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惊弓之鸟的寓言故事视频_惊弓之鸟的寓言故事视频完整版

惊弓之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和启示

惊弓之鸟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早出自《战国策·楚策四》。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惊弓之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和启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惊弓之鸟的寓言故事视频_惊弓之鸟的寓言故事视频完整版惊弓之鸟的寓言故事视频_惊弓之鸟的寓言故事视频完整版


异日(1)者,更羸(gēng léi)(2)与魏王处京台(3)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4)魏王曰:“臣为王引(5)弓虚发(6)而下鸟(7)。”魏王曰:“然则(8)射可至此乎(9)?”更羸曰:“可。”

有间(10),雁从东方来,更羸以(11)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12)也。”王曰:“先生何以(13)知之!”对曰:“其飞徐(14)而鸣悲。飞徐者,故(15)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16)也,故疮未息(17),而惊心未去(18)也。闻弦音,引(19)而高飞,故(20)疮(发而)(21)陨(22)也。”

翻译

从前,更羸与魏王在高大的台下,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羸对魏王说:“我可以不射中鸟就能使鸟掉下来。”魏王说:“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更羸说:“可以。”

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雁从东方飞来。更羸随便射了一箭,(箭没有射中大雁,)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魏王惊叹道:“(箭术)难道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羸解释说:“这是一只有伤的鸟!”魏王更纳闷了:“先生凭什么知道它呢?”更羸回答说:“它飞得慢,鸣声又凄厉。飞得慢,是因为旧伤疼痛,鸣声凄厉,是因为长久失群,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还没有消除,一听见弓弦响声便奋力向上飞,引起旧伤迸裂,才跌落下来的。”

注释

(1)异日:往时,从前。

(2)更羸(gēng léi):战国时的名射手。

(3)京台:高台。

(4)谓:对…说。

(5)引:拉。

(6)虚发:不射中目标。

(7)下鸟:使鸟落下。

(8)然则:既然如此。

(9)乎:吗。

(10)有间:过了一会儿。

(11)以:凭借。

(12)孽:指幼鸟。

(13)何以:就是“以何”,凭什么、怎么就。

(14)徐:慢慢地,缓慢。

(15)故:旧的 原来的。

(16)失:迷失。

(17)未息:没长好。息,痊愈。

(18)去:消除。

(19)引:伸展(翅膀),这里意味奋力向上飞。

(20)故:旧、原先。

(21)括号中的“发而”两字是根据文意补充的。

(22)陨:从高处坠落。

意思

惊弓之鸟,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原指以巧制胜,现以“惊弓之鸟”来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启示

惊弓之鸟从反面启示人们,做人做事一定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惊弓之鸟的故事和道理是什么?

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这样才能问心无愧。原意是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后用来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从前,更赢和魏国国王站在一个高台上,抬头看见飞鸟,更赢对魏王说:我可以不射中鸟就使鸟掉下来。魏王说: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更赢说:可以。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雁从东方飞过来,更赢随便射了一箭,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下来了。

魏王惊叹到:箭术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赢解释说:这是一只受伤的鸟!魏王疑惑:先生凭什么知道的呢?更赢说:它飞的慢,叫声又凄厉。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没有消除,一听见弓弦响声就奋力向上飞,引起旧伤迸裂,才跌下来的。

后常用惊弓之鸟来比喻因受到惊恐而警觉特别灵敏的人,也指惊慌失措的样子。这个成语也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这样才能问心无愧。惊弓之鸟也与做贼心虚表示相反的意思。

惊弓之鸟的意思

“惊弓之鸟”的意思是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成语出自《战国策· 楚策四》,讲的是魏国的射箭能手更羸和魏王一起去打猎,更羸没有用弓箭,只拉弓就射下一只大雁的故事。

“惊弓之鸟”的故事是什么?“惊弓之鸟”有什么寓意?

惊弓之鸟说的是即使说一个弓箭上没有箭,但是只要射一下这个弓鸟就害怕地飞走了,说明一个人对一件事十分的害怕,即使说看到一件事,对自己无害,也会胆战心惊。

惊弓之鸟是去射击鸟还没有拿弓箭射击塌,它就已经飞下来掉了,所以惊弓之鸟有不战而胜,在气势上赢了对方的意思。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惊弓之鸟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嬴。有一天,更嬴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玩着玩着看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更嬴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会有这样的事?”魏王真有点不相信地问。更嬴说道:“可以试一试。”过了一会儿,那只掉了队的鸟飞过来了,它飞的速度比前面几只鸟要慢得多,飞的高度也要低一些。这只鸟飞近了——原来是只掉了队的大雁,只见更嬴这时用左手托着弓,用右手拉着弦,弦上也不搭箭。他面对着这只正飞着的大雁拉满了弓。只听得“当”的一声响,那只掉了队正飞着的大雁便应声从半空中掉了下来。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嬴不用箭是凭什么将空中飞着的鸟射下来的。更嬴笑着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你是怎么知道这只大雁是受过了箭伤的呢?”魏王更加奇怪了,不等更嬴说完就问。更嬴笑着继续对魏王说:“从这只大雁飞的姿势和叫的声音中知道的`。”更嬴接着讲:“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的声音很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旧的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很害怕。当听到弓弦声响后,更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它心里本来就害怕,加上拼命一使劲,本来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翅膀再也飞不动了,它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故事中的大雁听到弓弦声响后就惊惶万分,是因为它身上受过箭伤。

