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甘南概况介绍 甘南的简介

甘肃省辖自治州

甘南概况介绍 甘南的简介甘南概况介绍 甘南的简介


甘南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甘肃西南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的甘、青、川三省结合部,南与四川阿坝州相连,西南与青海黄南州、果洛州接壤,东部和北部与陇南市、定西市、临夏州毗邻。全州分为三个自然类型区,南部为岷迭山区,气候温和,是全国“六大绿色宝库”之一;东部为丘陵山地,农牧兼营;西北部为广阔的草甸草原,是全国的“五大牧区”之一。

参考:百度百科

甘南州的历史

甘南在夏、商、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属古西羌地。

羌人是羌族的前身,当时的羌人活动范围很广,西起黄河源头,东到陇西地区,南达川西北,北至新疆鄯善一带。

甘南是羌人主要发祥地 甘南藏族自治州

和活动地区之一,他们世代生息繁衍在这里,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遗迹、遗物。

据史料记载。

羌人首领无弋爱主要活动在甘南河曲一带。

秦穆公37年(公元前623年),秦国向西扩展,拓地千里,今临潭、舟曲等地进入秦国版图。

汉武帝元六年(公元111年),汉军征讨河湟羌人,在河湟设护羌校尉,甘南东部地区就正式纳入了中原封建王朝郡县制之中,今临潭县属陇西郡,西部仍为羌人之地。

三国时,甘南州境内东部属魏国。

公元247年后迭山以南属蜀国。

公元4世纪初,吐谷浑自西晋永嘉末年(313)年,度陇而西,以洮河流域为中心,建国于郡羌之地,至唐龙朔三年(663年)为吐蕃所灭。

甘南为吐谷浑统辖,吐谷浑人开辟的“丝绸南路”,成为中原联系西域、 *** 、印度的交通要道,增进了各民族的交往。

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 *** 高原建立吐蕃王朝后,吐蕃正式占领洮州,统治甘青大部分地方至公元1073年,本州境均归吐蕃管辖。

对开发青藏高原,发展汉藏关系贡献很大,有名的唐蕃古道就经过甘南。

公元998年,河湟流域的吐蕃人建立了角厮曙政权,藏史称“宗喀王”,本州境大部分地方为其所辖。

据史学家考证,甘加思柔古城(现存遗址)便是角厮啰政权所建。

角厮昭采取“联宋抗夏”的方略,启动茶马交易,开通“丝绸南路”,发展了汉臧友好往来关系。

公元十三世纪,蒙古部众先后进入青藏高原,将青藏高原纳入蒙古汗国版图,元朝在河州设立吐蕃宣尉司都元帅府,本州境就在其管辖之内。

明朝在青南、川西设朵行都指挥使司,总管藏区事务,本州境内由其统辖。

公元17世纪(1636年)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众由天山以北迁居青臧高原,成为青藏高原的统治民族。

甘南西部在其管辖内。

至清雍正初年罗卜藏旦律反清失败,由清朝西安行都指挥使司总辖河州、朵干、马斯藏三卫,甘南西部为青海循化厅管辖。

民国时期,甘南为甘肃省管辖。

公元1927年设立拉卜楞设治区,1928年改为夏河县。

1927年设立卓尼设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10月甘南自治区在夏河拉卜楞成立,1954年7月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

州府设在合作。

合作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唐蕃交往的重要门户,藏汉交流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商贸集散地。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合作就是古西羌首领无弋爰剑建立的羌族政权的北塞重镇,而无弋爰剑则因最早将农牧业生产技术自秦地传入青藏高原东部而著称。

合作曾是清朝兰州府循化厅辖“南番二十一寨”的黑措寨。

1927年,民国 *** 在夏河设县,这里成为夏河县第四区区署驻地,原驻地建在寺院塔哇的基础上,因位于洮州至河州交通要道的有利条件而发展起来。

当时只有一二百户人家,数条不足百米长的街道两旁多数是供过往脚户客商歇脚的低矮客栈,但因治安欠佳,商户大都不敢在此开业,市面萧条。

1956年5月,自治州 *** 及其所属部门由夏河拉卜楞镇迁至新规划建设的黑措,改“黑措镇”为“合作镇”,既取藏语谐音,又取民族和睦团结之意,合作始成为甘南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98年1月1日,合作改镇设市,拉开了现代化草原新城的建设序幕。

