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粒径数据怎么看 粒径报告怎么看

粒度分析报告怎么看

1、测试报告由6部分组成:表头、样品信息及测试信息、分析结果、图形、数据表、表尾。

粒径数据怎么看 粒径报告怎么看粒径数据怎么看 粒径报告怎么看


2、量程:即测试范围,在软件的数据模板中选定。

3、分散介质:用于分散被测样品的介质。被测物质与分散介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也不能在其中溶解。

4、分散剂:能够改变颗粒与液体之间的界面状态,促进颗粒充分分散的化学物质。

5、光学浓度:即遮光比。

6、样品浓度:即样品在分散介质中的体积百分比浓度,需要在系数校准设置中输入体积百分比计算系数后才能分析。

7、自由分布:由无约束自由拟合算法所得的样品本身固有的自然粒度分布。软件中还设有R-R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

8、X10:颗粒累计分布为10%的粒径,即小于此粒径的颗粒体积含量占全部颗粒的10%。

9、X50:颗粒粒径分布为50%的粒径,即小于此粒径的颗粒体积含量占全部颗粒的50%。

10、X90:颗粒粒径分布为90%的粒径,即小于此粒径的颗粒体积含量占全部颗粒的90%。

11、X:颗粒群的平均粒径。

12、S/V:体积比表面积,即单位体积颗粒的表面积。

13、X[3,2]:表面积平均粒径,是粒径对表面积的加权平均,又称索太尔平均径。

14、X[4,3]:体积平均粒径,是粒径对体积(或重量)的加权平均,同上述X。

15、拟合误:能谱数据向粒度分布数据转换时产生的计算误。

16、自定义项目分析结果:用户根据需要自行添加的分析项目,添加该分析项目后,软件自动显示出结果。

激光粒度仪检测报告怎么看

在找填充粉体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粒度分析,那么粒度检测报告到底反映了什么?上面的数字又代表了什么?下面介绍。

1. 测试范围是什么?

所测粒径的区域。

2 . 粒径是什么?

颗粒的直径叫做粒径,一般以微米或纳米为单位来表示粒径大小。

3. 什么是等效粒径?

粉体颗粒不可能是完美的球形,所以当一个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同质球形颗粒相同或相近时,我们就用该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直径。

为什么要用等效粒径概念?

由于实际颗粒的形状通常为非球形的,因此难以直接用粒径这个值来表示其大小,而直径又是描述一个几何体大小的简单的一个量,于是采用等效粒径的概念。即在粒度分布测量过程中所说的粒径并非颗粒的真实直径,而是虚拟的“等效直径”。等效直径是当被测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某一直径的同质球体相近时,就把该球体的直径作为被测颗粒的等效直径。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粒度仪所测的粒径是一种等效意义上的粒径。

激光粒度仪是利用颗粒对激光的散射特性作等效对比,所测出的等效粒径为等效散射粒径,即用与实际被测颗粒具有相同散射效果的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大小。当被测颗粒为球形时,其等效粒径就是它的实际直径。

4. 什么是分散介质?

用于分散被测样品的液体介质。分散介质与被测颗粒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也不能溶解被测样品。

5. 分散剂是什么?

能够改变颗粒与液体之间的介面状态,促进颗粒分散的化学物质。

6. 什么是分析模式?

通用模式即自由分布,即由无约束自由拟合算法所得的样品本身固有的自然粒度分布。

7. 什么是拟合误?

能谱数据向粒度分布数据转换时产生的计算误。

8. D10、D50、D97是什么意思?

D10:颗粒累积分布为10%的粒径,即小于此粒径的颗粒体积含量占全部颗粒的10%。

D50:颗粒累积分布为50%的粒径。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这是一个表示粒度大小的典型值,该值准确地将总体划分为二等份,也就是说有50%的颗粒超过此值,有50%的颗粒低于此值。如果一个样品的D50=5μm,说明在组成该样品的所有粒径的颗粒中,大于5μm的颗粒占50%,小于5μm的颗粒也占50%。

D97:颗粒累积分布为97%的粒径。即小于此粒径的颗粒体积含量占全部颗粒的97%。其他以此类推。

9. 粒径分布图如何分析?

粒径分布图是一个正态分布曲线,X轴(水平轴)代表各个粒径,y轴对应含量的百分比,对于一般粉体来讲,粒度分布图越接近正态分布,说明这种粉的一致性好,也就是粒度分布越均匀,使用性越好。

10. 怎么从粒径分布图的特征来判断粉体的优劣?

