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本科升研究生的调查分析 本科调研什么意思

自考本科考研难度与通过率与报考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同等学力申硕的方式最为简单,非全日制研究生难度较大,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可以免统考,但对英语基础要求相对较高。具体详情如下。

本科升研究生的调查分析 本科调研什么意思本科升研究生的调查分析 本科调研什么意思


自考可不可考研?自考考研好不好考?自考本科后可不可以直接考研

可以。但你要提前与你要报考的大学联系,主要是要咨询该学校对同等学力考研是否有限制,因为有的大学(以211工程中的优秀大学为主)是不收同等学力(自考,函授,远程教育,成人高考等非全日制本科)的学生的,但是也不要太担心。

一般性的大学是没有太大的限制的,可以报考。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你是全日制大专生,在毕业两年以后可以直接考研。

总之,不管是不是211工程重点大学,对同等学力的学生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歧视,主要体现在复试方面,会比对全日制本科生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自考本科生考研注意事项

第一,看清报考条件

自考生考研分两种情况:自考本科毕业生不论是否取得学位,都能报考。而专科毕业生必须至少工作两年才有资格报考,有的学校还有附加条件,如发表论文或通过自考本科主干课程等。自考生考研报名时有一些前提条件,考生可要看清楚。

第二,积累扩充知识的宽度和深度

自考生考研,由于以前的知识宽度、深度、新颖性不足,知识面要迅速扩充,对报考一些名校更是挑战。题目难度大也是拦路虎。

第三,提前了解院校情况

据了解,各校对自考生考研的要求不同,考生应提前向要报考的高校研招办咨询。实行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后,考生资格审核改在摄像、领取准考证和复试时进行,不符合条件的自考生有可能在复核时才被发现。

第四,把握办理时间

自考一般每年会办理两次毕业,上半年申请的考生领证时间为7月份,下半年的一般为1月份。考生如果论文成绩已通过,即使下半年才申请本科毕业,也有机会在复试前拿到毕业证,跨越门槛条件,学校可能会接受自考办证明。但如果还有论文未做,学校很可能不会允许报考。

我比较理解你的问题,因为我遇到过很多自考的学生考研,和普通本科考研是一样的考试,也不需要加试专业课。至于说到难度,要看你报考的院校和专业来定,如果是自划线的院校,起点比较高,所有的专业在录取时分数线都比较高,再者就要看你所报考的专业了,如果报考的经济类的专业,那么即使是普通院校,分数线也比较高,如果是其他比较冷门的专业,如哲学、农学等专业的话还好一些。

我比较理解你的问题,因为我遇到过很多自考的学生考研,和普通本科考研是一样的考试,也不需要加试专业课。至于说到难度,要看你报考的院校和专业来定,如果是自划线的院校,起点比较高,所有的专业在录取时分数线都比较高,再者就要看你所报考的专业了,如果报考的经济类的专业,那么即使是普通院校,分数线也比较高,如果是其他比较冷门的专业,如哲学、农学等专业的话还好一些。

我比较理解你的问题,因为我遇到过很多自考的学生考研,和普通本科考研是一样的考试,也不需要加试专业课。至于说到难度,要看你报考的院校和专业来定,如果是自划线的院校,起点比较高,所有的专业在录取时分数线都比较高,再者就要看你所报考的专业了,如果报考的经济类的专业,那么即使是普通院校,分数线也比较高,如果是其他比较冷门的专业,如哲学、农学等专业的话还好一些。

不难,现在的考研基本都是憋一口气,没有几个是靠以前的实力和基础的,憋4-8个月,觉得自己基础差就多准备些时间,把该看的书都认真看完,一般都没什么问题。还有,考研没有高考痛苦,在于没有一考定终身的压力,考不上还可以工作,再者认真复习的都可以过国家线,过了国家线意味着就算没考上也可以调剂,考研这个事,调剂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考研和你是自考,还是统招没有区别,不努力,谁都考不上。。

自考或者统招学历只是报考研究生的一个门槛而已,和你能不能考上研究生没有关系。。

努力就可以了,也不是很难,或者花钱找ji gou。

自考通过率高不高,本科结业生怎样提高学历,自考难度大吗

自考本科是为了更方便的考研,考研的难易程度与此无关

美国读完本科申请研究生求预测,分析。

材料工程前15的,GRE一般要求都在300+,不过你现在的大学的经验很多,这对你申请这方面的学校会很有帮助,加上你又可以申请T的waiver

很顺利, my friend was worse.

