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高二地理常考题 高二地理常考题型及答案

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

高二地理常考题 高二地理常考题型及答案高二地理常考题 高二地理常考题型及答案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读图回答1~2题。

1. 有关图中A、B、C、D四地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A地既在东半球又在南半球

B. 图中B地经纬度是(30°N,135°W)

C. 图中C地处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 图中D地处在南半球的热带地区

2. 如果从图中的B地经过C地再到D地,则走向是

A. 东南 B. 西北

C. 先东南后东北 D. 先东北后东南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3~5题。

3. 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 山顶2900米处 B. 南坡海拔2200米处

C. 南坡海拔2500米处 D. 北坡海拔2100米处

4. 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 10℃ B. 20℃ C. 30℃ D. 40℃

5. 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 热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伊朗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大国之一,扼守全球重要的石油运输要道,世界上近40%的石油以及数量可观的天然气由此输往全球各地,对全球石油供应具有战略影响。此外还出口棉花、地毯、干鲜果品、皮张、矿石、天然气等。结合下图(图中A箭头所指为霍尔木兹海峡)回答6~7题。

6. 下列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中东石油通往世界各地的通道

B. 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出口

C. 如果被切断对西方经济影响不大

D. 如果被切断石油价格仍会很稳定

7. 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而石油最终会枯竭,对此,伊朗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A. 大力发展农业 B. 全力发展地毯织造业

C. 大力发展房地产 D. 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点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据此回答8~9题。

8. 有关图中序号代表的农业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亚热带作物带 ②小麦带 ③玉米带 ④棉花带

B. ①玉米带 ②小麦带 ③棉花带 ④乳畜带

C. ①棉花带 ②乳畜带 ③玉米带 ④小麦带

D. ①棉花带 ②乳畜带 ③小麦带 ④玉米带

9. 下列因素中,对美国乳畜带的形成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地区气候湿冷,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B. 该地区居民喜食牛奶、乳酪等产品

C. 该地区是美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区,消费市场广大

D. 该地区气候湿冷,利于饲料种植,所以适合发展乳畜业

A、B两国预计在2013年10月完成某资源调配工程,据下图完成10~11题。

10. 调配的资源可能是

A. 水资源 B. 木材 C. 石油 D. 煤炭

11. 该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有

①永冻土分布广②林区线路长

③高寒缺氧 ④冬季时间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下图是台湾岛(甲岛)和马达加斯加岛(乙岛)及其部分区域气候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 甲岛在乙岛的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北 D. 西南

13. 关于甲、乙两岛屿的气候及其对应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 甲岛南部是热带草原气候——成因是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

B. 乙岛东部是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主要是处在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

C. 甲岛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乙岛东部是地中海气候——成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降水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读我国某地降水变率等值线的分布图,回答14~16题。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降水量越大,降水变率越大 B. 降水量越小,降水变率越大

C. 降水变率与降水量大小无关 D. 降水变率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15. 关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地受地形影响,降水量比b地少 B. a地受西风影响,降水量比b地多

C. a地降水变率数值介于20~30 D. b地降水变率数值介于40~50

16. b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且产量高,主要是b盆地

A. 地形平坦 B. 温差大,光照足 C. 土壤肥沃 D. 水源充足

读下图,回答17~18题。

17. 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 京津唐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B. 沪宁杭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C. 辽中南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D.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18. 为缓解甲、乙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两地都很重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A. 水能 B. 核能 C. 太阳能 D. 天然气

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二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样中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 “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A. 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

B. 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CO2少

C. 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多

D. 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多

20. 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A. 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B. 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

C. 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D. 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读下面两个区域图,回答21~22题。

21. 下列有关孟买和洛杉矶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孟买冬季寒冷干燥 B. 洛杉矶冬季温和多雨

C. 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D. 洛杉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22. 有关甲乙海域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海域冬季时为逆时针运行 B. 甲海域夏季时为逆时针运行

C. 甲海域附近洋流向南流,为寒流 D. 乙海域附近洋流向北流,为暖流

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国北方多省份遭遇严重干旱。下图为2014年年初的特旱形势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 遭受特旱灾害的省份有

A. 江苏、山西 B. 山东、河南 C. 江苏、安徽 D. 山东、河北

24. 临沂市是此次特旱区之一,为减轻此次旱灾对该市冬小麦的不利影响,该市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①打机井灌溉 ②适时人工增雨 ③修建水库等农田水利设施 ④跨流域调水

A. ① B. ② C. ③ D. ④下图为“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 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A.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B. 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C. 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D.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26. 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营销员,只考虑自然因素,最适合和最不适合营销的城市分别是

A. 北京 B. 拉萨 C. 上海 D. 重庆

三、综合题(共60分)

27. 下图为我国闽南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简述该区域地形和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中有一明显错误在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如果图中甲村在乙村的正北方向,则AB段河流流向是__________(1分)

(4)图中的海拔为__________米。(1分)

(5)甲、乙、丙三处村落最有可能发育为城市的是__________,理由有__________(3分)

(6)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乙村能否看到①和③两地,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7)图中①处有一石碑“X河源”,且该河在④处汇入干流,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要求:从①处画到④处),与河流中下游段相比,上游段流速情况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部分流域情况表

流域 流域面积

(万平方千米) 人口

(万人) 水资源量

(亿立方米) 水资源利用量

(亿立方米)

M流域 58 13955.18 6478.18 834.09

N流域 79 15387.82 481.50 402.56

长江流域 178 40825.12 9274.22 1737.12

海河流域 32 10627.02 212.06 432.83

淮河流域 33 15502.13 625.29 656.92

材料二 中国局部水系图

(1)表格中的M、N流域分别与图中哪两条水系相对应,其对应数码是:

M:__________,N:__________。(2分)

(2)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人均水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流域,水资源最短缺的是__________流域。(2分)

(3)图中甲、乙两条线代表我国即将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的输水路线,其中可以由南向北自流的是__________线路。试分析南水北调对北方的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图中A、B两大城市均存在用水紧张,但紧张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A城是由于__________,B城是由于__________。(2分)

