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三阶魔方还原法_三阶魔方公式图解

魔方三阶还原教程如下:

三阶魔方还原法_三阶魔方公式图解三阶魔方还原法_三阶魔方公式图解


第一步:小白花(又称顶层架十字,黄色的中心块做花蕊,四个白色的棱块做花瓣)。

拿到一个打乱的魔方,先找到黄色的中心块,保持黄色中心块在上,开始找四个白色的棱块在哪里,如果有找到白色的棱块是已经在了上图中白色的位置,这代表该棱块已经完成,继续找其它没有完成的棱块。

第二步:底棱归位(又称底部架十字,底层四个棱块正确复原的过程)。

完成了第一步小白花,继续保持黄色中心块在上面,拿好魔方,看魔方的右边中心块是什么颜色,就转动黄色顶层,让白色棱块的侧边颜色和右边中心块的颜色一样,这时就转动右手两次,该白色棱块就正确的回到它最终的位置。

第三步:底角归位(复原魔方第一层四个角块)。

魔方共有八个角块,先从顶层角块的位置来找有白颜色的角块;找到一个有白色的角块,念出该角块的另外两个颜色,例如找到一个白蓝红的角块,需要把该角块放在蓝色中心块和红色中心块的中间。

第四步:中棱归位(复原魔方中层四个棱块的步骤)。

底层四个白色的棱块在前两步已经完成归位,魔方共有十二个棱块,剩余的八个棱块分别在中层和顶层。完成好的魔方,顶层四个棱块一定是有黄色的棱块,中层四个棱块一定是没有黄色的棱块。

第五步:顶棱归位(已经面位的四个顶棱的另一面的颜色和所在的另四个面的中心块颜色同色)。

当只有一个棱块已经归位,把归位的棱块放在后面,左前右三个棱块需要交换位置,先看前面的中心块是什么颜色,再看对应颜色的棱块是在左侧还是右侧,魔方的六面也就复原了。

三阶魔方还原公式图解如下:

操作环境:一个打乱了的魔方。

1、一个打乱的魔方,首先需要找到中间是黄色的那一面在上,然后将它的上下左右想办法变成都是白色的方块,如下图所示。会有白色在第一层、第二层、在底层三种情况,要分情况进行选择。排列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2、调整将第一步四个白色方块对应的四边的中心颜色分别和第一层的第二个方块相同,就是要将白色方块旋转下来,每一边经过两次侧拧,然后分别拧四次,拧完后将底部朝上,发现底部会有白色的十字。

3、在上一步的基础上,找到其他的不在顶层的白色方块的位置,会有第一层、第三层、底层三种情况,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适合的方法,然后将白色的部分转上去,四边都这样做,结果如图所示。

4、首先要将中间是黄色的那一面放在顶部,然后会便成第三层的所有颜色和第二层中间的颜色相同,可能还会有和第一层中间颜色相同的情况,需要进行调整。这一步公式会比较复杂,如果记不住的话可以适当参考网络等。中间步骤会有第二层的两个相邻方块颜色和底层相等。

5、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要将黄色色块是中心点的位置的四周都变成黄色,这一步也需要应用公式。将魔方的中间和任意两侧做出一个拐角的形状,将第二层向右转,最左侧向前转,最上层向前转,最右层向前转,前面一层向右转,第二层再向左转,角度都是90度。

6、在十字的基础上,这一步要求需要将顶部全部变成黄色的,因为步骤很多,同样需要使用公式。就算要将在顶部的那一个不在十字中的黄色保持住,然后将其他的三个小黄色块翻上来。这一步是对最前面一层和最上面一层进行的重复操作。

7、在顶层的颜色全部变为黄色后,最后就是对四面第一层的操作了。将四周第一层的颜色都变成两边相等,中间颜色不同的样子。这一步对右侧第一层,正面第三层,正面第一层做的操作。

8、在上一步的操作后,一般会有一面的9个方格都已经拼好,就是对剩下的三个未归位的异色方块经过调整放在合适的位置即可。这一步的公式很长,也是很困难的一步。需要对正面最上侧一层,最下侧一层,最左侧一层,最右侧一层都要进行整理。整理完成后魔方的复原就完成了。