硕士的话肯定是不可能随便读的呀,需要经过考试和复试

一,什么人可以考研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国家选拔硕士研究生的主要途径,在教育类大规模,社会化全国统一考试项目中(不含博士生录用考试),就考试水准和层次来说,目前是我国最高水平的。

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国家承认学历(注: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没有学士学位就不能考研。这是极端错误的!)的应届或非应届本科毕业生.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的可以以同等学历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一般要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证书(注:含电大,夜大,函大、职大,自学考试,俗称五大生)后经过二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的学习后.达到本科毕业生的水平才能报考。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只能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对同等学历考生有些高校还要求提交在公共刊物上发表的与所报专业相关论文.不允许跨学科报考:且复试时至少要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研究生。但一般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2005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试行网上报名10月8日开始。

二,关于同等学历的相关问题

由于专升本考试在难度上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差无几.越来越多的专科学历的考生开始瞄准考试科目相对比较少且更高层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但有几点还是要值得广大专科学历的考生注意:

1,有的学校(可以说是大部分)根本不会招收专科学历层次的考生.虽然每所学校的招生简章上都有同等学历的报考条件.但非常多的学校并不愿意招收同等学历的考生(面子问题.甚至招不满的情况下也不考虑).而且由于导师的抵制,基本上只有极少数学校愿意招收同等学历的考生。部分考生还必须要自带科研项目才能被录取,

如果专科学历的考生想报考某所高校的研究生,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打听一下有无同等条件的考生在以往被录取过,当然。某些特殊的考生除外。

2、比较准确的同等学历的定义共有三点: 1,专科毕业两年以上;2,自考本科段若干门专业相关核心课程已经通过; 3,两篇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这三个条件里面唯一可能比较含糊的是第三点,部分学校可能不会要求、其余两点在一般情况下是必须的。

3,只要有本科学历证书.即可不考虑以上任何因素。放心报考、但部分学校只承认正规全日制本科学历和自学考试的学历.对部分持非正规本科文凭的考生可能会在复试中提高

如果你只是需要硕士类的学位学历的话 ,建议你可以报考软件工程硕士类,需要专科毕业后两年,或者工商管理学硕士 需要专业毕业后五年的工作经验。

您好,本科升研究生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推免途径,二是通过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

推免途径的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获得母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比如在本科院校成绩优秀、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奖、无学校处分等(院校有推免的具体条件要求)。

在国内,是要经过严格考试才能录取的(有初试和复试2轮)去留学,主要是语言考试要过关,再参考本科阶段所有课程的成绩,还有留学资金要能保证

怎么评价现在考研人数逐年递增?

考研人数逐年递增是我国国内大环境大背景所导致的必然的阶段性结果。如今我国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新阶段。目前,研究生学历在我国就业人口中占比1%,研究生仍是稀缺人才。下面我从几方面分析考研人数激增的原因。

一、提高自身竞争力

目前就业竞争加剧,各行业供大于求,企业招聘人才对员工的教育水平和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一线城市研究生是起步学历。

毕业生们迫于外界压力决心考研,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期提升自身竞争力,在职场中立足和发展。

二、研究生百里挑一,是稀缺人才

高学历人才如此稀缺,仍有相当多的研究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地域和产业差异是造成高学历人才就业不平衡的因素。

“文凭通胀”现象:获得高等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岗位对于学历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学历的价值正在贬值。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这种现象也就造成本科学历已经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就业需求了,读研的人越来越多。

三、名校情结

很多学生本科没读985高校,心有不甘,研究生就想再努力努力。

四、有些专业考研后身价倍增

医学类、心理学类、师范类、法学类、工程类需要深入学习研究的专业;或者工商管理类、经济金融类、汉语言文学、英语、国际经济贸易等专业,本科阶段就业竞争力较弱,考研之后更好就业,工资待遇倍增的,值得考研。

艺术类专业如空乘、体育类、播音主持等等,毕业后很容易就业,直接进入职场就好。

不同的专业的情况不同,一定要结合个人情况做好定位和规划。高学历毕业生虽然有了含金量更高的敲门砖,但是进入职场后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个人想做进一步深造的人也越来越多 如此便造成了如今的“考研热”。考研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成为更多同学们心中的共识。有些同学自上大一后,便萌生了考研的想法。

所以,为什么考研的人会越来越多呢?为什么会出现“考研热”?