(5)针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现状和特点,简要说明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跨流域调水、治理水污染外,还应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应对策?__________(3分)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每年有震感的地震达1500多次,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日本迄今震级地震——里氏9.0级地震(图三),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啸袭击。不久以后的3月24日,在缅甸东北部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图一)

材料二

(1)图一中所示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该半岛的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①是_____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最终流入太平洋。(3分)

(2)图一所示该半岛区域重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其发展该粮食作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2分)

(3)据图二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4)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图三),地震发生后,位于震中西北部的宫城县牡鹿半岛向震中所在的东南方向移动了5.3米,同时下沉了1.2米,由此说明了地壳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5)读图三所示,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并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3分)

(6)缅甸地震和日本地震时间间隔较短,但专家解释说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专家这样说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7)读图三,有关日本气候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1分)

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少于日本海沿岸⑤冬季降水日本海沿岸多于太平洋沿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30. 【海洋地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乙为图甲中A海域附近海底地形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名称为: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分)

(2)简述图甲中B、C两海域的海水性质差异、资源优势与环境问题。(5分)

海水性质差异:__________;资源优势:__________;环境问题:__________。

(3)M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向是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3分)

31.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进入2014年3月,那些原本怀着度过“一年中最美季节”的市民大失所望:连绵不断的阴霾天气加上仍在入侵的冷空气,让人感觉阴冷而又呼吸艰难。据统计,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不经过肝脏解毒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同时还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当大量有毒物质浓度急剧增加时,产生急性毒害作用,若空气污染物浓度低,在长期的作用下也会使人体产生慢性中毒。

材料二

(1)PM2.5来源广泛,有自然来源,也有人为排放。根据材料说明城市中PM2.5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北非的农牧过渡地带也是PM2.5浓度的地区之一,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2分)

(3)近年来PM2.5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分)

(4)针对机动车大量增加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A 2. C 3. B 4. C 5. B 6. B 7. D 8. C 9. A 10. C

11. C 12. B 13. B 14. B 15. B 16. B 17. D 18. B 19. AC 20. BD

21. BC 22. AC 23. BC 24. AB 25. BD 26. BD

综合题

27. (1)以山地为主;西北高,东南低(2分)

(2)③ ③是山脊,不应有河流发育。(2分)

(3)自东北向西南(1分) (4)900~1000米(1分)

(5)丙 ①靠近河流下游,水源丰富;②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③靠近沿海地区,交通运输便利。(答出其中的两点) (3分)

(6)①③都看不到;因为乙和①、③之间有山脊(高地、地形)阻挡了视线。(4分)

(7)图略。上游河段流速快;因为该河上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3分)

28. (1)⑤ ②(2分) (2)珠江 海河(每空1分)

(3)乙 缓解了北方的缺水问题;有利于北方的生态环境改善(3分)

(4)水量不足(资源型缺水) 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2分)

(5)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减少浪费;②修建水库;③开发水源(如海水淡化或利用海水);④调整产业结构;⑤加强法治,规范管理,提高全民珍惜水资源的意识等。(任答3点,得3分)

29. (1)山河相间, (南北)纵列分布 (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湄公河 (3分)

(2)水稻 夏季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2分)

(3)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或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1分)

(4)变动的(或运动的、变化的)(1分)

(5)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1分)原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沿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等。(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

(6)二者位于不同的板块交界地带,缅甸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而日本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2分)

(7)D(2分)

30. (1)大陆架 大陆坡

(2)B海域的温度、盐度均低于C海域 B油气资源丰富;B海域有世界渔场;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3)自西向东 地中海海水盐度高,密度大,大西洋海水盐度小,密度小;大西洋水位比地中海水位高,表层海水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或自西向东)。(2分)

31. (1)日常发电 工业生产 汽车尾气(3分)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2分)

(3)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2分)

(4)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缓解交通拥堵;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环保出行,近距离可步行、骑自行车等。 (答正确其中3点给满分3分) 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地方时

1.地方时:因经度而异的时刻

1小时=15°

4分钟=1°

4秒=1′

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2.成因:地球自转

当地正午=12点

赤道与晨线相交的点:6点

与昏线相交的点:18点

【昼半球正中间的经线是12点

夜半球正中间的经线是24点】

3.计算

(1)计算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或-两地经度差*4分钟【东大西小,东加西减】

计算经度=某地经度+或-两地时间差/4分钟

例题:北京时间15点时,赤水(106°E)的地方时是几时几分?

解: 赤水地方时=15-(120°E - 106°E)*4分钟

=14.04

答:是14点4分。

二:区时

1:划分:24个时区

【0时区(中时区):伦敦。中央经线

东西各12区(各占7.5°)

东1——东11

西1——西11】

(每15°为一区)

2:计算

(1):时区=经度/15°

(2):经度=区时*15°

(3):某地区时=已知区时+或-时区差

【东大西小,东加西减】

例:当东8区的时间为3月5日8点时,西5区的时间是几点?

西五区的时间=8+24-(8+5)

=3月4日19点

时间不够减的时候,在现在的时间上+24再减

但是时间上要提前一天

高中地理答题文字尽量少而精,注意突出关键词,注意“不问不答、多问多答、先问先答”的答题规范。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高二地理 大题答题技巧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中地理万能答题模板及解题技巧

(1)高中地理首先要分点作答,答题条理清晰,抓住主次,逻辑性强。从背景资料直接提取的答案放前面。高中地理题目在答案中非常强调抓问题的主要方面,所以对影响地理事物诸多因素中,要抓住最主要的因素,切中要害,实在没有把握怕抓不到,则主次一起抓,多多益善,但要注意把最精彩、最重要的尽可能放在前面,以免给阅卷老师造成主次不分、回答问题不着边际的不良印象。注意题目分值,高中地理分值高要注意扩展答题要点,扩展中不能与题目矛盾,不能出现错误表述。

