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与物质产生颜色最多的物质是 物质有颜色的原理

高一化学常见有色物质及有色生成物一览. 包括沉淀

1、红色固体:铜(Cu) 氧化铁(Fe2O3,红棕色) 氢氧化铁(Fe(OH)3,红褐色)红磷(P,红棕色)

与物质产生颜色最多的物质是 物质有颜色的原理与物质产生颜色最多的物质是 物质有颜色的原理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Cu(OH)2],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5、黄色固体:硫磺(S),过氧化钠(Na2O2),碘化银(AgI),溴化银(AgBr,淡黄色)

7、银白色固体:银(Ag),铁(Fe),镁(Mg),铝(Al),汞(Hg)等大多数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Fe),木炭(碳黑,活性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三氯化铁(FeCl3),

10、白色固体:氧化钙(CaO),氧化钠(Na2O),氧化镁(MgO),氧化锌(ZnO),氯化钙(CaCl2),氯化锌(ZnCl2),碳酸钙(CaCO3),碳酸钠(NaCO3),碳酸钡(BaCO3),碳酸氢钠(NaHCO3),十水碳酸钠(NaCO3.10H2O),无水硫酸铜(CuSO4),硫酸铝[Al2(SO4)3],硫酸钡(BaSO4),硫酸银(Ag2SO4),硫酸钙(CaSO4),磷酸钙[Ca3(PO4)2],磷酸氢钙(CaHPO4),磷酸二氢钾(KH2PO4),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铝[Al(OH)3],五氧化二磷(P2O5),氟化钙(CaF2),硫化钾(K2S),亚硝酸钠(Na2SO3)

10、棕色固体:氧化铜(CuO),二氧化铅(PbO2,褐色)

(二)、液体的颜色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绿色至黄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无色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硝酸溶液,硫酸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NO2)

19、无色气体:氧气(O2),氮气(N2),氢气(H2),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

硫化氢(H2S),卤化氢[氟化氢(HF),氯化氢(HCl),溴化氢(HBr),碘化氢(HI)]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20、绿(黄)色:氟气(F2,淡黄绿色),氯气(Cl2,黄绿色)

**

1.重要离子的颜色

Cu2+:蓝色,如铜盐的溶液:Cu(NO3)2、CuCl2、CuSO4的溶液.

Fe3+:黄色,如铁盐的溶液:Fe(NO3)3、FeCl3、Fe2(SO4)3的溶液.

Fe2+:浅绿色,如亚铁盐的溶液:Fe(NO3)2、FeCl2、FeSO4的溶液.

MnO4-:紫红色,如高猛酸盐的溶液:KMnO4、NaMnO4的溶液

多数可溶液的酸碱盐:无色

2.多数不溶的酸碱盐都为白色,如AgCl、Mg(OH)2等.其它不溶性物质颜色如下:

红棕色:Fe2O3 .

红褐色:Fe(OH)3 .

蓝色:Cu(OH)2 、CuCO3

黑色:CuO、C、Fe3O4 、MnO2.

3.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石蕊、酚酞、pH试纸.

注意:碳酸钠、碳酸钾表现为碱性,硫酸氢钠表现为酸性.不溶性碱不会使指示剂变色.

4.只有AgCl和BaSO4这两个沉淀不溶于酸中,其它沉淀物可溶于酸

放热的反应:1.所有物质的燃烧都是放热的反应

2.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反应

3.中和反应

反应生成物有特殊的颜色,主要看生成物是什么物质,比如说溶液中:有Cu2+是蓝色的,有Fe2+是浅绿色的,有Fe3+是黄色的。

氧化铜黑色,被还原后变成铜是红色的,等等。

色彩构成:

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色彩的产生:

物体色彩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和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物体色彩的显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类物体的色彩是由它本身辐射的光波所形成的,这类物体称为发光体,也叫光源,比如太阳、灯泡等。另一类物体本身并不发光,但是能不同程度的吸收、反射、透视光能量而呈现颜色,这类物体称为非发光体。对色彩成因起重要作用的是物体的透射、吸收和反射光的功能。