不可否认,现在学历越来越高的人越吃香,踏入社会门槛高了,各大公司招聘门槛也越来越高,高学历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高工资”在招手。如今已是新时代,社会风云千变万化,社会的生存法则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大家都行成了一个共同的认知:只有越往上爬,学历越高,才有更大的可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才能生活的更好。招聘门槛水涨船高,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是学历的相对贬值。

当下,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成为入职的起步门槛。本科学历在当下已经成为了一种过去式,研究生学历正赶时髦。可以说,当下的考研,已经成为社会竞争与筛选的前置条件。此前,承担这种职能的是高考,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后,这种前置筛选的压力,逐渐转移到考研上。

如今,“优秀=读研究生”的观念越来越有市场,考研越来越“热”。对很多人来说,考研不仅仅是为了更高学历,还为了让自己更进一步的深造学习。现在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变高,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人们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考研、读研也能让自己有更深一层的发展。

据数据统计,2020年应届大学生毕业人数约847万,2021年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约909万,2022年再上新高,达到约1076万。而2022届考研人数突破457万,比2021年考研人数377万多了整整约80万人,同时几乎超过了本届毕业大学生人数的40%,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考研这条路,似乎拥有研究生学历已经是很普遍的事宜。在这庞大的数据基础上,很多人都选择了跟风考研,一个原因是不知道要干什么,人比较迷茫,所以跟着考研;一个原因是很多地方招聘的起步变成了“研究生”学历。

总而言之,考研越来越“内卷”的背后,是社会竞争前置导致考研日渐“高考化”的趋势。考研人数逐年递增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除非有外在因素的干扰(比如企业要求等等)。如果你已经成为百万考研学子中的一员,那就开始心无旁骛、按部就班地开始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并按时执行,选学校,勤复习。在此,笔者祝愿所有考研的人都能得偿所愿!

对于考研的同学大部分学生谈到考研的目的,他想通过考研来缓解他目前就业的压力,还有学生是跟风是,大家都考研,我不想当异类。另外还有少数学生呢,还想再享受几年大学生活,害怕进入社会的心态,加入了考研大军。

考研人数增加说明了什么第一:就业环境不理想

如果本科能找一个还不错的工作,除了一些真的热爱学术的,又有几个人愿意考研呢?

第二:多数人对自己的目前的状况不满意

在庞大的考研群体当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是往届生,很多是已经工作了再回头考研,因为很多人把工作不满意归结为自己的学历不够。

第三,盲目的学历攀比

很多大学生其实对考研并没有明确的想法,有很多是受到了自己的。父母或者身边的人影响,盲目地加入了考研大军。

研究生的学历比本科生的学历有一些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并不等同于考研之后就一定可以比本科多赚钱,未来就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途。一个人发展得好不好,未来赚的钱多不多,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和考研没有那么大的关系,最起码他不是决定的关系。尤其在一些非常注重实践经验的职业来说,能力和作品,经历过的项目,实战经验,这些都比学历更重要,学历只是在职场竞争当中让你有相对优势,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研究生学历就找不到好工作。

考研好呢还是早点就业好?这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有看个人的喜好,家庭的情况和选择。如果一个人热爱学习,家庭情况很好,想在某个领域再深造读书,考研也有实力考得很好的学校,那当然是考研好啊。如果个人能力很强,在本科的时候就屡获创业的奖项甚至风头,有很多选择,那当然是提前就业好。

为什么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就最近几年的学历来看,每个人都想要一个好的学历。在面临找工作的时候,HR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一个本科学历,更多的要求985,211之类的院校。这样一来,让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了心理压力,让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就想拿一个好的学历,更高的学历,在以后的找工作中更方便。

所以说考研人数逐年增加也是这个社会对我们高学历的一种需求。也有我们对高学历的一种追求。在这个只看学历的年代,我们有了更高的学历,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自2015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连续8年不断上升,并在近几年一直保持高位增长趋势。

大学生考研的原因分析

1、逃避就业

这个原因似乎应该放在第一位,毕竟太多的大学生就因为就业的原因而选择了考研,特别是非名校本科生,已然成为考研大军的主力军。逃避步入社会也是许多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大学四年自由安逸的生活,使得大学毕业生对即将到来的社会生活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们多半还没有做好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不敢面对就业压力,面对复杂的社会,想通过考研避免进入社会时的碰壁。因此,在大学生面临毕业时的诸多压力,考研便成了逃避压力的一个最好选择。

2、亲朋好友的影响

不少大学生在做决定时往往会受到亲朋好友意见的影响。大多数父母认为通过让子女考取研究生,能够帮助子女获得稳定且待遇不错的工作。迫于这些影响和压力,一些大学生便选择了考研。这其中父母亲戚的攀比心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人家的孩子读研了,咱家的怎么能落后!”

