获得了鲁君的充分授权,在没有强权干扰的情况下,在单父开始大刀阔斧地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三年后单父大治。

宓子掣肘的寓言故事 宓子掣肘的寓言故事视频宓子掣肘的寓言故事 宓子掣肘的寓言故事视频


这就是著名的“宓子贱掣肘”的故事。它说明了“疑者勿任,任者勿疑”这样一条用人原则,同时还揭示了基本的用人规则,即:在充分信任的前提下实施有效地授权。

在职场中,企业和员工、老板和雇员之间最大的矛盾就是“用”与“不用”的问题,而作为一个企业最大的不幸也在于有才不知、知而不任和任而不用。

对于像宓子贱这样独挡一面的“基层”负责人,好比是一块“三明治”,“基层”的负责人就是三明治中的夹层,他要想把自己的工作空间做大,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向下“压”,一个是向上“顶”。向下“压”自然比较容易,但带来的弊病也很明显,就是空间有限,而且向下“压”的过多,会严重影响下属的工作热情,束缚下属潜能的发挥,对管理的基础造成损害。而向上“顶”则比较困难,除去观念的因素不说,承担的风险也很大,但这却能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多益处,通过向上“顶”可以扩大发展的空间,充分地拓展;同时可以将获得的空间通过再授权转让一部分给下属,使下属的空间也变大。这样一来,管理者的各个层次之间就有了自己发挥与施展的舞台,整个组织的蛋糕做大了,每个人都会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对企业的信心和依赖也会日渐增强,管理者们期望的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的愿望就可能实现。而宓子贱作为“基层”负责人,善于主动去影响上级以获得充分有效的授权就颇有创造性,而“上级”鲁君也恰恰是一位明君,他们的事业理当得到成功。

授权的核心其实是一个制度问题。成思危先生曾经说过:“改革的核心是制度创新。”而制度的设计与制定取决于管理高层。今天有关“顶层设计”的话题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企业管理要突破瓶颈的难点也正在于此。如果我们能在“顶层设计”的时候,就大胆地思考如何向基层充分授权,使基层有更大施展空间,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的更好发展。而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的制约和束缚,使企业管理和员工之间产生了不良循环,导致了一些企业在用人上捉襟见肘,养不住人、留不住人、用不好人,这也是我们企业管理长期存在的一个顽症。

魏征在诔唐太宗时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天我们在学习古人智慧的同时,不妨学学两千多年前鲁君那样的胸怀,放一把权,给“基层”们一个往上“顶”的机会,或许你的企业就会有一个崭新的局面。

掣肘宓子贱治亶父文言文翻译

1. 宓子贱治亶父译文 翻译:宓子贱去治理亶父,担心鲁君听信他人谗言,从而使自己不能在亶父实行自己的主张。要辞行的时候,请求鲁君派两个亲信官员随同行。到亶父后,亶父的官员都来参见。宓子贱让那两个同来的官员书写文书。他们一提笔,宓子贱从旁边不时地摇动他们的胳膊。这两位官员写不好,宓子贱就为此大发雷霆。两位官员很为难,便告辞请求回去。宓子贱说:“你们写字都写不好,赶快回去吧!”两位官员回朝向鲁君报告说 “宓子贱让我们书写文书时,却不时地摇动我们的胳膊,这样我们那能写好啊,写坏了他却呵责我们。亶父的官员们都笑话宓子贱。这就是我们要离开亶父的原因!”鲁君听了长叹一声,感慨地说:“宓子贱是用这个方法来劝谏我呀!我经常扰乱宓子贱,使他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这样的事一定有过好几次了。没有你们两个人,我几乎要犯错误了!”于是派遣人到亶父传令:“从今以后,亶父不是属我所有的了,而是属你所有的了。凡是利于亶父的事情,你决定了就办吧!每五年向我汇报一次治理的大概就行了。” 宓子贱这才得以在亶父实行自己的主张。三年后亶父大治。

原文:

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乃得行某术于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吕氏春秋》

2. 《掣肘》古文翻译

原文: 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於鲁君,与之俱至亶父。

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

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

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 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 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

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

寡人之乱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

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

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得行其术于单父 。”翻译: 宓子贱(孔子的弟子,名不齐,字子贱)治理亶父(鲁国地名),担心鲁君听信小人而使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推行,将辞别而去时,请求与鲁君平素亲近的两名官吏,跟他自己同去。

到达亶父,城里的官员都来参拜。宓子贱命令两个官员作记录。

官员刚刚记录,宓子贱在旁时常拉扯他们的胳膊肘,官员记录不好,于是宓子贱对此很生气。官员对此不安,请求辞职回去。

宓子贱说:“你们记录得不好,你们赶紧回去吧!”两位官员回去,秉报鲁君说:“无法替宓子贱作书记工作。”鲁君问:“什么缘故?”官员答道:“宓子命令为臣记录,又时常牵引为臣的肘部,记录不好(他)很愤怒,官员都取笑宓子。

