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对接_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对接视频

神舟十三号径向对接有多难?

神舟十三号径向对接肯定很难,径向对接在这个过程中,飞船与空间站的空间对接技术就非常重要,一般有三种方式,它们分别是:V向对接、径向对接、Z向对接。这是一项新的技能,需要更多的技术

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对接_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对接视频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对接_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对接视频


特别的难,首先太空本来空气就比较稀薄,人们没有办常行走,想要完成这样的动作,难度系数特别的高。

非常难,这对我们的科学技术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神舟十三号和天和核心舱径向交会,为何和之前对接的方式不一样?

因为其他的对接口已经被占用了,所以只能选择增大对接难度,采用不一样的对接方式去对接,把剩下的对接口利用起来。

我觉得可能因为轨道不一样了,再加上太空环境不一样,所以和之前对接的方式也不一样。

因为每一种情况出现的场景是不一样的,而且出现的概率也不一样,所以应对的方式也就不一样。

神舟十三号发射时间和返回时间

神舟十三号发射时间是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返回时间是2022年四月中旬。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

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成功。神舟十三号的飞行任务为六个月,所以返回时间是2022年四月中旬。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实现多个首次,即首次与三舱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首次长期在轨停靠6个月,实现4个载人航天器形成组合体长期在轨飞行。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承担神舟十三号的电源分系统、对接机构分系统、推进舱结构与总装、测控通信子系统、总体电路分系统推进舱电缆网及三舱配电器。神舟十三号将首次与49吨级的空间站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

神舟十三号任务:

1、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

2、届时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

3、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

4、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而神舟十三乘组也将包括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

5、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

6、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这些不同,也是我们将面临的挑战。

神舟十三号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

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成功。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神舟飞行员

神舟五号,乘组:杨利伟,备份:翟志刚、聂海胜。

神舟六号,乘组:费俊龙01,聂海胜02。

神舟七号,乘组:翟志刚01,刘伯明02,景海鹏03。

神舟八号为无人飞船,执行交会对接。

神舟九号:景海鹏01,刘旺02,刘洋03

神舟十号:聂海胜01,张晓光02,王亚平03

神舟十一号乘组:景海鹏01,陈冬02,备份:邓清明,叶光富。

神舟十二号:聂海胜(01指令长),刘伯明02,汤洪波03。

神舟13号航天员入住空间站,美俄就空间站问题摩擦不断,又出事了

神舟13号飞船准点发射了,6个半小时后,神舟13号与天和核心舱自动交会对接成功,3小时后,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打开四道舱门入住空间站,我国航天再次取得成功,空间站建设的新篇章就此揭开,国人纷纷表示很是期待。

空间站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很快将对多个合作国开放,多国宇航员也在努力学习中文,争取早日进入空间站,而在轨道上飞行了22个年头的空间站却因为各种原因逐渐走向瓦解。

大致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空间站多个舱段的迅速老化,问题不断,另一方面是美俄两国就空间站问题摩擦不断,已经出现了嫌隙和矛盾。

在2021年10月,空间站又出事了, 姿态再次失控,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位置,美国责怪执行了不当的机动操作,将空间站置于危险状态,而则表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仅仅只是翻转了57度,随后迅速恢复。

2021年7月,迟来了近十年的科学号(Nauka)终于与空间站对接了,这让又多了一个飞船停靠点,9月下旬,联盟号飞船MS-18成功从破晓号舱(Rassvet)对接口转移到科学号(Nauka)对接口。

联盟号飞船MS-18突然转移对接口不是为了炫耀技术,而是因为另外一艘联盟飞船MS-19将于10月前往空间站,MS-19不仅要运送了两名宇航员,还要运送了美女明星 尤利娅·佩雷西尔德 (Yulia Peresild)。

尤利娅·佩雷西尔德 上空间站是为了拍一部关于太空的科幻电影的,只待几天时间,拍完电影就要回去了,10月下旬坐联盟号飞船MS-18返回地面。

为了确保联盟号飞船MS-18状态正常,返回途中不会出现意外情况,10月5日左右,宇航员奥列格·诺维茨基(Oleg Novitsky)接到命令,对联盟号飞船MS-18的引擎系统进行测试,但没想到这次测试让空间站出现了意外。

根据引擎测试,联盟号飞船MS-18启动引擎,然后使用很少燃料,这样不会对空间站姿态造成影响,但没想到的是,飞船引擎启动后突然变得不可控制,一下子使用大量燃料疯狂喷发,将引擎推力调到了。

这一下坏事了,由于推力过大,再一次将空间站顶翻了,空间站脱离了正常轨道,翻转了57度。空间站姿态异常,美国舱段立马感应到了,响起了姿态异常警报,由于雷达角度变化,与地面通讯时出现了很大噪音。

位于美国休斯敦的NASA任务控制中心立刻发现了这一突况,紧急联系上空间站内的美国宇航员,称空间站出现紧急情况,指示他们启动紧急程序,必须在30分钟内让空间站恢复正常,重新获得姿态控制权,不然的话只有弃站逃跑了。

当然,莫斯科航天中心也在第一时间知悉这一情况,称这是小事,没有美国说得那么严重,随便启动一个舱段反推引擎就可以轻松压回去,事实也是这样,三下五去二,空间站姿态很快恢复了正常。

这只是美国宇航局和航天局的一次小摩擦,今年7月,刚刚与空间站成功连接的科学号(Nauka)突然点燃引擎,硬是将空间站顶翻了,空间站翻转了540度,360度是一周,540度就是一周半。

这可把美国给吓坏了,休斯敦任务控制中心立刻给美国宇航员传达紧急命令,去把SpaceX龙飞船准备好,一旦空间站完全失去控制,宇航员将乘坐龙飞船逃生。

不过,莫斯科航天中心的工作人员一顿猛虎操作后,启动了星辰号服务舱和进步号货运飞船反推引擎系统,硬是将空间站顶回了正常姿态,就这件事,美国宇航局可没少怪航天局的不是。

这还不算什么,2018年,就空间站漏气问题,双方吵得很激烈,2018年,空间站出现漏气,气压在不断下降,多位宇航员焦急地找了半天,结果在联盟飞船MS-09的舱壁发现了一个小窟窿,航天员们赶紧用强力胶带先封上,然后再用环氧树脂封堵窟窿。

窟窿是在俄舱段发现的,美国不高兴了,责怪把一个有安全隐患的飞船发射到太空,可能是联盟飞船在组建过程中,工程师不小心钻的,但是并不这么看,称可能是美国宇航员特意这么干的。

由于空间站使用了20年,早就已经是超期服役了,一些部件因老化而出现问题,在所难免,但由于和美国在空间站问题上矛盾不断,早就失去了与美国在空间站上合作的兴趣,转而跟空间站合作。

作为一位多年的老朋友,我国也是非常欢迎加入空间站项目,并同意单独打造一个舱段,到时与空间站对接。虽然美国宇航局希望继续与合作,并将空间站运行到2030年,但是被拒绝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