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以荻画地的故事 以荻画地的故事概括20字

画荻教子的故事

北宋时候,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郑氏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

以荻画地的故事 以荻画地的故事概括20字以荻画地的故事 以荻画地的故事概括20字


参考资料:新世纪接班人素质培养:中国历史知识素质

画荻教子的故事出自《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典故,原文如下: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他的妈妈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扩展资料:

启示寓意

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有所成就。一个人在年幼时家境不好,表面看上去是悲惨的,但对于有志气的孩子来说却不见得是一个坏事。

因为家境的窘迫会使孩子较早地品尝世态炎凉和生活艰辛,促使孩子早懂事,早立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从现实看,一些富足人家的子弟因为眼前吃不愁、穿不愁,倒是少了许多学习的动力,使将来有所成就缺少了思想和性格基础。

楼主是问“欧母画荻”吧

以下是摘自知道网友的回答,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欧阳修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她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

仅供参考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他的妈妈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画荻教子,意思是指用荻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欧母画荻的故事(文字)

欧阳修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她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

欧阳修4岁的时候只有母亲带着他,而他非常穷,没有钱买纸和笔,他的母亲为了让他学东西,就铺了一滩沙,用荻草让他写字。虽然很艰苦,但是他也学会了很多东西。

"以荻画地"是什么意思?

“以荻画地”意思是:用芦荻在地上练习。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欧阳修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这个成语出自元代脱脱主修编著的《宋史·欧阳修传》。

节选原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

扩展资料

典故

欧阳修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是一个小吏。在欧阳修出生后的第四年,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身上。

为了生计,母亲不得不带着刚4岁的欧阳修从庐陵(今江西永丰)来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以便孤儿寡妇能得到在随州的欧阳修叔父的些许照顾。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妇女。她勇敢地挑起了持家和教养子女的重担。

欧阳修很小的时候,郑氏不断给他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讲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个总结,让欧阳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她教导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

欧阳修稍大些,郑氏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先是教他读唐代诗人周朴、郑谷及当时的九僧诗。尽管欧阳修对这些诗一知半解,却增强了他对读书的兴趣。

眼看欧阳修就到上学的年龄了,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于是她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

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母亲为欧阳修的出众才学而高兴,但她希望儿子不仅文学成就出众,为人做事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欧阳修的父亲生前曾在道州、泰州做过管理行政事务和司法的小官。他关心民间疾苦,正直廉洁,为百姓所爱戴。

欧阳修长大做了官以后,母亲还经常不断地将他父亲为官的事绩讲给他听。她对儿子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来覆去地看。凡是能够从轻的,都从轻判处;而对于那些实在不能从轻的,往往深表同情,叹息不止。”

她还说:“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而且经常以财物接济别人,喜欢交结宾朋。他的官俸虽然不多,却常常不让有剩余。他常常说不要把金钱变成累赘。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房,没有留下一垄地。”

她告诫儿子说:“对于父母的奉养不一定要十分丰盛,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孝心。自己的财物虽然不能布施到穷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义。我没有能力教导你,只要你能记住你父亲的教诲,我就放心了。”

参考资料来源: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欧阳修以荻画地)

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的翻译

“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的翻译:(欧阳修)家境贫寒,以至于只能用芦荻在地上练习写字。“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出自《宋史·欧阳修传》,讲述了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年幼时因为家贫而用荻杆在地上练习写字的故事。

画地学书的全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郑氏下决心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荻杆在地上练习写字。欧阳修幼年时天资聪颖,悟性超过常人,读过的书当即就能背诵。等到成年时,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在那以后,就以文章闻名天下了。

欧阳修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生性刚直,见义勇为,即使有陷害人的圈套在前面,都一直前往即使身受伤害都不回头。即使多次被贬官放逐,他的志向也没有改变。

太夫人以荻画地这句话是哪里的

殴阳修《泷冈阡表》。

欧阳修到上学的年龄了,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于是她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欧阳修苦读》里面的。

《欧阳公事迹》

画荻教子的故事与宋代哪位诗人有关?

画荻教子的故事与宋代诗人欧阳修有关。北宋时候,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郑氏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

画获为书文言文

1. 文言文 画获学书 画地学书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①,守节自誓②,亲诲③之学。家贫,至以获④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⑤成诵。及冠⑥,嶷然有声⑦。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⑧,见义勇为,虽机阱⑨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注释]①母郑:母亲郑氏。②守节自誓:自己下决心不改嫁。③诲:教导、训导。④荻:与芦苇同类,这里指荻杆。⑤辄:立即,就。⑥冠:指成人。⑦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⑧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⑨机阱:设置机弩的陷阱。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

