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古代对兄弟的尊称 古代人对兄弟的称呼

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和称谓很有讲究,它特别在何处?

每个年代的尊称不同;说法不同,只是代表尊称的意思

古代对兄弟的尊称 古代人对兄弟的称呼古代对兄弟的尊称 古代人对兄弟的称呼


特别之处在于每个朝代都不同,讲究不同,但都是尊敬的意思。

根据不同的朝代,有尊老爱幼、能者居之,还有尊敬的意思。

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论资排辈,谁的能力大谁就是大哥,依次顺延。

是礼仪之邦的呢,我们很重视这个的呢随意很重要

在古代,兄弟之间的称呼讲究,是表示对家里人其他人的尊重

一般按大小会分伯仲叔季,小的称幼或者少,所以幼或者少并不是第五的意思

每个年代的尊称不同;论资排辈

古代对兄弟姐妹的尊称

(1)兄:又称为“昆”。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 (2)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 (3)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

(4)弟媳:对弟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弟妹”。

(5)侄:对兄弟的子女常见的称呼,也可直接称之为“兄子”、“兄女”,或称为“从子”、“从女”、“犹子”、“犹女”。

姊妹及与其相关亲属

(1)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 (2)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 (3)甥:对姊妹之子普遍的称呼,还称为“外甥”、“甥女”、“外甥女”。

古代兄弟的雅称 盘点古代兄弟的雅称

1、在古代,对于兄弟的雅称有令兄、家兄、昆玉、昆仲,古时候家中兄弟众多,所以有着伯、仲、叔、季之分。

2、一般来说,小的兄弟称为幼或者少,伯、仲、叔、季分别指的是家中的老大、老二、老三和老四。

3、伯也就是兄弟中的老大,多是家里把持家政的,尤其是在礼乐制度严格的古代,权威性极高。

4、在我国古代,礼乐制度较为严格,对于宗法礼制、尊卑长幼有着严格的要求,称呼可以反应等级、地位、声望等方面。

5、自古是礼仪之邦,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较为特殊的属于自己的称呼系统。

6、比如说对于老师,我们可以称呼为:师傅、夫子、师长、外傅、博士、、讲师、先生等等。

7、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是对对方儿子的雅称,千金、玉女、令爱等是对对方女儿的雅称。

8、除此之外,女孩7岁称髫年,10岁以下称黄口,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等。

古代兄弟的雅称

古代兄弟的雅称有令兄、家兄、昆玉、昆仲等称呼。兄弟是一个汉语词语,一指哥哥和弟弟,二指对弟弟的称呼,三指泛称意气相投或志同道合的人。

古代传统称谓:

1、将父母称为高堂、椿萱、双亲;

2、称呼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

3、称别人兄妹为令兄、令妹;称别人儿女为令郎令媛;

4、自称父母兄妹为家父、家严、家慈、家兄、舍妹;

5、妻父俗称丈人,雅称为岳父、泰山;

6、古代兄长对兄弟的尊称:令弟;

7、古代称呼平辈或晚辈:贤弟、贤郎;

古代对兄弟姐妹的尊称关于古代对兄弟姐妹的尊称

1、兄:又称为“昆”。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

2、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

3、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

4、弟媳:对弟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弟妹”。

5、侄:对兄弟的子女常见的称呼。

6、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

7、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

8、甥:对姊妹之子普遍的称呼,还称为“外甥”、“甥女”、“外甥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