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梯台表面积公式是什么 梯台侧面积公式是什么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c)×h÷2。

梯台表面积公式是什么 梯台侧面积公式是什么梯台表面积公式是什么 梯台侧面积公式是什么


变形:h=2S÷(a+c);

变形2:a=2s÷h-c;

变形3:c=2s÷h-a。

公式中a,c分别为梯形上下底,h为梯形的高,S为梯形的面积。

通俗表示为:(上底+下底)×高÷2

扩展资料:

梯形性质及判定:

1、梯形的上下两底平行。

2、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3、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判定:

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梯形面积公式有2种

(1)(上底 + 下底)* 高 / 2

(2) 下底 * 高 - (上底 - 下底)/ 2

台阶的面积计算公式

计算台阶面积的公式是:台阶面积 = 台阶长度 × 台阶宽度。通常情况下,台阶长度指的是台阶前端到后端的长度,而台阶宽度则是台阶左右两侧之间的距离。

如果你想计算一整个楼梯的面积,可以将每个台阶的面积相加。此外,如果台阶的形状不规则,可以将其分为几个简单的形状,如长方形或三角形,然后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最后相加得到台阶的总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量单位会影响计算出来的面积值。比如,如果你使用英寸作为单位,则计算出来的面积值也是以英寸为单位的。如果要将其转换为其他单位,需要进行转换计算。

总而言之,计算台阶面积的公式很简单,但需要注意测量单位和台阶的形状。

台阶的面积计算公式为:

$A = \frac{h(b_1 + b_2)}{2}$

其中,$b_1$ 和 $b_2$ 分别为台阶上下两个平台的宽度,$h$ 为台阶的高度。

一、台阶的计算方法:

1、现浇混凝土台阶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2、素土垫层=台阶面积*垫层厚度。

3、灰土垫层=台阶面积*垫层厚度。

4、砼垫层=台阶面积*垫层厚度。

5、台阶体积=台阶面积*台阶平均高度。

二、台阶的计算难点:

1、异型台阶工程量不好计算。

2、散水、台阶、坡道往往交织在一起,手工计算面积和长度均不好计算 。

扩展资料:

台阶用砖、石、混凝土等筑成的一级一级供人上下的建筑物,多在大门前或坡道上。工程量的计算中一般会涉及到台阶的工程量的计算。

一、台阶引证解释:

1、三台星亦名泰阶,故称台阶。古人以为有三公之象,因以指三公之位或宰辅重臣。

释义:三台星也叫做泰阶,所以说台阶。古人认为有三公的象征,通过用手指三公的职位或宰辅重臣。

2、用砖、石、混凝土等砌成的阶梯。

3、比喻某种途径或机会。如:给他一个台阶,别把话说死了。

参考资料来源:

台阶面积的计算规则如下所示:

台阶与平台连接时,其分界线应以最上层踏步外沿加300mm计算。 台阶模板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台阶两侧不另计算。 台阶(包括踏步及最上一层踏步边沿另加300mm)整体面层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台阶面层不包括嵌边、侧面装饰。

台阶,一般是指用砖、石、混凝土等筑成的一级一级供人上下的建筑物,多在大门前或坡道上。工程量的计算中一般会涉及到台阶的工程量的计算。

梯形是没有体积的,你问的应该是梯台.

梯台公式为:V=〔S1+S2+√(S1×S2)〕/3 × 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1、S(表面积)=(上底+下底)*(底高+台高)+台高*根号下((下底-上底)*(下底-上底)+4*底高*底高)。

2、圆柱体,圆形,梯体的面积或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圆柱体的表面积=2∏r^2+2∏rh。

3、圆柱体的体积=∏r^2h(r表示圆柱体的底面圆的半径,h表示圆柱体的高)圆形的面积=∏r^2。

4、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梯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哦?

梯形是没有体积的,你问的应该是梯台。

梯台公式为:V=〔S1+S2+√(S1×S2)〕/3 × 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2

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a+b)×h÷2。其中,S为梯形的面积,a、b为梯形的上底下底,h为梯形的高。

特例:

1、若已知梯形中位线长度L,则梯形面积公式为S=L.h

2、若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长度分别为a、b,则梯形面积公式为S=1/2ab

概念

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较长的一条底边叫下底,较短的一条底边叫上底;另外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应用举例

例题:一座小型拦河坝,横截面的上底是5米,下底是131米,高21米。这座拦河坝的横截面积是多少?

