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及特点

亚热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的气候类型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及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及特点


1、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

2、四季分明。一般冬长1~4个月,长江以北4个月左右,南岭一带不到1个月;夏长在4个月以上,一般由5月中下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南部则迟至10月上旬;大部分地区春、秋季节各长2个月,南部可达3个月。

不同特点: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是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或副热带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季风性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也叫做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由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受副高和干燥信风作用形成,基本特点与热带沙漠气候相似,全年干旱少雨,夏季高温炎热,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详细资料大全

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替的地带。1月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上,7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5℃左右,其它地区由于降水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降水相比而言较均匀,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1月平均气温 :普遍在0℃以上 7月平均气温 :一般在25℃左右 分布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气候特征 :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基本信息,成因,分布,基本特征,植被,区别,经济作物, 基本信息 季风气候在东亚为明显,因为它处于世界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所以冬夏季气温、降水变化剧烈。其他地区,季风性就稍弱;冬夏季气温、降水变化相对减小,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成因 特殊的是,美国田纳西河中上游降水多集中在冬春两季。这是因为在美国的南侧即墨西哥湾有全世界的暖流-墨西哥湾暖流,生成的暖气团和从极地地区长驱直下的冷气团相遇的结果。因为北美地区中部是块大平原,因而冷空气南下到达密西西比河口附近与暖气团相遇,成云致雨。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分布 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主要分布我国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的沿海地区,其突出特征是,冬季冷月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冬季温和湿润。 基本特征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其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7月平均温一 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 降水量 一般在1000 毫米 以上,主要集中在 夏季 。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植被 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种生态类型的植物群落结构是壳斗科、木兰科、金缕梅科、木犀科等为主,通常有1至多个优势种,其中乔木常又可分为乔木上层和亚层,林下有比较明显的灌木层和草本层。这种植被类型的植物种类丰富,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毛竹林或竹木混交林等。 区别 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相似之处: 1、分布位置相同,纬度位置都主要分布于南北纬25°——35°之间。海陆位置都位于大陆东岸、大洋西岸。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成因相似点:都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异形成。冬季--大陆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夏季--大陆增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海洋增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丛海洋吹向大陆,形成夏季风。 3、气候特征相似点:气温,夏热冬温,冷月气温大于0℃,降水,冬季风丛大陆吹向海洋,少雨,夏季风丛海洋吹向大陆,带来大量湿润气流,降水多。 4、植被相同:都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季风气候在东亚为明显,因为它处于世界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所以冬夏季气温、降水变化剧烈。其他地区,季风性就稍弱,冬夏季气温、降水变化相对减小,成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不同之处: 1、成因不同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世界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异非常显著,气压大,风力大,形成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由于所处的南北美洲、澳大利亚大陆面积小,与大洋的海陆热力性质异并不像东亚那样突出,因此没有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气候特征不同点: (1)气温年较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较小。(以东亚的上海和美国东南部的查尔斯顿为例)上海热月平均气温27.4℃,冷月平均气温为3.5℃,查尔斯顿热月平均气温27.2℃,冷月平均气温为10℃,这主要是因为冬季大陆上高压强大,冷空气可以长驱南下,导致亚欧大陆东部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低,在强大寒潮侵袭时,上海气温可降至0℃以下,发生短时间的严重霜冻,上海冬季气温曾降到零下9.4℃,在秋末一次寒潮中,气温在两天内曾由22.5℃陡降到零下2.9℃。 (2)降水季节变化大小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小。上海4——9月份降水占73.8%,冬半年占26.2%。查尔斯顿夏半年降水占60%,冬半年占40%,分配比较均匀。查尔斯顿夏季亦处在海洋副热带高压的西部边缘,沿岸又有暖流经过,海洋气团登入后多雷雨和一部分飓风雨,冬季,温带气旋活动频率较大,北方冷气团的干冷程度又较东亚稍逊,所以冬雨亦相当丰富,降水量的冬夏悬殊不大。 经济作物 代表性经济农作物:橡胶、金鸡纳、可可、胡椒、油棕、棉花等 粮食作物:水稻

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是什么?

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种生态类型的植物群落结构是壳斗科、木兰科、金缕梅科、木犀科等为主,通常有1至多个优势种,其中乔木常又可分为乔木上层和亚层,林下有比较明显的灌木层和草本层。这种植被类型的植物种类丰富,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毛竹林或竹木混交林等。

气候特征

其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7月平均温一 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主要分布我国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的沿海地区,其突出特征是,冬季冷月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冬季温和湿润。

13种气候类型对应植被

13种气候类型对应植被: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大陆气候-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气候-苔原。 扩展资料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大陆气候-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物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物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典型的有樟树,茶树,柑橘树、甘蔗等等。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什么?

你好!

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吗?是的。

2、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区别么?

区别不大。前者侧重于湿润的特性而已。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一种气候类型

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

各种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或者景观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热带沙漠——热带荒漠;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大陆性——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亚寒带针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苔原气候——苔原;冰原气候——冰原;高原山地气候——高山植物和高寒荒漠。

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

温带海洋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是什么?

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

树木终年常绿,叶子比较大。夏季生长速度快,冬季气温低生长速度慢,树木种类繁多,比较高大茂密。在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南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都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候变化

1999年至2007年期间,植被NDVI在北亚热带湿润区和中亚热带湿润区都是以2000年,以2004年;在南亚热带湿润区是以2000年,2003年。

3个气候区植被NDVI在这9年间都有增加,其中以北亚热带湿润区植被NDVI增加较多,分别以0.085/10年速率极显著增加,在中亚热带湿润区,植被NDVI以0.057/10年的速率弱显著增加,在南亚热带湿润区,植被NDVI的增加不显著。

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上升使一年三熟区界限北扩超过360公里。由于气温的升高,导致农作物蒸散普遍增加。降水的增加使得未来长江以南地区将更加湿润,东南部的中、南亚热带地区则由于降水过多不利于作物生长,使得生长期有所缩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