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复活每章概括(复活每章概括100字)

复活每章情节概括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每章节的情节概括如下图:

复活每章概括(复活每章概括100字)复活每章概括(复活每章概括100字)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首次出版于1899年,《复活》是托尔斯泰后一部长篇,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

时代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的重负,连年饥馑给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

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的困苦。他积极地参加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制度的反动本质。

作者参加1891至1892年的赈灾工作,体会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农民的根源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复活章节概括

一、主旨

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后遭到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达八年之久。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十年后,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 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途中,传来了恩准玛丝洛娃减刑的通知,苦役改为流放。这时的玛丝洛娃尽管还爱着聂赫留朵夫,但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犯西蒙松结合。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揭露了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这时作家世界观已经发生激变,抛弃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点,用宗法农民的眼光重新审查了各种现象,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的真实图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的牢狱;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褴褛憔悴的犯人;荒芫破产的农村和豪华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脚镣的犯。托尔斯泰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当时的机器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二、内容

聂赫留道夫公爵是莫斯科地方的陪审员。一次他参加审理两个旅店侍役假手一个谋财害命的案件。不料,从玛丝洛娃具有特色的眼神中认出原来她是他青年时代热恋过的卡秋莎。于是十年前的往象一幕幕展现在聂赫留道夫眼前:当时他还是一个大学生,暑期住在姑庄园里写论文。他善良,热情,充满理想,热衷于西方进步思想,并爱上了姑妈家的养女兼婢女卡秋莎。他们一起玩耍谈天,感情纯洁无暇。三年后,聂赫留道夫大学毕业,进了近卫军团,路过姑妈庄园,再次见到了卡秋莎。在复活节的庄严气氛中,他看着身穿雪白连衣裙的卡秋莎的苗条身材,她那泛起红晕的脸蛋和那双略带斜眼的乌黑发亮的眼睛,再次体验了纯洁的爱情之乐。但是,这以后,世俗观念和情欲占了,在临行前他占有了卡秋莎,并抛弃了她。后来听说她堕落了,也就把她忘却。现在,他意识到自己的罪过,良心受到谴责,但又怕被玛丝洛娃认出当场出丑,内心非常紧张,思绪纷乱。其他法官、陪审员也都心不在焉,空发议论,结果错判玛丝洛娃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等聂赫留道夫搞清楚他们失职造成的后果,看到玛丝洛娃被宣判后失声痛哭、大呼冤枉的惨状,他决心找庭长、律师设法补救。名律师告诉他应该上诉。

聂赫留道夫怀着复杂激动的心情按约去米西(被认为是他的未婚妻)家赴宴。本来这里的豪华气派和高雅氛围常常使他感到安逸舒适。但今天他仿佛看透了每个人的本质,觉得样样可厌:柯尔查庚将军粗鲁得意;米西急于嫁人;公爵夫人装腔作势。他借故提前辞别。

回到家中他开始反省,进行“灵魂净化”,发现他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是“又可耻,又可憎”。母亲生前的行为;他和贵族长妻子的暖昧关系;他反对土地私有,却又继承母亲的田庄以供挥霍;这一切都是在对卡秋莎犯下罪行以后发生的。他决定改变全部生活,第二天就向管家宣布:收拾好东西,辞退仆役,搬出这座大房子。

聂赫留道夫到探望玛丝洛娃,向她问起他们的孩子,她开始很惊奇,但又不愿触动创伤,只简单对答几句,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卢布烟酒钱以麻醉自己,第二次聂赫留道夫又去探监并表示要赎罪,甚至要和她结婚。这时卡秋莎发出了悲愤的指责:“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后来聂赫留道夫帮助她的难友,改善她的处境,她也戒烟戒酒,努力学好。

聂赫留道夫分散土地,奔走于彼得堡上层,结果上诉仍被驳回,他只好向,立即回莫斯科准备随卡秋莎去西伯利亚。途中卡秋莎深受犯高尚情操的感染,原谅了聂赫留道夫,为了他的幸福,同意与尊重她体贴她的西蒙松结合。聂赫留道夫也从《圣经》中得到“人类应该相亲相爱,不可仇视”的启示。

以上内容在百度的百科中有哦

还有复活有电影的。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每章节的情节概括是什么?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每章节的情节概括如下图: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首次出版于1899年,《复活》是托尔斯泰后一部长篇,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

时代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的重负,连年饥馑给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

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的困苦。他积极地参加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制度的反动本质。

作者参加1891至1892年的赈灾工作,体会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农民的根源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复活每章概括内容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每章节的情节概括如下图: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首次出版于1899年,《复活》是托尔斯泰后一部长篇,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

时代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的重负,连年饥馑给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

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的困苦。他积极地参加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制度的反动本质。

作者参加1891至1892年的赈灾工作,体会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农民的根源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