光与色:

1.光与色共存,有了光才有了色,色的本质是光,两者密不可分;

2.可见光与不可见光: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

波长在0.39微米至0.77微米之间的电磁波可以引起人们的视觉感受,是可见光。波长小于0.39微米是紫外线。波长大于0.77微米是红外线,紫外线与红外线都是不可见光。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各种物体的各种颜色,是因为有光照这个先决条件。自然界的物体对色光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反射与透视等现象。色彩是光的产物,没有光就没有色彩的感觉,但并不是所有的光都由色彩去感觉。

环境色:

色彩的变化是丰富多彩的,在一定的环境下,周围物体的颜色互相影响所形成的色彩称为环境色。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受到周围物体反射的颜色所引起的物体固有色的变化。它是决定物体色彩的重要因素,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任何一种物体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必然要和周围的环境发生影响并受其影响,色彩也不例外,周围的环境色也一定会互相反射、互相影响,正是因为这个现象给了物体丰富多彩的光彩,使得色彩形成了互相关联的整体氛围。

任何物体放在其他物体中间,必然会受到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环境色对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在物体的暗部表现的比较明显。光源越强,环境色反射就越强。物体之间距离越近,环境影响就越明显。物体的质地越光滑、颜色越鲜艳,反应环境的力度就越大,反之就减弱。环境色对物体暗面与亮面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亮面反应的主要是光源色,暗面反应的主要是环境色,同时环境色也更加丰富了暗部色彩。

色彩的三要素:

1、明度

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亦可被称为亮度、深浅度等。明度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宽,进光量越大,物体对光的反射率越高,则明度越高;振幅越窄,进光量越小,物体对光的反射率越低,则明度越低.任何色彩都具有一定的明度。明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可以离开色相和纯度单独存在,而色彩的色相和纯度总是伴随着明度一起出现的,所以明度是色彩的骨架。

无彩色中白色为明度的最高极限,黑色为明度的最低极限,将白色和黑色作为两极,在两者之间作从深到浅的灰色渐变,可以得到一个单纯的明度列,离白色愈近,则明度愈高,离黑色愈近,则明度愈低。有彩色中各纯色的明度各不相同,其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我们可以把任何的色彩关系转化为黑白关系,即单独以明度表现.正如我们用素描、黑白摄影等表现彩色的世界。

提高色彩明度的方法有加入白色或稀释颜色。

2、色相

指色彩的相貌,不同的波长决定不同的色相,这是大家最直观感受到的色彩。在光谱中,红、橙、黄、绿、蓝、紫等由于有着不同的波长,带给我们不同的色彩感受,它们是最基本的色相,其他诸如玫瑰红、朱红、拧橡黄、翠绿等也都是指色彩特定的色相,是人们对不同色相的不同称谓。将这些色彩分别加黑或白,色彩发生的变化只是明度变化,色相并未改变。

色相对于色彩是最直接的代表,是色彩的灵魂。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往往会忽视色彩的明度、纯度等要素,对色彩最直接的印象就是色彩的色相表现了。

为了更为便观察和了解色彩,色彩学专家又设计了专门的色相环,以清晰渐变的视觉秩序,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色彩。色相环将红、橙、黄、绿、蓝、紫等纯色以顺时针的环状形式排列,是最简单的色相环,以这六种色彩为基础,进而求出它们之间的中间色,可以得到十二色相环,再以这十二种色彩为基础,再求出它们之间的中间色,可以得到二十四色相环。色相环是最高纯度的色相依次渐变的组合,体现着不同色相的色彩美妙的转变关系。

3、纯度

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就是色彩的饱和度、纯净度、彩度。它是由于各色彩的波长的单纯程度不同造成的,凡具有色相感的所有有彩色都有一定的纯度。无彩色没有色相,亦就没有纯度,也可以认为它们的纯度值为零。