这是导致我们二人要辞别而离开(他)的原因啊。”鲁君长长地叹息道:“宓子以此规劝我的过失啊。

我扰乱宓子的工作,而令宓子不能够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必定屡次了。如果不是你们两人,我几乎犯错误。”

于是打发亲信,到亶父去传达旨意,告诉宓子贱说:“从现在开始,亶父不是我国君所管,归你管了。有利于亶父的治理办法,你自己决定实施吧。

五年后再向我回报你的政绩。” 宓子贱恭恭敬敬的答应了,于是在亶父顺利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果然把亶父治理的很好。

3. 《掣肘》古文翻译

原文:

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於鲁君,与之俱至亶父。 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 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 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 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得行其术于单父 。”

翻译:

宓子贱(孔子的弟子,名不齐,字子贱)治理亶父(鲁国地名),担心鲁君听信小人而使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推行,将辞别而去时,请求与鲁君平素亲近的两名官吏,跟他自己同去。到达亶父,城里的官员都来参拜。宓子贱命令两个官员作记录。官员刚刚记录,宓子贱在旁时常拉扯他们的胳膊肘,官员记录不好,于是宓子贱对此很生气。官员对此不安,请求辞职回去。宓子贱说:“你们记录得不好,你们赶紧回去吧!”两位官员回去,秉报鲁君说:“无法替宓子贱作书记工作。”鲁君问:“什么缘故?”官员答道:“宓子命令为臣记录,又时常牵引为臣的肘部,记录不好(他)很愤怒,官员都取笑宓子。这是导致我们二人要辞别而离开(他)的原因啊。”鲁君长长地叹息道:“宓子以此规劝我的过失啊。我扰乱宓子的工作,而令宓子不能够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必定屡次了。如果不是你们两人,我几乎犯错误。” 于是打发亲信,到亶父去传达旨意,告诉宓子贱说:“从现在开始,亶父不是我国君所管,归你管了。有利于亶父的治理办法,你自己决定实施吧。五年后再向我回报你的政绩。” 宓子贱恭恭敬敬的答应了,于是在亶父顺利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果然把亶父治理的很好。

4. 文言文翻译《掣肘》

宓子贱(孔子的弟子,名不齐,字子贱)治理亶父(鲁国地名),担心鲁君听信小人而使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推行,将辞别而去时,请求与鲁君平素亲近的两名官吏,跟他自己同去。到达亶父,城里的官员都来参拜。宓子贱命令两个官员作记录。官员刚刚记录,宓子贱在旁时常拉扯他们的胳膊肘,官员记录不好,于是宓子贱对此很生气。官员对此不安,请求辞职回去。宓子贱说:“你们记录得不好,你们赶紧回去吧!”两位官员回去,秉报鲁君说:“无法替宓子贱作书记工作。”鲁君问:“什么缘故?”官员答道:“宓子命令为臣记录,又时常牵引为臣的肘部,记录不好(他)很愤怒,官员都取笑宓子。这是导致我们二人要辞别而离开(他)的原因啊。”鲁君长长地叹息道:“宓子以此规劝我的过失啊。我扰乱宓子的工作,而令宓子不能够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必定屡次了。如果不是你们两人,我几乎犯错误。”于是打发亲信,到亶父去传达旨意,告诉宓子贱说:“从现在开始,亶父不是我国君所管,归你管了。有利于亶父的治理办法,你自己决定实施吧。五年后再向我回报你的政绩。”

5. 文言文翻译《掣肘》

宓子贱接受鲁王的任命去治理单父这个地方,但是他又怕鲁王听信小人谗言,使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治理单父,所以在即将辞行,快要上马赴任时,宓子贱突然停下来对鲁王说:“大王,我想要您身边两名侍从随我前往,也好有个帮手。”

鲁王欣然同意,送给了他两名最亲近的侍从随他同往。 到了单父,当地的官吏按照惯例都来参见新来的太人。

宓子贱就让随他同来的鲁王的近侍帮他做记录,要求他记下官员们说的话。宓子贱坐在主人的位置上,面朝来宾,两名侍从坐在宓子贱旁边,准备了纸和笔打算记录。

宓子贱当然先和官员们客套一番,然后才谈论单父当地的情况,并问大人们有何好的建议和意见治理单父。官员们献计献策,可是正当两名侍从要动笔打算记录时,宓子贱却不时的摇摇那做记录的侍从的胳膊,两名侍从不敢顶撞大人,只好凑合着写,以至于写得程不像样。