(2)高中地理答题文字尽量少而精,注意突出关键词,注意“不问不答、多问多答、先问先答”的答题规范。但如果没把握,怕把知识点漏答,根据目前高中地理综合题的评分标准,则不如多答。

(3)高中地理答题尽量具体详细。如果没有把握的话,可作适度模糊处理。如“旧金山沿岸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可答为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不必具体指出洋 流名称。

(4)高中地理答题尽量应用地理术语。如大气环流、河流径流等语言,是衡量考生答题是否优质的重要标准。答案要先定性描述,然后具体分析。

(5)高中地理答题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字迹潦草不容易使阅卷教师找得分点。

二.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9.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三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及地形相关分析:

①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张裂)来解释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

②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

③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④地形类型判读: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 方法 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三.如何描述高中地理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四.高中地理影响气温的因素及降水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高二地理大题答题技巧整理相关 文章 :

★ 高中地理大题选择题答题技巧

★ 高二常考的地理大题考点答题公式大全

★ 高中地理答题解题技巧方法

★ 高中地理命题规律与综合题答题技巧

★ 高中地理主观题答题技巧及方法

★ 2020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汇总

★ 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整理

★ 高中地理解题六大妙招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和规律整理

★ 高中地理考试答题技巧有哪些

想要了解高二地理知识点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拓展阅读: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方法有哪些

1.抓归纳求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流的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2.抓一般推特殊

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摸透了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就可推知个别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征。如,从气压带、风带和世界气候图上,可找出这样一条规律:凡是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可知,英国、法国西部、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智利西部南纬40°—60°的地带,同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3.抓住对比找异同

用比较法学习地理是一种常见而且有明显效果的方法。比较的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的内容可多可少。即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既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既可对同类事象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象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4.抓新知拓视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所以,对报刊上的“新闻”不可不留神。诸如:(1)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2)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3)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4)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5)地学新理论、新探索。(6)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这些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很有帮助。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方法有哪些

一、学会整理归纳,编织知识网络

地理高考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复习并不是简单重复学过的内容,而应以每章为单元,或以地理要素为专题,对地理知识整理、归纳、记忆、巩固,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学生要进行概括归纳,整理编织知识网络,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这样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

二、掌握地理概念,善于记忆,善于区别

地理概念是构成地理知识的基点。每道地理高考题都是由一个个地理概念组合而成的。在地理复习中,可通过以下方法掌握地理概念。

1.理解地理概念的含义,形成准确的地理概念。

2.掌握浓缩概念的方法,利于记忆。浓缩概念的方法,就是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

3.弄清概念的层次或关系,把概念串联起来记忆。

4.注意把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进行比较,抓住各自的本质特征加以区别,增强记忆。

5.注意把对立的地理概念进行比较,对称记忆。

三、掌握读图技巧,提高读图分析能力,熟练地掌握图文互变的方法

地理高考题中,读图分析题所占比重很大,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分析能力,是区分学生地理知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学生如何掌握读图技巧,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呢?

1.对地图知识进行系统的专题复习。初中教材中的地图部分只是地图的基础知识,学生要把各种地图的类型及特点、各类图像的阅读方法与技巧要认真领会。要精选精做一批有代表性的读图题作为例题。如读等值线图,应先明确读图步骤:一看极端值的大小,二看弯曲方向,三看疏密程度,再判断等值线的基本要素。分析统计图表时,一读图名,二读图例,三读坐标,四读数据,五读整体特征或变化趋势,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问题分析。

2.培养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的习惯,把所有与图相关的知识,都落实到图上。形成“心理地图”。例如在复习长江、黄河时,把河流概况及水文特征都附在图上,边画边记忆边思考,要养成画图的习惯。

3.要学会图文转换,着重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在读懂课本和地图册上的原图之后,可通过变换图形,叠加图形或改变设问角度等方式提高读图分析能力。要明确读图分析的思路,经常做图文变换的练习。

四、比较分析,提高综合分析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比较法是地理高考复习中最常见的方法,在整理知识、记忆知识、评讲试题时常常要运用它。学生掌握比较法时,关键确定比较项目,主要对相同、相似或相反的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反复运用。例如“比较日本和英国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异”;“比较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大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发展特点、发展方向的异同”。也可以把不同章节、不同教材、不同学科、课内与课外的知识进行横向比较,从而提高综合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

五、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复习质量

学生在考试时失分的原因不一,有的粗心,有的概念不清,有的读图能力差,有的记忆不牢,有的回答不准确。因此,要学会查漏补缺的方法。首先,学生必须用红笔在试卷上纠正自己的错漏;其次,要分析错漏的原因,然后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对程度好的学生,查漏补缺主要在审题和答题的准确性方面,通过查漏补缺,能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程度中等的学生,主要补能力和技巧方面的不足;对漏缺太多的学生,不可能什么都补,主要补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最基本的读图技能。

六、掌握答题的技巧,学会考试

高考复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考试,考前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需要,但是必须防止沉溺于“题海”而不能自拔,学生在解题中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研究题目类型,揣摸解题方法,从而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不断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遇到新问题时,可迅速确定解决思路。要掌握答题步骤、答题的技巧、答题的策略、审题和检查的方法,要通过考试,把考试的技巧和方法牢记在心中。为了提高实战能力,必须认真参加模拟考试,积累考试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应考方法,学会考试。

专题八 区域地理三年高考题回顾

(2010年安徽卷)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图7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成25~26题。

25.“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A.水平诸断 B.褶皱凹陷 C.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

26.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渭河平原是由于岩层发生断裂,地壳下沉形成的。第(2)题,西安古时河网密布,湖泊点点,一派河旁绿柳成荫,湖内荷香鱼跃的水乡泽国景象。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秦岭北坡森林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曾被西安人引以自豪的“八水绕长安”的美景也随之悄然消失。

答案:(1)C (2)A

(2010年安徽卷)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图8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27~28题。

27.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

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A. 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 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28.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

