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 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翻译

朱熹袁州道中五言诗

朱熹

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 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翻译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 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翻译


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 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翻译


同林择之范伯崇归自湖南袁州道中多奇峰秀水怪石清泉人赋一篇

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巑岏不可数,峭绝谁能攀。上有青葱林,下有清冷湾。

更怜湾头石,一一神所剜。众目共遗弃,千秋保坚顽。我独抱孤赏,喟然起长叹。

“建筑为形,文化为魂”为经营理念的杭州宋城景区了宋代的宫室建筑。(宋)朱熹的理学和美学理念: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提倡建立府城宫室。《正德袁州府志》记载,明朝时期的宜春城保留了大量的宋代宫室建筑,共30多处,多有题诗文,程朱理学之风盛行:

首图在五一后可以预约前往了,终于又借到了贴着首图标签的书。

这次借的几本书里想看的是《莫以宜春远》,我是被书名吸引的,因为书里提到了我的家乡宜春的名字,我毫不犹豫地将它从书架上拿下。

不看作者也没看出版社,先去看图书,直到确认它写的就是宜春的人和事,不用多想了,带它回家就是了。

作者舒建勋是一位离我家县城很近的老乡,散文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在宜春的市、县、乡工作,他的作品几乎都围绕着宜春展开的,可以算得上是宜春通了,在他的下,我次这么系统地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故事。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堂邑候陈婴奉命来此筑城立治,因“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名宜春。家乡确实城如其名,四季如春,风景宜人,是宜居城市、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森林城市。

书中篇散文的名字就是《莫以宜春远》,原来这句诗出自韩愈,当年韩愈的同科进士,翰林学士王涯贬为袁州刺史,韩愈写了两首诗在长安灞桥为他送行。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淮南悲落木,而我亦伤秋。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这两句的意思是韩愈在跟好友说,您不要以为宜春偏僻遥远,那里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民风淳朴,风景如画。当然,这里说宜春的远是相对于韩愈那个年代的京城而言的。

在北京生活了十几年,时常有朋友问起我的家乡,当我说在江西时,有的朋友会说好远啊。我却不以为然,也就1800多公里而已,回家很方便的。光看数字其实没什么概念,这么描述可能会好一点:如果坐飞机,两个多小时就能到,如果坐火车,十几个小时就能到家,所以这种远真的可以忽略不计了。

再看古人的那个年代,除了中原大地适宜于人类居住以外,大概其他地方都是蛮荒之地了。交通不便,通讯时效性,官员被贬或流放到这些偏远地区,现在看来对他们来说就是的惩罚了,罚他们拖家带口全部迁移到蛮荒之地,远离繁华,回归乡野。人生的大起大落在得意与失意,繁华到落魄间得以体现。

家乡的温泉是远近闻名的,全市十个县市区均有温泉,已探明的出有19处,形成了“宜春温泉,十泉十美”的发展格局。2009年央视中秋晚会就在家乡的明月山举办,而明月山就是以其丰富的温泉旅游产业而闻名中外的。

不知道在韩愈那个年代是否有温泉,大概还没有开发吧,如果有温泉的话,好歹能让那些被贬到这里的官员们用泉水洗涤心灵,抚平伤痕。

每逢有朋友去家乡,我也都会邀请他们去泡温泉,爬明月山,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在恬静的山水间体会生命的美好与纯真。

旅游攻略我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旅游网站上查到各种精品旅游路线,这里想说说家乡在文化上的骄人之处。

在文学版图上,两宋时期的江西文学大放异彩,大家辈出,这是因为早在盛唐江西就与中原文化、主流文学呈现出交流融合之态。宜春自古教育昌盛,富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古代宜春的州学、书院兴盛,科举成绩闻名全国。仅在唐代的290年间,江西考取的77名进士中宜春籍的就有53名,占全省三分之二强。

这一时期,江西的两名文科状元卢肇、易重,均为宜春籍人士。因此,历史上流传下了“江西进士半袁州(宜春)”的美誉。宜春文化积淀厚重,自古被誉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唐初四杰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其物均典出宜春。宋学家朱熹发出了“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的感叹。

家乡的名人也很多,晋代田园诗鼻祖陶渊明、明代《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现代物理学家吴有训、两届奥运会冠军杨文军都是宜春人。

如今虽已远离家乡,但是父母亲人都在老家,每年必须回去一次。家乡是心灵的依靠、感情的寄托,任何时候说到家乡,心里都是暖暖的。

今年的回乡又快要提上日程了,下次在归家途中再有旅人问起时,我也可以跟他们从“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说开去了。

宜春,江西省地级市,宜春文化底蕴深厚,唐初四杰之一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其物均典出宜春;唐代韩愈写下了“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赞美宜春;宋学家朱熹发出了“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的感叹。韩愈曾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赞美诗句。森林覆盖率56.84%,境内28个、省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成为赣西5A级旅游景区。

宜春有很多旅游景点,可是你知道都有哪些好玩的旅游景点吗?一起来看看宜春这十大景点吧。

袁州谯楼

袁州谯楼,又称宜春鼓楼,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中心城区鼓楼路步行街。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建成集测时、守时、授时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地方时间工作天文台。

袁州谯楼由主台、南观天台、谯楼北观天台及主台上的谯楼组成。台基占地780平方米,主台高6.05米。台上建有谯楼,通面阔27.3米,通进深11.8米,高10.8米,坐西向东,抬梁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紧靠主台的南北两侧,各有一观天台,观天台长19米,宽7.6米,主台和南北观天台呈 “π” 字形布局。

酌江溶洞

酌江溶洞位于宜春市区北部三阳镇酌江水库边的左侧半山腰上,距城21公里,距320国道6公里,洞内可供游览这明媚幽雅,风景迷人的酌江湖边,分布着大小10多个幽深曲折、各具特色的溶洞,组成了壮观的酌江溶洞群,溶洞群分布在水位线上一、二百米处,有的长达10公里,犹如一条瑰丽的地下长廊;短的仅数十米,俨若人工建造的石室宫殿。

有的大洞套小洞,洞中又有洞。五颜六色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密布在曲折离奇的洞穴中,组成飞禽、走兽、人物、花草、果木等诸般形状,千奇百怪,惟妙惟肖。

“宜于叫春的地方”!

宜春 ,原略有记忆为江西省域的地名。

后因宣传宜春是一个“ 宜于叫春的地方 ”,而加深记忆!

宜春 ,现为江西省辖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总面积18700平方千米;辖1区、6县、代管3县级市。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宜春市常住人口为500.7万人。

宜春 ,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宜春有京九铁路、沪昆高铁、浙赣铁路交汇;赣粤、沪昆、大广等高速公路和320、105国道纵横交错,拥有宜春明月山机场。

宜春 ,得名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堂邑侯陈婴奉命来此筑城立治,因“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名宜春。

唐代韩愈写下了“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宋学家朱熹发出了“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的感叹。

宜春 ,享有“月亮之都”、“锂都”之称,先后获宜居城市、 旅游 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森林城市等称号。

不熟悉

宜春市是个地级市,人口近500万,怎么在全国知名度会那么低!?不要说在外省宜春知名度低,就是在本省内,一些外市的普通市民甚至也不知道宜春在哪!我曾经在九江和景德镇,那里的人问我哪里人,我说我来自宜春市,他们说宜春在哪,我说你们不知道宜春吗!这让我感到很惊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