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电力系统里的继电保护,你知道多少?

电力系统里继电保护

这个要看你整定的定值项目了,比如说你整定的是速断保护,这种保护是根据短路电流的大小来整定的,而短路电流大小跟你电动机负荷没有关系,只跟电源等值阻抗大小有关。而如果你整定的是过电流保护或者过负荷保护,这个是根据你的负荷来整定的,这样的话,整定就跟你的负荷额定功率有关系。

电力系统里的继电保护,你知道多少?电力系统里的继电保护,你知道多少?


所以,运行方式跟额定功率的关系要视情况而定。

什么叫作继电,继电保护,求高手指点,在线等!

继电就是指继电器,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

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主要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使之免遭损害,所以也称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主要是利用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的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的变化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的原理,还有其他的物理量。

如变压器油箱内故障时伴随产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压强度的增高。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反应哪种物理量,继电保护装置都包括测量部分(和定值调整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扩展资料

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发生了故障,是保护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的功能。保护装置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1、电流增大。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

2、电压降低。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

3、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

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的,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则是180°+(60°~85°)。

4、测量阻抗发生变化。测量阻抗即测量点(保护安装处)电压与电流之比值。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金属性短路时,测量阻抗转变为线路阻抗,故障后测量阻抗显著减小,而阻抗角增大。

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如两相及单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分量;单相接地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

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继电是一种装置,也就是继电器。继电保护是对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故障或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发出报警信号,或直接将故障部分隔离、切除的一种重要措施。

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发生了故障,是保护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的功能。保护装置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

扩展资料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1)电流增大。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

(2)电压降低。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

(3)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的,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则是180°+(60°~85°)。

(4)测量阻抗发生变化。测量阻抗即测量点(保护安装处)电压与电流之比值。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金属性短路时,测量阻抗转变为线路阻抗,故障后测量阻抗显著减小,而阻抗角增大。

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如两相及单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分量;单相接地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继电就是指继电器,之所以叫继电保护是因为在早些时候,电气装置的控制和保护功能都是通过各种继电器配合实现的(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等等)。

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故障或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发出报警信号,或直接将故障部分隔离、切除的一种重要措施。对运行中电力系统的设备和线路,在一定范围内经常监测有无发生异常或事故情况,并能发出跳闸命令或信号的自动装置。

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电压降低。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

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的,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则是180°+(60°~85°)。

扩展资料:

测量阻抗即测量点(保护安装处)电压与电流之比值。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金属性短路时,测量阻抗转变为线路阻抗,故障后测量阻抗显著减小,而阻抗角增大。

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如两相及单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分量;单相接地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

故障切除时间包括保护装置和断路器动作时间,一般快速保护的动作时间为0.04s~0.08s,快的可达0.01s~0.04s,一般断路器的跳闸时间为0.06s~0.15s,快的可达0.02s~0.06s。

参考资料来源:

我必须要说,你这个问题问的好,很多名词的来历我们并不清楚。我和你一样。

说继电保护得先说“继电器”解释了继电器,就说清楚了继电保护。

继,就是接续的意思,继电器,就是断续 接通和断开电路的装置。

继这个字有继承、承接以前的意思,和继电器使用的因果关系吻合。

续这个字仅接续的意思,和以前没有这种因果的关系,所以不合适。

由继电器组成的保护,就叫继电保护,虽然现在很多保护不是由继电器组成的,但还是延续以前的叫法,叫继电保护,他是一个整体的名字,表示电气元件的保护装置,都叫继电保护,单问继电部分是那个部分,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仅供参考。

继电就是指继电器,之所以叫继电保护是因为在早些时候,电气装置的控制和保护功能都是通过各种继电器配合实现的(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等等)。继电保护部分属于二次原理学科。

另:现如今微机保护装置逐步取代了以往继电器组屏保护装置,而且继电保护也不仅仅是保护装置的功能了,也包括了电动机控制、电气后台等其他功能,所以现在有时也叫微机综保。

纯手打,如有帮助望采纳!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它的主要特点?

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作用包括: (1)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动作; (2)电力系统不正常运行时发报警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处理,使电力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3)电力系统故障时,甄别出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并向故障点与电源点之间,靠近故障点的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将故障部分与电网的其他部分隔离.

继电保护原理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类?

基本原理\x0d\x0a 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发生了故障,是保护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的功能。保护装置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x0d\x0a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x0d\x0a(1) 电流增大。 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x0d\x0a(2) 电压降低。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x0d\x0a(3) 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的,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则是180°+(60°~85°)。\x0d\x0a(4) 测量阻抗发生变化。测量阻抗即测量点(保护安装处)电压与电流之比值。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金属性短路时,测量阻抗转变为线路阻抗,故障后测量阻抗显著减小,而阻抗角增大。\x0d\x0a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如两相及单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分量;单相接地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x0d\x0a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x0d\x0a此外,除了上述反应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外,还有反应非工频电气量的保护。\x0d\x0a\x0d\x0a继电保护可按以下4种方式分类。\x0d\x0a①按被保护对象分类,有输电线保护和主设备保护(如发电机、变压器、母线、电抗器、电容器等保护)。\x0d\x0a②按保护功能分类,有短路故障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前者又可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后者又可分为过负荷保护、失磁保护、失步保护、低频保护、非全相运行保护等。\x0d\x0a③按保护装置进行比较和运算处理的信号量分类,有模拟式保护和数字式保护。一切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和集成电路型(运算放大器)保护装置,它们直接反映输入信号的连续模拟量,均属模拟式保护;采用微处理机和微型计算机的保护装置,它们反应的是将模拟量经采样和模/数转换后的离散数字量,这是数字式保护。\x0d\x0a④按保护动作原理分类,有过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功率方向保护、距离保护、动保护、高频(载波)保护等。

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信号,以便值班员及时处理,或由装置自动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就会引起损坏或发展成为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此时一般不要求保护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暂短地运行波动造成不必要的动作和干扰而引起的误动。

3、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与电力系统中的其他自动化装置配合,在条件允许时,采取预定措施,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继电保护可按以下4种方式分类:

1、按被保护对象分类

有输电线保护和主设备保护(如发电机、变压器、母线、电抗器、电容器等保护)。

2、按保护功能分类

有短路故障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前者又可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后者又可分为过负荷保护、失磁保护、失步保护、低频保护、非全相运行保护等。

3、按保护装置进行比较和运算处理的信号量分类

有模拟式保护和数字式保护,一切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和集成电路型(运算放大器)保护装置,它们直接反映输入信号的连续模拟量,均属模拟式保护;采用微处理机和微型计算机的保护装置,它们反应的是将模拟量经采样和模/数转换后的离散数字量,这是数字式保护。

4、按保护动作原理分类

有过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功率方向保护、距离保护、动保护、纵联保护、瓦斯保护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