生态环境问题主题要是

A.森林锐减 B. 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渍化 D.物种灭绝

解析:第(1)题,由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分布情况可看出,该地为澳大利亚的西海岸。由此向北至上海,沿途均为偏南风,故货轮顺风航行;沿线主要经过西澳大利亚寒流、日本暖流,故货轮顺流航行。第(2)题,图示区域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铁矿开采过程中极易造成土地沙漠化问题。

答案:(1)A (2)B

(2010年安徽卷)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时期内不会自生自灭。图10北太平洋沉积物种中石英含量分布。完成31~32题。

31.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

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

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

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

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

32.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

A、大气环流 B、大洋环流

C、水循环 D、岩石圈物质循环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知,石英广泛存在于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不会自生,可推断石英并非在海底自生,而是来自别处。在远离大陆的大洋中,石英基本为风尘来源,在图中的纬度范围中,太平洋东岸主要是盛行西风,因此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最可能主要源自亚洲内陆荒漠地区。第(2)题,石英粉尘从亚洲内陆荒漠地区到达远离大陆的大洋中,能将他们带到海洋中的力量只能是风,从这些地区的盛行风来看,亚洲大陆冬季的西北季风能将这些物质带到太平洋中。

答案:(1)C (2)A

(2010年安徽卷)

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1) 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15分)

解析:(1)由图知,服装加工基地主要由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向安徽省转移。其内在原因可从两个方面归纳总结,一是广东等沿海发达省份发展服装加工业的优势逐渐丧失,生产成本提高,二是安徽具备承接、发展服装加工业的有利因素。由图,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安徽省向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其内在原因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收入高,教育等各种保障服务体系好,同时,安徽又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答案:(1)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

与安徽相比,广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

(2) 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13分)

解析:(2)新承接的产业将直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因此,产业转移将加快本省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同时也会使本省外出人口减少,同时可能还会吸引其他地区人口迁入。

答案:(2)安徽省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多,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的人口人数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2010年安徽卷)

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10分)

解析:该题以黄河三角洲为区域背景,综合考查了该区及黄土高原地区的区域整体性特征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第(1)题,读图例可以看出黄河三角洲地区陆地扩张方向及速度。黄河三角洲的泥沙来自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答案:⑴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分)

解析:该题以黄河三角洲为区域背景,综合考查了该区及黄土高原地区的区域整体性特征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第(2)题,考查学生的审题及综合分析能力,黄土高原的气候灾害主要有干旱和暴雨洪涝,但干旱对水土流失影响不大,因此题目应着重分析暴雨洪涝是如何加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

答案:⑵暴雨、洪涝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2分)

解析:该题以黄河三角洲为区域背景,综合考查了该区及黄土高原地区的区域整体性特征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第(3)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对黄河三角洲和黄土高原地区均可做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如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

答案: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选择一个区域从以上5个方面分析,具体措施要结合区域特点)

(2009年安徽卷)图7为某地区港口分布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经度 C.纬度 D.洋流

30.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c>d.>b B.d>c>b C.c>b>d D.b>c>d

【命题意图】:该题考查考生读图、析图、空间定位、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

【关联考点】:经纬网地图的判读、水文特点的比较、洋流分布、气候分布。

【解题思路】:(29)读图,分析a地与其他地区的位置关系、沿岸洋流分布,尤其是纬度位置。纬度高、气温低,是其封冻期长的根本。B、c、d三地维度大致相当,要分析封冻期的长短还需考虑气候、洋流等因素;c点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d处于温带季风控制区、b地处大陆西侧的中高纬度海岸,受暖流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29.C 30.A

(2009年安徽卷)33.(30分)根据材料和图9,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8分)

【命题意图】:以罗布泊的消亡为背景材料,通过示意图呈现,综合考察考生读图、析图能力,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联考点】:地势判读、整体性、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题思路】:(1)湖泊面积萎缩、湖岸向内收缩、新岸低、旧岸高。盆地地形。

【答案】:

(1)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 (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10分)

【命题意图】:以罗布泊的消亡为背景材料,通过示意图呈现,综合考察考生读图、析图能力,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联考点】:地势判读、整体性、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题思路】:(2)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过度引水灌溉----入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口向湖心移动----三角洲向湖心前进。

【答案】:(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人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12分)

【命题意图】:以罗布泊的消亡为背景材料,通过示意图呈现,综合考察考生读图、析图能力,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联考点】:地势判读、整体性、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题思路】:(3)仍然要以整体性的思想贯穿思考的始末,保护生态、合理开发利用。

【答案】:

(3)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2009年安徽卷)34.(30分)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命题意图】:区域地理命题的关键,首先在于考查区域定位,其次区域特征分析。

【关联考点】:河流的水文特点、气候类型及特点、气象水文等灾害的成因、地域差异比较。

【解题思路】:题干文字定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经纬网、等高线地图判读,定区域----东北地区;联系所学的区域特征----分析、归纳特征、原因、差异。

【答案】:

(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10分)

【命题意图】:区域地理命题的关键,首先在于考查区域定位,其次区域特征分析。

【关联考点】:河流的水文特点、气候类型及特点、气象水文等灾害的成因、地域差异比较。

【解题思路】:题干文字定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经纬网、等高线地图判读,定区域----东北地区;联系所学的区域特征----分析、归纳特征、原因、差异。

【答案】:(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 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

(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12分)

【命题意图】:区域地理命题的关键,首先在于考查区域定位,其次区域特征分析。

【关联考点】:河流的水文特点、气候类型及特点、气象水文等灾害的成因、地域差异比较。

【解题思路】:题干文字定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经纬网、等高线地图判读,定区域----东北地区;联系所学的区域特征----分析、归纳特征、原因、差异。

【答案】:(3)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2008年全国Ⅰ卷)36.(36分)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

做该题最好还是准确判断出区域所在地,便于准确推理后面题目。根据图中经度纬度和河流特点可以得出是非洲刚果盆地和刚果河流域。

河流流向有地形决定,水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在图中直接看不出流向,但可根据干支流关系(支流要汇入干流)可推断出流向,然后反推地形,另外图中给的500m等高线也可作为判断依据。

