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活动——因材施教的原则

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加的与数学学习有关的各种活动。正确组织和吸引学生参加这种活动,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发展数学才能。

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活动——因材施教的原则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活动——因材施教的原则


活动内容有:群众性的数学普及讲座,纪念数学家,数学游艺会,数学园地刊物,数学竞赛,数学小组,以及学生个人的课外阅读、翻译、撰写数学小论文等。

学校和教师要注意选择和组织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自愿参加, 并有组织、有目的、有成效地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它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可以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称为“第二课堂”.正确组织和吸引学生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和特长,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和选择职业创造有利的条件。

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制作教具,指导阅读数学书刊,办数学墙报,编数学论文集,进行专题报告(如中外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某些现代数学理论的通俗介绍等),办数学故事会,进行数学竞赛,举办数学游戏,实地测量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发展个性特长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单一化的数学学科课和教材,主要考虑的是如何适应儿童、少年心理结构的共性,而远远适应不了儿童、少年心理结构的个性发展和爱好、兴趣、特长的培养。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对于国民数学素质的要求应该是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的,也就是说,重视个性培养、加强激发兴趣、发展特长,因材施教是必需的。要完成这一任务,数学活动课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个性是指人的特质和品格,是认识、情感、气质、性格、价值观等各种特质的总和,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表现的基本因素。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探讨、解答能充分表现个性,也在活动中形成个性,使他们初步具备较为完美的个性。

二、有助于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创新意识

纵观课堂教学,学生在具备相应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以及一定的数学能力以后,往往就不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很自然地会把注意力转向课外,容易对一些数学现象、数学、难点产生兴趣。给学生一个拓展思维、发展创新能力的空间,数学活动课为我们提供了可能。

三、有助于调动手脑结合,培养动手能力

数学活动课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动脑又动手,可以使学生手脑结合,心灵手巧。“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

在活动课中,教师应善于领悟教材的编排意图,从学生的知识需要及兴趣出发,有目的、有地多组织一些可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剪剪、拼拼、折折、量量、画画、算算等充满“游戏”的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如教学一位数乘法后,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练习转盘;教学正方体的特征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正方体展开图的类型;教学体积计算后,可以学生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等。

这种活动,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操作内容步骤,同时要预计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课中要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指导要适当。

四、有助于强化学以致用,沟通理论与实践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加强沟通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活动课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渠道。

五、有助于丰富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丰富的精神生活,对于实现“和谐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在较长时间的课堂学习之后,往往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在生理上表现为动作不协调、不准确、肌肉痉挛、麻木等;在心理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反映速度下降、情绪怠倦等。

开展数学活动课,让学生参与活动,一是调节了学生的紧张情绪,从课本中解脱出来,投其所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自由探索、自由发现、自由创造,不受空间限制,学习变得主动而积极。

二是活动课联系现实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了大量的数学常识,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根本无法学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对学习的目的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在日常生活中计数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易于计数的对象:衬衫上的纽扣;超市货架上的橘子;上楼时的台阶数……先从一些比较少的数量开始(不超过5个),再逐渐增加难度,这样能确保你的孩子不断接受挑战。2、转换排列方式找一些硬币,它们的数量以孩子能数过来为准。首先,让他数一变硬币;然后,你将硬币的排列变化一下,如从一列变为圆圈,并请孩子再数一遍。如果他因为得到了相同的数字而感到惊讶,那么就在改变一次硬币的排列,并让他继续数数,直到孩子自动应答而不在计数为止。这时候,孩子已经明白了数的不变性。3、寻找相配的东西如果孩子在一一对应上有些困难,你不妨用成对的物品和他一同玩游戏,帮助他掌握这个技能。你需要的工具可以是勺子和碗、杯子和碟子、公鸡和母鸡等等。在游戏的过程中,你不断要求孩子进行配对——这样他关于“一一对应”的理解就能够得到加深了。4、玩涉及计数的桌游一些简单的棋盘游戏,例如糖果乐园,非常适合帮助孩子在游戏的同时掌握的用法和相关的计数规则。其它更复杂的游戏可能会涉及更多的数字,例如扑克。我建议家长在训练的初期使用简单的游戏避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在孩子掌握一定的数学技巧后增大游戏的难度。