不同色相的纯色不仅明度不同,纯度也各不相同。这是由于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辐射的敏感度不同造成的。其中红色纯度最高,橙色、黄色纯度较高,蓝色、绿色纯度最低。纯色代表着这种颜各种色彩从高纯度到完全纯灰色逐渐过渡的纯度列。

色的最高纯度,最为鲜艳,在纯色中逐渐加入与纯色具有相等明度的灰色,直到完全的灰色,我们可以得到该色彩由最高纯度到最底纯度渐变的纯度列。

在我们现实感受中的色彩,绝大部分非高纯度色,变化微妙、色彩丰富.在配色时,可以通过加入黑、白或灰等无彩色降低纯度,但色彩的明度也相应发生变化,也可以通过加入互补色降低纯度.

化学式

颜色

化学式

颜色

化学式

颜色

Fe(OH)3

红褐

HNO2溶液

亮蓝

CU(OH)2

蓝4.盐

化学式

颜色

化学式

颜色

化学式

颜色

CuFeS2

黄ZnS

白Ag2S

黑FeS

黑棕

FeS2

黄Sb2S3

黑或橙红

HgS

红PbS

黑CuS

黑Cu2S

黑FeCl3·6H2O

棕黄

FeSO4

9H20

蓝绿

Fe2(SO4)3

9H2O

棕黄

Fe3C

灰FeCO3

灰Ag2CO3

黄Ag3PO4

黄CuCl2

棕黄

AgF

黄CuCl2

7H2O

蓝绿

AgCl

白CuSO4

白AgBr

浅黄

CuSO4

5H2O

蓝AgI

黄Cu2(OH2)CO3

暗绿

5.盐溶液中离子特色:

化学式

颜色

化学式

颜色

化学式

颜色

Cu2+

蓝MnO4-

紫红

[CuCl4]2-

黄Cr2O72-

橙红

Fe2+

浅绿

Fe3+

棕黄

6.非金属互化物

物质

颜色

物质

颜色

物质

颜色

氯水

黄绿

溴水

黄-橙

碘水

黄褐

溴的有机溶液

橙红-红棕

I2的有机溶液

紫红

固体非溶液的反应

当反应物为固体或反应物为固体和气体,生成物为固体或生成物肯定有固体,也可能有液体或气体时,固体的颜色一般在红、黑、蓝、白、绿、紫黑色之间发生变化。其具体的变化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⑴绿变黑:Cu2(OH)2CO3=2CuO+H2O+CO2↑

⑵紫色变黑:2KMnO4=K2MnO4+MnO2+O2↑

⑶黑变红:2CuO+C=2Cu+CO2↑

CuO+H2=Cu+H2O

CuO+CO=Cu+CO2

⑷红变黑:2Cu+O2=2CuO

⑸红变白:4P(红磷)+5O2=2P2O5

Fe2O3+3CO=2Fe+3CO2

⑹红+黑变白:2Fe2O3+3C=4Fe+3CO2↑

⑺白变黑:3Fe+2O2=Fe3O4

⑻黑变白:3Fe3O4+4CO=3Fe+4CO2

⑼蓝变白:CuSO4·5H2O=CuSO4+5H2O

⑽白变蓝:CuSO4+5H2O=

CuSO4·5H2O固体与溶液间的反应

⑴固体完全溶解于溶液中

固体溶解于溶液的反应,主要发生在活拨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碳酸盐等物质与强酸之间。当酸足量时,固体完全溶解,生成溶液的颜色分别为无色、浅绿色、棕黄色或蓝色。

①白色固体变为无色溶液

如:MgO+2HCl=MgCl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银白色固体变为浅绿色溶液

如:Fe+2HCl=FeCl2+H2↑

③黑色固体变为蓝色溶液

如:CuO+H2SO4=CuSO4+H2O

④红色固体变为棕黄色溶液

如:Fe2O3+3H2SO4=Fe2(SO4)3+3H2O

⑤红褐色固体变为棕黄色溶液

如:Fe(OH)3+3HCl=FeCl3+3H2O

⑥蓝色固体转化为蓝色溶液

如:Cu(OH)2+H2SO4=CuSO4+2H2O

⑵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当某些金属与盐溶液间发生置换反应时,一般情况下固体金属与盐溶液的颜色都会发生变化。

