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抗日战争阶段_抗日战争阶段特征及起止时间

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分别叫做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其中,战略防御阶段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结束;战略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开始,持续到1943年12月;战略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开始,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

抗日战争阶段_抗日战争阶段特征及起止时间抗日战争阶段_抗日战争阶段特征及起止时间


抗日战争的介绍

抗日战争的全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全面战争。抗日战争又叫做抗战,是二战期间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结束,共14年抗战。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当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中日军队第一次全面对抗和较量。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 , 国际 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这场战争又分三个阶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抗日战争三个阶段

抗日战争指的是在二战进行的过程中,中国面对日本的入侵发起抵抗的重大战争,这次战争的时间比较长。而在战争过程中中国的人民和军队为了抵抗日本的入侵始终坚持不懈的抗争着,尽管对方武器先进力量强大,可是中国军民依旧十分的顽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这次战争进行的时间很长,而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也将全部的过程包括其中,那么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是怎样的呢?

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通常都是这样划分的,首先第一个阶段就是从1937年开始一直到第二年的十月份,那个时候广州和武汉等地区已经相继成为日本的囊中之物,而这段时间则是中国进行战略防御的阶段。当时中国方面处于多种位置的考虑,并没有主动进行战争。日本从卢沟桥开始发起进攻,这也就代表着战争进入了全面爆发的时期。

抗日战争三个阶段中第二个阶段从也是最长的一个时期,从1938年开始,这时候国民政府出现了投降叛变的人,汪精卫的行为让中国人民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人民依旧英勇作战,和日本的战争也进入了互相对峙的时期,一直到1943年为止,对峙形势并没有发生改变。最后一个阶段则是从1944年开始,中国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势,日本也受到了来自国际上的压力,而中国的支持者越来越多,直到1945年战争胜利,日本已经没 办法 做出任何的攻击,向世界宣布了自己投降。

共分为三个阶段:

1、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2、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3、从1944年1月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从1937年7月7日爆发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了“战争结束”。事实上,中国战场的最后停战时间是1945年8月23日苏联军占领旅顺港。

抗日战争简介:

抗日战争,在国际上被称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中国在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抵抗日本侵略的国籍。全面战争。从1937年事件的7月7日事件开始,国民政府在1945年底日本宣布投降时发布了“向总参谋部报告”。它持续了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日战争。

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它完全入侵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从那时起,它先后在华北和上海引发了战争冲突。国民政府采取了妥协政策,以避免冲突的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

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了大量军队来遏制日军的袭击;然后战争的双方相互转移,中国的敌军逐渐发展起来。 1941年12月7日日本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美国罗斯福政府正式向日本宣战。中国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缩写)的主要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向盟军投降。抗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产损失。但是,战争期间人民国家的概念得到了加强,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扩展资料: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各主要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所采取的绥靖政策,客观上纵容了世界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相互勾连。

中国政府曾将希望寄托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然而西方政治家们此时主要精力集中于欧洲战场,未向中国伸出援手。国联的绥靖主义态度使日本对国际社会不再心存忌惮,它向日本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尝到了甜头的日本从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周恩来总理签署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通告,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参考资料来源:

抗日战争分以下5个阶段:

1、局部抗战兴起阶段(1931年9月至1932年12月)

2、局部抗战发展阶段(1933年1月至1937年7月)

3、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

4、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

5、战略反攻阶段(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扩展资料: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

1936年11月25日,日本和德国在柏林达成一致,双方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这意味着日本和德国想要将法西斯扩张到世界各地。1937年,意大利也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于此形成了一个“柏林、罗马、东京”的法西斯国家侵略联盟。

法西斯联盟建立之后,日本将目标瞄准了中国,日本侵略军想通过占领中国,而后控制整个东亚。其次,抗日战争爆发原因与美国在1929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还具有一定的关系。美国在1929年10月爆发的经济危机影响了整个资本主义国家,其中也包括日本。

金融危机发展速度之快,蔓延范围之广,日本面临工业萎缩,农业停滞不前等情况之下,日本政府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中国身上。日本政府为了摆脱金融危机造成的灾害,于是走上了侵略道路。

参考资料: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是战略防御阶段。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第三阶段:从1944年甸北反击战,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觉得合理就多给点分吧

八年抗战:

第一阶段1937年7月—1938年10月:战略防御阶段:到武汉会战为止;

第二阶段1938年10月—1941年12月:战略相持阶段:

第三阶段1941年12月-1945年8月15日 :战略反击阶段

这是毛泽东的分法,也较为合理。

1937年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陷为防御阶段,1938年10月到1944年为相持阶段,1944年到日本投降为反攻阶段。

1战略退却,2相持阶段,3全面反攻。

1、第一阶段是战略防御阶段是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七七事变”爆发,全民族抗战开始,历经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徐州会战等大的战事。

2、第二阶段是战略相持阶段,是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以汪精卫为代表的投降派成立为国民政府为标志,国民党军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日军在正面战场与国民党军战事基本相持,把主要精力放到消灭敌后抗日武装和根据地上面。

3、第三阶段是战略反攻阶段,是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扩展资料: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战役: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由于国民革命军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33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2、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由于国民革命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余万人。

3、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国民革命军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此战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万余人。但从此国民革命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基本结束。

4、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21日

日军打通了津浦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国民革命军主力。国民革命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1万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一阶段是战略防御阶段。第二阶段是战略相持阶段。第三阶段是战略反攻阶段。

防御、相持、反攻。

毛先生认为,持久战的特征在于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具体分三个阶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