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解除国防部长职务 解雇国防部长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的人物生平

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出生于俄罗斯南部一个名叫卡利诺夫卡的村庄(在今库尔斯克州境内)。他的父母亲都是贫苦的农民,家里有一位年长他两岁的姐姐。父亲不久就离家迁徙到顿巴斯一带工作,当过铁路工人、矿工和砖厂工人,挣到了足够的钱后又返回家中。

解除国防部长职务 解雇国防部长解除国防部长职务 解雇国防部长


朱可夫元帅生平

简介 朱可夫 [1] (Georgy Konstantinovich Zhukov),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俄文:Георгий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Жуков,公历1896年12月2日(儒略历同年11月19日)——1974年6月18日) ,苏联军事家,苏联元帅(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他被俄罗斯人民尊称为“苏沃洛夫式”的民族英雄。 [编辑本段]初露头角 朱可夫生于卡卢加州斯特列尔科夫卡村一贫苦家庭。朱可夫曾在莫斯科学徒,并于1915年应召进入沙俄军队骑兵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朱可夫曾因作战勇敢两次获得圣乔治十字勋章,并被提升为军士。十月革命后他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在一次遭遇战中,他是100人对2000人 并且坚守了阵地七个小时。得到斯大林的赏识。1918-1920年他参加了苏俄国内战争。1923年朱可夫成为团长。1930年升为旅长。他是新的装甲战争理论的热心支持者,并且他详细的作战计划和对纪律的严格要求也给他带来了名气。1937到1939年斯大林对军队进行了清洗,装甲战的倡导者图哈切夫斯基被枪毙,其他很多军事将领也入狱,朱可夫却幸运的逃过了的清洗,并且继续升职。关于这一情况,一般认为是朱可夫的骑兵背景帮助他逃过一劫,当时的苏联元帅中,骑兵出身的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都受到重用,而其他三人均被清洗。 [编辑本段]苏德战争 1938年日本军队在有苏联驻军的蒙古国和日本扶植建立的伪满洲国边境制造摩擦,朱可夫被派往边境,组织对日军事部署。1939年5月诺门坎战役爆发,在朱可夫指挥下,苏联军队大量使用装甲兵,进行闪电战似的立体机动作战,最终合围日军,取得胜利。这一战役由于远离欧洲主战场,所以不被人注意,但是这一战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日本放弃了北进的意图,而将主要用兵方向定在东南亚,使得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避免腹背受敌的局面。朱可夫因在这次战役中的杰出指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940年朱可夫被授予大将军衔,随后被任命为苏军总参谋长。 在总参谋长任上,朱可夫主要任务是提出防御德国攻击的计划。随着原苏联的秘密档案的解密,某些历史学家认为朱可夫曾在1941年5月提出先发制人的进攻德国的方案,但是被斯大林否决了。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苏军溃败。朱可夫签署了要求苏联红军立即组织反击的命令,但没有效果。德军长驱直入后,重点进攻基辅。朱可夫经过判断,提出应该撤出基辅,避免被德军合围而引起更大损失。他的这一观点和直率的性格使他与斯大林发生冲突,被任命为预备军司令员,由沙波什尼科夫接任总参谋长。以后的战争进程显示了朱可夫的洞见,如果当时斯大林采纳他的建议,就不会造成基辅战役中66万苏军被围歼的悲剧。 而朱可夫在担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后,率领该方面军在叶利尼亚地区成功实施了叶利尼亚反击战,粉碎了德军的先头部队。稳定了当地的战线。9月列宁格勒告急。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被任命为大本营代表,前往列宁格勒,从此开始了他各地协调指挥的序幕,也因此被称为“消防队长”。朱可夫到达列宁格勒之后,当即中止了正在研究撤退方案的会议,毫不留情地撤换了两个集团军司令,逮捕和处决了一些擅自撤退的军官,并迅速拟定了守城计划。通过自己坚强的意志带动下属,合理利用了有效的兵力进行重点防御与反击,稳定住了防线。10月德军大举进攻莫斯科,朱可夫调回莫斯科代替铁木辛哥组织莫斯科保卫战。