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高中语文:运用比喻的诗句

运用比喻的诗句

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如下:

高中语文:运用比喻的诗句高中语文:运用比喻的诗句


1、大似翻鹅毛,密如飘玉屑。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伤心。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0、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11、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

1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5、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运用比喻的诗句有:

1、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4、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5、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8、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3、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5、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1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1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1、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 晴后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似月弓

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有:第一句、第二句、第九句、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吗?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运用了通感的手法

春江花月夜

唐 ·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 1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这句诗是比喻胡地的雪有如春天到来后遍地的梨花一样白,诗人用梨花来衬托出胡地的边塞风光。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

3、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 李白 《春思》

燕塞春草,才嫩得象碧绿的小丝, 秦地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树枝。

作者描写了人隔两地的不同景色,表达了互相相思之意。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把春风比作“剪刀”,还拟人化地用了一个“裁”字,表现了初春柳树的美态,精心刻画出其形、其色、其神,尤其是“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比喻,新奇、灵动又自然贴切,令人叫绝。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用满江的春水比喻满腹的仇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仇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仇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中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6、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词中他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 、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

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 2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8.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9.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10.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11.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12.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1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月夜 赏析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诗人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2、原文

月夜

作者: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3、译文

今夜的圆圆的秋月是多么皎洁美好,妻子却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希望相公快点回来!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思念在长安的父亲,还不能理解母亲对月怀人的心情。夜露深重,你乌云似的头发被打湿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

对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