①固体由银白色变成了红色,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如:Fe+CuSO4=FeSO4+Cu

②红色固体变成了白色液体,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如:Cu+Hg(NO3)2=Cu(NO3)2+Hg

③固体由银白色变成红色,溶液蓝色变成无色

如:Zn+CuSO4=ZnSO4+Cu

2Al+3CuSO4=Al2(SO4)3+3Cu

④固体由红色变成银白色,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如:Cu+2AgNO3=Cu(NO3)2+2Ag

溶液中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在溶液中,当发生某些盐与酸、盐与碱、盐与盐或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时,往往有沉淀生成,沉淀的颜色主要为白色、蓝色或红褐色等。

⑴生成白色沉淀

①生成AgCl或Ag2CO3 如:AgNO3+HCl=AgCl↓+HNO3 2AgNO3+Na2CO3=Ag2CO3↓+2NaNO3

②生成BaSO4或CaCO3沉淀 如:Ba(OH)2+H2SO4=BaSO4↓+2H2O

Ba(OH)2+CO2=BaCO3↓+H2O

Ba(OH)2+Na2CO3=BaCO3↓+2NaOH

CO2+Ca(OH)2=CaCO3↓+2NaOH

⑵生成蓝色沉淀 如:CuSO4+2NaOH=Cu(OH)2↓+Na2SO4

⑶生成红褐色沉淀 如:FeCl3+3NaOH=Fe(OH)3↓+3NaCl

在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物质都具有一定的颜色,黄色的土壤,绿色的树林,红色的血液,蓝色的海洋……不同颜色的各种物质,组成了这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不难想象,没有颜色,我们的世界将是多么呆滞死板;没有颜色,我们的生活也将会多么枯燥无味!颜色,不仅装饰了地球、宇宙;颜色,同时也给予我们人类无限生机,无穷快乐! 颜色不仅装饰着整个世界,而且用途越来越广泛。 人类—开始,就已注意对颜色的应用。例如,我国古代的漆画、瓷器等.就是我们祖先巧妙运用色彩的很好例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常借助颜色以区分各种物体。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穿的衣服不仅要能保暖,而且要漂亮;人们饮食也不再只局限于温饱,而要求色、香、味俱全,即不仅要好吃,还要好看,等等这些,颜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化学中,还常根据物质颜色深浅来确定物质含量的多少;生物化学家常借助于颜色进行组织研究;药物学家则利用颜色鉴别药物,一种被称为高温涂料的构料可以 通过受热后发生颜色变化来指示物质表面的温度,彩色电影,彩色电视,彩色摄影,彩色印刷等等,更是颜色的广阔舞台。颜色与人关系这么密切,可是,面对这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颜色的物质,如果有谁问:物质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物质的颜色是怎样产生的?物质的颜色与某结构有何关系?这些却都不容易解释。 颜色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真正要弄懂其本质还需要许多方面的知识。颜色是由人的视觉得到的,因此只有在光照情况下,物质的颜色才能为肉眼所见,如果在没有光线的密闭的暗室中,在漆黑的夜里,物体的颜色是看不见的。 所以,颜色与光是密不可分的,颜色是光和眼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光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不会陌生,但认清光的本性也只是不久的事情。 随着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光是一种可以引起视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电磁波,既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在整个电磁波谱中,波长范围只有很窄的一段才能引起视觉称为光(可见光),一般来说,可见光波长范围大约为400~800nm(1nm=10-9m).光的波长不同,就会引起不同的视觉,即感觉到不同的颜色。只有一种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由具有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组成的光称为复合光。 ?? 日常见的白光就是一种由多种波长的光混合而成。每种颜色 的光都有一定的波长范围,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大,范围620 760nm,紫光最短,范围400 430nm。不同波长的光能量不同,波长越大,能量越小。 另外,将两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也可得到白光,这两种颜色就称为互补色。如蓝光和黄光?混合可以得到白光,因此蓝色的补色为黄色。互补色可用一个颜色环表示,环上任何一个颜色的互补色即为该扇形对顶的另一扇形所对应的颜色。 两种或多种色光混合,可以得到另一种色光。如左面颜环上任何一种色光都可用其相邻两侧的两种单色光混合而制得出来。典型的是黄光可由红光和绿光合成。这一种现象被利用在彩色电视屏幕上,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屏幕上黄色画面是由数百个紧密相间的红色和绿色斑点组成。当观众接受了从荧光屏上发射出的红光和绿光后,在眼睛中混合,两种有色光叠加,产生了黄色的感觉。事实上,彩电中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 自然界很少有纯的单色光,我们周围接触到的大多数颜色大多是通过减色混合过程产生的。我们已经知道,一对互为补色的光混合后给人白色感觉。反过来,如果在白光中除去一种补色,则可以观察到另一种补色,例如日光(白光),如果让它通过一个滤色片,除去蓝绿光,眼睛观察到的将是红光。这种从白光中除去部分色光,得到另一种色光的过程即为减色混合o 物质之所以呈现出某种颜色,一般是由于物质有选择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种波长的光,从而呈现出与之互补的那种光的颜色。例如硫酸铜因吸收白光中的黄光而呈现蓝色,高锰酸钾因吸收白光中的绿光而呈现紫色。如果白光照到物体上无任何色光被吸收,我们看其为白色,反之,如果入射光全被吸收,则物质为黑色。 物质呈现不同颜色是由于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反射程度不同。那物质为什么又能选择性吸收或反射不同波长的光呢?这主要就与组成该物质的分子、离子的内部结构有关系。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有许多能量不同但有个确定值的状态,电子可以从一种状态跳到另一种状态,在跳跃的过程中 同时要吸收一定的能量或者释放出一定的能量。这一能量可以以光的形式提供(吸收)或辐射出来(放出)。 不仅原子,物质的分子或离子也有这种类似的确定的能量状态,分子中电子可在不同状态间跃迁,引起对光的吸收或辐射。物质吸收光后主要就是发生这种跃迁。