12月保卫战结束,德军退出莫斯科周边地区。 1942年夏季,斯大林、铁木辛哥不顾朱可夫反对,强行发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结果损失惨重,约50万名官兵被俘,德军前出至顿河河曲和高加索山南麓;朱可夫因此出任最高副统帅,并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被派往斯大林格勒前线。一般认为他和华西列夫斯基共同策划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这段时间朱可夫主要策划维亚济马方向的无果的攻击行动,而在他的回忆录中抢夺华西列夫斯基的功劳。1943年初,与伏罗希洛夫元帅一起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协调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战役胜利后,军衔晋升为苏联元帅;同年夏季,他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协调库尔斯克战役;而前线总指挥罗科索夫斯基则回忆说朱可夫并未参与库尔斯克战役的决策,他的作用被大大夸大了。1944年朱可夫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协调组织了代号为“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1945年作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率军攻克柏林,于5月8日深夜主持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并代表苏联签字;同年6月24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胜利大阅兵中担任检阅首长(罗科索夫斯基为受阅部队总指挥)。 [编辑本段]战后的朱可夫 战后,由于战功显赫和自身性格的缺点,朱可夫遭到斯大林的猜忌。1946年索科洛夫斯基接替他任驻德苏军司令,朱可夫就任苏联陆军总司令。1947年遭到斯大林指责,被派到远离莫斯科的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后来又贬到战略位置更加次要的乌拉尔二级军区任司令员。1953年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但斯大林随即去世,所以无从证实朱可夫被召回的原因。1953年朱可夫参与逮捕贝利亚的行动,因此成为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55年任苏联国防部部长。1956年朱可夫负责制定了入侵匈牙利的计划。1957年赫鲁晓夫与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等人发生矛盾,后者在主席团会议上要求赫鲁晓夫辞职,赫鲁晓夫要求召开党中央全体会议。朱可夫支持赫鲁晓夫,派军用飞机将所有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并做了有力的发言指责莫洛托夫等人参与斯大林的清洗运动,从而巩固了赫鲁晓夫的位置。但朱可夫在帮助赫鲁晓夫的过程中,因骄傲的表示:“没有我的命令,一辆坦克也别想从原地移动。”赫鲁晓夫随之感觉朱可夫的威胁,趁朱可夫出访之机将他架空,在他回国后以“波拿巴主义者”的莫须有罪名——即图哈切夫斯基冤案同一名称的罪名——解除了朱可夫的国防部长职务。 赫鲁晓夫下台后,朱可夫才又重新被提起。闲居的朱可夫著有《 回忆与思考 》、《在保卫首都的战斗中》、《库尔斯克突出部》、《在柏林方向上》等军事著作,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许多著名战役,并阐述他的军事思想。1974年朱可夫去世,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 朱可夫在从士兵到元帅的漫长军旅生涯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获得过四次苏联英雄称号(1939.8.29,1944.7.29,1945.6.1,1956.12.1),这在苏联历史上仅有两人(另一人是对勋章有执着狂的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同时也是获得两次胜利勋章的三个人之一(其他两人是斯大林和华西列夫斯基。 除此之外,还获得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图瓦共和国“共和国”勋章1枚,蒙古人民共和国英雄(1969),荣誉武器1件,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但他还获得了一个称号,那就是“粗暴长官”。