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交响乐之父代表作品 交响乐之父是谁的称号

海顿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共创作了100余首交响曲、80余首弦乐四重奏、30部左右的歌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 百科 简介一览,仅供参考,喜欢可以 收藏 分享一下哟!

交响乐之父代表作品 交响乐之父是谁的称号交响乐之父代表作品 交响乐之父是谁的称号


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百科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出生于罗劳的车匠家庭,因嗓音甜美,八岁时被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接纳为唱诗班歌童。日后在其音乐中一再出现的恶作剧意识,当时即已有所流露。倒嗓后脱离斯蒂芬大教堂唱诗学校,担任尼科洛·波尔波拉的助手,从事教学和演出,并得到菲恩柏格伯爵的帮助,他的最早几部四重奏即为伯爵而作(1755)。

1759年成为莫尔钦伯爵的音乐总监,创作第一部交响曲;1761年开始在艾斯特哈齐府的长期工作;每年大部分时间在艾斯特哈兹宫(该宫系尼科劳斯亲王于1766年所建)度过,一生中大部分作品皆作于此。他与莫扎特的友谊始于1781年。1784年为加的斯大教堂创作《临终七言》(原为管弦乐曲,1787年改编为弦乐四重奏,1796年改编为声乐曲),1786年为巴黎圣灵音乐会创作六部交响曲(Nos.82—87)。

1790年尼科劳斯亲王谢世,艾斯特哈兹的音乐机构解体,海顿仍保留原职原薪,但无事可做。1791年与J·P·萨洛蒙签订合同,去伦敦写作歌剧(一部)、交响曲(六部,Nos.93—98)和 其它 作品(二十部),在伦敦逗留一年有余,音乐备受欢迎。出席威斯敏斯特的亨德尔音乐节,成为牛津大学名誉音乐博士。1794—1795年再度访问伦敦,创作第二套《六部萨洛蒙交响曲》(Nos.99—104)。1785年尼科劳斯亲王二世重建其家庭音乐机构,但海顿的主要任务只是每年写一部弥撒曲,1796—1802年创作一组六部大弥撒曲,其重大意义直至近年才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在此期间他还得以完成两部大型合唱曲:《创世纪》(1798)和《四季》(1801)。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他在维也纳生活闲适,很少作曲,并未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将在历史上起重要作用。关于他在艾斯特哈兹宫的工作,海顿写道:“周围没有人来打搅折磨我,我非得标新立异不可。”

1761—1780年间的交响曲、四重奏以及戏剧音乐显示出他心裁独出、技巧娴熟的特点。在这以前的十年中,他的作品都是模仿罗伊特、蒙恩、瓦根塞尔等维也纳作曲家,键盘音乐尤其唯C·P·E·巴赫的马首是瞻。在其后十年(1781—1790)中,一部分是由于莫扎特的影响,海顿的音乐在表现力方面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布局和结构方面也获得和声与对位因素的平衡,这是古典风格的两大特点,与此同时,他保留了他的音乐所独有的生气勃勃、热情和幽默。他那永不衰退的活力和丰富的 想象力 使他能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1791年以后)创作出他最著名的十二部交响曲,还有两部清唱剧和六部了不起的弥撒曲,那是在英国之行中受到亨德尔的启迪在1796—1802年间创作的。虽然托维称他为“难以接近的海顿”(但同时他又赞扬海顿“举世无双、令人艳羡”),近年来海顿的音乐却演奏得越来越多。首先得感谢布赖特科夫与黑泰尔于1907年开始(但在1914年中止)编辑出版的作品集,其次也得归功于波士顿的海顿协会和当代最大的海顿权威、音乐学家罗宾斯·兰登的活动,我们才有机会接触到他的数量巨大的作品总体,从他的一套伦敦交响曲(正统版本)上溯到早期的交响乐作品。他的歌剧虽不如交响曲重要(由于略带乡土气息,它们的地位低于莫扎特的歌剧),但也已得到了开拓,其中包括《药商》(1768)、《月亮世界》(1777)、《坚贞的结婚戒指》(1779)、《无人岛》(1779)、《忠诚受奖》(1780)、《阿尔米德》(1784)、《哲学家的灵魂》(1791)。他的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以其结构紧密(整个乐章往往由一个单一主题的细胞发展而成)、色彩丰润以及和声和节奏的活力而著称,是日后所说的古典风格的基础。