5、在家里认识形状在你家的周围带着孩子认识基本的几何形状:方形的电灯开关,圆形的碗,三角形的道路指示牌……让你的孩子说说这些几何图形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这可以帮助他们记下各个图形的特点并有效地加以区分。

你可以先把六边形画出来,然后分成六个三角形,

三个三角形成一组就是两个梯形,、

二个三角为一组就是三个平行四边形 三个三角形,二个三角形与一个三角形就是第四种

速算法则

1、十几乘十几: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例:12×14=?解: 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23×27=?解:2+1=32×3=6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37×44=?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例:21×41=?解:2×4=8 2+4=6 1×1=1 21×41=861

5、11乘任意数: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例:11×23125=?解: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 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 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例:13×326=?解:13个位是3 3×3+2=11 3×2+6=12 3×6=18 13×326=4238 注:和满十要进一。

=============================================================

看了电视上举例讲到的“一分钟速算口诀”,觉得非常好,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两位数相乘,在十位数相同、个位数相加等于10的情况下,如62×68=4216

计算方法:6×(6+1)=42(前积),2×8=16(后积)。

一分钟速算口诀中对特殊题的定理是:任意两位数乘以任意两位数,只要魏式系数为“0”所得的积,一定是两项数中的尾乘尾所得的积为后积,头乘头(其中一项头加1的和)的积为前积,两积相邻所得的积。

如(1)33×46=1518(个位数相加小于10,所以十位数小的数字3不变,十位大的数4必须加1)

计算方法:3×(4+1)=15(前积),3×6=18(后积)

两积组成1518

如(2)84×43=3612(个位数相加小于10,十位数小的数4不变 十位大的数8加1)

计算方法:4×(8+1)=36(前积),3×4=12(后积)

两积相邻组成:3612

如(3)48×26=1248

计算方法:4×(2+1)=12(前积),6×8=48(后积)

两积组成:1248

如(4)245平方=60025

计算方法24×(24+1)=600(前积),5×5=25

两积组成:60025

ab×cd 魏式系数=(a-c)×d+(b+d-10)×c

“头乘头,尾乘尾,合零为整,补余数。”

1.先求出魏式系数

2.头乘头(其中一项加一)为前积 (适应尾相加为10的数)

3.尾乘尾为后积。

4.两积相连,在十位数上加上魏式系数即可 。

如:76×75,87×84吧,凡是十位数相同个位数相加为11的数,它的魏式系数一定是它的十位数的数 。

如:76×75魏式系数就是7,87×84魏式系数就是8。

如:78×63,59×42,它们的系数一定是十位数大的数减去它的个位数。

例如第一题魏式系数等于7-8=-1,第2题魏式系数等于5-9=-4,只要十位数一,个位数相加为11的数一律可以采用以上方法速算。

例题1 76×75, 计算方法: (7+1)×7=56 5×6=30 两积组成5630,然后十位数上加上7后的积为5700。

例题2 78×63,计算方法:7×(6+1)=49,3×8=24,两积组成4924,然后在十位数上2减去1,后的积为4914

常用速算口诀(三则)

(一)十几与十几相乘

十几乘十几,

方法容易,

保留十位加个位,

添零再加个位积。

证明:设m、n 为1 至9 的任意整数,则

(10+m)(10+n)

=100+10m+10n+mn

=10〔10+(m+n)〕+mn。

例:17×l6

∵10+ (7+6)=23(第三句),

∴230+7×6=230+42=272(第四句),

∴17×16=272。

(二)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互补(和为10)的两位数相乘

十位同,个位补,

两数相乘要记住:

十位加一乘十位,

个位之积紧相随。

证明:设m、n 为1 到9 的任意整数,则

(10m+n)〔10m+(10-n)〕

=100m(m+1)+n(10-n)。

例:34×36

∵(3+1)×3=4×3=12(第三句),

个位之积4×6=24,

∴34×36=1224。 (第四句)