2005年5月9日,俄罗斯联邦政府正式设立“朱可夫勋章”,嘉奖今后卫国战争中战功卓著的军事统帅。 女儿艾德拉·朱可娃 玛莎、伊拉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先后指挥了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会战等战役,成功地粉碎了德国的侵略,并率领苏联红军攻占柏林。朱可夫为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俄罗斯民族英雄载入史册。正如苏联二战时期的另一位著名将领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所言,朱可夫已成为战场上胜利的永恒象征,为后人所敬仰。 朱可夫是卓越的军事战略家,功勋卓著,先后获得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胜利”最高勋章2枚,以及奖章和外国勋章多枚,并4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朱可夫善于运用丰富的实践经验训练军队,具有组织指挥大军团作战的卓越才干;在训练与作战中深入实际,作风果断,深得官兵拥戴。他所组织指挥的重大战役,较好地体现了苏联的军事学术原则。朱可夫在军事上的成就,已成了苏联军事学术的宝贵财富。 朱可夫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杰出贡献,使他作为与苏沃洛夫、库图佐夫相提并论的俄罗斯民族英雄载入史册。今天,他已成为战场上胜利的象征。 正如艾森豪威尔所赞颂的那样:“有一天肯定会有另一种俄国勋章,那就是朱可夫勋章。这种勋章将被每一个赞赏军人的勇敢、眼光、坚毅和决心的人所珍视。” [编辑本段]年谱 1896年12月2日,朱可夫出生。 1906年,小学毕业 1915年8月7日,应征入伍。因作战勇敢并俘获一名德军军官而两次获得圣乔治十字勋章。 1919年3月1日,正式成为一名俄共(布尔什维克)党员。 1920年,担任独立骑兵第14旅第1团第2连连长。 1922年,获得红旗勋章。 1930年,被任命为骑兵第7师第2旅旅长。 1933年,担任白俄罗斯骑兵第3军第4师师长。 1937年,就任骑兵第6军军长。 1939年6月,任驻蒙苏军第1集团军司令,指挥苏蒙军队成功实施了围歼日军重兵集团的哈勒欣河战役,以伤亡7000余人的较小代价,取得了毙伤日伪军5万余人的伟大胜利,粉碎了日军北进的企图。 1940年6月,晋升为陆军大将,并被任命为基辅特别军区司令。 1941年1月,被任命为苏军总参谋长,成为苏军的首脑人物。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次日,苏联成立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朱可夫成为7名成员之一。 1941年7月29日,朱可夫建议斯大林放弃基辅,全力保卫莫斯科,但斯大林不同意,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后,斯大林解除了朱可夫的总参谋长职务,派他到前线担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 1941年9月,在德军包围列宁格勒,朱可夫受命于危难之际,率领列宁格勒方面军与波罗的海舰队协同作战,稳定住了防线。 1941年10月,调回莫斯科,全面负责莫斯科防御战的指挥,顶住了德军的正面强攻,最后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德军不得不改闪击战为持久战。 1942年8月,被任命为 副最高统帅 ,赶赴斯大林格勒前线督战。参与策划斯大林格勒会战,歼灭德军第六集团军,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伟大转折点。 1943年1月18日,指挥列宁格勒破围战,取得胜利,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同年夏季作为大本营代表协调指挥库尔斯克会战。 1945年4月16日,出任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指挥所部于5月2日首先攻克柏林。5月9日,代表苏联在德国投降书上签字。6月22日奉命出任胜利大阅兵首长,于24日骑白马检阅受阅部队。 1953年3月,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 1955年2月,继布尔加宁任苏联国防部部长。 1956年苏共20大上进入党中央主席团。 1957年10月被解除本兼各职。 1964年恢复名誉。 1974年,在莫斯科逝世。