急得两名侍从不知如何是好,头上直冒汗。来参见的官员看到两名侍从那狼狈的样子,无不暗自偷笑。

接见完各位官员,宓子贱要看记录,两名侍从呈上去,宓子贱一看字迹很潦草,就大发脾气,把这两名侍从臭骂了一顿。两名侍从心里不服气,心想我们本来是鲁王身边最受宠的人,如今刚到单父就受这样的气,宓子贱太欺负人了。

于是两人越想越生气,心想如果在此长住,说不定还受什么气呢。便收拾行装去和宓子贱告辞,准备回京,宓子贱说:“你们的书法很差劲,回去努力自勉吧。”

两名侍从回去报告鲁王说:“宓子贱很难共事,我们没法为他做记录。”鲁王问:“这是怎么回事啊?”侍从们答:“他让我们为他做记录,却又不停地摇我们的胳膊,以至于我们写不好字,单父当地的官员都笑我们,他看我们字写的不好又大发雷霆。

我们气不过就回来了。”鲁芏听了,叹息说:“这是宓子贱劝我改正不贤德的地方啊!过去我一定是对他干扰太多,使他不能按照自己的主张办事。

如果没有你们二人。我差点就做错事啊!” 之后,鲁王立刻派一名宠信的官吏前往单父。

转告宓子贱说:“从今往后,我再也不兼管单父了,单父的主权属于您,只要是有利于治理单父的办法,您就决策,不用处处向我请示。五年后再向我回报你的政绩。”

宓子贱恭恭敬敬的答应了,于是在单父顺利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果然把单父治理的很好。

6. 【爱及小鱼译文刘向是哪国人呢

【原文】宓子贱①治亶父②三年.巫马期③往观之,见夜渔者得则投之.巫马期就而问焉,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故得小鱼仍投之.” ——《吕氏春秋》【译文】宓子贱治理亶父这个地方三年了.巫马期前去拜访他,看见有人在晚上打渔,捞上来又投入水中.巫马期不解,就走近去问为什么,打渔人回答说:“宓先生不希望人们捕捞小鱼,所以捞上来又要放了它们.”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掣肘的典故

掣肘,汉语词汇。拼音:chè zhǒu原意指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例如:暗中掣肘;由于受到掣肘,工作难以开展。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掣肘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掣肘的典故 篇1

掣: 拉扯。肘: 即臂肘。拉住胳膊。指从旁牵制阻挠,使办事不顺利,不能痛快进行。源自《吕氏春秋·具备》中的一段故事。

孔子有一位名叫宓子贱的学生,鲁国国君派他去亶父(今山东单县南)当行政长官,给他一个实现抱负的机会。

宓子贱走马上任之后,就雄心勃勃地制订了一整套治理整顿的计划。可是,正在他一步步实施自己计划的时候,鲁国国君左一个政令,右一个政令,弄得他左右为难,无所适从,致使他的治理计划常常被打乱,最后到了无法实施的地步。

宓子贱有次见完国君后,从国君那儿要了两位国君身边的人一起和他到亶父去任职。有一次,这其中一位官员正在埋头专心抄写典章文献时,宓子贱不时地用手碰一碰那位官员的胳膊肘,弄得那位官员无法书写。这位官员无法呆下去了,于是回到国君身边,并把宓子贱老是干扰他写字的事告诉了国君,国君忽然领悟了宓子贱的用意,负疚地说,“我以前不应该经常干预宓子贱所做的事啊!”

于是,后人就把干预、牵制别人做事叫做“掣肘”。

掣肘的典故 篇2

掣肘经典典故

《吕氏春秋·具备》载,鲁君让宓子贱去治理?父,又派两个近吏去监视他的工作。宓子贱到了?父后,邑吏拜见,宓子贱命令这两个近吏写字。 “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拉扯)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两个近吏只好回去报告鲁君关于宓子贱扯摇写字人臂肘,使人无法写字的情况。鲁君明白了宓子贱的意思,好词好句,便宣布让宓子贱依自己的意愿去治理,结果宓子贱把?父治理得非常好。后遂用此典将牵制人或被人牵制不得施展本领称为“掣肘”或“被肘”。黄庭坚《乙未移舟出》诗:“衣食端须几,将老犹掣肘,安能诡随人,曲折作杞柳。”

掣肘典故借鉴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昙花一现的改革者,究其原因,就是心里酸,看到别人成功,就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冷箭,制造流长蜚短,甚至告“黑状”,给改革者施加各种压力。窃以为,谗言中伤、嫉妒、偏听偏信、使绊子、见不得他人成功等弊端,也是“掣肘”的表现。“掣肘”实际上是一种内耗症,它分散了“合力”的凝聚力,有它在作怪,你休想干出一番事业来。