注意:两个数之积小于10 时,十位数字应写零。

(三)用11 去乘其它任意两位数

两位数乘十一,

此数两边去,

中间留个空,

用和补进去。

证明:设m、n 为1 至9 的任意整数,则

(10m+n)×(10+1)=100m+10(m+n)+n。

例:36×ll

∵306+90=396,

∴36×11=396。

注意:当两位数字之和大于10 时,要进到百位上,那么百位数数字就成为m+1,

如:

84×11

∵804+12×10=804+120=924,

∴84×11=924。

两位数乘法速算口诀 一般口诀:

首位之积排在前,首尾交叉积之和十倍再加尾数积。如37x64=1828+(3x4+7x6)x10=2368

1、同尾互补,首位乘以大一数,尾数之积后面接。 如:23×27=621

2、尾同首互补,首位之积加上尾,尾数之积后面接。87×27=2349

3、首位一尾数互补者,大数首尾平方减。如76×64=4864

4、末位皆一者,首位之积接着首位之和,尾数之积后面接。如:51×21=1071

------ “几十一乘几十一”速算 特殊:用于个位是1的平方,如21×21=441

5、首同尾不同,一数加上另数尾,整首倍后加上尾数积。23×25=575

速算1),首位皆一者,一数加上另数尾,十倍加上尾数积。17×19=323---- “十几乘十几”速算 包括了十位是1(即11~19)的平方,如11×11=121---- “十几平方”

速算 2)首位皆二者,一数加上另数尾,廿倍加上尾数积。25×29=725----“二十几乘二十几”

速算 3)首位皆五者,廿五接着尾数积,百位再加尾数之和半。57×57=3249----“五十几乘五十几”

速算 4)首位皆九者,八十加上两尾数,尾补之积后面接。95×99=9405----“九十几乘九十几”

速算 5)首位是四平方者,十五加上尾,尾补平方后面接。46×46=2116---- “四十几平方”

速算 6)首位是五平方者,廿五加上尾,尾数平方后面接。51×51=2601---- “五十几平方”

6、互补乘以叠数者,首位加一乘以叠数头,尾数之积后面接。37×99=3663 7、末位是五平方者,首位加一乘以首,尾数之积后面接。如65×65= 4225---- “几十五平方”

8、某数乘以一一者,首尾拉开,首尾之和中间站。如34×11=3 3+4 4=374 9、某数乘以十五者,原数加上原数的一半后后面加个0(原数是偶数)或小数点往后移一位。如151×15=2265,246×15 =3690

10、一百零几乘一百零几,一数加上另数尾,尾数之积后面接。如108×107=11556

11、俩数2者,俩数平均数平方再减去一。如49x51=50x50-1=2499

12、几位数乘以几位九者,这个数减去(位数前几位的数+1)的作积的前几位,末位与个位补足几个0。

1)一个数乘9:这个数减去(个位前几位的数+1)的作积的前几位,末位与个位补足10 4×9=36 想:个位前是0, 4-(0+1)=3,末位是10-4=6 合起来是36 783×9=7047 想 个位前是78,783-(78+1)=704,末位是10-3=7 合起来是7047

2)一个数乘99:这个数减去(十位前几位的数+1),末两位凑100: 14×99= 14-(0+1)=13, 100-14=86 1386 158×99= 158-(1+1)=156, 100-58=42 15642 7357×99= 7357-(73+1)=7283 100-57=43 728343

3)一个数乘999:可以依照上面的方法进行推理:这个数减去(百位前几位的数+1),末三位凑1000 11234×999= 11234-(11+1)=11222,末三位是1000-234=766,11222766

101×二位数速算

一遍二位数

例如:23×101=2323

11×二位数速算

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例如:23×11=253

重庆高考赋分规则

重庆高考赋分规则如下:

高考赋分制计算法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

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以上5个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比例及赋分区间是事先设定的固定规则,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高考赋分制如何计算。

1.确定赋分区间。将每个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出A、B、C、D、E五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

2.确定原始分数区间。与赋分区间相对应,以每个科目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及其得分来确定原始分数区间。

3.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设原始分数区间值与原始分之为R,原始分与原始分数区间小值之为r,赋分区间值为A,小值为a,赋分成绩为未知数T,其余均为已知数。赋分公式为R/r=(A-T)/(T-a),经过计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高考赋分制好不好。

1.赋分制的优点:缩小科目难度不同造成的分数别。

比如我选物理,却只考了70分,另一位同学选历史考了90分。如果就将原始分数记录较终高考成绩,那么这个70分和90分的可比性到底有多大呢?