麻烦采纳,谢谢!

美国总统有权罢免国防部长吗?为什么?

这个权力总统还是有的,美国宪法里面是给了美国总统罢免国防部长的权力的。

有权,因为国防部长也是美国政府内阁组成的一部分,而内阁成员都是由总统直接提名产生,所以总统也有权罢免。

一般来说是没有的,因为国防部长和军方也是有很大的联系的。

朱可夫元帅是怎么死的

病逝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元帅(Georgy Konstantinovich Zhukov,1896—1974),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兼苏军总参谋长、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兼最高统帅部副统帅、苏联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

朱可夫1896年12月2日出生于卡卢加州。

1915年8月应征入伍,后来参加世界大战。

1917年2月,参加二月革命并被推举为士兵委员会主席。

1918年8月,在莫斯科参加红军。次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历任骑兵团排长、连长、副团长、团长,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学员,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首长进修班学员,第2骑兵旅旅长,红军骑兵总监布琼尼的助理等职。

1933年3月,任苏联第4骑兵师师长。

1937年秋,任苏联第3骑兵军军长。

1938年初,改任苏联第6骑兵军军长。

1938年7月,任苏联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副司令。同年夏天,作为军事顾问前往中国考察侵华日军的战略与战术。

1939年6月,任驻蒙苏军第1集团军级集群司令,任内重创日军。

1940年5月,随着苏军军衔制的恢复,获得大将军衔。

1940年6月,任苏联基辅特别军区司令。

1941年1月,任苏军总参谋长。3月,被任命为副国防人民委员兼总参谋长。

1941年6月,在纳粹德国发动侵苏战争后成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

1941年7月,改任苏联预备队方面军司令。

1941年9月,任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

1941年10月,任苏联西方方面军司令。

1942年8月,出任苏联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和最高统帅部副统帅,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被派往斯大林格勒加强领导。

1943年1月,晋升为苏联元帅。

1944年3月至5月,任苏联第1乌克兰方面军司令。

1944年11月至1945年6月,任苏联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参与制定和实施了最高统帅部的战略计划,参与制定和实施了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会战、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战役、白俄罗斯战役、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柏林战役等。

1945年5月8日,代表苏联接受法西斯德国的投降。

战后,历任苏联驻德军队集群总司令和苏联占领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苏联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苏联敖德萨军区司令、苏联乌拉尔军区司令、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国防部长。

1957年10月被解除国防部长职务。1958年3月正式退休。

1974年6月18日,在莫斯科逝世。著作主要有《回忆与思考》。

获得4次苏联英雄称号、6枚列宁勋章、3枚红旗勋章、2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胜利最高功勋章和许多其他勋章。

朱可夫元帅(左3)与蒙哥马利元帅在一起

朱可夫(1896-1974), 苏联元帅、苏军著名统帅。是病死的,他死在斯大林之后的

1941年任副国防人民委员兼总参谋划长。苏德战争期间,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和代表、战时最高副统帅、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方面军司令、方向总司令,多次参与制定战略计划,指挥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白俄罗斯、柏林等一系列重要战役,曾代表苏军接受德军投降。战后,他担任驻德苏军总司令和德国苏占区最高行政长官,1946年,朱可夫回国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和陆军总司令,后又被调到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他性格倔强、豁达又喜欢自夸,处世作风大胆果断,工作方式独特并富有创造性。斯大林逝世后,他又于1953年3月出任苏军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两年后出任国防部长。1957年10月,又因政治上的原因被免除党内外一切职务,并于1958年3月被迫退休。历史是不容歪曲的,人民不会忘记为保卫他们的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1966年朱可夫终于得以恢复名誉。1974年朱可夫病逝。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获列宁勋章6枚。著有回忆录《回忆与思考》。

1995年5月,俄罗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朱可夫的名誉才被彻底恢复,他的大型青铜塑像被竖立在莫斯科红场附近的马涅什广场,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塑像揭幕仪式剪彩。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人民是不会忘记的,而只是在7月把他驱逐到边远的敖德萨军区。至1949年先后任敖德萨军区、乌拉尔军区司令员。1952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6日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55年任国防部长。1957年他又遭到赫鲁晓夫的嫉恨,被免去国防部长的职务。1958年3月退休。担任上述职务期间,他善于运用丰富的作战经验,在装备新式兵器的条件下训练军队。1974年6月18日在莫斯科逝世,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

朱可夫元帅的缺点

朱可夫元帅的缺点:性格上,存在一定的“狂妄自大”和“好大喜功”的毛病。在政治上,他完全是个门外汉,不懂得政治。

人物简介:

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苏联著名军事家,战略家,苏联元帅。1896年12月1日出生,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战争中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深受俄罗斯人民的拥戴和敬爱。

朱可夫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政治,他完全是个门外汉。而在性格上,朱可夫也存在一定的“狂妄自大”和“好大喜功”的毛病。

事例:二战刚刚结束时,朱可夫就由于他的“性格缺点”而遭到了斯大林的猜忌,继而使他受到冷落。

1957年,赫鲁晓夫与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等人发生矛盾,后者在主席团会议上要求赫鲁晓夫辞职,而朱可夫支持赫鲁晓夫,他调派军用飞机将所有中秧委员接到莫斯科。而在朱可夫力挺赫鲁晓夫的过程中,他还曾“骄傲”的表示:“没有我的命令,一辆坦克也别想从原地移动”。

