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三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必背公式有哪些?

小学三年级数学必背公式有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正方形的周长×4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三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三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怎么学好数学

我们知道痛苦指数和理解指数成反比,越多的理解意味着越少的痛苦。之所以数学让很多学生头疼,是因为我们在数学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我们的数学教材的表述框架多年来基本没变,所以今天学生的学习痛点和30年前的学生的学习痛点也很相似。

也就是说,我们很难在现行数学教材上解决数学学习的痛点,达成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这也是这本书的使命之一,就是突破现行数学教材的表述框架,解决学生的理解痛点。后面的十章内容(基本涵盖了高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就是在做这样的尝试。

小学三年级数学必背公式有哪些?

小学三年级数学必背公式有:

1、开始时刻+时间=结束时刻

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

3、结束时刻-时间=开始时刻

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5、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7、地砖的块数=房间的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

8、每块地砖的面积=房间的面积÷地砖的块数

9、房间的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地砖的块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有(三)根针,长细的、走得快的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走的慢的是(时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如:分针从2走到9是(35分钟),秒针从2走到9是(35秒),时针从2走到9是(7小时)。

3.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4.时间单位有:时、分、秒,相邻两个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

5.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常用的两个长度单位(指的是: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进率是10。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1分米=100毫米。

6.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相邻两个质量间的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三年级必背数学公式

三年级必背数学公式如下: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1)单价×数量=总价

(1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13)速度×时间=路程

(1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15)加数+加数=和

(16)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17)被减数-减数=

(18)减数=被减数-

(19)被减数=减数+

(20)因数×因数=积

(21)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2)被除数÷除数=商

(23)除数=被除数÷商

(24)被除数=商×除数

(25)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有:

1、笔算减法时,先把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在从个位算起,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就从前一位退1作十,与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2、验算加法算式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用和减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3、一个数乘1,积不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4、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5、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的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如下: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2、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3、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4、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5、倍是两个数进行比较的一种关系,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水就可以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其计算方法是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