三阶魔方七步还原法如下:

一、底面十字

前后如下图所示。

选一个一开始想拼好的面,就是喜欢哪个颜色,先把那个面的9个块拼好,这一步还不是拼好,而是拼出个十字。

二、底面还原

还是以白色为底面,和第一步一样没有公式,就是简单的角块移动。

三、中间层还原

前两步结束底面9个块就都归位了,把魔方掉个个儿,让底面真的朝下(白色朝下),然后它就一直朝下了。

如果是左边面,如下图,那就用公式F3.1:公式F3.1 :U'L'ULUFU'F'。

如果是右边面,如下图,那就用公式F3.2:公式F3.2 : URU'R'U'F'UF。

四、顶面十字

顶面十字过程,只需要观察顶面的棱块即可,所以这一步的示例图就用平面图代替(顶面)。这一步的公式依然只有一个,公式F4 : FRUR'U'F'。不过对于不同情况,需要使用0 ~ 3次公式进行还原(公式中顶面仍然是T,不过这里只展示顶面平面图)。

4、“十”字:就是中心块以及4个棱块都是对的了,这是这一步的目标(情况4)。

另外,因为小拐弯一次公式后,就是情况3,不需要再旋转,所以其实公式中的F和F’是可以省略的,多练一练就熟悉了。

五、顶面还原

多转几次就会发现,其实这个公式5,是让顶面的四个角块交叉变换,如下图所示。

六、顶层中间过程

第五步结束,顶面颜色都对了,但是顶层的9个颜色不一定是对的,这一步是中间过程,目的是让顶层只有棱块不对,角块都对。公式依然只有一个,公式F6 : RB'RF2R'BRF2R2。

七、顶层还原

这是三阶魔方的最后一个步骤,把顶层的4个棱块归位。

公式可以同5中一样,记为上右上左上左上右下右,右侧180。公式F7 : RU'RURURU'R'U'R2。

把第一层的颜色玩一致,并让第一层的边上的颜色和魔方4侧边的颜色一致。

第二层公式:上顺—右顺—上逆—右逆—上逆—前逆—上顺—前顺

第三层公式(起十字):右逆—上逆—前逆—上顺—前顺—右顺

第三层公式(四角块):右顺—上顺—右逆—上顺—上顺180°—右顺—右逆

第三层公式(还四角):右顺—上顺—右逆—上逆—右逆—前顺—右顺18°—上逆—右逆—上逆—右顺—上顺—右逆—前逆

第三层公式(还中心):右顺—上逆—右顺—上顺—右顺—上顺—右顺—下逆—右逆—上逆—右180°注!:顺:顺时针转九十度 逆:逆时针转九十度

(6面3阶魔方的复原方法)

一、魔方的构成:魔方共6色6面,每面又分为中央块(最中间的块6个)、角块(4角的块8个)和边块(4条边中间的块12个)。

其中中央块只有1个面,他们是固定的结构,所以中央是红色的块,那么其他的红色都要向这个面集中。

而且红色的中央块对面永远是橙色中央块(国际标准是这么规定的)。

而边块有2个面2个颜色,角块则有3个面3个颜色。

二、魔方各部分和操作动作的定义。我们将每个面都用字母代表:

然后用字母来说明要转动的1层或1面,以及方向:例如:R(代表右面顺时针转90度),R`(代表右面逆时针转90度),R2(代表右面顺时针转2次90度)

下面是图示:、

最后要说明的是:每面的名称是相对的,例如F是前面,就是手拿魔方时面向自己的一面,若把魔方旋转到另一面,那么就有新的一面成为前面。

三、7步魔方复原口诀

先将中间是白色块的一面(有个rubiks logo的那块)对着上面,然后在顶部做出白十字,就其他颜色的块都到相应的位置(小复杂,见图示,注意上面标的口诀哦,照做无误)

