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实验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实验结论

小吞噬实验如何计算吞噬量

100个中性粒细胞,计数被吞噬的细菌总数,求平均每个中性粒细胞吞噬的细菌数即为吞噬指数。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实验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实验结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实验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实验结论


吞噬百分率:计数100个中性粒细胞中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数,即为吞噬百分率。

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何临床意义

吞噬细胞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

试验原理是将人巨噬细胞与鸡红细胞(chicken red blood cell,CRBC) 混合后孵育,通过计算巨噬细噬 CRBC 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判断人巨噬细胞的 吞噬功能。通过观察 CRBC 消化程度,反映巨噬的消化功能。

一、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趋化能力显著下降见于 Chediak-Higashi 综合征、Lasy 白细胞综合征、 慢性皮肤黏膜白色念珠感染、糖尿病、烧伤等。正常新生儿中性粒细胞趋 化能力亦明显低下。吞噬能力明显低下者见于补或抗体缺陷症时。酶代谢 能力显著降低见于慢性肉芽肿、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高度缺陷。

NBT 试验不仅是检测中性粒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的试验,还作为疾病的 鉴别指标。正常人外血中性粒细胞 NBT 阳性率约为 10%,全身性细菌性感 染在 NBT 试验阳性率明显增高;性感或无感染的低热患者阳性率一般 在 10%以下。器官移植病人术后因细菌感染伴发热时,NBT 阳性升高;而 因排斥反应发热者,NBT 则正常。故发热患者在暂无条件查清病因或检测报 告较迟时,可用 NBT 试验对发热病因作过筛性鉴别。

二、巨噬细胞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具有直接吞噬和杀伤病原体和肿瘤细胞的功能,还 具有参与抗原加工、递呈免疫调节的重要作用,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对 于判断巨噬细胞的功能,了解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性免疫状态有重要作用。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低下,主要见于原发和继发的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胃癌、肠癌等多种肿瘤病,肿瘤病灶中浸润的巨噬细胞与肿瘤的扩散与转 移呈负相关,检测这两个指标有助于判断机体抗肿的能力。

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的实验原理

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的实验原理如下。

1、获取小鼠的外周血样本,并分离出中性粒细胞。

2、获得需要检测的细菌,例如大肠杆菌E.coli等。

3、在细菌培养物中添加相应的染料,如荧光素等,以便于观察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过程。

4、将中性粒细胞和染色的细菌混合,培养一定时间。

5、观察培养后的细胞和细菌混合物,统计中性粒细胞内吞细菌的数量。

6、通过统计吞噬细菌的数量,来反映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

吞噬细胞功能的检测选择

【答案】:D

中性粒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的检测选择四氮唑蓝(NBT)还原试验;吞噬细胞功能的检测选择炭粒廓清试验;B细胞功能的检测选择溶血空斑形成试验;T细胞功能的检测选择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