在某一件事情上吃过亏,于是就老是害怕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可是越是担心就越有可能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惊弓之鸟的寓言故事

惊弓之鸟的寓言故事1 更羸(léi)陪同魏王散步,看见远处有一只大雁飞来。

他对魏王说:“我不用箭,只要虚拉弓弦,就可以让那只飞鸟跌落下来。”

魏王听了,耸肩一笑:“你的射箭技术竟能高超到这等地步?”更羸自信地说:“能。”

不一会儿,那只大雁飞到了头顶上空。只见更羸拉弓扣弦,随着嘣地一声弦响,只见大雁先是向高处猛地一窜,随后在空中无力地扑打几下,便一头栽落下来。

魏王惊奇得半天合不扰嘴,拍掌大叫道:“啊呀,箭术竟能高超到这等地步,真是意想不到!”

更羸说:“不是我的箭术高超,而是因为这只大雁身有隐伤。”

魏王更奇怪了:“大雁远在天边,你怎么会知道它有隐伤呢?”

更羸说:“这只大雁飞得很慢,鸣声悲凉。根据我的经验,飞得慢,是因为它体内有伤;鸣声悲,是因为它长久失群。这只孤雁疮伤未愈,惊魂不定,所以一听见尖利的弓弦响声便惊逃高飞。由于急拍双翅,用力过猛,引起旧伤迸裂,才跌落下来的。”

[提示]

细致的观察、严密的分析、准确的判断是更羸虚拉弓弦就能射落大雁的原因。这种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只有通过长期刻苦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培养出来。现在常用“惊弓之鸟”这一成语来形容受过惊吓,遇到类似情况就惶恐不安的人。

惊弓之鸟的寓言故事2

古时候,魏国有一个有名的神射手叫更羸。

这天,他和魏王在花园里面游玩,突然一抬头,看见不远处有一群大雁正飞过来。

更羸对魏王说道:“大王,你相信吗?我只要把弓弦拉响,就可以使天上的大雁跌落下来。”

魏王将信将疑地说:“胡说!我不相信!难道你的射箭的技术已经高超到了这样的地步了么?”

更羸若无其事地说:“你不相信吗?那我表演给你看!”

正说着,那群大雁飞近了,更羸从背上拿起自己的硬弓,摆好射箭的姿势,将弓拉满。当雁群刚好飞过头顶的时候,更羸突然猛扣弓弦,只听“峥”的一声凌厉的声音,一只大雁在空中犹如中箭一般,果然应声跌落下来。

魏王惊奇极了,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情是真实的`。

他十分惊诧地说:“你的射箭的技术真的已经高超到了这样的地步了么?”

更羸笑着说:“大王,你真的以为这只大雁是我射下来的吗?其实,并不是我的箭术高超,而是这只大雁过去受过伤,现在又听到我的弓弦一响,被惊吓得掉了下来。”

魏王听他越说越玄,满脸狐疑地问道:“雁在天上飞,你怎么知道它有隐伤呢?”

更羸回答说:“这群大雁从东方飞来的时候,我就看到了这只大雁孤零零地落在后面。它飞得很慢很慢,叫声十分悲哀。

根据我的经验,飞得慢,是因为它体内有伤;叫声悲,是因为赶不上队伍。这只大雁创伤未痊愈所以惊魂不定,一听到弓弦响,就振翅高飞,它一用力,导致旧伤迸裂,于是就从空中跌落下来了。”

现在,人们常常把受过某种惊吓而心有余悸的人形容为“惊弓之鸟”,并用这一成语来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惶恐不安。

惊弓之鸟的寓言故事3

有一天,更羸和魏王站在一个高台上,仰头看见有鸟在天空中飞。

更羸对魏王说:请大王看看,我可以只拉弓不发箭而把鸟射下来。

魏王不相信地说:难道你的射术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吗?

更羸很自信地说:可以。

过了一小会儿,一只雁从东方飞来,更羸拿起弓拉了一下空弦,那只雁就一下子栽落到地上。

魏王惊叹说:射箭的本领居然可以达到这样一种地步!

更羸说:这是一只受伤的狐雁啊!

魏王说:先生是怎么知道的呢?

更羸回答说:它飞得很缓慢,叫声很悲惨。飞得慢,是因为旧伤疼痛;叫得惨,是因为长久失群。由于它的旧伤没有长好而害怕的心情又没有去掉,所以一听见弓弦响,就急忙往高处飞,这就引起伤口破裂,从高空掉下来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