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所谓千里马(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什么是千里马

千里马,汉语词语,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青少年。古代就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说法

所谓千里马(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谓千里马(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是马品种当中的一种意思,就是这种马的耐力非常好跑的很远

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青少年。

千里马的意思就是说质量非常好的马能够跑千里都不会,累死了,都能够跑的很好的呢,也可以比喻成很能力很强的人。

千里马古代称日行千里的马 现在只要他是张车都能称千里马

所谓的千里马的话,主要就是一个人,其实他是有智慧的,只不过暂时还没有人被发现,说这种情况的话是这一类的。

也就是马中龙凤,也就是马中的佼佼者,这个意思

所谓千里马,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但一定是耐力最好的出自谁之

千里马,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但一定是耐力最好的。在人生长征的途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可以抱怨,但必须忍耐;可以寂寞,但不能沉默。 ——刘仕祥 《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遇见拼命努力的自己》

网络原创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所谓千里马,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但一定是耐力最好的。可以抱怨,但必须忍耐,积蓄力量,等待机会,人生才会更有希望。

古时候说马可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这个靠谱吗?

这要先看度量衡的单位:周秦时期的一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415米左右。

清光绪年间再次制定度量衡,一里就等于576米。

1929年再次制定度量衡,一里等于500米。

再看马的能耐:

马的速度20-60公里,平均40公里。一次最多连续可以跑60-100公里,约80公里。当然如果不心疼马,一晚上跑300公里撑死,马也掉膘。推算一般情况下连续跑30里,因古代驿站,大概30里一个,也就是说,快马加鞭,30里後马就得休息,如果要保持高速,只有换马匹。

所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只是个夸张的说法。

古代“马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说法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来答共1条回答

crj_0 LV.62018-03-21

这是古人一种夸张手法,喜欢用三,千等代指数量,并不是真的有三千丈,一千里的意思,只是夸张的形容头发很长,马跑的很快对于千里马,现在认为应是古人的修辞手法,形容马跑的很快。

最早见于《楚词·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以后中国正史中多次提到千里马,如《史记·赵世家》:“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但据考证,周朝时代的1华里折合现代长度只有298.65米,1000华里就是现代的298.65公里。如以一个白昼12小时计算,平均每小时只需跑完24887.5米即可。

对于马来说,这是极慢的速度,仅仅与“快走”差不多。实际的长途行进,不可能连续不断的跑上12个小时,而是用某种“中速”。

比如,每秒钟行进10米,每小时行进36公里。那么,用8个多小时跑完千里路程,其余3个多小时用于途中的吃喝休息,应该说是符合逻辑的事情。

中国历史上的确有过名副其实的千里马,这些良马可在一个白昼内行进298.65公里,达到当时长度概念上的“千里”标准。

你好,古时候说马可以日行千里夜行800,这个当然是夸张的表达方式。千里马是以最大的极限跑到一天能够跑1000里,但是马也像人一样需要休息,需要吃吃草。那么它的速度就不可能达到日行千里。而且千里马是很少的,只是约等于大概1000里而已。夜行800当然也是一样的,毕竟晚上事业比较窄,天黑看不清妨碍的东西比较多,而且妈也是在晚上休息睡觉,怎么能够达到日行千里夜行800呢?很显然也是夸张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看古籍还是看电影电视剧,我们总会看到或听到“千里马”这个词,甚至有人说“千里马常来,伯乐不常来”。那么,古时候真的有一匹快马吗?中国古代的马一天能跑多少英里?800英里的快车怎么走?首先,“千里”是一个虚数。所谓千里马,一般是指善于奔跑,耐力非常长的好马。一匹马一天能跑一千里,这可能不是真的。当然,考虑到古人在古代文学或诗歌中多次提到千里马确实能行千里,我们相信中国古代确实有千里马。如:西汉时,司马迁、太师公曾在《史记·赵氏》中提到“千里马”。原文是“苗国国王一天骑了千里马,打败了徐延王,打败了它”。三国时期,著名的红兔马也是一匹快马。

此外,据《宋代·岳飞传》记载,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南宋著名的反金将军岳飞曾遇到赵国勾践,提到他有两匹好马,可称“志远才子”。我有两匹马。我一蒲式耳一蒲式耳地吃豌豆,喝水。可是气,不是很病,刚开始的时候,比行百里只有分分快,从中午到你,还能行两百里。志鞍护甲而不流汗,若无功。这是大而不谋,大而不富的权力,志远的物质。死后死亡。”根据岳飞的描述,我们认为这两匹好马也叫快马。当然,传说中的“白天行千里,八百夜”汗宝马(又名大万马)也应该有许多可以称为千里马。所以,我们认为马在那里。但他们属于少数,需要精心抚养和照顾。那么,中国古代一匹普通的马一天能跑多少英里呢?根据记录的马和驴品种在中国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畜牧研究所的赞助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1987年,中国举行了一场长途马和驴比赛在1903年从北京到天津的全长120公里。当时,所有38匹马都是蒙古马。最后,第一匹蒙古马花了7小时32分钟完成了比赛,第100公里花了5小时50分钟。