颜色的物理特性

颜色的物理特性主要表现于冷暖感觉、大小感觉、远近感觉和轻重感觉等诸方面。

1. 冷暖感

不同的可见光谱波长、不同的颜色刺激人眼,会产生不同的冷暖感觉。在可见光谱长波波段的颜色产生暖的感觉,短波波段的颜色引发冷的感觉。一般而言,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蓝、青等颜色称为冷色。白黑系列介于两者之间,是中性色。冷暖是相对的,冷暖的程度还与明度、彩度(饱和度)的大小有关系。

2. 大小感

几何尺寸一样、不同颜色的块面看起来大小感觉也并不相同,它与颜色的明度和色调有关联。一般说来,明度大的块面看起来比明度小的块面显得更大些;暖色物体要比冷色物体看起来大一些。

3. 远近感

对不同颜色还会引发远近的感觉,它也与颜色的色调、明度相关。一般而言,在相同视距上观看不同的颜色,暖色看起来近些,而冷色感觉远些;明度高的显得近些,而明度低的显得远些。

4. 轻重感

人眼对不同颜色又会引发轻重的感觉,它主要取决于颜色的明度值。一般说来,明度高的有轻的感觉,明度低的有重的感觉。色调的不同也会对颜色的轻重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们能看到的东西,是因为物体反射了阳光。阳光其实它是由红黄蓝绿青蓝紫等颜色组成的,深色的衣服是因为它吸收了光线,所以我们看起来比较暗,浅色就相反。比如蓝色衣服,说明那个染料能把蓝光明显显示给我们的眼睛,别的颜色就被蓝色遮盖了。黑色说明我们看到很少的光。大概就是这样

颜色是光的反射 就像是花朵有不同的颜色一样 反射的红光越多 看到的颜色就约红

不同材质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反应能力,你看到的颜色只是被反射不被吸收的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