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_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绘画

生物多样性国际日是()。

生物多样性国际日是5月22日。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_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绘画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_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绘画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当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将每年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

生物多样性国际日(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Day)联合国环境署于1988年11月召开生物多样性特设专家工作组会议,探讨一项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的必要性。1989年年5月建立了技术和法律特设专家工作组,拟订一个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律文书。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入侵则是指外地生物进入另一地区,因为在此地区没有天敌,会较快繁殖而形成种群,打破本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本地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生物入侵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和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原料。中医药绝大部分来自生物,截至目前,直接和间接用于医药的生物已超过3万种。

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节日,而每个节日背后的故事都有所不同,意义也不一样,设立生物多样性日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保护我们的自然,那么2020国际多样性日是几月几日呢?

2020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几月几日:2020年05月22日,星期五,农历四月三十

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12月20日,通过第55/201号决议,宣布每年5月22日为生物多样性国际日,以增加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指定这一天为国际日是以此庆祝1992年5月22日内罗毕会议最后通过的决议《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议文本。

发展历史

联合国环境署于1988年11月召开生物多样性特设专家工作组会议,探讨一项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的必要性。1989年5月建立了技术和法律特设专家工作组,拟订一个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律文书。到1991年2月,该特设工作组被称为政府间谈判委员会。1992年5月内罗毕会议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议文本》。《公约》于1992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开放签字,并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缔约国第一次会议1994年11月在巴哈马召开,会议建议12月29日即《公约》生效的日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同时,联大敦促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从各个方面采取必要措施,以期确保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的连续如期举行。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当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将每年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本届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口号:“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

联合国于2000年设立这一国际日,呼吁全球保护并关心地球物种的多样性。指定这一天,是为庆祝1992年5月22日在巴西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这一全球协议。

中国是最早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各部门各地区的有关规划计划之中并有效实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也就是说,动物、植物、微生物,乃至他们形成的不同的生态系统,都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自然保护区中一只憨厚可爱的大熊猫,咱们肚子里一个微小的肠道菌落,都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

物种灭绝的可怕之处:

如果这些情况放在以前一个物种经过漫长的进化被淘汰那是无伤大雅,自然会有新的物种给予取代,但在今天灭绝速度被瞬间提升了几百倍的情况下就大不相同了,如果构成食物网的多个物种同时灭绝,那很可能会产生多米罗骨牌效应,接着由各物种构建起来的食物链、食物网会瞬间被击得粉碎。

随着食物链中的环扣一个接一个断开,涟漪效应会不断出现。大自然是一个平衡的系统,它基于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单个物种的灭绝会影响许多其他物种,并且从长远来看,对人类造成负面影响。简单来说,一种物种的灭绝会对其他物种产生连锁反应,最终会威胁所谓“食物链顶端”的我们。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又称:生物多样性国际日),是鉴于公共教育和增强民众生态意识对在各层面执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性,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12月20日通过了第55/201号决议,宣布每年5月22日,即《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之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具体措施

为遏制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我国是最早签署公约的国家之一。

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云南昆明召开,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此次大会最重要成果之一是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引领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国际社会将此视为解决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的历史性机遇。

黄润秋表示,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全社会同心协力,尊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保护协调统一,才能谋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他说。

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系统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立,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持续加大,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估有序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会参与度和公众意识不断提高。

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司长张志忠介绍,我国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栖息地保护修复,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类型、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12月20日通过了第55/201号决议,宣布每年5月22日,即《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之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我们每个人休戚相关,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

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人类生存和物种栖息的环境,也为国家的生态安全提供了保障。

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而物种体内蕴含的遗传资源是生物医药、化妆品、保健品等诸多生物产品的重要原材料。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一个专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而成立的节日。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衡量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口号是: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

历届主题

2021年:我们是自然问题的解决方案

2020年:答案在自然

2019年: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粮食,我们的健康

2018年:纪念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25周年

2017年:生物多样性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2016年: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可持续的人类生计

2015年:生物多样性助推可持续发展

2014年:岛屿生物多样性

2013年:水和生物多样性

2012年:海洋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日是每年的5月22日。

生物多样性日,是鉴于公共教育和增强民众生态意识对在各层面执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性,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12月20日通过了第55/201号决议,宣布《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之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和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原料。

中医药绝大部分来自生物,截至如今,直接和间接用于医药的生物已超过3万种。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生物多样性日历届主题:

2019年: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我们的健康。

2018年:纪念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25周年。

2017年:生物多样性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2016年: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可持续的人类生计。

2015年:生物多样性助推可持续发展。

2014年:岛屿生物多样性。

2013年:水和生物多样性。

2012年:海洋生物多样性。

2011年:森林生物多样性。

2010年:生物多样性、发展和减贫。

2009年:外来入侵物种日。

2008年:生物多样性与农业。

2007年: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

2006年: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2005年:生物多样性:不断变化之世界的生命保障。

2004年:生物多样性:全人类的食物、水和健康。

2003年:生物多样性和减贫: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2002年:专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

以上内容参考:

导读:国际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生存必须要有的元素,单一物种持续发展只能带来毁灭,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那么,你知道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几月几日吗?以下是我对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什么节日的介绍,快点来看看吧。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几月几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什么节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每年5月22日。

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12月20日,通过第55/201号决议,宣布每年5月22日为“生物多样性国际日”,以增加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指定这一天为国际日是以此庆祝1992年5月22日内罗毕会议最后通过的决议《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议文本。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由来

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1993年12月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1994年12月29日,联合国大会49/119号决议案宣布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同年11月,我国七届人大第28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此公约,使我国成为这个公约的最早的缔约国之一。1994年12月29日是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了更好地开展宣传纪念活动,根据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建议,2001年第5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01号决议,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原来的每年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2001年5月22日是日期更改后的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这个国际纪念日的确立,说明生物多样性问题已经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与环境领域的中心议题。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和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原料。

为何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但是随着森林的砍伐,湖泊大海的污染,草原的过度放牧,如今地球上的生物每时每刻都有生物灭绝,这些生物的灭绝不仅仅是一种物种的消失,还会带来连锁反应,对人类来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议题。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历届主题

2019年: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我们的健康

2018年:纪念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25周年

2017年:生物多样性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2016年: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可持续的人类生计

2015年:生物多样性助推可持续发展

2014年:岛屿生物多样性

2013年:水和生物多样性

2012年:海洋生物多样性

2011年:森林生物多样性

2010年:生物多样性、发展和减贫

2009年:外来入侵物种日

2008年:生物多样性与农业

2007年: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

2006年: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2005年:生物多样性——不断变化之世界的生命保障

2004年:生物多样性——全人类的食物、水和健康

2003年:生物多样性和减贫——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2002年:专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