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天宫一号跟神舟哪神舟几号对接 天宫一号和神舟几号对接

“神舟”九号与2011年发射的什么实现了交会对接?

“神舟”九号与2011年发射的“天宫一号”实现了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跟神舟哪神舟几号对接 天宫一号和神舟几号对接天宫一号跟神舟哪神舟几号对接 天宫一号和神舟几号对接


天宫一号是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迈入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2012年6月18日下午(14时14分)与神舟九号对接成功。神舟十号飞船也在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天宫一号整器结构完整,运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跟踪监视之中,平均轨道高度约370公里,而且正以每天100米的速度衰减,预计2018年“受控”坠落,残骸落入指定海域。

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扩展资料

对接的重要意义

对来说,成功的载人对接任务是在2020年前后建立空间站的重要一步,这不仅将是其不断增长的太空能力的新展示,同时还将与其日益扩张的军事和外交影响力相匹配。

2012年6月20日航天员中心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神舟九号任务航天员在轨体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成功下传,结果表明航天员在轨健康状况良好。这是我国首次开展体液应激水平在轨监测,标志着我国在轨医监生化检测技术达到先进水平。

参考资料:

“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实现无人交会对接的时间

2011年11月3日01:36,神舟8号无人飞船和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依靠交会测量设备的,利用对接机构,在距地面343千米的轨道上首次对接获得成功,实现了2个航天器的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后,进行了第2次交会对接试验,进一步考核了对接机构的重复使用性能,以及交会对测量设备在不同空间环境下的性能。任务完成以后,神舟8号宇宙飞船于2011年11月17日返回地面。

神舟8号此行有两个重要使命,一是突破空间自动交会对接技术,二是实现载人飞船的定型。定型的“神舟”飞船除了能运送3名航天员之外,还可以运送300千克货物上天,带回50千克载荷,并增加了交会对接用的测量和对接功能。

哪一艘飞船没有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神舟七号飞船没有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完成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任务,并进行了二次自动交会对接。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飞船成功进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2013年6月1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有关机构监测分析,天宫一号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关于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简称“神七”,为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七艘飞船,是的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的第二阶段。

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于2008年9月27日进行出舱活动,完成人首次太空行走;于2008年9月28日进入返回程序,返回舱安全着陆于内蒙古预定区域,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神舟七号主要目的是为了实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按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飞行数据终等空间科学技术实验。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的第一次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神舟飞天:来自成功背后的力量自921载人工程正式启动以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推进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1999年完成神舟飞船首次发射,2003年神州五号任务进行了首次载人飞行,2005年神州六号任务实现双人载人飞行,2008年神舟七号任务实现多人载人飞行和出舱行走。到了2011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将陆续发射,进行首次交会对接试验。回顾人类历史,每一次疆域新空间的拓展,都意味着人类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而此次神八天宫成功对接标志着闯进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空间,也使得我们再次与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相逢,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开端。我们可以看出,航天人的付出所换来的,不仅仅是6次世界瞩目的飞行。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带动下,一大批原材料、制造工艺、元器件生产等基础工业的水平得到了提升,而载人航天工程所采用的技术也逐渐扩展到了通信、食品等行业的应用中,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载人航天工程给带来了不竭的精神和物质财富,那么,在这些财富的背后,到底有一股什么样的市场力量?是谁在奉献和孜孜不倦地努力?是谁在起着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是谁的双手在掌握着航天的命运?神八天宫“太空初吻”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于11月3日凌晨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轨道上成功地实现了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这两个航天器组合体飞行段由“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负责组合体飞行控制,“神舟八号”飞船处于停靠状态。按照,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将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在静谧太空中上演了一场属于的“天神拥吻”盛景。虽然发生在北京时间的凌晨,但处于不同纬度及时区的全球各大媒体对这一科技盛况给予了密切关注。无人飞船成功实现对接”第一时间成为英国广播公司、法新社等外媒关注的焦点,并纷纷评价在载人航天项目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完整的太空对接技术的。神舟八号成功对接了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为突破和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开展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积累经验。这次对接标志着朝着10年内在近地轨道建设性载人空间站的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次对接使与拥有航天器对接技术几十年的美俄站到了一起。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是首次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根据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的任务规划,2012年内将开展“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其中至少有一次是载人飞行。在2020年前后完成空间站的建设,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完善的对接技术。这一技术难以掌握,因为两个处于相同轨道的航天器在绕地球高速飞行,它们必须逐渐靠近,以避免互相撞毁。建立自己的空间站是我们国人的重要,相信这一将在2020年前后完成。值得骄傲的是,已完成了其无人太空飞船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太空舱之间的首次太空对接任务!

神舟几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

神舟八号飞船,是“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架飞船,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个小型空间站。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2011年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神舟天宫对接成功是什么时候

2011年11月3日凌晨进行第一次交会对接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组合飞行12天之后,第二次交会对接在11月14日进行。

天宫一号是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2年6月18日下午(14时14分)与神舟九号对接成功。6月24日11 时 08 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分离,其後 12 时 42 分左右开始对接,於 12 时 57 分宣布完成与天宫一号进行航天史上首次人手操作的对接

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进入天宫二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