许多人在谈到“掣肘”之害时,都十分愤慨。曾听一位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他们单位有位才华横溢的人,工作非常积极,他的事迹上了报,还受到市里的表彰,但他的上司却恨他、防他,在升职等方面千方百计地卡他。后来他不敢当“先进了”,干脆懒散一点,他的上司反而高兴。这种怪事,说穿了,是这位上司害怕下属积极,会威胁到自己的“交椅”。可见,在“掣肘”背后,往往有心术不正者在干扰,私心、嫉妒心是“制肘”现象的祸根。

挫伤积极性

一旦“掣肘”现象在身边滋长,你做了好事,却吃力不讨好,你付出了心血、汗水、创造了业绩,却受不到相应的报答;有“掣肘”在作怪,就无法创新进取、建功立业,使人无法独立思考,保持自己的人格和思想;由于有人“掣肘”,许多人只能感叹“身不由己”,只好唯唯诺诺,随波逐流、迎合讨好。总而言之,“掣肘”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压制、挫伤了各种人才的积极性。

启迪

古代的`宓子贱能看到“掣肘”的危害,相信我们也应从中得到启迪。对待“掣肘”,头脑要清醒、意志要坚定,要有宽阔的胸怀,任劳任怨,只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立得直行得端,各种造谣诬蔑、流言蜚语才会不攻自破。凡事要出于公心,有大局意识,围绕目标,形成合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防止“掣肘”现象干扰。

掣肘典故解析

《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中有个故事说:两名书记官在作记录时,他们的主人宓子贱不断地拉扯摇晃他们的手臂,结果写不好字,主人反倒大发其火,把他们打发走了。宓子贱的用意在于提醒鲁君不要听信那些背后说坏话的人,过多地干预自己的工作,免得自己的积极性和正确主张不能得到发挥和实现。这个故事,就是后人常说的掣肘的来源。

掣肘是政治上的一种惯常现象。多疑的统治者一般不放心自己的臣下,怕臣下坐大不好控制,从而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因此,在安排一位大臣做一件大事时,常同时安排另一个反对派从旁监督或牵制这位大臣,使他不能形成一种不易控制的力量,免生祸患,这种现象在几千年历史上屡见不鲜,而因此也衍生出许多故事。

秦国派大将王翦带兵伐楚,王翦提出至少要有六十万人才能灭楚。秦王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终同意了王翦的要求。“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粗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王翦是个聪明人。他带着秦国的几乎全部家当出外作战,如果反叛秦国就会遭受灭顶之灾,对此秦王更会明白,也因此会产生疑惧。而一些奸臣很可能会利用秦王的这种心理,在暗地里对王翦进行陷害,那样王翦就会危险了。对于一个领兵作战的将军来说,如果皇帝不相信自己,处处对自己进行牵制,那么自己就不能专心地对敌。而对于参与战争的任何一方来说,如果不能集中全部的力量投入作战,那么就没有战斗力,就会陷于失败。因此,对王翦来说,无论于公还是于私,消除领导的这种掣肘,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王翦这一步的。战争中许多反间计,就是利用君主的这种猜疑心理而施用的,并且几乎是百用百灵。宋朝岳飞,麾兵长驱,眼看胜利在望,却被秦桧陷害致死。而秦桧之害岳飞,也是巧妙地利用了赵构的这种心理。岳飞没有消除掉君主的猜疑,没有摆脱那只捣乱的手,因此不但国家统一的大业无法完成,就连自己的性命也无法保证。

掣肘是柄双刃剑,可用来护身,也可能会伤身。许多君主利用这一平衡术保证了自己的安全,但许多昏君也因为玩弄掣肘之术而痛失江山,自毁长城。宋朝怕岳飞坐大而先杀为净,结果岳飞虽然不能威胁赵宋江山,却失去了灭金的大好时机,弄得自己在异族的侵略面前步步受制,最后终于被灭。

记得古兵法上说,过去将军在出征时,国君有时会亲自送他出城门,并且会说,在城门以内,我说了算;在城门以外,将军你说了算。也因此有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将军带兵出战多年,最终打了胜仗回朝,并且很为自己有功而得意。结果皇帝派人拿出一个匣子给他一看,他就傻了眼:原来里面净是别的大臣说他坏话的奏折。如果皇帝听信谗言拿他治罪,那他早死了几百次,更别提会立什么功劳。这位皇帝是可敬的,这位将军是有福气的。

《掣肘难书》启示

宓子贱:在做任何事之前要先动脑子

鲁君 :要相信别人,不能自以为是。

鲁君的角度:用人的时候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宓子贱的角度:要善于动脑,注意方法,争取让自己施展才能的空间。 (其他说法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掣肘难书的释义

至於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

在别人做事的时候拉扯别人的胳膊肘,比喻干扰和阻挠别人做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