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杉杉股份是做什么的 杉杉股份即将大爆发

做衣服的杉杉,居然是特斯拉十大核心供应商之一

美特斯邦威、佐丹奴、班尼路、杉杉服饰、劲霸男装........这些当年的“潮牌”,80后怎么着也得有其中一件。

杉杉股份是做什么的 杉杉股份即将大爆发杉杉股份是做什么的 杉杉股份即将大爆发


创立于1989年,1996年就上市的杉杉西服,二十年前就是中国第一大西服品牌,也是中国服装上市第一股,在2003年,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因身着杉杉服装在珠海发表“平等、诚信、合作、发展”为主旨的世界性经济宣言时,杉杉西服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但是服装在中国终究不是一个好的生意模式,对于库存,潮流,和消费者喜好的把控,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美邦,森马,以纯都已是苟延残喘,就连做运动服饰的李宁差点都没缓过来。面对如此状况,美特斯邦威的老板也不得不感叹: “美特斯邦威过去十年就如一个人一样,他不仅是出现了状况,还生了一场大病,现在仍然在治的过程。该吃中药的吃中药,该西药的西药,该手术的手术,治愈后还有休息期,之后才会正常。”

与上述品牌治病疗伤不同的是,杉杉早早就放弃了治疗,早在1999年就走上了转型之路,1999年,杉杉就与上海一家锂电研究院达成合作协议研究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前后花费近4个亿进入锂电池材料产业。不得不说这个判断简直是神来之笔,抛开打下的熟悉的服装天地,去 探索 一个不甚了解的行业,这无疑是个疯狂的举动。

20年后,杉杉股份现在也已经成为了锂电池材料行业的龙头,国内的锂电池正负极以及电解液市场供应中,杉杉占据了百分之七十的市场份额,苹果、特斯拉、奔驰、宝马、索尼、三星、LG、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些都是杉杉的客户。

杉杉的转型完全可以进入管理学院的商业案例!

“锂电池行业的舒服日子可能还能有8——10年”,退居幕后13年的杉杉老板郑永刚又一次走到前台,开始公司又一次转型。

2020年6月,杉杉股份宣布打算以约54亿元收购LG化学旗下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LG化学、日东电工、住友化学是全球偏光片三大巨头,其中,LG的市场份额多年稳居第一。

杉杉创始人郑永刚病逝,曾一手建立起435亿商业帝国

文|猎云网盛佳莹

2月11日晚间,杉杉控股发布讣告,杉杉企业创始人、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先生因突发心脏疾病救治无效,于2023年2月10日与世长辞,享年65岁。

从西装起家到跨界锂电新能源,郑永刚一手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截至2月10日收盘,杉杉股份的总市值为435.59亿元。而郑永刚作为杉杉股份实控人及董事长,以125亿人民币的身家位列《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864位。

纵横商界34年,郑永刚的商业传奇落幕,但杉杉仍将前行。

接手资不抵债服装厂,成为"服装大王"

1989年,郑永刚接手了一家资不抵债的服装厂——宁波甬港服装总厂,这是一家三年换了三任厂长的困难企业。

郑永刚接手后发现,甬港服装厂虽然一直亏损,但其实在在设备和工艺技术方面,引进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设备,产品也都出口到意大利、法国。但出口产品加工费有限,且一年只能做八九个月,但国内市场却一直没有销路。

彼时,国内消费者都更倾向于进口西装,郑永刚开始思考,"如何打通国内市场,有什么东西是比衣服本身更有价值的?"

很快郑永刚找到了结论——没有品牌的产品是无法和消费者产生共鸣的。

而在那个年代,全国的服装厂厂长都在忙于生产,在产品上做文章。大多数工厂都还没有品牌意识,郑永刚率先创立了"杉杉"品牌。

由于资金受限,郑永刚就利用百货公司外面的橱窗,用泡沫塑料做成版面,宣传"杉杉西服,争创中国第一名牌"。

为了更好地给品牌造势,郑永刚又借款了三万元,跑到北京中央电视台打广告。

"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 一炮而红。

在品牌宣传的造势下,杉杉在上海四家铺货的服装店销量剧增,成本不到百元的西装卖到了五六百元。

郑永刚为杉杉开创了一个黄金时代,杉杉也是中国服装史上第一次启动代言人的品牌,刘翔斩获"亚洲飞人"后签的首个商业代言。

1996年,杉杉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服装第一股。到1998年,杉杉品牌销售收入达23.5亿元,并且连续7年占据中国服装市场占有率第一,市场综合占有率达到37.4%。