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物理比较难,我的物理分数是考试的较,而由于历史这次出题比较简单,90分可能只是全体历史考生的中间成绩。如果就将原始分数记录高考总分,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利用赋分制之后,就不注重学生的原始分数到底多少,而是利用学生在所考科目里的名次进行赋分,不管考多少分,你得相对名次是展现你真正的实力的,这相对就比较公平了。

2.赋分制的缺点:没有考虑不同选科学生的能力水平别。

举个例子,选物理的有50位同学,这50位都是学霸。选生物的也有50位同学,但这50位同学成绩都只是中等或靠后。

那么,选物理的较后一名同学的能力也比选生物同学的能力要强。但是赋分制之后,选物理的较后一名同学的成绩是40分,选生物的的同学成绩是100分,这显然不公平。

数学竞赛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数学竞赛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竞赛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展示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的成果。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具体目的如下:

1、提高学生的计算、速算等数学基本能力,为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良好的数学校园文化氛围,在全校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潮。

3、通过活动,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活动时间:

第十七周周三、周四两天,周三一、二年级分别进行口算和算“二十四”比赛,周四三—六年级进行数学竞赛。

四、参赛人员:

一至六年级先在班级内进行海选,每班选出10名同学代表班级到年级进行比赛。

五、竞赛方式:

由数学教研组统一安排,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竞赛。

六、竞赛内容:

一年级口算比赛;

二年级算“二十四”比赛;

三至六年级数学综合应用知识竞赛。

七、活动要求

1、命题要求:

(1)一年级口算试题,以本学期教材为重点,以学生速算的“快”、“准”、“巧”为特点,适当变化题型。

(2)二年级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让孩子熟练运用来进行算二十四比赛;

(3)三至六年级数学综合应用知识竞赛试题,命题力求多样新颖,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体现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拟定100分题。

(4)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以年级为单位,以本为本,适当拓展,力求难易适中。

2、一年级口算竞赛时间为3—5分钟,二年级算二十四竞赛时间为6—10分钟,三至六年级数学综合应用知识竞赛时间为40分钟。

3、评卷:竞赛当日下午第五、六节课,采用密封、交叉评卷的形式进行,评卷教师为一至六年级教师。

4、设奖:各年级按成绩由高到低评出一等奖为所有参赛人员的10%,二等奖20%,三等奖30%。

5、成绩汇总:竞赛活动后,阅卷教师统计学生的成绩,并进行成绩分析,再上报教研组存档。

6、各年级的任课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

数学竞赛活动方案2

一、竞赛目的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特组织本次活动。

二、竞赛内容: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以年级为单位,以本为本,适当拓展,力求难易适中。限时120分钟。

三、参赛对象 :各年级学生报名与老师相结合

参赛时间:20xx年12月21日

星期天,晚上8点30分

参赛人数:高一、高二、高三

四、评奖设置:

个人奖,年级各多少名,按分数高低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五、试卷拟定人: 高一、高二、高三

参赛场地:(教研室定)

监考老师(兼司铃员):高一、高二、高三

试卷批改:高一、高二、高三

六、活动总结

竞赛活动结束后试卷批改教师开始批改试卷,试卷批改结束,将参赛成绩统计交到教研处,由教研室进行成绩审核和奖励确定。

七、注意事项:

1、凡在指定时间内缺席的个人视为主动弃权。

2、监考:考前10分钟请监考老师到教研室领取试卷。提前5分钟进场,组织学生就坐,强调把班级和姓名一律写在左边密封线内。

数学竞赛活动方案3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检测学生数学计算学习情况,极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准确、快速、科学、灵活”地进行计算。我校决定举行全校性的计算比赛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巩固学生的基本计算方法,加强学生对计算的熟练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我校的校本研修进一步完善。

二、主办:教导处

三、承办:数学教研组

四、竞赛时间和地点:

20xx年4月 16 日(周二)下午在学校教学楼前举行。

五、参加单位: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各班先自行组织预选,然后根据成绩每班选出15名学生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比赛。