全市现有总人口8.05万人,总面积267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

甘南的地理概况?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及其陇南山地黄土高原的过渡带。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州内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3000米,地貌为侵蚀构造的高原山地景观。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西有积石山,南有岷山,北有太子山,中有西倾山,均呈近东西向展布,地貌可分为高山草原区,是天然的优良牧场;高山森林区,森林茂密,沟壑纵横,是甘南主要的林区;丘陵低山区,山峦起伏,沟浅谷宽,是发展饲养业和种植业的主要地区。山脉主要有岷山、西倾山、积石山三条山脉,均属昆仑山脉余脉,呈西北——东南走向,主峰多在3500——5400米之间。

位置:甘南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西接青海,南邻四川,北通宁夏回族自治州,东达定西、陇南地区。

面积: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

人口:人口60多万。

行政区划分:现辖1个市,合作市;7个县,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舟曲县、迭部县、卓尼县、临潭县。

景观:拉卜楞寺、则岔、尕海风景区、郎木寺、桑科草原、贡唐宝塔、达宗湖等。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旅游资源以藏族民俗风情、藏传佛教文化建筑和草原风光为主,这里有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拉卜楞寺,寺内有造型别致的贡唐宝塔;还有当地人民的天然牧场——桑科草原等,自然风光极佳。夏河县交通便利,距省城兰州270公里,离州府合作67公里。是观光旅游、饱览草原风光和宗教文化的理想之地。

南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甘肃省南部,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南与四川阿坝州相连,西南与青海黄南州、果洛州接壤,东面和北部与本省陇南、定西、临夏毗邻。位于中国甘肃省南部。面积4.5万平方千米。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以上。全州分三个自然类型区,南部为岷迭山区,群峦叠嶂,山大沟深,气候比较温和,森林面积占甘肃省的30%,蓄积量占甘肃的45%,甘南州也是全国九大林区之一;东部为丘陵山地,高寒阴湿,农林牧兼营;西北部为广阔的草甸草原,是全省主要牧区。州府合作市海拔2960米,平均气温1.7℃,没有绝对无霜期。人口68.01万。有藏、汉、回、土、撒拉、满等24个民族,其中藏族36.7万,占总人口的54.0%,多信仰黄教(喇嘛教格鲁派)。农牧业人口55.0万,占总人口的80.9%。1953年成立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驻地拉卜楞镇。1956年州驻地迁至合作镇(系藏语“黑错”之谐音)1995年5月合作镇由镇升为市,是目前全国藏区中唯一的县级市。邮政编码:747000,电话区号:0941。 辖合作市临潭、卓尼、舟曲、迭部、玛曲、碌曲和夏河7县。

甘南是绝对值得一去的地方.现在去还冷了点,建议五一以后吧.

一般有2条路线,从兰州到甘南,或者从四川进入.

我去年十一走的是 成都-九寨沟-甘南.一路风景极美,但是这条路线因为国道在修,很不好走.如果只想去甘南的话从兰州进入路会好走很多

必去的地方:

1. 郎木寺 到了郎木寺才知道什么叫做"世外桃源",并且在郎木寺可以看到天葬

2. 拉卜楞寺(夏河) 藏传佛教三大寺之一,值得一看.

3. 若而盖草原 我见过的最美的风景

那是一定要去草原喽,桑棵草原不错,离兰州市区5小时车程,加之现在那边旅游开发也算可以!记得一定要带上秋衣秋裤奥~~

甘南概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度地段,是藏、汉文化的交汇带,是黄河、长江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被费孝通先生称之为“青藏高原的窗口”和“藏族现代化的跳板”,并被国家确定为生态主体功能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境内草原广阔,海拔2960米,平均气温1.7℃,无霜期短,日照时间时长,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甘南 美食

一、火烧蕨麻猪

火烧蕨麻猪是一道藏族菜,流行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带,以蕨麻猪为原料外裹泥巴暗火中炮制而成。

二、草原三珍

草原三珍甘南高原地处甘肃南部,气候高寒湿润,植被良好,草木茂盛,各种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成为当地人民的主要食物来源。

三、夏河蹄筋

夏河蹄筋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肖,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

四、蕨麻米饭

蕨麻米饭:蕨麻系高寒地区的一种草本植物,俗称“长寿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蕨麻米饭是将煮熟的大米和蕨麻同盛于一个碗内(米在下蕨麻在上)浇上酥油汁,加上白糖,其色为红(蕨麻)、白(大米)、黄(酥油)味道甘美无比。