希望能帮到你

2. 文言文 画获学书的原文是什么么

画地学书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①,守节自誓②,亲诲③之学。家贫,至以获④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⑤成诵。及冠⑥,嶷然有声⑦。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⑧,见义勇为,虽机阱⑨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注释]①母郑:母亲郑氏。②守节自誓:自己下决心不改嫁。③诲:教导、训导。④荻:与芦苇同类,这里指荻杆。⑤辄:立即,就。⑥冠:指成人。⑦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⑧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⑨机阱:设置机弩的陷阱。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

希望能帮到你

3. 画地学书的文言文

1原文编辑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①,守节自誓②,亲诲③之学。家贫,至以荻④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⑤成诵。及冠⑥,嶷⑦然有声⑧ 。后,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⑨,见义勇为,虽机阱⑩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2译文编辑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郑氏下决心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荻杆在地上练习写字。欧阳修幼年时天资聪颖,悟性超过常人,读过的书当即就能背诵。等到成年时,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

欧阳修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生性刚直,见义勇为,即使有圈套在前面,都一直前往即使身受伤害都不回头。即使多次被贬官放逐,他的志向也没有改变。

3注释编辑

1.母郑:母亲郑氏。

2.守节自誓:自己下决心不改嫁。

3.诲:教导,训导。

4.荻:与芦苇同类,这里指荻杆。

5.辄(zhé):立即,就。

6.冠:指成人。

7.嶷(nì)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声:声誉。

8.及:到……的时候。

9.天资刚劲:生性刚直。

10.机阱:设置机弩的陷阱。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

11.画地学书,书:书法,书写。

12.再三:一次又一次,多次。

13虽:即使。

14、书:书法。

4. 画荻学书文言文及翻译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便死了父亲,母亲郑氏决心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芦荻在地上练习写字。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过一遍书就能背诵下来。等到成年时,更是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 欧阳修开始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天性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即使被贬低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

5. 画荻教子的文言文

画荻教子是关于欧阳修的母亲教育欧阳修苦读的故事。

古文及翻译如下:欧阳修苦读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6. 画地学书文言文阅读答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嶷然有声 (2)画地学书

(3)及冠 (4)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亲诲之学(他,指欧阳修) B.至以荻画地学书 (用)

C.四岁而孤(而且) D.见义勇为(做)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4.结合选文,说说欧阳修为什么最终能成为人品超群的文学家。(2分)

参考答案:

1.(1)声誉(2)写字(3)等到,到了(4)第二次

点拨:注意一词多义,如“声”“书”。

2.C 点拨:应为“就”。

3.(欧阳修)幼年时天资聪明、悟性过人,读过的书马上就能背诵。

点拨:注意“敏”“悟”等词语的准确翻译。

4.母亲的教诲,自身的勤勉好学和天资聪明。

点拨:从选文第1段可以看出。

7. 文言文《画荻学书》怎么翻译

文言文《画荻学书》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

《释义》: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8. 画地学书翻译+文言文

原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①,守节自誓②,亲诲③之学。家贫,至以荻④画地学书。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⑤成诵。及冠⑥,嶷⑦然有声⑧ 。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⑨,见义勇为,虽机阱⑩在前,触发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选自《宋史。

欧阳修传》)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郑氏下决心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

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荻杆在地上练习写字。欧阳修幼年时天资聪颖,悟性过人,读过的书当即就能背诵。

等到成年时,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欧阳修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

他生性刚直,见义勇为,即使有圈套在前面,都一直前往即使身受伤害都不回头。即使多次被贬官放逐,他的志向也没有改变。

注释1.母郑:母亲郑氏。2.守节自誓:自己下决心不改嫁。

3.诲:教导,训导。4.荻:与芦苇同类,这里指荻杆。

5.辄(zhé):立即,就。6.冠:指成人。

7.嶷(nì)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声:声誉。

8.及:到……的时候。9.天资刚劲:生性刚直。

10.机阱:设置机弩的陷阱。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

11.画地学书,书:书法,书写。12.再三:一次又一次,多次。

13虽:即使。14、书:书法。

画荻教子的故事

画荻教子(读音是huà dí jiào zǐ)是一个古代民间传说故事。是指用荻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该成语与欧阳修有关。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文学家之一。可是,在他少年时代,学习条件是很艰苦的。 他四岁失去父亲,全家就只靠他母亲一个人来维持生活。母亲不愿欧阳修失学,于是,自己当了教师。家里贫穷,买不起文具,欧阳修的母亲就想出了别的办法。她看到沙滩上有鸟兽走过的足迹,认为在沙子上面也可以写字。 于是,她就让欧阳修到沙滩上搬些沙来。她在家里选了一个光线比较好的地方,挖成深坑,然后,把沙倒下去铺平。这样,小小的沙坑便代替了笔墨纸砚。学习的时候,他的母亲折断一根荻草,在沙面上画出一个生字,等欧阳修学会了,便用手把沙子弄平,再写一个。欧阳修也利用这个地方来做练习。 母子两人,一教一学,教的认真,学的起劲。后来,欧阳修在文学上的许多成就,就是因为有这个小小的沙坑帮他打下良好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