六、决定名次的奖励办法。

本次比赛是以年级为单位,每个年级按总分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四名,学校将给与奖励和一定的奖品。

七、竞赛办法:

⑴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竞赛时各年级同时进行。

⑵本次竞赛的时间为60分钟。

⑶各年级组的老师必须按教导处的要求提前做好准备。

口算题:80道(每小题0.5分) 笔算题:20道(每小题3分)

八、比赛时以广播口令为准。

九、监考老师:

一年级:赵秋玲 二年级:邢红妮 三年级:辛 靖

四年级:郭红卫 五年级:冯竹娟 六年级:王 涛

20xx年4月8日

数学竞赛活动方案4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我校数学教学工作,本着从基础入手,扎实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原则,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灵活的解题技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通过竞赛,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活动范围: 全学区一至六年级学生,[班级人数不足10人(含10人)的选2名学生参赛,其余的`各班选5名学生参赛]

三、竞赛内容

1、学校统一命题,命题力求多样新颖,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体现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年级为单位,以课本内容为本,适当拓展,力求难易适中。

四、活动过程

1、第一阶段:按照学校大事活动的安排,班级内积极营造学习数学的浓厚氛围,强化课堂教学,各班数学教师要“抓两头促中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推选出代表班级数学学习水平的五位学生名单上报数学教研组。

2、第二阶段:数学组根据竞赛内容统一命题,分年级统一进行学校组织的竞赛。

(1)竞赛时间:20xx年5月4日

(2)竞赛地点:

一年级:阅览室

二、三年级:会议室

四年级: 电脑室

五年级: 多媒体室

六年级: 实验室

(3)答卷时间:一、二年级为60分钟,三—六年级为90分钟。

五、竞赛要求

1、各年级各班班主任与数学教师要认真组织,数学教师要强化教学备课、教学研究、课堂教学、学生辅导、作业批阅、学习习惯、教学反馈等,促进班级数学质量的整体上升。

2、学校组织竞赛中,各班要提前10分钟把考生带到竞赛地点,保持教室内安静整洁,不得随地乱扔杂物。

3、监考教师安排(试卷收回后清点人数,以年级密封)

一年级监考教师: 陈世红

二、三年级监考教师: 米宝艳

四年级监考教师: 田蓉

五年级监考教师: 陈友友

六年级监考教师: 陈红英

4、阅卷安排

①、各年级数学教师围绕试题要求做好评分标准。

②、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交叉阅卷。

5、本次竞赛中,应参与而因任何原因未参加者按弃权处理。

六、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一二三年级设一二等奖各3名。四五六年级设一二等奖各4名。

数学竞赛活动方案5

一、二年级数学计算比赛方案

比赛时间:第11周周四中午。

参加对象:全体二年级学生。

试卷来源:数学教研组。

监考方式:1班老师监考2班,2班老师监考3班,依次类推。

改卷方式:封卷,由一年级数学教师批改、登记。

内容及方式:卷面分口算部分和笔算部分。口算以表内乘除和简单的加减为主,笔算以两位数加减为主。口算100题,笔算10题。

未过关学生允许再参加一次过关测试,第二次过关测试时间预定为第13周周四中午。

评奖比例:85分为过关,95分以上为。学生颁发证书予以表彰。班级评奖按年段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

二、三~六年级数学竞赛方案

比赛时间:第12周周三、周四。三、四年级周三中午,五、六年级周四中午。

参赛人员:三~六年级每班10人。

比赛地点:赛前另行通知。

比赛内容:以现阶段教学内容为准线,适当增加奥数知识。其中三、四年级课本知识70%,奥数知识30%;五年级课本知识60%,奥数知识40%;六年级课本知识50%,奥数知识50%。

监考及批改:三四年级交换监考及批改,五六年级交换监考及批改,具体由学术团队组长负责安排、协调。教导处核实后确定名次,颁奖。

试卷来源:教导处牵头,各奥数俱乐部指导老师每人一份,四年级老师出三年级试卷,五年级老师出四年级试卷,六年级老师出五年级试卷,六年级试卷由外校老师负责。

改卷方式:封卷,交换年级批改、登记。

评奖比例:个人评奖按年段评出一二三等奖各20%、20%、30%,班级评奖按年段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