他的键盘奏鸣曲和钢琴三重奏原来被认为较为次要,最近也以其独特的个性而得到承认,从而使人们对作曲家的性格有了新的了解。确实,在海顿的管弦乐曲和其它器乐曲中,只有那些协奏曲可以说是缺乏始终如一的号召力的。虽然他写了大量协奏曲——《C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在本世纪60年代被发掘出来而成为人们熟悉但不十分典型的D大调的姊妹篇——但它们不象莫扎特的协奏曲那样成为他作品的中心部分。也许这是因为海顿的音乐背景与莫扎特不同。他不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公开独奏家;他的主要手段是乐队,他为乐队写作时,灵感涌注,下笔似有神。

约瑟夫海顿个人生活

1760年11月26日,与假发匠的女儿玛丽亚·安娜举行了婚礼。在两人近40年的婚姻中,始终没有生子。玛丽亚·安娜的性格霸道、凶蛮,出手阔绰,使海顿不得不藏匿自己的收入;同时,玛丽亚·安娜始终不能理解丈夫的职业,导致两人婚姻不睦,海顿多次出轨。

约瑟夫海顿作品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的作品:《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Abschied)、《第九十二交响曲》(牛津Oxford)、《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Surprise)、《第一百交响曲》(军队Military)、《第一百零一交响曲》(时钟Clock)、《第一百零三交响曲》(鼓声Drum-roll)、《第一百零四交响曲》(伦敦London);弦乐四重奏第三、十七、二十、六十四、七十六、七十七号;清唱剧《创世纪》(TheCreation)、《四季》(TheSeasons)

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百科简介一览相关 文章 :

★ 交响乐之父海顿的资料

★ 音乐家海顿的资料

★ 海顿的生平简介

★ 奥地利作曲家海顿资料简介

★ 交响乐之父是谁

★ 作曲家海顿是谁

★ 海顿是哪个国家的人

★ 海顿去世有什么影响

★ 《交响乐之父是谁》

★ 皇帝四重奏赏析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约瑟夫·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十八世纪欧洲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体裁广泛,涉及声乐、器乐各个领域,尤其对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的形成、完善和发展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是世人公认的“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奠基人”。

他晚年创作的十二部《伦敦交响曲》和大型清唱剧《创世纪》、《四季》以及《皇帝四重奏》等作品,代表了他一生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中所体现的鲜明的民族特色、民主思想和艺术独创性,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真正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扩展资料

海顿对古典音乐的主要贡献是交响曲和四重奏,由于他对于交响曲体裁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作“交响乐之父”。海顿的性格善良,诚恳而质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的这些性格在音乐中得到了十分明显的体现。

海顿的音乐幽默、悠闲、明亮、轻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

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到了亨德尔的影响,产生旋律优美抒情色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他用弦乐四重奏代替钢琴,用管弦乐代替管风琴,创造了两种新型的和声演奏形式。

海顿被尊称为“交响乐之父”,同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为奥地利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绰号为“海顿老爹”。海顿29岁任宫廷乐长,从此绑定“老爹”的爱称,直到77岁驾鹤西游。海顿旺盛的人气,接得住群众叫他“老爹”。

有意思的是,连英国人赠送他的鹦鹉,但凡见了主人,也一口一个Papa。其实,无论交响曲还是弦乐四重奏都不是由他首创,不过,这两个尊称却并不过誉,因为正是在他的培植下,这两种重要的器乐曲体裁才从草创进入了成熟阶段。