(1)9分所以答案可以是:盆地

从水系关系呈现众多支流向中心干流汇入,可以判断四周高,中间低;且图中500m等高线相对较闭合,内部登高线稀疏,地势较平坦,而四周较密集,坡度大,符合盆地地形特点。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

本题较简单,只要稍微熟悉当地气候地形就可以做出。

答案是:河流流域主要分布于赤道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上升气流控制,全年多雨,降水丰富;位于盆地,形成众多支流汇入干流,汇水面积大,汇水量大。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3本题难度一般,对当地环境熟悉的话一般能找到2到3点原因。

答案可能是:①植被:流域内为热带雨林,植被繁茂,水土流失较轻②地形:河流M点以上流经盆地地形区,内部平缓,河流中所带泥沙大部分在盆地内部即沉积,到河口泥沙少;③该河流流量大,而河口又位于盆地出口,地势落差较大,流速较急,泥沙容易被冲走而不是沉积。

(2008年全国Ⅰ卷)39.(60分)根据材料和图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1629年

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部徙牧伏尔加河。

1632年

俄国政府派使者前往土尔扈特部活动。

1644年

和鄂尔勒克返回准噶尔参加东西蒙古各部王公会盟,制定《蒙古一卫拉特法典》,该法典成为各部蒙古共同遵守的根本大法。

1644年

土尔扈特部与俄国军队发生冲突,伤亡惨重,和鄂尔勒克阵亡。

1645年

俄国要求土尔扈特部臣服,遭到拒绝。双方商定土尔扈特游牧区域。此后十余年间,土尔扈特汗国逐渐形成。

1655年

土尔扈特汗国与俄国谈判,同意听命于俄国沙皇。

1657年

土尔扈特向清朝“贡驼马二百余”。

1672年

俄国指令土尔扈特汗国派兵参加克里木战争。此后数十年间,俄国多次向土尔扈特征兵。

1696年

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汗派人向清朝入贡,庆贺清军击败噶尔丹。

1712年

土尔扈特汗国使团抵达北京,康熙帝派遣使团出访土尔扈特,途中为俄国所阻。

1714年

清朝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表示“满洲、蒙古,大率相类,想起初必系同源”;蒙古“衣服帽式,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之国,难以相比”。

1731年

雍正帝派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

1756年

土尔扈特汗国使团到热河行宫觐见乾隆帝。

1765年

土尔扈特汗国渥巴锡汗抗议俄国人对土尔扈特的侵扰和掠夺。

1770年

俄国征调土尔扈特汗国2万余人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秋,渥巴锡从前线归来,秘密召开会议,决定东归祖国。

1771年

1月17日,渥巴锡率领近17万人踏上东归征程。2月7日,沙皇命令堵截东归的土尔扈特人。7月8日,土尔扈特前锋抵达伊犁河流域。16日,清军总管会见渥巴锡等人。此时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仅剩6万余人。10月15日,渥巴锡在木兰围场觐见乾隆帝。10月27日,乾隆帝立《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众记》两碑,以资纪念。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12分)

考到中亚及其周边(我过新疆天山地区),本区实在因其地理环境等特殊性,非常容易出题。所以经常考。关于这个民族的故事在前一段时间直到现在,电视还在热播《东归英雄传》,出试卷的人可能也看了这不电视剧,然后产生灵感的。

(1)12分

土尔扈特汗国从给的图中明显可以看出位于里海北岸,现在的俄罗斯南部,中亚哈萨克西北部;伊犁河谷地位于中亚东部,按位置伊犁河发源于我国新疆天山地区,谷地也能反映两侧是高山。问为什么水多,要么是降水,要么是河湖水(图中有伏尔加、乌拉尔等),地下水(地下水不是主要的)和高山的冰川冰雪融水(要有明显的大山脉或高原,如新疆天山)等等,抓住这个思路然后结合实际可以得出

答案: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伏尔加、乌拉尔等);距大西洋较近,且与大西洋间地形比较平缓,无高大山脉阻挡,大西洋水汽可以由西风带到当地形成较多的降水。

伊犁河谷地:深居内陆,北东南三面距海遥远又有山岭阻隔,但西侧向西到大西洋虽也较远,但无高大山地阻隔,西风带可以带来少量水汽,在天山西侧因地形抬升,形成一定的地形雨/山地降水;另外天山是高大山脉,可以为谷地形成高山冰川冰雪融水补给;本身位于河谷,还有河流水源供给。

(3)土尔扈特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8分)

土尔扈特人回归过程中来自自然的威胁可以从材料中看到回归是从1月17日开始东归,从地图上还可以看出土尔扈特汗国本身和回归路径所处纬度均位于中高纬,冬季寒冷是一项,途经中亚内陆干旱区,缺水,多风沙。无水就无草(草的缺少,对游牧民族威胁大)无食物都是。但不需要回答地形等,因为地形只是障碍,而非威胁,何况也无高大山地或不稳定断层等。

所以总结答案可以是:寒冷(冻害)、缺水(干旱)、缺草料和食物、风沙等。

高二地理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二一年,强人将浮出水面,鸟人将沉入海底。高二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吃透课本;二,找寻适合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三, 总结 自己考试技巧,形成习惯。为了帮助你的学习更上一层楼,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高二地理 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总计60分)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④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东南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网方格,面积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14年10月下旬上午10时(北京时间),张亮在华北地区某市一公园内游玩,下图中的甲图为公园内十字路口附近的导游图,乙图为张亮拍摄于此路口的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请根据图中张亮的影子推测张亮去往甲图中洗手间的最近路线应选择乙图中的()

A.A线路B.B线路C.C线路D.D线路

4.此时()

A.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与4月下旬基本相同

B.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变化趋势与2月下旬基本相同

C.张亮远在美国纽约上学(74°W)的姐姐正在晚自习

D.全球与北京在同一天的地区占全球的二分之一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

5.图示区域的高差可能是()

A.650米B.590米C.500米D.450米

6.图中湖泊的面积约为()