郑永刚也被称之为"服装大王"。

然而就在杉杉高举高打的辉煌时刻,郑永刚却下了一个令所有人吃惊的决定。

跨界新能源新材料

1999年,中国服装业发展地如日中天,杉杉也随着时代的浪潮走向潮头,但郑永刚意识到"杉杉西服想一直独领风骚,长期成为国人的‘国服’可能性不大。"

想要发展,必须转型。郑永刚瞄准了新能源新材料。

在1999年,新能源新材料都还只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课题。很多人不理解郑永刚的决定,而他却说:"我不是科学家,不懂技术,但我能嗅到这将来是一个很好的东西。"

郑永刚毅然决然地买下了鞍山热能研究所负极材料技术并在上海投资3亿元,进行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实验和产业化。

同年,杉杉集团总部搬至了上海,并成立了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郑永刚亲任董事长。

经过与鞍山热能研究所两年时间的不断设计、测试,最终于2001年正式投产,终结了日本企业对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垄断。

郑永刚的脚步没有停下。

2003年,杉杉集团又和中南大学共同创立湖南杉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发技术难度更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此外,郑永刚还陆续收购了铜箔、电解液等相关业务。

事实证明,郑永刚的决定没有错,随着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发展,2013年,杉杉的锂电收入全面超过了服装业务。

郑永刚也从"服装大王"变成了"锂电巨头"。

郑永刚也一步步将杉杉聚焦到新能源领域,2018年6月,杉杉股份将服装业务板块拆分到香港上市,随后又以29亿元人民币将杉杉商业集团100%股份卖给了唯品会,彼时杉杉商业集团是国内排名前列的奥特莱斯连锁集团,旗下已开业运营5个奥特莱斯广场。

很多人觉得可惜,但郑永刚没有过多留恋,"人的精力有限,我们就是要聚焦新能源,做精主业。"他曾表示:"服装行业已经变了,感情虽然深,但必须退出。这是一个新旧动能急剧转换的时期,新时期需要新思维,民营企业要抛弃贪多求大的传统模式,集中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强大持久。"

经过二十年的持续投入,2022年杉杉负极出货量突破20万吨,同比增幅100%,市场份额达16%,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出货量蝉联全球榜首。

再出山,带领杉杉跨界偏光片

2007年,郑永刚宣布辞去杉杉股份董事长职务,希望将精力更多聚焦于杉杉控股公司的业务布局上。

2020年,杉杉股份业绩出现下降,净利润约1.38亿元,同比下降48.85%。62岁的郑永刚重新回归,执掌杉杉股份。

业绩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非核心业务充电桩、储能、服装等亏损同比大幅增加。郑永刚回归后,明确杉杉股份专注于主营业务,开始剥离正极材料、电解液以及其他非核心业务。

与此同时,郑永刚还主导了一项收购,带领杉杉再次跨界新领域。

2021年,杉杉股份以53亿元收购了LG化学偏光片业务七成的股权,并借此成立杉金光电。郑永刚将这次收购称为"我60岁以后的又一次重大创业",也表示"偏光片是我最后一战。"

郑永刚直言:"选择跨界进军偏光片产业,更多是遵循产业周期发展规律,希望让杉杉股份焕发出更蓬勃的生命力"。

偏光片业务也确实为杉杉注入了新的力量,2021年杉杉股份的营收主要由锂电池材料、偏光片和其他业务三部分构成,其中偏光片业务为公司带来的营收高达99.44亿元,其在总营收中48.04%的占比甚至高于锂电池材料的44.08%。

2022年上半年,杉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07.72亿元,归母净利润16.61亿元,其中偏光片业务收入57.2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升高至53.17%,

偏光片快速成长为杉杉股份的新支柱。

虽然郑永刚溘然离世,但在1月12日的2023年度工作会议上,郑永刚为杉杉明确了2023年企业发展战略:一方面,坚定加大对负极材料、偏光片和锂盐产业的投入;另一方面继续做减法,坚决剥离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同时,坚持培育医疗产业,大健康板块将成为未来重要产业。

在商场上,郑永刚则一直以"成为元帅"自励。他表示:"将军与元帅的区别在于,将军决战在战场,元帅决策在后方,在市场经济的战场上,我要做元帅。"

直到离世前,郑永刚还一直做着杉杉的元帅,而杉杉在讣告也提到将继承郑永刚的遗志继续前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