报告中会有D10、D50、D90、D97类似的数据,在在应用过程中,如果追求细粉的含量,那D97就不能过大,表现在粒度分布图中就是后半部分不能“鼓肚子”或“拖尾巴”这样意味着粗粉含量高,或者颗粒过大。

11. 下面的表格怎么用?

表格中的是各个不同粒度占总颗粒的含量。微分是指单独的该粒度所占的比例(%),而累积的是将前面所有的粒度求和。用减法将某两个累积值相减(或者将该粒度范围内的所有微分值相加),即可获得该范围内粒度所占比例(%)。

粒径分布图怎么分析

问题一:请问粒度分布图和分布表怎么分析?谢谢! 一般粒度分析仪是通过代表性地扫描颗粒数目进行统计,图中蓝色曲线丁表每个粒度所占百分比,对应横坐标(粒度)和左边纵坐标(百分比);红色曲线代表粒度的累积百分比,对应横坐标(粒度)和右边纵坐标(百分比)。从图中可以看出,此颗粒较细,主要集中在50微米到150微米之间。

问题二:粒度分布图数值怎样分析 不知您的问题是不是用激光粒度仪测试后的测试报告中的具体数据代表什么意思,如果是的话我用图片给您解释一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不同仪器得出的测试报告虽然不是完全一致,但主要项还是一致的,我以济南微纳公司3003干法激光粒度仪的测试报告为例。

测试报告说明:

1.测试报告由6部分组成:表头、样品信息及测试信息、分析结果、图形、数据表、表尾。

2.量程:即测试范围,在软件的数据模板中选定。

3.分散介质:用于分散被测样品的介质。被测物质与分散介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也不能在其中溶解。

4.分散剂:能够改变颗粒与液体之间的界面状态,促进颗粒充分分散的化学物质。

5.光学浓度:即遮光比。

6.样品浓度:即样品在分散介质中的体积百分比浓度,需要在系数校准设置中输入体积百分比计算系数后才能分析。

7.自由分布:由无约束自由拟合算法所得的样品本身固有的自然粒度分布。软件中还设有R-R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

8.X10:颗粒累计分布为10%的粒径,即小于此粒径的颗粒体积含量占全部颗粒的10%。

9.X50:颗粒粒径分布为50%的粒径,即小于此粒径的颗粒体积含量占全部颗粒的50%。

10.X90:颗粒粒径分布为90%的粒径,即小于此粒径的颗粒体积含量占全部颗粒的90%。

11.X:颗粒群的平均粒径。

12.S/V:体积比表面积,即单位体积颗粒的表面积。

13.X[3,2]:表面积平均粒径,是粒径对表面积的加权平均,又称索太尔平均径。14.X[4,3]:体积平均粒径,是粒径对体积(或重量)的加权平均,同上述X。

15.拟合误:能谱数据向粒度分布数据转换时产生的计算误。

16.自定义项目分析结果:用户根据需要自行添加的分析项目,添加该分析项目后,软件自动显示出结果。

17.粒度分布图表说明:

?横向是粒径值,该数值呈对数分布。

?左列是体积累计百分比,对应的是上升趋势的曲线图。

?右列是某一区间的体积百分比,对应的是起伏的直方图(或曲线图)。

18.数据列表是分析图表相对应的测试结果。

问题三:怎样形成粒径分布图 测试报告说明: 1.测试报告由6部分组成:表头、样品信息及测试信息、分析结果、图形、数据表、表尾。 2.量程:即测试范围,在软件的数据模板中选定。 3.分散介质:用于分散被测样品的介质。被测物质与分散介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也不能在其中溶

问题四:粒度分布曲线图 有尖峰的曲线上的所有点,都代表那一粒度(横轴)的含量(左边纵轴)。

把下面数值在excel中做出来的图中,纵轴值定为13,尖峰就会有那么高了。

没有尖峰的曲线,叫“累积”线,是那点与小于那点含量的和,它用右边纵轴。d(0.5)是右边纵轴50与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横轴;d(0.1)是右边纵轴10与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横轴;d(0.9)是右边纵轴90与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横轴。

问题五:如何用Origin统计粒径大小及分布 plot--statistic--histogram+probabilities,做好后双击统计柱形图,可以重新设置频数步长范围等,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分析结果见生成的数据表)

问题六:如何用Origin统计粒径大小及分布 数据放在一列,类型设置为Y

选中这列数据,plot选项卡---Statistics---Histogram(如果要画累积分布曲线则选择Histogram+Probabilities)