A.20平方千米B.30平方千米C.50平方千米D.80平方千米

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A.甲B.乙地C.丙地D.丁地

8.与②河段相比,①河段()

A.水位季节变化更小B.含沙量更大C.年径流量更小D.水流速度更快

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份0℃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图中1月份0℃等温线在B处发生较大弯曲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洋流

10.A半岛的地理特征没有()

A.西海岸冬季多雾

B.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各地都能观看午夜太阳

D.冬季气温显著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

11.M国海运业发达的自然原因是()

A.海运运费低,运量大B.对外贸易发达,海运需求量大

C.海岸线曲折漫长,优良港湾多D.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下图为某海滨地区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下列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时刻为()

A.8月22时B.8月13时C.1月22时D.1月13时

13.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大气环流B.海陆分布、地形C.大气环流、海陆分布D.地形、洋流

读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各题。

14.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沙漠

15.图乙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C.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

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7.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右图中的序号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9.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气温低的原因是()

A.③变小B.②变小C.①变大D.④变大

20.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大气热量交换环节强弱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变大,②变大B.②变小,③变小

C.③变大,④变大D.⑤变小,④变大

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21.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为

A.图中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而成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D.丙河流由流水侵蚀而成,与断层无关

22.图中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D.断层发生在岩浆侵入之后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3.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背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迎风坡D.阴坡和迎风坡

24.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

C.针阔叶混交林D.高山针叶林

下图中的虚线为某水平自然带在图示地区分布的最北界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5.该自然带的植被类型为()

A.--带常绿硬叶林B.--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26.与该自然带在我国分布的最北界线相比,图示界线()

A.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受海洋和暖流影响大

B.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不受西北季风影响

C.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多山地丘陵

D.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受寒流影响大

读下图,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7.甲区域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

A.亚马孙平原水循环更加活跃

B.全球气候变暖

C.亚马孙河泥沙含量减少

D.生物多样性增加

28.与乙处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有关的是

①暖流;②寒流;③东北信风;④东南信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读喜马拉雅地区1921年(左图)和2014年(右图)景观图,回答各题。

29.导致图中景观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地震频发B.过度放牧,荒漠化日趋严重

C.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全球气候变暖D.登山活动频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30.下列采取 措施 合理的是

A.建自然生态保护区B.禁止燃烧化石燃料

C.在该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D.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读下面沿海钢铁厂海水淡化流程图,完成下题。

31.海水淡化的浓盐水直接排入海洋,最可能导致

A.湿地萎缩B.生物多样性减少C.土地荒漠化D.水土流失

32.钢铁厂余热蒸汽用于海水淡化,主要有利于

A.增加流通环节B.增加浓盐水C.减少工业联系D.降低能源消耗

图是某三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3.推测a、c两地中青年男女比例失调严重的主要原因

①a地战争频繁②a地大力发展高等 教育

③c地人民普遍存在重男轻女思想④c地近年来纺织服装工业大力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4.对b地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鼓励当地人口向经济更发达的地区迁移B.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C.实施“提前退休”政策D.对产妇实施“带薪休假”政策

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爆发,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5.非洲受埃博拉疫情冲击的产业部门是()

A. 种植 业B.石油加工业C.旅游业D.食品加工业

36.近年来,我国与非洲经贸联系不断加强,许多工业企业纷纷转移到非洲,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①劳动力②资金③科技④原料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37.B处的地表主要的自然景观是()

A.荒漠B.森林C.草原D.沼泽

38.2015年2月中国驶往欧洲的货轮经过D岛屿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顺风顺水B.飓风活动频繁

C.正值雨季D.新茶上市

39.A处附近的城市为印度重要的()

A.钢铁工业城市B.新兴工业城市

C.毛纺工业中心D.棉纺工业中心

40.亚洲河流分布特点是()

A.呈放射状分布B.呈形分布C.呈羽毛状分布D.呈同心圆状

第II卷(综合题)

二、综合题(共三题,总计40分)

41.(22分)读南亚和德干高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E高原的地势特征。(4分)

(2)阐释A处河流流量过程线中C、D两洪峰流量的形成原因(4分)

(3)说出图中①地自然带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4)图中②地是所在国重要农业区,说明该地在发展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2分)

(5)说明图中B地农田系统中的主要水利设施的作用。(2分)

(6)简述E半岛不同区域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布局的主要原因。(6分)

42.读“北半球某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完成下列问题。(8分)

(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1分)理由是。(2分)

(2)C、D两处气压较高的是。(1分)

(3)据图判断:此时,北半球为季(节)。(2分)

(4)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A、B、C、D间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2分)

43.(10分)读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等值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乙处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此处沼泽形成的原因。(4分)

(3)近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对本地区沼泽湿地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该措施的生态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2345678910

ACBCBCCADC

11121314151617181920

CABADBADAC

21222324252627282930

ADCBBABBCD

31323334353637383940

BDBDCDAABA

1.A2.C

3.B

4.C

【解析】

试题分析:

3.根据太阳日运动规律可以知道北京时间10点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则人影指向西北方向。乙图中人影方向与C所指方向一致,则C指向西北方向,A指向东南方向,进而判断B指向西南方向,D指向东北方向;对照甲图可知洗手间位于西南方向,故张亮应选择乙图中的B线路。

4.10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此时我国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间长;4月下旬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故与4月下旬的昼长夜短不同,A错;2月份,我国昼短夜长,直射点北移,我国昼渐长,夜渐短,B错;东八区为10时左右。美国纽约在西五区,根据时间计算,纽约大概为前一日21时左右;东八区为10时,0时经线为30°W;故30°W向东到180,为新的一天,占全球的多一半,故D错。

考点: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方向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日期界限。

5.B

6.C

7.C

8.A

【解析】

试题分析:

5.读图,可判断出该地最低处的海拔在400到450之间,海拔为950到1000之间;故该地的高差大约在500到600之间;故高差为590米。

6.结合比例尺,量出湖泊的大约边长,可计算出面积大约为50平方千米。

7.泥石流灾害一般发生在河谷地带。甲乙丙丁四地中,甲、丁为山坡,乙为山脊,只有丙为山谷,发育河流。

8.结合等高线地形图来看,该河流的流向为东南-西北,①河段位于湖泊的下游,而湖泊有削峰补枯的作用,调节河流径流量,是水位变化减小。故A。

【考点定位】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名师点睛】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①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

②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

9.D

10.C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9.该处为欧洲西部,由于沿岸由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该地温度较高,等温线向北弯曲。

10.A半岛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纬度较高,冬季陆地冷空气与沿岸受暖流影响的暖气流相遇,多雾;由河流的水系特征可判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极圈以外没有极昼现象,不能看午夜太阳;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影响,冬季气温显著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由此判断选C项。

11.该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外贸易发达,海运需求量大;海运运费低,运量大;该岛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适合建港口。选项中A、B、D为社会经济因素,故选C。

考点:该题考查洋流对气候影响、海运发达原因、海雾产生的条件。

12.A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12.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此时温度较高,为夏季;同纬度海洋温度高于陆地温度,说明此时为夜晚,海洋散热慢,温度高。故选A。

13.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的分布,陆地与海洋上的温度差异是由于海陆分布不同造成的;在图中39°纬线的西部,等温线发生呈半封闭状,愈向中心,温度愈低,如下图,说明地势愈高,故选项B正确。

考点:等值线的判读,影响气温的因素。

14.C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14.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冲积扇。山前冲积扇一般在河流的出山口附近,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河口三角洲则是在河流的入海口附近,沙丘是沙漠地区的基本形态,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15.结合上题,图乙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风力沉积形成的沙丘。选B。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6.B

17.A

【解析】

试题分析:

16.弯曲的河段考虑水流的惯性,据水流的方向可知,②③处为水冲刷侵蚀的河岸,但②河道最弯曲,说明该处河流侵蚀作用最活跃,故B正确。

17.据上题分析,根据水流的惯性,②为河流侵蚀的河岸,河岸较陡;则①为泥沙堆积的河岸,河岸较缓。故A正确。

考点:考查流水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读图能力。

18.D

19.A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18.大气逆辐射由大气射向地面,④箭头,选D。

19.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空气气温较低,选A。

20.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同时增加大气逆辐射;即③变大,④变大。选C。

考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21.A

22.D

【解析】

试题分析:

21.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图中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而成,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分别是向斜成山和背斜成山,成因不同,丙河流发育于断层线附近,其成因一定与断层有关。选A。

22.根据图示信息,①处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②处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不可能是干旱环境;③处为岩浆岩,不可能含有生物化石;根据图示,断层发生在岩浆侵入之后,选D。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23.C

24.B

【解析】

试题分析:

23.据图中雪线南坡低于北坡可知,南坡降水较多,属于迎风坡;据等温线南坡高于北坡可知,南坡温度高于北坡,南坡属于阳坡。故C项正确。

24.据图中信息,7月份①②间等温线介于3°与雪线之间,气温较低,大气对流弱,降水少,最可能分布的植被是高寒荒漠。故B项正确。

考点:地带性植被,坡向的判断

25.B

26.A

【解析】

试题分析:

25.据岛屿轮廓与经纬度特征知,该岛屿是日本的本州岛,图中虚线以南是--带地区,气候类型是--带季风气候,在该气候条件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是--带常绿阔叶林,故B项正确。

26.与我国相比,日本--带的界限纬度较高,原因是日本岛受周围海洋水的调节作用,气温的季节变化小,温度比同纬度地区高,且日本东海岸受日本暖流影响,对气候增温增湿。故A项正确。

考点:自然带类型,影响温度的因素。

27.B

28.B

【解析】

试题分析:

27.甲区域有世界上面积的热带雨林区分布,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亚马孙平原水循环减弱;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降低,亚马孙河泥沙含量升高;同时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故B正确。

28.考查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由图可知乙处热带雨林处于南纬20°附近的大陆东岸,受东南信风和暖流等影响而形成,故B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名师点睛】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功能。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破坏热带雨林有一定关系。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29.C

30.D

【解析】

试题分析:

29.两幅景观对比可知发生了冰川消融,是因气温升高,因此可以判断是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 其它 原因都不会使温度升高。故选C。

30.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合理措施是节能减排,建自然生态保护区,只能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减缓气候变暖;禁止燃烧化石燃料,会影响经济发展;因气温低,所以在该地区不能大面积植树造林;而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故选D。

考点:全球气候变暖

31.B

32.D

【解析】

试题分析:

31.海水淡化的浓盐水,盐度高,直接排入海洋,导致海洋水体盐度巨大变化,影响生物多样性。选B正确。

32.钢铁厂的余热蒸汽用于海水淡化,使余热得以再利用,降低了能源消耗。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生产对地理环境影响。

33.B

34.D

【解析】

试题分析:

33.据图可知,a地20-40岁男性明显减少,可能是战争导致;c地中青年女性明显增多,可能是女性从事的职业大力发展,故B正确。

34.据图可知,b地出生率低,老龄化问题严重,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是鼓励生育和接纳移民。故D正确。

考点:考查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35.C

36.D

【解析】

试题分析:

35.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爆发,为了安全的考虑,前往非洲旅游的人口数量下降,故非洲受埃博拉疫情冲击的产业部门是旅游业,C项正确。种植业、食品加工业、石油加工业等工业部门影响较小,均可排除。

36.非洲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原材料资源充足,故为了降低生产的成本许多工业企业纷纷转移到非洲,D项正确。

考点:产业转移,工业部门

37.A

38.A

39.B

【解析】

试题分析:

37.据图可知,该区域是南亚地区。B区域因受副高控制影响,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地带性植被是热带荒漠带,故A项正确。

38.D地受季风控制,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2015年2月中国驶往欧洲的货轮经过D岛屿时,正值冬季,故货轮顺风顺水,A项正确;飓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故B项错误;冬季正值旱季,故C项错误;新茶在春季上市,故D项错误。