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

约瑟夫·海顿(1732一1809)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墓者之一。他出身贫困,从小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作曲主要靠自学,成年后长期任乐队队长,至九十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1791、1794年他曾两度赴英,备受欢迎。他主要从事主调音乐的创作,是他确立了“弦乐四重奏”和古典“交响曲”的结构形式,把交响曲固定为四个乐章形式,以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进行配器,为近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多部交响曲,其中较著名的交响曲有《告别》、《时钟》、《狩猎》、《惊愕》、《军队》、《伦敦》、《牛顿》等,故他被称作“交响乐之父”。他的音乐语言朴素、简洁、平易近人,感情明朗,乐观。作品不重深刻抒情和戏剧性刻画,而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常用“说话原则”,进行世态风俗性的表现。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弦乐四重奏《云雀》等七十六部,清唱剧《创世纪》、《四季》和一些歌剧、歌曲等。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看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

海顿

乐家。1791、1794年他曾两度赴英,备受欢迎。他主要从事主调音乐的创作,是他确立了“弦乐四重奏”和古典“交响曲”的结构形式,把交响曲固定为四个乐章形式,以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进行配器,为近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多部交响曲,其中较著名的交响

交响乐之父是谁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约瑟夫·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十八世纪欧洲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体裁广泛,涉及声乐、器乐各个领域,尤其对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的形成、完善和发展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是世人公认的“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奠基人”。

他晚年创作的十二部《伦敦交响曲》和大型清唱剧《创世纪》、《四季》以及《皇帝四重奏》等作品,代表了他一生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中所体现的鲜明的民族特色、民主思想和艺术独创性,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真正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扩展资料

海顿对古典音乐的主要贡献是交响曲和四重奏,由于他对于交响曲体裁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作“交响乐之父”。海顿的性格善良,诚恳而质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的这些性格在音乐中得到了十分明显的体现。

海顿的音乐幽默、悠闲、明亮、轻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

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到了亨德尔的影响,产生旋律优美抒情色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他用弦乐四重奏代替钢琴,用管弦乐代替管风琴,创造了两种新型的和声演奏形式。

海顿被尊称为“交响乐之父”,同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为奥地利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绰号为“海顿老爹”。海顿29岁任宫廷乐长,从此绑定“老爹”的爱称,直到77岁驾鹤西游。海顿旺盛的人气,接得住群众叫他“老爹”。

有意思的是,连英国人赠送他的鹦鹉,但凡见了主人,也一口一个Papa。其实,无论交响曲还是弦乐四重奏都不是由他首创,不过,这两个尊称却并不过誉,因为正是在他的培植下,这两种重要的器乐曲体裁才从草创进入了成熟阶段。

海顿 他的作品数量是惊人的:交响曲104部;弦乐四重奏77部;各类三重奏180部;钢琴奏鸣曲50部;歌剧14部;清唱剧两部;还有大量小型的声乐与器乐作品。其中,较名的代表作有:《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Abschied)、《第九十二交响曲》(牛津Oxford)、《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Surprise)、《第一百交响曲》(军队Military)、《第一百零一交响曲》(时钟Clock)、《第一百零三交响曲》(鼓声Drum-roll)、《第一百零四交响曲》(伦敦London);弦乐四重奏第三、十七、二十、六十四、七十六、七十七号;清唱剧《创世纪》(The Creation)、《四季》(The Seasons)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中文名: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外文名:英文:Franz

Joseph

Haydn,德文:Franz

Joseph

Haydn

国籍:奥地利

出生地:奥地利罗劳村

出生日期:1732年3月31日

逝世日期:1809年5月31日

职业:艺术

作曲家

主要成就:伟大的器乐作曲家

古典音乐风格的杰出代表

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作曲家

代表作品:《惊愕交响曲》,《午别交响曲》,《小夜曲》、《吉普赛回旋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