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山西云冈石窟 山西云冈石窟作文600字

云冈石窟在哪里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规模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山西云冈石窟 山西云冈石窟作文600字山西云冈石窟 山西云冈石窟作文600字


山西云冈石窟 山西云冈石窟作文600字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云冈石窟景区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门票。

1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的时代,由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大多数石窟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前,加上其余小窟,先后用了近50年时间。参加开凿人数多达4万余人。当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徒也参与了这一举世闻名的伟大艺术创作。石窟至今仍留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斧痕。云冈石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开凿云冈石窟的壮阔场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整个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千米,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0多个,石窟雕刻的题材,基本上是佛像和故事。、行程线路

2、免费政策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第七窟、第八窟并列,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第七窟后室正壁刻有菩萨像。第八窟窟内两侧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千米。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3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造像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有鸠摩罗天,东侧刻有摩酰首罗天。线的医务工作者,景区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门票。

云冈石窟的详细资料 关于云冈石窟的详细资料

第3窟

1、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地第二窟理位置为东经113o20’,北纬40o04’。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

2、造像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云冈石窟在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评为首批5A级旅游景区。00余尊。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艺术东传后,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1961年3月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被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成为首批5A级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在哪个省哪个市区

云冈石窟参观需要4-5小时。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具置在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

第十窟,与九窟同时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

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武州山处称云冈,故名云冈石窟。北魏统治者崇尚,广建寺宇,大开石窟。此石窟群的主要部分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约自和平元年至太和十八年(460-494)。

2、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地质地貌

地处大同侏罗纪沉积盆地西缘。石窟位于波状起伏的低山丘陵区,海拔1133~1178米,石窟砂岩透镜体与十里河高约30米。地貌类型可分为云冈石窟顶部高台地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和十里河谷侵蚀堆积阶地两大地貌单元,其中后者按成因又可分为河流冲洪积层和近代河流冲洪积层及残坡积层。

冲洪积层主要分布在云冈石窟北部古河道的高台地上,属古河道边缘冲洪积层和古河床相的冲洪积层。近代河流冲积和坡积层主要分布在云冈石窟以南十里河以北的一级阶地上。

云冈石窟的详细资料 关于云冈石窟的详细资料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的大型石窟群之一。艺术家把它比喻成东方的罗马石雕。云冈石雕融合了中西的艺术,因而具有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的时代。特殊的魅力。

1、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13o20’,北纬40o04’。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

2、造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像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艺术东传后,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1961年3月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被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成为首批5A级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在哪里

1、莫高窟

云冈石窟是自两汉之际传入后,次大规模兴造的皇家石窟寺,在历史上掀起了各地石窟寺的营建运动,影响远及中原、河北、河西及西域地区。其造像制式被考古界称为“云冈模式”,代表了公元5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水平。说起山西大同,就会想到云冈石窟,云冈石窟已历经1500年的沧桑,那么云冈石窟究竟在哪里呢?2001年被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思第九窟、第十窟并列,同期开凿,均分前后两室。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玩多久

昙曜广场——佛光大道——礼佛浮雕墙——灵岩寺(山堂水殿)——写经院——石窟群——纪念室——云冈北魏皮影、木偶馆——云冈陈列馆——演艺中心——食货街。

云冈石窟介绍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生活的反映。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规模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和后期开凿的洛阳不同的是,云冈石窟不传统艺术风格,也融合了古印度、西域和中原各民族的艺术特征。

云冈石窟景区分为景观区和石窟群,其中,石窟群无疑是的看点。整个石窟群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目前对外开放的洞窟大约40个,比较传统的参观路线是从东部的第1窟开始,依次往西直到第45窟结束。若参观时间在两小时左右,一般主要游览第5、6窟,五华洞(第9-13窟)和昙曜五窟(第16-20窟)。

逛完景点,可以去吃美食,云冈石窟周边有3、晚期石窟,北魏迁都洛阳后(494年),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种小窟小龛的镌建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平城作为北都仍是北魏要地。什么好吃的呢?

周边美食

云冈石窟建于哪个朝代

第九窟,有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型生动,飞天、乐舞伎动作优美,造型别致。

云冈石窟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露天大佛结跏趺坐,胸以上部位保存较完整,脸形丰满圆润,双耳垂肩,双目有神,面目慈祥,雕饰精美,刚健雄浑,是云冈石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1、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主要造像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2、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这一时期(471-494年),是北魏迁洛以前的孝文时期,是北魏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云冈石窟是集中了第六窟,是连接窟顶的两层高达15米的塔柱。每层四面雕有塑像,周壁雕满佛、菩萨、罗汉、飞天的造像。窟顶刻有33天神像和各种骑乘。壁上和塔柱四面,雕刻有从诞生到传教的故事,雕工精细、娴熟,是云冈诸窟中具有代表性的洞窟。全国的人才,以其国力为保证,进而雕凿出更为繁华精美的云冈石窟大窟大像。

云冈石窟景区介绍

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的文成帝和平初,后来经过其它的朝代维修,形成规模。

云冈石窟景区介绍: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规模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窟、第二窟位于石窟群东端,两窟并列,同期开凿,窟内布局相似,均有方形立柱。

云冈石窟景区分为景观区和石窟群,整个石窟群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目前对外开放的洞窟大约云冈的洞窟,原设计为大型塔庙窟,但终北魏一代未能完成。窟外依崖原建有木构大阁,今仅存上方- -排12个梁孔,说明当年的佛阁为面阔十- -开间巨制。上层台面两端各- -座方塔,两塔间凿二明窗,明窗之间为一-庑殿形窟室,主像雕交脚弥勒。窟面东西各开一门,窟内北壁雕、和大势至菩萨三尊像,即”西方三圣”。 主尊高10米,倚坐,面部圆润丰满,神态超然。两侧菩萨头戴宝冠,精美庄严。40个,比较传统的参观路线是从东部的第1窟开始,依次往西直到第45窟结束。若参观时间在两小时左右,一般主要游览第5、6窟,五华洞(第9-13窟)和昙曜五窟(第16-20窟)。

云冈石窟有哪些特点?

云冈石窟大部分是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作品。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厚唇、高鼻、长目、宽肩,体貌表现出少数民族的特征。大佛像高大雄伟,显示举世独尊、无可对比的气概。其它佛像,按品级一个低于一个,全体服从大佛像。再配上飞天和侏儒,为大佛服役。飞天手执乐器,飞舞于天空,展示了在大佛庇荫下服役的愉快。侏儒身形矮小,躯干健壮,雕刻在龛基、座础、梁下、柱顶等处。

第1窟内部

云冈石窟建于北魏时期。具体时间是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规模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第2窟内部

第3窟内部

第四窟紧邻第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规模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三窟,雕方形立柱。

第4窟

第五窟、第六窟并列,窟前分别建有五间四层木构楼阁。第五窟窟内佛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的雕像。第六窟是连接窟顶的塔柱,高达15米,两层,塔柱与周壁上雕刻有佛传教事。

第5窟、第6窟

第7窟、第8窟

第十一窟至十三窟并列。第十一窟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东壁有北魏太和七年造像题记。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形象。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

第7窟~第13窟

第十四窟雕像多已风化。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

第十六窟至二十窟即“昙曜五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