朱可夫的此番言论令赫鲁晓夫随之感觉受到了威胁。因此,即使在维护和巩固赫鲁晓夫执正地位这件事情上,朱可夫可谓“居功至伟”,但赫鲁晓夫还是找了个机会,他趁朱可夫出访之机,将他架空,并在他回国后,以“波拿巴主义者”的莫须有罪名,解除了他国防部长的职务。

戈尔巴乔夫被逼宫,那些政变人是啥下场

根纳季·伊万诺维奇·亚纳耶夫,前苏联副总统,失败后被逮捕,2010年9月24日在莫斯科病逝,享年73岁。

瓦连京·谢尔盖耶维奇·帕夫洛夫,前苏联政府总理,失败后被逮捕,2003年3月30日因病去世,享年66岁。

奥列格·德米特里耶维奇·巴克拉诺夫,前苏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失败后被逮捕,1994年2月根据国家杜马决议获大赦出狱。此后曾担任俄乌(克兰)友好协会主席。

德米特里·莫菲耶维奇·亚佐夫,前苏联国防部长,失败后被逮捕,1994年大赦出狱,现仍旧在世。

鲍里斯·卡尔洛维奇·普戈,前苏联内务部长,失败后自杀。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前苏联克格勃主席,失败后被逮捕,1994年大赦出狱,2007年11月23日在莫斯科去世,终年84岁。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斯塔罗杜布采夫,前苏联农民联盟主席,失败后被逮捕,1994年大赦,现为俄罗斯联邦联邦会议成员。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季贾科夫,前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失败后被逮捕,1994年大赦,现在世。

==============以上为8.19事件8人委员成员名单==================

瓦列里·伊万诺维奇·博尔金,前苏联总统办公厅主任,失败后被逮捕,1994年大赦,现在世。

尤里·谢尔盖耶维奇·普列汉诺夫,前苏联克格勃保卫局局长,失败后被逮捕,1994年大赦,现在世。

奥列格·西蒙诺维奇·舍宁,前苏联苏共中央书记,失败后被逮捕,1994年大赦,2009年去世。

瓦连京·伊万诺维奇·瓦连尼科夫,前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失败后被逮捕,1994年大赦,2009年去世。

阿纳托利·伊万诺维奇·卢基扬诺夫,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失败后被逮捕,1994年大赦,现为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成员。

格涅拉洛夫,前苏联克格勃保卫局副局长,现情况不详。

==========以上为8.19事件主要参与者情况========

叶利钦当了俄罗斯老大。。

如何评价美代理防长致信全体美军:「所有战争必须结束,你们是时候回家了」?

已经厌倦战争。

据美国媒体的报道,美国代理国防部长米勒2020年11月14日在写给美国国防部员工的一封信中称,“已经厌倦战争,是时候结束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冲突了。”米勒称,这场战争已经持续很久,美国的损失巨大。

根据美国国防部的报告,自2001年“9·11”事件发生以来,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以及叙利亚发动的战争已经花费了超过1.57万亿美元,导致当地大量无辜平民伤亡、成百上千万人流离失所。

扩展资料

米勒在信中写道,美国目前仍陷于“2001年基地组织对我们本土发动的战争”之中,“战争还没有结束,我们正处于击败基地组织及其同伙的边缘,但我们必须避免我们过去的战略错误,即未能将战斗进行到底。”

当地时间2020年11月9日,特朗普宣布解除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的职务,任命全国反恐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弗·米勒为代理国防部长。

米勒现年55岁,于2020年8月开始担任全国反恐中心主任一职。此前,他曾先后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反恐顾问、负责特殊行动和打击恐怖主义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帮办。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斯大林时期和朱可夫矛盾最深的人

政治局委员会里有一个军人吗?

苏联没有,中国这边也没有。

朱可夫进了局子,已经是有进无退的局面了。

也是斯大林死的早,不然迟早会收拾朱可夫。中国这边也有一个战神脾气很臭,和领袖吵架,结果被打压得太惨。

军人,有威望的将军,如果在和平时期不急流勇退,或者更进一步,又偏偏沾染政治的话,绝对没好下场,被一部分政客联合军中对手或者所有政客练手一起灭了他。

就是斯大林本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