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疫情防控名词有哪些_疫情防控常用名词解释

这几天浏览国际新闻,发现BBC这篇报道里提到了这个:

疫情防控名词有哪些_疫情防控常用名词解释疫情防控名词有哪些_疫情防控常用名词解释


标题是:

Coronavirus: World in 'uncharted territory’

新冠病毒:全球进入“未知地带”。

标题中的uncharted来自于chart(作名词表示“航海图”,可活用为动词表示“绘制”),uncharted意为“地图上未绘出的”。uncharted territory表示地图上没有绘出的“未知地带”。

文章第二段里有一个词值得我们注意:

Its chief,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said the virus was "unique" but could be contained with the right measures.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这种病毒是“独一无二的”,但通过正确的措施仍然“可防可控”。

这里有个词值得大家注意:contain。

有人说这不是“包含”的意思吗?

凡是问出这样问题的人,都犯了一个常见错误:单词只背一层含义。

一个单词往往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重要含义,而且很多时候含义彼此不相干。比如“fine”,可以作形容词表示“很好的”,也可以作名词表示“罚款”,这两者完全没有交集。

下面是《牛津词典》对contain的定义,我们看看它具备哪几种含义:

第一层就是“包含”的意思,这也是我们最常见的意思。

第二层表示“克制(情绪)”,同义词是restrain。

第三层表示“防控”,即“prevent something harmful from spreading or getting worse”(阻止有害的事物播散或变得更糟)。比如:

to contain an epidemic

防控疫情

Government forces have failed to contain the rebellion.

*** 军未能遏止叛乱。

可见,contain还可以作及物动词表示“控制、遏制”,后面跟的宾语往往是不好的事物,比如瘟疫、叛乱、恐慌等。

而且我还发现,外媒中关于“疫情防控”的英文表达,“疫情”有很多种说法,比如coronavirus、epidemic、outbreak、spread of Covid-19等等,但“防控”基本上都用contain:

contain还衍生出了一个名词containment,作为名词性的“防控”,比如“疫情防控”的名词短语可以说“the containment of coronavirus”。

路透社前两天的标题也采用了这个短语:

UN chief says window for containment of coronavirus narrowing

联合国秘书长说疫情防控的窗口不断缩小。

*注:国际新闻中常常提到的“window”(窗口)指“opportunity”(机会)。

再回到本文标题:“可防可控”的英文怎么说?

我们复习一下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这句话,答案就在里面:

...the virus was "unique" but could be contained with the right measures.

(来源:微信公众号“侃英语” 编辑:yaning)

疫情防控内容有哪些?

疫情防控内容:

第一:不麻痹、不大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疫情防控方面,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毁掉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不麻痹、不松懈、不大意,坚持做好防护,才能阻断新冠病毒传播。

第二:戴口罩、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即使是炎炎夏日,也要坚持戴口罩,尤其是前去公共场所、密闭空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

第三:打喷嚏、讲礼仪。咳嗽、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常常携带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病毒传播。因此,咳嗽、喷嚏时一定要用纸巾、手绢、手肘来捂住口鼻。

第四:勤洗手、讲卫生。勤洗手、讲卫生是保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方法。饭前便后、接触外界物品后,触摸口眼鼻之前,请务必认真清洗双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搓揉至少20秒。

第五:常通风、不可少。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每天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尤其是密闭的空调房一定要定期开窗通风。

第六:一米距、更安全。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毒感染。守住一米线,出行勿拥挤,保持安全距离,于人于己都有益。

第七:少出门、不聚集。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大,聚餐、聚会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因此人多场所不要去,拥挤场所要回避。少出门、不扎堆。

第八:打疫苗,很重要。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防控新冠病毒,接种疫苗和个人防护一个都不能少。凡是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要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为构建免疫屏障贡献一臂之力。

第九:讲科学、强免疫。饮食营养均衡、适度运动锻炼,坚持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第十:有症状,早就医。主动做好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不隐瞒、不回避,并遵医嘱留观排查。

各社会单位、企业特别是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到“五有”,即: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等措施。

法律依据:《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第二项 落实社会、企业、事业单位“五有一网格”防控措施,守住疫情防控网底。

流行病学调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称是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汉语词语,指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在2020年较大范围内出现的较大型疫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名词带二或双的有哪些

双阳双管和双联双进等。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疫情期间为了方便了解疫情防控,会组成一些疫情防控的专用名词,如双阳双管、双联双进等等。疫情,汉语词语,指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中国出现的较大型疫情有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等。

1、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众志成城、科学应对、群防群控、战胜疫情!

3、疫点返乡回到家、居家观察14天、出现症状要报告!

4、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5、戴上口罩和手套,做好防护大家好!