2.然后是将白色的角块归位(秘籍说的很复杂,还是看图比较容易理解啦)

3.然后让中层边块归位。

把白色面转向下,找出红绿边块,若红绿边块在顶层则按顺时针方向转动顶层,直到边块与图上的1个情况相同,在按照口诀转动魔方,使边块归位。

若红绿边块在中间某层,但位置错误或颜色错误,则先使红绿边块在右前方的位置,再重新按照下面其中一个次序旋转1次。

4.然后将顶层(应该是黄色)边块调整向上,做出黄十字。若按照口诀转动1次后,顶层仍未出现黄色十字,可重复按口诀转动,直到黄色十字出现为止。

5.然后将黄色角块调整到十字周围,有点难度,看口诀提示吧。

6.通常这时候黄色块,和侧面的颜色会有错位产生,根据口诀将四角的黄色块定位。

7.最后将边上的色块再调整到对应的位置。大功告成!

扩展资料:

魔方的历史

1970年三月,Larry Nichols发明了“Puzzle with Pieces Rotatable in Groups”,并申请了加拿大专利,是个2×2×2的魔方,但是每个方块之间是用磁铁互相吸在一起。1972年获得(英文)美国专利 ,比鲁比克教授的三阶魔方早两年。

起始

厄尔诺·鲁比克是匈牙利的建筑学和雕塑学教授,为了帮助学生们认识空间立方体的组成和结构,所以他自己动手做出了第一个魔方的雏形来,其灵感是来自于多瑙河中的沙砾。

1974年,鲁比克教授发明了第一个魔方(当时称作Magic Cube),并在1975年获得匈牙利专利号HU170062,但没有申请国际专利。第一批魔方于1977年在布达佩斯的玩具店贩售。与Nichols的魔方不同,鲁比克教授的零件是像卡榫一般互相咬合在一起,不容易因为外力而分开,而且可以以任何材质制作。

参考资料:

关于三阶魔方还原的方法介绍如下:

层先法、角先法和棱先法 层先法就是众所周知的大众化入门解法,在这里我就不介绍了; 角先法就是先处理魔方的八个角,再还原12个棱; 棱先法即是先处理魔方的12个棱,再还原八个角;

但是每一种方法通过f2l优化以后都可以演化为高级的速拧方法: 层先法通过f2l优化既得到了大名鼎鼎的cfop法(Fridrich method),这种方法是目前公认最快的方法,由于公式使用的时候非常顺手,而且容易理解,所以基本上速拧选手用的都是cfop法,国内的cfop看gan的顺手公式就可以了。

三阶魔方,即最常见的魔方。是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当初他发明魔方,仅仅是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工具。

但要使那些小方块可以随意转动而不散开,不仅是个机械难题,这牵涉到木制的轴心,座和榫头等。直到魔方在手时,他将魔方转了几下后,才发现如何把混乱的颜色方块复原竟是个有趣而且困难的问题。鲁比克就决心大量生产这种玩具。魔方发明后不久就风靡世界。

三阶魔方七步还原法是Petrus Method,由Lars Petrus与1981年发明,是一种基于块构筑思想的还原方法。步骤:7步;公式量:2-493个;平均还原步数:48左右。

Petrus Method的还原思路是:

1、第一步:复原白色底面十字;

2、第二步:完全复原白色底面;

3、第三步:复原魔方中层4个棱块;

4、第四步:构筑顶面黄色十字;

5、第五步:构筑顶面黄色全面;

6、第六步:调整顶面角块位置;

7、第七步:调整顶面棱块位置,复原魔方。

该方法由于还原步数非常少,是最少步比赛中最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一个三阶魔方,“从上到下”可以理解为“顶层”、“中层”、“底层”,所谓“层先法”就是逐层还原。

三阶魔方有诸多流行的还原方法,例如层先法、角先法、8355法、桥式法、CFOP等。不同的还原方法,适用于不同阶段的玩家。对于初学者,最易理解的方法为“层先法”。一般来说,使用的方法越简便,但是随之产生的问题是步骤越少,需要记忆的公式就越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