如果想看统计的数据则可以在Graph界面右键--got to bin worksheet(步长等可以自己设置)

问题七:粒度分布图求解 这种粒度分布图好像不是汇美科气流筛分仪的,好像是激光粒度仪的测量结果。

问题八:粒度分布测量曲线如何解读 告诉我你的邮箱,我给你一篇我写的“粒度基本知识”。其中,前两段就是介绍“粒度分布曲线”如何解读的。

粒度分布中的D10,D50,D90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D10、D50、D90的的粒径大小的参数,代表的含义是10%、50%、90%的颗粒尺寸在所测得的尺寸值。

D10:一个样品的累计(自己加前面或后面所有粒径的百分数),粒度分布数达到1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或大于)它的的颗粒占10%。

D5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它的颗粒占50%,小于它的颗粒也占50%,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D50常用来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

D9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或大于)它的颗粒占90%。

扩展资料

数学方程式亦可用来描述粒度分布。虽曾有人尝试将这类数学式与实际断裂力学相联系,但多数还是一些仅便于表述数据的经验关系式。当数据必须处理时,数学式可能有用;但这往往要求使用计算机,而在这类条件下,实际数据的矩阵表示同样方便,而且更可靠。

粒度数据的图示法通常是以横坐标(x轴)列出颗粒粒度,以纵坐标(y轴)列出测得的基准量。表示数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列出每一粒级中的量(量,分数,或百分数),另一种方法是列出高于或低于某一粒度的累计量(分数或百分数)。

激光粒度仪是根据颗粒能使激光产生散射这一物理现象测试粒度分布,当一束平行光遭遇到颗粒阻挡时,一部分广将发生散射,散射广的传播方向和主光束的传播方向性形成散射角;

它的大小和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越大,产生的散射角越小,反之则越大;同时,散射光的强度代表该粒径颗粒的数量,所以,在不同的角度上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就可以得到样品的粒度分布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粒度分布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的含义是用特定的仪器和方法测出粉体样品中不同粒径颗粒占颗粒体积(或个数等)总量的百分数.。

D10:一个样品的累计(自己加前面或后面所有粒径的百分数),粒度分布数达到1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或大于)它的的颗粒占10%。

D5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它的颗粒占50%,小于它的颗粒也占50%,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它不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另有参数,例如D(4,3)、D(3,2)等等。

D9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或大于)它的颗粒占90%。 .

一楼回答基本可以,就是“D50常用来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这句话是错误的。为了不要误传,我按他形式重写了。希望学习者注意。

如何进行数据粒度分析

方法:横向是粒径值,该数值呈对数分布。左列是体积累计百分比,对应的是上升趋势的曲线图。右列是某一区间的体积百分比,对应的是起伏的直方图(或曲线图)。数据列表是分析图表相对应的测试结果。

拓展:

X10:颗粒累计分布为10%的粒径,即小于此粒径的颗粒体积含量占全部颗粒的10%;

X50:颗粒粒径分布为50%的粒径,即小于此粒径的颗粒体积含量占全部颗粒的50%;

X90:颗粒粒径分布为90%的粒径,即小于此粒径的颗粒体积含量占全部颗粒的90%;

X:颗粒群的平均粒径;

S/V:体积比表面积,即单位体积颗粒的表面积;

X[3,2]:表面积平均粒径,是粒径对表面积的加权平均,又称索太尔平均径;

X[4,3]:体积平均粒径,是粒径对体积(或重量)的加权平均,同上述X。

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图如何看

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图看法:对于一般粉体来讲,粒度分布图越接近正态分布,说明这种粉的一致性越好,也就是粒度分布越均匀,使用性能越好。

可以从粒度分布图上的,特征值来判断粉的优劣,比如D10, D50,D90,D97类似的数据,在一般的应用过程中,如果是追求细粉含量,那D97就不能过大,粒度分布图中,后半部分的就不能“鼓肚子”或“拖尾巴”,这样意味着粗粉含量高,或者大颗粒过多。

原理

当光射到远小于其波长的小颗粒上时,光会向各方向散射(瑞利散射)。如果光源是激光,在某一方向上,我们可以观察到散射光的强度随时间而波动,这是因为溶液中的微小颗粒在做布朗运动,且每个发生散射的颗粒之间的距离一直随时间变化。

来自不同颗粒的散射光因相位不同产生建设性或破坏性干涉。所得到的强度随时间波动的曲线带有引起散射的颗粒随时间移动的资讯。动态光散射实验易受灰尘或杂质影响,故样品的过滤和离心十分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