3、性别的影响

在性别方面,女生的考研动机略强于男生,这在全国各地的师范类学校尤其明显。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男女的受教育权也得到完善的执行,女性的权利得到保障,越来越多的女学生可以接触到高等教育,进入大学的女生比例与往年相比呈上升趋势。

4、学科的影响

在学科方面,文科生的考研动机略强于理科生,原因可能是受到“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影响,因而文科在就业方面有一定的压力。另外,由于理科生的专业多数为应用型的、操作性比较强,因而他们更希望尽快进入社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尽早做到生活上的独立自主。文科多是理论型的专业,掌握的知识要有宽度和深度,通过考研来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以上就是关于

1 根据有关方面预计,除了毕业后选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加上留学归国、待业的往届毕业生,2017年的就业人员或将达到“1000万+”的规模,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人群,17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倍增。

2 86.8%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就业难度很大,相反,只有不到1%的同学对就业持乐观态度。一方面,虽然国内整体就业环境出现好转,但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岗匹配错位等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国内各高校持续扩招,今年的本科毕业生将达到800万大关。一方面,尚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的加入,无疑将会进一步加剧2017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压力。

3 接近两成五的同学选择了考研、考公、出国留学等方式暂缓就业。根据一份统计报告显示,有16.5%的应届生选择考研,4.8%的应届生选择出国留学,另有3.1%的应届生选择参加考公务员。

1、我国现在的产业发展不平衡,各种人才结构不平衡。我国急需技术型人才和高管理技能型人才,但是大学却无法培养这些人才,导致人才结构不平衡,用人的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不用人的岗位人才济济。我国当前企业求才若渴,高级管理、高级技术人才缺口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2、我国国民整体素质不高,虽然是人力资源大国,但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某年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4%。国际比较研究表明,我国人才培养比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也高速发展,大部分学校纷纷扩招,导致大学生研究生泛滥,大学生研究生早已不如往些年值钱,含金量大大降低。一有大型招聘活动,找工作、换工作的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去招聘会,很多人花了钱,虽然进了招聘会,却连和招聘官交谈的机会都没有,很多人投了简历就如石沉大海。很多的大学毕业生感叹:“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在太难了。”据估算,全国至少有100万名毕业生面对“一毕业,即待业”的窘境。

4、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但是工作岗位却是不变的甚至工作岗位有所减少,这就导致这两者之间的供需不平衡矛盾越来越突出。很多人读大学就是为了能找到一份好的或者说满意的工作。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就目前表面形势来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资料表明,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611万,是扩招前的5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率却远远小于此。

5、大学生刚刚从校园迈入社会,想法未免幼稚,思想不成熟,对社会怀有很大的期望与幻想,可现实往往很残酷。大学生对自己心中向往的生活太过憧憬,可现实往往打破幻想。不高的薪水让毕业生们大失所望。

6、很多大学生读书的初衷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满意的工作,刚刚毕业,一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找到一份条件较好,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的工作。从而对相对较低的薪水岗位不屑一顾。理论是书本上的,不会把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学得再多也等于无用之才。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学生,关键是看能不能把理论用于实践。

根据有关方面预计,除了毕业后选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加上留学归国、待业的往届毕业生,就业人员或将达到“1000万+”的规模,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人群,17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倍增。

86.8%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就业难度很大,相反,只有不到1%的同学对就业持乐观态度。一方面,虽然国内整体就业环境出现好转,但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岗匹配错位等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国内各高校持续扩招,今年的本科毕业生将达到800万大关。一方面,尚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的加入,无疑将会进一步加剧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压力。

接近两成五的同学选择了考研、考公、出国留学等方式暂缓就业。根据一份统计报告显示,有16.5%的应届生选择考研,4.8%的应届生选择出国留学,另有3.1%的应届生选择参加考公务员。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凸显。自从2001年我国首次实施研究生扩招以来,考研热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把报考研究生当成了躲避就业的理想选择。

考研自1992年以来便不断地升温,持久不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加考研大军。成为了高考之后的又一次人生转折,“据悉,2021年全国报考人数为140.6万,报名人数较2020年相比增长12.8%。从报名人数数据的变化,不难发现考研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大学已不在是终极目标,它已经成为通往研究生考试的跳板,这种现象在各大高校十分普遍。