新冠病毒汹汹而来,八方汇聚驰援湖北、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社会各界全力投身这场必须打赢的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防控期间,防疫、控疫、战疫、抗疫、检疫、治疫等词语频繁出现,现对相关词语略做辨析。

——防疫:《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预防传染病。”此词重在“预防”,特别是对于疫情危险较小的地区和健康的人群,预防是第一位的。“防疫”通用于新冠疫情防控整体工作。

—— 控疫:控是“控制”,特别是在发现疫病的地方,着眼于将疫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如武汉“封城”之类的措施,重点是控疫,“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主要是针对控疫而言的。

—— 战疫:这是一个疫情之下应运而生的词,“战”与很多具有挑战性的事物都可搭配,具有主动迎战的意味,如“战洪图”。此外,“战疫”与“战役”谐音,更能形象地突显此次疫情防控的紧张和急迫,所以被媒体广泛采用。

——抗疫:和“战疫”类似,这也是一个疫情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词,“抗”是抵抗、抵挡的意思,如“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和“战”的主动比,“抗”有些被动的意味,更显悲壮和艰辛,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报道医务工作者奋战一线时,媒体经常使用这个词。

—— 检疫:《现代汉语词典》:“为防止传染病在国内蔓延和国际间传播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如对传染病区来的人或货物、船只等进行检查和消毒,或者采取隔离的措施。”《辞海》解释更详细:“防止某些传染病在国内蔓延和国际间传播的一项措施。包括:(1)接触者检疫。从与患者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根据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进行医学观察或隔离、留验,或采取其他必要的防治措施;(2)疫区防疫。检查出入疫区的人,必要时禁止其出入疫区;(3)国境卫生检疫。为防止疾病由国外传入和国内传出,对出入境的船舶、飞机、车辆、交通员工、旅客、行李、货物等实施医学检查、卫生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检疫机构设在国际通航的港口、飞机场、车站。国际规定的检疫传染病为鼠疫、霍乱和黄热病,监测疾病如艾滋病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2007年12月29日最新修订版第三条规定:“本法规定的传染病是指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检疫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黄热病以及国务院确定和公布的其他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和公布。”可见,《辞海》的解释还是很专业的。当前,中国国内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外防输入成为重点,检疫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治疫: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依法治疫”是常被提到的词。这里的治,不是疾病治疗,而是“治理、管理”的意思,意在所有疫情防控的事,都要有法可依、依法办事。

虽然意思相近,但掌握词语细微的区别,能更好地准确传达疫情防控的特点,是值得仔细辨析使用的。

本次发布的十大新词语依次是:复工复产、新冠疫情、无症状感染者、方舱医院、健康码、数字人民币、服贸会、双循环、天问一号、无接触配送。

本次发布的十大新词语依次是:复工复产、新冠疫情、无症状感染者、方舱医院、健康码、数字人民币、服贸会、双循环、天问一号、无接触配送。

本次发布的十大新词语依次是:复工复产、新冠疫情、无症状感染者、方舱医院、健康码、数字人民币、服贸会、双循环、天问一号、无接触配送。

单基因阳性是什么?

根据《新冠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七版)》指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主要是实时荧光RT-PCR方法,此检测方法针对新冠病毒基因组中开放读码框1ab(ORF1ab )和核壳蛋白(N)。一般情况下,实验室要确认一个病例为阳性,需要同一份样本中新冠病毒的2个靶标(ORF1ab和N)同时呈现阳性,即双基因阳性(双阳性)。如果检测结果出现ORF1ab或N的单个靶标阳性,则称为单基因阳性(单阳性)。除检测出的靶标数量不同外,其检测结果对临床也有不同含义。

1、单阳性:如果出现单阳性,无法确认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还需再次取样进行复测,并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抗体检测、影像学检查等结果综合判定。如果判定结果为阳性,则需积极隔离治疗。如果为阴性,仍不可掉以轻心,做好日常防护,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2、双阳性:如果为双阳性,可做为感染新冠病毒的依据,但需排除采样误差等产生的假阳性情况。因此,通常还会进行上呼吸道标本(如咽拭子、鼻拭子等),下呼吸道标本(如呼吸道吸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深咳痰液等),粪便标本,肛拭子,血液和血清标本等的进一步取样,检测其中的核酸或抗体,并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以确认感染新冠病毒与否。在疫情防控的当下,政府及相应机构已经有非常成熟的防控措施,民众不必过于担心,日常做好开窗通风,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并避免近距离接触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次发布的十大新词语依次是:复工复产、新冠疫情、无症状感染者、方舱医院、健康码、数字人民币、服贸会、双循环、天问一号、无接触配送。

本次发布的十大新词语依次是:复工复产、新冠疫情、无症状感染者、方舱医院、健康码、数字人民币、服贸会、双循环、天问一号、无接触配送。

本次发布的十大新词语依次是:复工复产、新冠疫情、无症状感染者、方舱医院、健康码、数字人民币、服贸会、双循环、天问一号、无接触配送。

本次发布的十大新词语依次是:复工复产、新冠疫情、无症状感染者、方舱医院、健康码、数字人民币、服贸会、双循环、天问一号、无接触配送。

本次发布的十大新词语依次是:复工复产、新冠疫情、无症状感染者、方舱医院、健康码、数字人民币、服贸会、双循环、天问一号、无接触配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