五、刀什哈

即“石炙肉”。先将石头在篝火中烧红,然后将羊宰杀后取出羊胃翻洗干净,再将羊肉剔骨切碎,和烧红的石头一起装入羊肚,扎紧羊肚两头。由于羊肉在肚内受热煮沸,羊肚逐渐膨胀,此刻用刀尖或其他利器轻轻戳洞放气,直至羊肚不再膨胀,割开羊肚,同食羊肉及汁,鲜嫩丰美无比!这种作法最早源于民间游牧生活和马帮生涯,简便易做,鲜美直接,反映了草原民族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

六、甘南糌粑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

七、藏包

藏包(zang bao),藏族饮食。藏包的陷以搅碎的牛羊肉为主,掺合少量葱,佐以食盐、花椒、清油、肉汤拌合而成。用不发酵的死面包好蒸熟,其形一个个如宝瓶,又似莲花盛开,造型考究,不腥不腻,令人称绝,被誉为“水晶包子”。

八、酥油

酥油是藏族食品之精华,高原人离不开它。 酥油是似黄油的一种乳制品,是从牛奶、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藏区人民最喜食牦牛产的酥油。

九、洋芋搅团

洋芋搅团是用当地产的洋芋精制而成。搅团是生活贫困时常吃的饭,现在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著名小吃。过去为农家家常小吃,现已成为大众喜食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洋芋搅团风味独特,口感滑润、清香,是 美食 养生 的理想之选。

十、酥油茶

酥油茶是中国西藏的特色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有御寒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的作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

初识甘南

这里是藏传佛教的圣地,这里是背包客的天堂,这里就是— —甘南。

甘南不是甘肃南部的简称,它是一个行政区-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丝绸之路河南道和唐蕃古道从这里经过。

甘南手绘地图

甘南·租车实用信息

神州租车在兰州中川机场附近就有分店,而且有接送机服务,所以取车换车都还比较方便。只是都没有门店,露天搭了个帐篷就是办手续的地方。

租车费用

我们选的是当时最便宜的车型,别克英朗。日租340多元,加上服务费啥的,平均每天420元左右。

这边92的油是6.1元一升,整个5天行程(实际租车是4.5天)跑了1200公里,油费400元,油耗已经很低了。

路线安排

由于是新手,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这次的自驾行程是比较轻松的,原则上不开夜车,每天开车不超过5个小时。所以基本上都是上午逛景点,下午开车去下一个目的地,而且途中也会有小景点,在夜色降临的时候都能抵达住宿处

——五天行程参考

D1:兰州中川机场——兰州市区——夏河(拉卜楞寺),302公里,4小时46分。高速过路费一共105元,隧道多,车特别少。

D2:拉卜楞寺——桑科湿地公园——郭莽湿地——尕海湖——郎木寺,185.8公里,3小时10分。路况超级好,风光无限!时速80-100

D3:郎木寺——花湖(若尔盖)——扎尕那(迭部),141.9公里,2小时54分。从若尔盖的红星乡拐进去这段基本都是弯曲的山路,时速只有40-60左右。

D4:扎尕那——合作市(米拉日巴佛阁),251公里,4小时23分。

D5:合作市——兰州中川机场,252公里,4小时。高速过路费一共109元,百度导航到了兰州市区会经过一段超级颠簸的路,一度怀疑被导航坑了。

——时间充裕的另一种

选择我在第二天的时候还在纠结要不要去唐克,去黄河九曲,可是可是,五天实在安排不过来,最后一天要赶飞机,而扎尕那也是我很想去的神秘之地,只好忍痛割舍。如果不着急的朋友,可以在第三天从郎木寺经花海去唐克住一晚,看落日下的黄河九曲第一湾。第四天再去扎尕那,第五天直接开回兰州。这样也是可以的。只是最后一天的路途就比较远了,估计要开7个多小时。

关于风俗

禁忌:

1. 在甘南,宗教影响力很大,一定要尊重当地的风俗和宗教习惯哦~转经要顺时针,辩经时不要拍照或弄出声音。天葬可以拍照片,但是不要扰乱仪式,照片也不要随意传播哦。

胆小的亲不建议去天葬台,因为可能会发现散落的毛发或碎骨

2. 进寺庙时,一定不要吸烟,摸佛像,翻经书和敲钟鼓,喇嘛的随身宗教物品也不能抚摸,在寺庙里面要肃静,不能坐活佛的座位,如果要拍照,要记得先征求僧人的同意。

Tips:

甘肃的自然风光很美,那里有很多热门景点,不知道大家去过吗?下面是我精选的介绍甘肃概况 导游词 ,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介绍甘肃概况导游词1

鸣沙山和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漫长的中西 文化 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名流荟萃之地。由于彼此之间的取精用宏,相互交融,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

它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莫高窟,还有“大漠孤烟、边墙障,古道驼铃,清泉绿洲”等多姿多采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其中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就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姣姣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它和鸣沙山东的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三大奇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鸣沙山位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山为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绵亘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风。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积13.2亩,平均水深4.2米。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骋怀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近年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当地政府地对风景区采取了各种建设和保护 措施 ,使其面貌大为改观,同时还开展了沙疗、涌滑沙、滑翔跳伞,骑驼遨游等沙漠娱乐项目,使游人趣味盎然,络绎不绝。

甘肃鸣沙山和月牙泉导游词篇二

介绍甘肃概况导游词2

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1920_ 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 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20_ 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

清光绪33年(1920_ 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 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象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黄启炎传,铁汉秦章光陇板;河清海晏,桥虹耀彩卫金城。”如今,这座古老的桥梁依然横跨黄河之上,与白塔山相呼应。“举头迎白塔,缓步过黄河。对岸两山峙,中流意兴多。”赵朴初的诗句颇能勾出人的游兴。和诸多桥梁相比,中山桥的观赏和纪念价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义。

介绍甘肃概况导游词3

白塔寺约建于元代初年。相传,成吉思汗曾致书西藏黄教萨迦派法王,萨迦派法王即派当时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这位喇嘛走到兰州时,不幸病故。大元帝国建立后,成吉思汗为了纪念这位喇嘛,在山颠修造白塔一座,以表怀念。

现在的白塔,并非元代所建,而为明代重修,据《重修白塔寺记晰载:"吾兰之河山北,原有白塔古刹遗址,正统戊辰间,太监刘公来镇于此,暇览其山,乃形盛之地,于是起梵宫,建僧居,永为金城之胜境。"由此可见,现存白塔寺,系明正统年间镇守甘肃的太监刘永成重建。

清康熙五十四年,甘肃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为寺院,并以"慈恩"题寺额,但百姓仍呼之为白塔寺。明代所修白塔,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塔基,高约17米,为实心砖塔。每级每角均有翘起的砖刻小龙头,下系风铃,随风飘荡,声清音脆。塔的外表垩饰如雪,故称白塔。

白塔建成后,几经强烈地震,毫无损伤,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之科学精巧,智慧之高超绝伦。

白塔寺院内,南有悬岩阁楼,北有准提菩萨殿,东西两侧各有陪殿数间,陪殿各连小亭一座,四周建筑正好将白塔拱卫于寺院中央,整个寺院居高临下,颇为壮观。

自明代以后,白塔山的寺庙殿宇逐渐增多,成为宗教胜地。在白塔寺西南一带,陆续修建了三官殿、观音洞、药王殿、财神殿、金山寺、禹王庙等;在白塔寺的东南一带,兴建了三教道统词、三皇殿、三星殿、罗汉殿、文昌宫、魁星阁等;在白塔寺的南面,依山势建有十王殿(一殿秦广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宗帝王、四殿五官王、王殿罗天子、六殿卡成王、七殿秦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三、十殿转轮王)。这些寺庙依山势而造,或居黄土层,或居岩崖边,风格迥异,各具风采。可惜因年久失修,战争破坏,大部分倾圮颓废,目前仅剩一殿。

在白塔山半山东侧,有一三楹的高大牌楼,堪称白塔山第一牌坊。牌坊阳面题额"凤林香袅",阴面题额"秀英三台",为清乾隆五十六年皋兰举人李存中所题写。其意是:低头俯视,山脚寺庙青烟镣绕升腾,香气弥漫;抬头仰观,白塔熠熠生辉。与皋兰山三台阁相映成趣。寥寥八字,俯察仰观,前呼后应,道出了这座牌坊承上启下的微妙,实为一绝。