数学竞赛活动方案6

一、活动目的

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动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竞赛奖励数学能力突出,表现优异的学生。拟于12月2日(第十四周星期二)举行高中数学竞赛。

二、比赛时间:12月2日晚6:20---8:20

三、比赛地点:学校阶梯教室(或高二级两个活动室)

四、活动对象:

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各级参赛选手分别60人)

五、活动方式:

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各年级分别命题,同时开展数学竞赛

六、题型及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1、填空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2、解答题共05题,每题8分,共40分

七、奖项设置:

分级设奖,每级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获奖学生颁发奖品,一等奖的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八、命题人:

高一级:邓华贵

高二级:杨水源

九、工作人员:

总负责:刘青青

协调:杨汉林、杨福生、(横幅、摄影)

监考:高一级:周丽群、邓华贵

高二级:胡芫祯丁敏

评卷人员:高一级:谢大钰、邓华贵、肖珍、周丽群

高二级:钟水兵、杨水源、胡芫祯、丁敏

备注:因活动时间为晚上,所以工作人员按晚自习蹲班发放加班费。

数学竞赛活动方案7

一、指导思想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决定在20xx年__月举行数学竞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参赛对象

一至六年级每班选派5名学生参加竞赛。

四、竞赛时间和地点

1、竞赛时间:20xx年__月__日,星期四上午第三四节。

2、竞赛地点:多媒体教室。

五、竞赛形式

笔试,80分钟内完成一张竞赛试卷。

六、竞赛标准

根据卷面分数评出各类奖项。

七、奖项设置

每个年级按成绩从高到低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二名。

八、出题、监考、阅卷教师

出题:__、__。

监考:__、__。

阅卷:__、__。

数学竞赛活动方案8

一、指导思想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决定在20xx年11月2日举行数学竞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参赛对象

一至六年级每班选派10名学生参加竞赛

四、竞赛时间和地点

1. 竞赛时间: 五、六年级11月2日 上午9:00--9:40

一、二年级11月2日 下午13:40--14:10

三、四年级11月2日 下午14:50--15:30

监考人 : 五六年级 冯常宝 李兰琦 陈 燕 夏 欣

一二年级 孙 莉 李玉侠 潘晓蕾 李 梅

三四年级 杨韶芬 李伟伟 赵玉红 宋丽丽 竞赛地点: 三楼会议室

五、竞赛形式

按规定时间笔试完成竞赛试题

六、竞赛标准

根据卷面等级评出各类奖项

七、奖项设置

一二三四六年级 一等奖18名 二等奖24名 三等奖18名

五年级 一等奖21名 二等奖28名 三等奖21名

八、考号安排

各年级从一班开始排序 一班:1至10 号

二班:11至20号

三班:21至30号

四班:31至40号

五班:41至50号

六班:51至60号

七班:61至70号

九、注意事项

1.请各班数学老师将参赛学生进行编号,提前带学生对号入座。2.如监考老师有上课任务,请提前进行调课。

实 验 小 学

二○XX年十月三十一日

数学竞赛活动方案9

一、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地展示我校素质教育成果,更好地推进我校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依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经研究决定,本学期选择一、三年级数学开展数学竞赛活动。

本次学科竞赛活动,本着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的教学工作,扎实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空间与机会,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也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及好学上进的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活动对象

数学学科竞赛活动:一、三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方式

1、预赛。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全员参与,各年级组统一活动步骤、形式与内容,老师负责各自班级的竞赛辅导和预赛选拔工作。预赛时间自20xx年__月__日——__日,__月中旬为班级积极备赛时间,训练的形式要创新,要活泼,要讲实效。

2、决赛:

(1)参赛对象:每班在预赛的基础上选拔10名选手参加本年级组相应项目的决赛。

(2)组织命题:由学校教导处统一组织命题,统一采用闭卷和书写答卷形式。

(3)决赛时间:20xx年__月__日。上午10:30—11:30一年级数学。下午2:30—4:00三年级数学。

(4)决赛地点:多媒体教室。

(5)相关要求:

①相关教师12月21日前确定参赛选手名单及期中考试考号,上交给语、数教研组长,学生考号由学校统一编排。

②各参赛选手自带圆珠笔、铅笔、三角尺、橡皮等文具及草稿用纸提前5分钟入场。

③各班参赛人数仅限10人,为方便且支持竞赛的实施,不得随意增派或者有意少派。各班参赛选手由科任老师提前10分钟带领到赛场入口处列队静候。

四、竞赛内容

以本学期的内容为主。数学竞赛活动着重于检测学生对“双基”的掌握与运用,以“紧贴教材内容、凸显课标理念、注重实践应用”为特点,基础题约占60℅,拓展题约占40℅。

五、奖项设立

1、个人奖。活动共设个人奖63名。具体设立奖项如下:

一——三年级分别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

2、团体奖。本次竞赛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设立团体奖(以各个代表队获得的团体总分从高向低排序确立团体奖的获得)。

数学竞赛活动方案10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加快对新教材研究的步伐,深入研究在新形势下小学数学领域内如何具体落实新课程理念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教学水平。按学校工作定于本周开展全校数学竞赛。

一、活动宗旨:

1、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竞赛形式:

一至六年级各班按班级总人数的10%(四舍五入)选人参赛。数学比赛笔试进行,试卷满分100分。

三、竞赛时间、赛场安排:

低年级组(一、二年级):13日(周三)中年级组(三、四年级):14日(周四)高年级组(五、六年级):15日

比赛时间统一为中午12:50至1:50

各年级统一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比赛,由各班任教教师提前通知学生到场。

四、竞赛试题准备:

由学校教导室、数学教研组共同出题,试卷保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

五、阅卷、监考教师安排:

一年级:王丽玲、曹彦

二年级:刘竹喧、刘玉梅

三年级:伍向华、曾阳峥

四年级:贺锦芳、袁桂辉

五年级:田立、谢东辉

六年级:李果、邹娟

考前10分钟监考教师到教导处领试卷,考后密封试卷。周一教研组统一分工阅卷。由教研组长整理后将试卷及评奖结果交教导处。

六、评奖:

比赛成绩排名后,按名次取各年级参赛总人数的60%进行评奖(不分班)。一等奖占参赛人数10%,二等奖占参赛人数20%,三等奖占参赛人数30%。

速算大赛展风采,优化思维促发展——小学数学“速算小能手”大赛简报

为了落实《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重视口算的要求,培养学生扎实的口算基础技能与灵活敏捷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口算能力,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感悟数学思想。2021年12月13日下午课外活动,西坝小学“速算大赛展风采”数学口算竞赛活动在各班举行。

此次比赛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口算竞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感悟数学思想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

比赛采用计时的方式,十分钟内完成,赛题都是由老师们精心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比赛现场,各班参赛小选手摩拳擦掌,沉着冷静、答题神速,将平时训练的技巧用于实际,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表现出高超的速算能力。时间转瞬即逝,从孩子们紧张的表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奋勇争先的决心和信心。

经过紧张、激烈的竞争,一大批数学口算能力过硬的学生脱颖而出,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通过本次比赛,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了锻炼,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既培养了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又为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老师们更加了解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重庆市体育高考评分标准详细表格

重庆市体育高考评分标准详细表格

一、高考体育考试内容

1、高考体育考试项目分为身体素质项目、辅助技术项目、专项技术项目三部分。身体素质项目:100米跑、800米跑、5米三向折回跑。辅助技术项目:篮球往返运球单手低手投篮、排球传球垫球、足球定位球传准与颠球、体操预摆分腿腾越纵箱(男)或分腿腾越横箱(女)。考生只能在上述四个辅项中选择一项考试。

2、专项技术项目:考生可在田径(除100米、800米外)、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网球、武术、游泳、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跆拳道中任选一项。

二、体育生高考分数怎么算

体育高考分数公式:体育成绩(满分100)×3.75+文化成绩(满分750)×0.5=综合成绩。体育高考生高考分数的计算为两者(文化分与专业分)相加。文化分和专业分都是有分数线的,一般只要分数线过了,就没有问题了。另外具体怎么划分需要看报考的院校,因为不同省份对体育生的考核要求可能不同,详情可以咨询当地相关通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