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山东半岛地势图_山东半岛地势图片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自然条件概述

1.自然地理概况

山东半岛地势图_山东半岛地势图片山东半岛地势图_山东半岛地势图片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主要包括胶东半岛及鲁中南山地的部分地带和山前平原及部分黄河三角洲,包括烟台、威海、青岛、日照、东营、济南、淄博和潍坊8个山东省的重要城市。其地理位置的特点是:①属于环渤海地区的南翼;②位于黄淮海平原的东南部;③伸入渤海和黄海之间;④介于长江三角洲、江淮平原与黄河三角洲黄淮海平原的连接过渡地带。这个地区位于山东省东北中部,显然是山东省向外开放与出海的通道所在。

图1 环渤海(及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理位置

环渤海地区由以下部分组成:以大连—鞍山—沈阳及锦州—锦西(葫芦岛)组成的“V”形城市群,作为渤海湾北翼的城市群;渤海湾西侧,为以唐山—天津—廊坊—北京三角地带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涉及保定—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等四边形的山前城市群,其发展的空间包括了黄淮海平原的大部分;山东半岛,主要是烟台—威海—青岛—日照4个城市为一边,东营、淄博、济南以及济州为另一边,中间连接济南—潍坊—青岛一线,构成H形城市群。青岛—日照可南联连云港、南通直至上海,贯通黄海与东海的滨海地带。所以说,山东半岛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与国防保护方面都涉及我国东半部南、北两大地域的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图1)。

整个环渤海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条件,降水量为550~1100mm/a,山地为600~1100mm/a,平原区只有500~700mm/a,而蒸发量达1300~1900mm/a。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1~14℃,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670mm左右。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涉及山东省主要的3个地貌类型,即:胶东半岛丘陵区,高程一般在200m以下;黄淮海平原的东南部分,包括鲁中南山地前平原,高程在几十米以下;鲁中南山地,其中泰山峰高程为1524m,此外鲁山为1108m。山东半岛地区地势见图2。

图2 环渤海地区卫星遥感照片

2.水系概述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河流有黄河、清河和胶东水系,黄河流域除了黄河主干道通过利津向东北汇入渤海湾之外,尚有玉符河及南、北沙河;山东四大水系的沂、沭、汶、泗河中的沭河为淮河水系;小清河及胶东半岛小河流则单独汇入海洋。胶东丘陵地带较大的河流有五龙河、大沽河、中村河、城阳河及胶河等。这些河流短,流域面积小。黄河流域,1995年由于中上游过量开发和大水库蓄水,造成下游断流达700km。山东半岛地区水系大汶河,又名汶河,是黄河下游的支流(图3),古时为古济水的支流,元代后汇入大清河。清咸丰五年(公元183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大汶河才成为黄河支流,元朝时曾修付坝,分大汶河水以南流济运(河)。清光绪27年(1901年)时,漕运完全停止,南流汶水失去意义。1946年堵塞了南流口门(小清河口),1959年堵塞了位于戴村坝上游的南流口(小汶河口)。至此,大汶河水全部注入东平湖,后经陈山口闸汇入黄河,汇入黄河的河口叫清河口。

图3 黄河中下游及大汶河支流地下水资源分布(据张宗祜等,2004)

大汶河位于鲁中山地和鲁西平原间,有两支源流:北支牟源河,发源于沂源县崮山沙崖子村,长119km,流域面积5669km2;南支柴汶河,发源于沂源县境,长115km,流域面积1951km2,沿牟汶河上行40km,右岸汇入赢汶河,长87km,流域面积1324km2。大汶河涉及泰安、济南、济宁、淄博等4个市13个县,全流域面积约8635km2,其中山区占36.07%,丘陵占33.73%,平原25.76%,洼地占4.44%;于泰安市内流域面积有8091km2占全流域的93.7%。

大汶河于戴村坝水文站测得的年平均径流量为13.7×108m3(控制流域面积95.7%),其中汛期为11.53×108m3,占83.7%(1952~1980);年径流量变化大,为60.73×108m3(1964年),小只有0.47×108m3(1968年),两者相123倍;年输沙量达180t,汛期达172×104t,占95.6%。

通过利津水文站入河口区的黄河平均径流量为460×108m3,年平均输沙量约12×108t。由于海浅潮弱,被输送入海的泥沙只有1/3,其余2/3泥沙淤积在三角洲和滨海区,自然起填海造陆作用。胜利油田就利用黄河河口泥沙淤积导引入油田开采的滨海地带,使海上油田变为陆地油田。由于河口淤积,使黄河口每年向海伸进约2km。当淤积到一定程度,不能很好满足排沙条件时,黄河的尾闾河道就会出现摆动,另寻捷径入海。这样,黄河尾闾不断摆动,不断出现新黄河入海河道,就形成黄河三角洲的湿地。1855~1953年,黄河入海口就改变7次,后来在人工控制下,把三角洲顶点下移约30km至渔洼附近,缩小了黄河尾闾改道摆动范围,称为角洲,面积约2200km2。1954~1982年,共造陆1100km2,平均每年造陆38km2。这片新土地对发展盐业、畜牧业、农业、渔业等,起了很好的作用。

读“我国山东半岛南部某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示区域地势特点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

(1)由图中河流流向或等高线数值的变化可以判断地势高低.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或等高线数值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2)由“山东半岛南部某地区”这一信息可知所临海域为黄海;柑橘适宜在亚热带地区种植,甘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油棕生长于热带,苹果生长于暖温带,故该地区丘陵适宜苹果种植,平原地区适宜发展小麦种植业,沿海滩涂则宜发展贝类养殖业.自左至右依次是⑤、②、①.

(3)丘陵地区植被被破坏,可导致水土流失,平原地区不合理灌溉可导致土壤盐渍化.

(4)至于大型仓储式超市,占地面积广、要求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图中 B 处合适.

故答案为:

(1)西北高,东南低;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或等高线数值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2)自左至右依次是⑤、②、①.

(3)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

(4)B.B处交通便利;位于两城镇之间,距离城镇较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