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老师让学生诵自己 老师让学生发言,可以说些什么

关于老师让学生诵自己,老师让学生发言,可以说些什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老师让学生诵自己 老师让学生发言,可以说些什么老师让学生诵自己 老师让学生发言,可以说些什么


1、朗读就是读出句段的发声动作,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方式。

2、在小学阶段,要想让学生有效地朗读课文,归纳起来除了要注意一些基本的朗读方法、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去读,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3、小学五六年级朗读应该达到的水平: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指导学生有效朗读的做法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各个教学学段的阅读教学都强调了要重视“朗读教学” ,在这一要求中而且还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朗读”就是就是用声音清晰响亮、正确地把念出来。

6、朗读也是阅读的起点,其做法目的和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从而体会出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7、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我认为可以从教师、学生、教材三个方面选好突破口。

8、一、 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合适的指导方法1、教师做好范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更易于感染学生,因为老师的声音相对更有立体感,更能激励学生,同时教师在范读时还可以让学生反复想象、揣摩,这样就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的相关内容。

9、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微笑着承受一切》一文的重点部分时教师就可以发挥范读的作用。

10、在这篇课文中第三至第六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具体描述的就是桑兰面对伤痛和不幸,微笑着承受一切的经过。

11、在课堂上教师如能抓住桑兰面对失声痛哭的队友“没有掉一滴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比赛的情况”,进行康复治疗时“一边忍着剧痛配合医生,一边轻轻哼着自由体操的乐曲”等内容进行有感情地范读就能让学生能从内心体会出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2、因为教师的生活经历相对丰富一些,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是很容易受到感染的。

13、此外,为了更好地打动学生,教师在范读时还可以适当加上一些肢体动作,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14、2、结合配音朗读要想引导学生有效地朗读课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其次就是可以采取多样的形式。

15、比如可以自由读,演读、甚至是画一画、唱一唱等,特别是如今现代化教学手段十分丰富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配音朗读,或者是先聆听、欣赏一些优美配音的诵读片段,感受描写内容,激发学生表现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朗读成为他们享受阅读快乐的一种手段。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