39.A处附近的城市为印度的班加罗尔,主要发展信息产业为主,是新兴工业城市,故B项正确。

【考点定位】南亚的气候,城市,工业。

【名师点睛】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赤道逆流和索马里暖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甲)。

(2)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南赤道暖流和索马里寒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乙)。

40.A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受地势影响由高处流向低处,故亚洲的河流顺着地势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而去。故A正确。

【考点定位】大洲河流特征

【方法总结】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可根据某地的地势特点判断河流的流向,由高处流向底池。如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则由中部流向四周。在一些考题中,可通过河流的流向来判断处河流的流向。

41.(22分)

(1)A(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2分)。地势大致呈西高东低状态(2分)

(2)C洪峰是由于山地的季节性积雪春季融化汇集而成。(2分)

D洪峰是夏季西南季风在上游山地降水汇集(1分);以及夏季山地冰川和终年积雪融水汇集而成(1分);

(3)热带草原带(2分)原因:地处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受海陆位置和地形阻挡,西南季风影响减小,降水量较沿海少;(1分)终年高温,干湿分明,适宜热带草原生长。(1分)

(4)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土壤水体污染(环境污染)、土壤板结(土壤结构变差)(任答2点,每点1分,共2分)

(5)井、水池和水渠有抗旱作用;水渠有排涝防洪作用;排水防止土地盐碱化作用。(任答2点,每点1分,共2分)

(6)东北部—钢铁工业和麻纺工业—煤、铁、锰矿丰富和接近黄麻产地(2分)西部—棉纺工业—接近棉花产地(2分)南部—电子信息工业—科技发达(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印度的德干高原形成年代久远,经过长期侵蚀,地势和缓。

(2)A河流有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三种补给类型。其中,季节性积雪融水在春季融化,形成春汛。此处的大气降水来自于西南季风,集中在6-9月,而冰川融水量随气温变化,在6-8月达到最值。

(3)印度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但①地由于在大陆内部,加上山地阻挡,所以受季风影响弱,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带。

(4)②地为印度河平原,受地形和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较少,所以,大规模农业开发可能引发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等生态问题,还会引起水体和土壤等环境污染。

(5)B处为热带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多发,图中的水利设施既有抗旱作用,又有排洪作用,其中排水设施还可以减少盐碱化的危害。

(6)印度半岛南部科技发达,形成电子工业中心,北部工业区因为原料而发展工业,西部盛产棉花,所以发展棉纺织业,东北部盛产黄麻,有煤铁资源,所以发展麻纺和钢铁产业。

考点:世界主要地区。

42.

(1)B,近地面大气密度大(每空3分)

(2)C(1分)

(3)夏(2分)

(4)如图箭头所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等压面上气压处处相等。越接近地面大气密度越大,气压越高。所以,等压面上小于等压面数值,等压面下大于等压面数值。据此,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B,理由是B在近地面等压面下方,近地面大气密度大。

(2)如上题,等压面上气压处处相等。越接近地面大气密度越大,气压越高。并且高空与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所以,位于等压面上小于等压面数值,位于等压面下则大于等压面数值。C位于等压面下,所以C、D两处气压较高的是C。

(3)结合上题,同一纬度相比,海洋上的气压高于陆地,即海洋气温低于陆地,因此,是北半球的夏季。

(4)仅考虑热力因素,ABCD的气压值排序由高到低应该是B>A>C>D,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所以,其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热力环流。

43.

(1)甲处为大兴安岭,地势高,气温低(2分)

(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较多;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等(任答2点,得4分)

(3)停止农垦减少了对沼泽湿地的破坏,这样有利于维护生物的多样性;调蓄洪水;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等(答2点,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图示为我国东北地区,甲处为大兴安岭,地势高,气温比同纬度两侧地区低,所以等温线向南弯曲。

(2)地形方面:乙处位于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候方面:乙地属于湿润地区,降水较多;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发育,不利于下渗等,所以形成沼泽。

(3)我国停止农垦,减少了对沼泽湿地的破坏,这样有利于保护沼泽的生态系统,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沼泽有调蓄洪水,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等功能。所以要保护沼泽湿地。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区域沼泽成因,保护湿地的意义。

高二地理题试卷及答案解析相关 文章 :

★ 高二地理题期末试卷及答案

★ 高二地理旅游地理试卷及答案

★ 高二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方法总结

★ 高二区域地理习题及答案

★ 2018年高中地理会考题及答案

★ 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题测试卷

★ 高三地理的试卷以及参考答案

★ 高二必修三地理大题

★ 高二常考的地理大题考点答题公式大全

一:1、若EF为赤道,则此图是侧视图。P点出现

极昼

,则P点以北地区必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在20°∽

23°26N之间,正确答案是C。

2.若EF为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黄道面

,此图为侧视图。PQ为

地轴

,再结合图中的角度可得出

黄赤交角

为23°26

',比原来的23°26

'更小,

太阳直射点

在南北纬20

°之间,福建冬季均温会升高,正确答案是A。

3.若O为

北极点

,则此图为俯视图。H、P为

晨昏线

与某

纬线

的两个交点,由此可作判断E点的时间可能12月22日,正确答案是D。

二、此地

夏至日

太阳高度角

大于

冬至日

太阳高度角,所以此地在北半球。

设此地维度为x,且x>23.5N(

北回归线

)根据公式H=90-|

高纬

(-或+)低纬|同减异加。

春秋分日

高度角为90-x

夏至日高度角为90-(x-23.5)

冬至日高度角为90-(x+23.5)

a=90-(x-23.5)-(90-x)=23.5

c=90-(x+23.5)=66.5-x

因为a=c+20

23.5=86.5-x

x=63N

所以该地为北纬63度,选A

这是09年浙江高考题,具体过程来自

百度知道

考试最难的就是猜出题人的意图,这个问题没办法回答

把握好黄河流经的地形区特点干支流水文特征等问题吧。例:黄河下游河道为什么是流域分水岭

黄河的位置,气候,降雨量,黄河的分界点等等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