考研热的原因

1.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

2.就业压力

目前考研大军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壮大,2014年全国报考人数为172万,2015年为168万,2016年为177万,2017年陡然上升到240万,一举突破200万大关,2018年为238万,其中有100万左右是往届生,这部分人中有人是二战甚至是三战,可见考研竞争逐渐白热化,随着报考人数不断增加以及2020年国家线的提高,经济发展萎靡就业压力大,未来的考研应该呈竞争不断加剧的趋势。

随着这样的趋势发展,该如何选择呢,作为一个老学姐,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看法:1.首先从自身的角度,对自己目前的状态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搞清楚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自己是否想继续走向更高的专业水平和平台,不要盲目的跟风,如果通过本课阶段的学习你对自己的专业感觉还蛮喜欢,甚至只要是不讨厌,那么建议你考虑选择继续深造的机会,

如果你本科是985高校,那么把握好自己的平台近水楼台先得月,继续深耕自己的专业领域;如果你本科是211高校,那么结合自身的能力,考虑是否要冲一下985高校的平台,如果你的本科是双非学校,有很大毅力和自律能力的,可以冲一下985高校,实在不行退而求其次冲一下211高校,最不济考自己本校还是没问题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一味的以学校的影响力为唯一的条件,包括老师的实力等各方面都要综合考虑。

2.从所学专业的角度,是否需要继续读研深造,这个了解起来比较容易,看看你们同专业往年的师兄师姐的考研情况你就指导了你所学的专业值不值得考研,并且平时也关注一下你们专业读过研究生的师兄师姐们从事的什么工作待遇怎样,本科毕业的师兄师姐们从事的什么工作,待遇怎样,了解到这些信息相信你对你的专业将来的就业或读研情况应该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了,注意在了解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找普遍规律,不要只看个例。举个例子医学专业的学生普遍是要读研的,本硕连读甚至本硕博连读,一些工科专业比较偏向于应用,在本科阶段认真学习的话也可以学到立足社会的技术,但是就目前的社会情况来看,读研还是有比较高的性价比,从个大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或者人才公寓政策中就可见一斑,硕士学历还是有比较高的补贴力度。3.从个人家庭的角度,到本科毕业大部分人应该在23/24岁左右,这个年纪的我们做事应该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家庭了,考虑一下我们的父母,结合自己家庭的情况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切记犹豫不决,在这个年龄我们应该告诉自己,我们可以独立生活了,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总之考研是由多个因素影响的,但是每个人在做决定之前都应该先弄明白自己的情况,做出为自己人生负责人的情况。当然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从本科刚入学就以考研为目标的同学,不管怎样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定。

今年,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比2021年增长80万。实际上,自2016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长趋势。2015-2022年,7年平均增长15.8%。

可以看出研究生报名热度持续高涨,就业压力仍为主要因素,而且,人文社科专业竞争激烈。在这背后是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学历贬值,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就业者比例稳步上升。2007年我国就业人群中研究生学历人数占比为0.2%,之后占比不断上升。到2019年,我国就业人群中研究生学历占比达到1.1%。也就是说每100名就业者中就有1名拥有研究生学历。所以用人单位对从业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我们不能被现象盲目裹挟着焦虑起来。大学生考研是否重要是因人而异的。

有的人觉得在大学自己没有学下很多东西,考研应该算是职业加强与改造的一个过程,有的人觉得自己的本科学校不是那么出名,毕业了找工作比较难,而选择考研。恰恰还有一部分人觉得毕业不想找工作,所以想要考研继续迷茫。如果你属于最后一种情况的话,建议你放弃考研,踏踏实实工作。因为考研对你一点也不重要。

其次考虑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学历的要求。很多人认为自己对所学的专业不够了解,没有实践经验,企业怎么会雇佣你呢?其实大学里就是培养自己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重在理论基础,工作是积累经验的。而有些专业在大学里开设的课程较浅,就是欠缺研究生人才,这样你可以考研,提高自己的学术价值,考研就显得很重要。

现在大学生考研的的确是越来越多,但是相对而言也时间了,现在大学生觉得毕业之后的工作并不是特别尽如人意,所以说才选择考研,希望之后能找到更满意的工作。

现在很多大学生考研越来越多,一个是想提升自己的学历,另外一个就是对于自己之后的就业方向不清楚,所以暂时先考研。考研的人是多了,但是能够坚持下来考研的却是不多。

大学生考研的人数逐年增加,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只有努力考研后才能找到更理想的工作,选择工作的机会也会更多。

竞争太大了。国家线都高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