中国古代确实有千里马,但千里马属于少数,需要细心饲养和照料。虽然不是每匹马都是快马,但是马擅长短距离和高速的冲刺,所以只要不断地换人换马,一天跑800里(即800里急)是能够做到的。如果中国古代的马需要不停地行军,它们每天会跑大约60英里,否则它们将无法坚持很长时间。但是在一天之内,一匹马的每日极限是150-200公里,也就是300-400里。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没有考虑到马的安全,那么300公里也不是不可能。速度和耐力都很出色,宝马理论上可以做到“400公里/天”。

这个是形容马走得快,当然也是靠谱的!首先要说明的是,古代的距离和现在的区别!所谓的一里相当于今天的330米这样,而千里则为330千米,就是跨了现在大约是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一匹马不停的跑330公里也是很辛苦的了,而这样的速度,三天就可以到达一千公里外的边疆,比起过去消息传递一千里可能要近一个月要快得很多了!

靠谱,这个主要对传递主要信息来说的

这是个夸张的说法,如果马一夜真的能跑800里会累死不可

是靠谱的,那时候会有驿站换马,而且那时候的马确实跑得快。

首先要说一下这个里,1里约等于0.5公里,那么1千里差不多500公里,800里差不多400公里。“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里的千里和八百是虚数,用于表达这马匹在当时的速度是最快的。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什么意思?

你好!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唐代韩愈的一句名言。其意思是指世上有识别马的伯乐,然后千里马才被发现。千里马一直都存在着的。但是伯乐不是任何时候都有的。这说明这样的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当有人识才之才才会涌现出无数的人才,能识别人才的人,比人才更难得、更可贵。

韩愈在《杂说》篇中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结论作过这样的论述,他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的。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姘死於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意思是说,虽然有千里马。但是由於缺乏伯乐,和普通马一样,死在马厩 ,而没有被人作千里马。这时说明了知人是很重要的,没有知人本领的伯乐,千里马也就难以发挥作用。

很高兴为你解答,满意请采纳!

千里马是指有才学的人,伯乐是指能发现才学的人,也就是说人才常有,而能发现人才的人不多。大多就是些怀才不遇的感

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常为我们现代人所用。

千里马是指有才学的人,伯乐是指能发现才学的人,也就是说人才常有,而能发现人才的人不多。大多就是些怀才不遇的感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常为我们现代人所用。

所谓千里马,顾名思义,即拥有特殊才能的人。而伯乐,就是能够驾驭千里马之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音”。

拓展资料出处

韩愈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马是指有才学的人,伯乐是指能发现才学的人 也就是说人才常有,而能发现人才的人不多。大多就是些怀才不遇的感慨

语出韩愈《马说》。意思是:千里马经常有,但是识别千里马的伯乐不常有。

比喻贤才难遇明主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伯乐是认识千里马的人,千里马会经常遇到,而能认识千里马的人就不会经常遇到的。

有才能的人很多,有的是没被发现,有的是发现了也不重用,这样被浪费的人才很多。所以社会更需要能识才,敢用才的领导。

好的人才很多,但能发现人才的人很少。

意思是千里马有很多,但发现千里马的人很少。

什么叫千里马,什么叫伯乐,有什么区别?

伯乐的意思是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千里马意思的日行千里的马;难得的人才。

1、伯乐 [ bó lè ]

基本释义:春秋时秦国人,善于相马,后用来比喻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各级领导要广开视野,当好伯乐 ,发现和造就更多的人才。

出处: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白话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2、千里马 [ qiān lǐ mǎ ]

基本释义:

(1)日行千里的骏马。

(2)比喻难得的人才。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青少年。

出处:西汉末刘向《战国策·燕策一》:“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白话译文:从前有个君主,花重金购买千里马,多年没有买到。

扩展资料:

伯乐和千里马相关的传说: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

千里马是指有才学的人,伯乐是指能发现才学的人,也就是说人才常有,而能发现人才的人不多。大多就是些怀才不遇的感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常为我们现代人所用。

所谓千里马,顾名思义,即拥有特殊才能的人。而伯乐,就是能够驾驭千里马之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音”。

1.伯乐的意思是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千里马意思的日行千里的马;难得的人才。

2.伯乐 [ bó lè ] 基本释义:春秋时秦国人,善于相马,后用来比喻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各级领导要广开视野,当好伯乐 ,发现和造就更多的人才。

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千里马指人才

伯乐指能让人才发挥价值的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