介绍甘肃概况导游词4

黄河铁桥又叫中山桥,这是一座跨黄河铁桥,建于清光绪年间。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和德国人,施工负责人为天津人刘永起。建桥时间是三年,造价也是非常之昂贵,有 天下黄河第一桥 之称。下面我以自己的理解对兰州黄河铁桥简介,希望游客能对兰州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大桥历史兰州黄河铁桥之宏伟让人惊叹,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塞,中原与西域的往来比穿过此地。黄河穿成而过,民间曾有 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 的歌谣。从明洪武五年起,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都曾因军事需要在兰州黄河段修建过浮桥,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毁了。此后500多年间,用以构筑浮桥的船数和用以固定的铁柱与木柱数都有变化,但镇远浮桥却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誉为 天下第一桥 。镇远浮桥并非坚固安全,遇到大洪水和冰棱,常常会发生桥毁人亡的惨剧。而且,冬季黄河封冻,浮桥必须拆除,车马均由冰上通行。冬春之交冰将消未消之时,经常有人畜因冰裂落水而亡。春天冰融之后,又需重建浮桥,所费甚巨。进入20世纪,清政府鼓励洋务,为建设黄河铁桥提供了历史契机。于是他决定借助外国的先进技术与设备来实施他的建桥计划。天时、地利、人和,一切冥冥中如有天助,僻居西部的兰州注定要在20世纪初叶、在积贫积弱的中国完成一件惊世伟业。

桥梁规格是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我感叹这座宏伟的大桥和人们的智慧和汗水,这座宏伟的建筑让中国人骄傲。大桥的历史价值大桥留给人们的不只是外表的宏伟,还有带给国人的历史 反思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就像一部史诗,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兰州铁桥游客观赏人数在逐年曾加,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历史的洗礼,中山桥的观赏和纪念价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义。兰州黄河铁桥是我最喜欢的大桥之一,站在上面我会立刻感觉到自己像是穿越了时间的变迁,感受到人们的经济生活的迅速发展。兰州黄河铁桥简介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文字不能一一描述,只有自己去亲身感受。

介绍甘肃概况导游词5

郎木寺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一个小镇。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小溪虽然宽不足2米,却有一个很气派的名字“白龙江”,如按藏文意译作“白水河”。小溪的北岸是郎木寺,南郎木寺图片岸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属于甘肃的“安多达仓郎木寺”和属于四川的“格尔底寺”就在这里隔“江”相望。

一条小溪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融合了藏、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地存在着;晒大佛,做礼拜,小溪两边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著。

传说 中的西王母,是中华民族的总先妣。造人的女娲、巫山神女、巴人的祖母巫蜒等,都是西王母部的支系,西王母部落,都以母虎为图腾,又称黑虎女神。而郎木在藏语中的原意就是“虎穴仙女”如今郎木寺(虎女寺)所处的四川、甘肃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川、甘、青各族民众朝拜黑虎女神的圣地。藏传佛教兴起后,在那里建寺已历千年,但仍被命名为“虎穴仙女寺”——郎木寺。而且,这地跨两省的大寺内,最受民众尊崇的不是诸天众佛,而是传说中的老祖母郎(藏语虎)木(藏语女性),其原来居住的洞穴,那是圣地中的圣地。洞外地下涌出的泉水,就是嘉陵江主源之一的白龙江的源头。

介绍甘肃概况导游词5篇合集相关 文章 :

★ 甘肃概况导游词5篇合集

★ 介绍甘肃风光的导游词5篇精选范文

★ 甘肃导游词5篇合集

★ 介绍甘肃省概况导游词范文5篇

★ 甘肃导游词5篇大全

★ 介绍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合集

★ 介绍甘肃风光的导游词5篇精选范文

★ 2020甘肃旅游导游词5篇

★ 甘肃旅游导游词范本5篇

甘南县,齐齐哈尔市辖县。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中游右岸,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属半农半牧县份,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甘南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县城距齐齐哈尔市67公里,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嫩江中游冲击平原右岸,东经122°54′ 6″、24°28′12″,北纬47°35′7″、8°32′5″。东临诺敏河、嫩江,同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黑龙江省讷河市、富裕县相望,南与龙江县、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自治区接壤,西、北以金代遗迹“东北路界壕”与内蒙古自治区布特哈旗、阿荣旗隔界为邻。甘南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中游右岸,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属半农半牧县份,行政区划上隶属于齐齐哈尔市。

甘南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县城距齐齐哈尔市67公里。

基本概况甘南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县城距齐齐哈尔市67公里,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嫩江中游冲击平原右岸,东经122°54′ 6″?24°28′12″,北纬47°35′7″?8°32′5″。东临诺敏河、嫩江,同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黑龙江省讷河市、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