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2021年海外归国科学家有多少 海外归国的科学家

近年,至少1400名美华裔科学家转而到中国开展研究,为何出现了归国潮?

因为现在中国的发展日益加快,祖国的科技力量非常强大,也需要更多的人才来参与发展。还有就是中国的待遇也比较好对科研人员的保护比较到位,华裔的中国心与民族自豪感也在日益增长。

2021年海外归国科学家有多少 海外归国的科学家2021年海外归国科学家有多少 海外归国的科学家


因为国外的许多发展前景并不好,而且相对一些经济压力也比较大,所以会出现了归国潮。

这些人大多在国外接受了多年的高等教育或研究,他们对中国的现状已经有深刻的了解,并愿意为中国做出自己毕生的贡献。

海外回祖国的科学家

钱学森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钱学森

归国科学家有哪些

归国科学家举例如下:

1、钱学森于1955年回国。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钱三强于1948年夏天回到战乱中的祖国。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

3、赵九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促进组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国庆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4、王大珩1948年回国后对中国技术光学、激光、光学计量、光学玻璃和光学工程等研究较深。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5、郭永怀1957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2020华裔科学家回国数量

11月13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马毅在社交平台宣布,2023年起,将从伯克利停薪留职,加入香港大学,出任数据科学学院院长。就在前不久,著名科学家颜宁也宣布从普林斯顿大学辞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事实上,正有越来越多的华人科学家选择离美归国。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中心教授谢宇、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教授林希虹、麻省理工学院核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李巨等学者关注到这一现象,他们统计分析发现,2019-2021年间,有3878名华人科学家离开美国科研机构,回到中国开展研究。这项题为《身陷囹圄:美国华人科学家的恐惧》的研究,近日发表在预印本网站arXiv。该研究也剖析了促使这些华人科学家离美归国的原因,主要包括中国在科学方面大量而快速的投资、在中国任职的高社会声望和有吸引力的酬劳、能干的合作者和助手。2018年“中国行动计划”实施后,归国趋势更为明显。这也成为华人科学家选择回国的重要拉动因素之一。

2021年,有1490名研究者离美归国

作者认为,几十年来,中国一直是美国科学家最重要的外国供应商。早在2007年,有报告指出“美国科学可能正在衰落,并很快失去其一直以来在世界的领导地位”。对此,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谢宇等经过研究,反驳了上述观点,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美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最优秀、最聪明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是对其本土人才培养的有力补充。在2020年,美国共有34000名科学/工程(S/E)领域博士,约15000名(46%)是“外国学生”。在这些外国学生中,来自中国的占比最大,为37%。也就是说,有约5730名中国学生在美国获得S/E博士学位。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在2005-2015年中,约有87%的中国留学生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这是美国S/E领域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些重要的变化也在发生。2018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中国行动计划”。该计划借口“打击经济间谍”和“打击窃取知识产权”,针对华人科学家和与中国有合作关系的科研人员进行系统性调查。作者指出,该计划因其种族定性受到科学界和民权倡导者的严厉批评,导致其名义上在2022年初结束,但其实质性行动并未结束。截至目前,该计划已经公开调查了约150个学术科学家,并以刑事罪名起诉了其中的二十多人。这引起了恐慌,使得美国华人资深学术研究人员大量撤离。研究显示,“中国行动计划”颁布的第一年,就

中国有那些海外学成而归的科技人才?

1、 钱学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

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2、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

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3、华罗庚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4、茅以升

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5、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