解:根据梯形面积公示

S=(a+b)×h÷2,有

S=(5+131)x21÷2

S=136x21÷2

S=1428平方米

答:这座拦河坝的横截面积是1428平方米。

梯形面积有两种算法

(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a+b)×h÷2

(2)梯形的面积公式2: 中位线×高

用字母表示:l·h (l表示中位线长度)

另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对角线×对角线÷2

扩展资料

直角梯形

定义

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right trapezoid)。

图2b直角梯形

图2b直角梯形

性质

1、直角梯形其中1个角是直角。

2、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弱于非直角梯形 。

判定

1、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2、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c)×h÷2

变形:h=2S÷(a+c);变形2:a=2s÷h-c;变形3:c=2s÷h-a。

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凸四边形(如果两对边皆平行,则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梯形平行的两条边为底边,分别称为上底和下底,其间的距离为高,不平行的两条边为腰。下底与腰的夹角为底角,上底与腰的夹角为顶角。

由梯形两腰的中点连成的线段称为梯形的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与上底和下底都平行,长度为上底与下底的长度之和的一半。

扩展资料:

边与角的关系

上下底边平行,因此上下邻角互为补角,度数和为180度。

对角线分割另一条对角线的比相同。

两腰长度相等的梯形称为等腰梯形。它具有如下性质:

1、两条对角线相等。

2、同一底上的二内角相等。

3、对角互补,四顶点共圆。

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a+b)×h÷2。其中,S为梯形的面积,a、b为梯形的上底下底,h为梯形的高。

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

上底=梯形面积×2÷高-下底

下底=梯形面积×2÷高-上底

扩展资料

梯形周长公式

梯形周长=上底+下底+二个腰长

用字母表示:

a、b是上底和下底,c、d是两腰,用C表示周长

C=a+b+c+d

图形性质

1.梯形的上下两底平行;

2.梯形的中位线(两腰中点相连的线叫做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3.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边与角的关系

上下底边平行,因此上下邻角互为补角,度数和为180度。

对角线分割另一条对角线的比相同。

等腰梯形

两腰长度相等的梯形称为等腰梯形。它具有如下性质:

两条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二内角相等。

对角互补,四顶点共圆。

依据以上性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可以通过以下命题: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同一底上的二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c)×h÷2。

变形:h=2S÷(a+c);变形2:a=2s÷h-c;变形3:c=2s÷h-a。

公式中a,c分别为梯形上下底,h为梯形的高,S为梯形的面积。

通俗表示为:(上底+下底)×高÷2

扩展资料:

梯形的性质

1、梯形的上下两底平行;

2、梯形的中位线(两腰中点相连的线叫做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3、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性质:

1、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

判定:

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梯形的面积公式有二个。

一、S=(a+b)xh÷2

二、S=mh

(其中的S表示梯形的面积,a、b分别表示梯形的上、下底,h表示梯形的高,m表示梯形的中位线)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b)×h÷2变形1:h=2s÷(a+b);变形2:a=2s÷h-b;变形3:b=2s÷h-a。

另一计算梯形的面积公式: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字母公式:(A+B)乘H除2

梯形公式

(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b)×h÷2

拓展资料梯形的定义

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其中长边叫下底,短边叫上底;也可以单纯的认为上面的一条叫上底,下面一条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一种特殊的梯形,其判定方法与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类似。

梯形的性质与判定 性质

①梯形的上下两底平行;

②梯形的中位线(两腰中点相连的线叫做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判定

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②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梯形面积有两种算法

(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a+b)×h÷2

(2)梯形的面积公式2: 中位线×高

用字母表示:l·h (l表示中位线长度)

另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对角线×对角线÷2

直角梯形

定义

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right trapezoid)。

性质

1、直角梯形其中1个角是直角。

2、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弱于非直角梯形 。

判定

1、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2、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梯形的面积公式其实是从通过切割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来的。

就是将下底多的部分切成一个三角形拼在上底,这样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所以是用上底加上下底的和,再乘以高,最后除以2,就可以得到梯形的面积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