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章_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章答案

大学计算机的内容

《大学计算机》是关于计算机基础性内容的教材,全书共9章:章为引论,介绍计算机历史、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发展趋势;第二章为计算原理,介绍计算机的一些本质性内容;第三章为问题求解,介绍算法类问题和系统类问题的求解框架;第四章为作系统,介绍作系统管理资源的基本工作机理;第五章为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与典型算法;第六章为科技文章/文稿电子化制作、编排与发布,介绍关于科技文章处理的基本知识;第七章为信息获取、处理、交换与发布,介绍关于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的基本知识;第八章为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介绍关于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第九章为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介绍关于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此外,附录还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发展。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章_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章答案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章_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章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章_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章答案


请高手帮忙翻译一下!

第十章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Chapter Chapter10 Computer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目的要求]

1.掌握计算机安全知识

2.掌握计算机防护方法

3.了解防火墙技术

[Objectives]

1.To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computer security

2.To master computer antivirus methods

3.To understand firewall technology

[教学内容]

计算机信息安全概述

保密技术

防御技术

计算机防护

[Teaching contents]

Overview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ecurity

Privacy technology

Defense technology

Computer antivirus

第十一章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Chapter 11 Application fields of computer

[目的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应用范围

[教学内容]

1.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概述

[Objectives]

1.To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computer

[Teaching contents]

1. Overview of 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computer

第十二章 职业道德与择业

Chapter 12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career selection

[目的要求]

1. 了解信息产业界的道德准则

2. 了解信息产业的法律法规

[Objectives]

1. To understand the ethical standard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2. To understan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IT industry

[教学内容]

1. 信息产业界的道德准则

2. 信息产业的法律法规

3. 专业岗位与择业

[Teaching contents]

1. The ethical standard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2.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IT industry

3. Professional posts and career selection

使用说明

1. 本大纲提供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专业本科生使用。

2. 本大纲所列内容,尤其是掌握和理解的内容,任课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掌握和理解。

3. 任课教师对教学顺序可作适当变动,但不要破坏课程的基本体系。

4. 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章都安排上机实验内容。

Direction for use

1. This syllabus is for the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2. The teacher must apply various methods to ensure students can fully absorb the contents listed in this syllabus, in particular the contents about mastering and understanding.

3. The teacher can suitably rearrange the sequence, but the basic system of the syllabus should not be changed.

4. This syllabus is a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hands-on experiments will be conducted for the contents of every chapter.

关于自学的说明

Explanation about self-study

1. 第七章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第五节多媒体创作工具、第六节多媒体编辑语言和第七节虚拟现实技术;第十一章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第十二章职业道德与择业。

1. Chapter 7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Section 5 Multimedia authoring tools

Section 6 Authoring language of multimedia

Section 7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hapter 11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computer

Chapter 12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career selections

2. 自学时数分别为六学时

2. Self-study duration is six study hours each

3. 教学应先指导性辅导半小时,并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通过自学达到大纲要求的目标

3. Teaching should start with a 30 minute guided coaching and assign reflection questions to students, so as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of the syllabus through self-study by the students.

4.参考书目

(1)黄国兴 陶树平 丁岳伟编著 《计算机导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杨克昌 王岳斌 主编《计算机导论》 水利水电出版社

(3)赵建民等主编《大学计算机基础》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4)卢湘鸿主编《计算机应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5)胡维华等主编《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际教程》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4. References

(1)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s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Compiled by xx.

(2)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s (China Waterpower Press); Chief Editor: xx

(3)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for University (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Compiled by xxx

(4) Computer Application Tutorials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Chief compiler: xxx

(5) 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 Course in University,( 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Chief compiler: xxx

5.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

5. Teaching Mode

Multimedia teaching

6.考核方式

理论和上机考试相结合,平时按实验的目的与要求对所学内容进行笔试,并计入计算机导论的实验成绩。

6. Assesent Methods

Combination of theories and hands-on tests; regular written examinations will b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purpose and requirement of experiments, and these will be included into the experiment results of Computer Introduction.

课时分配

章节 课时分配 合计

理论课

实验课

Teaching period allotments

Chapter

Time allotment

Total:

Theory Lessons

Experiment Lessons

章 绪论 2

第二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第三章 计算机硬件系统

第四章 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工具软件

第五章 计算机应用软件

第六章 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

第七章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

第九章 软件工程

第十章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合 计 33 18 51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Basic knowledge of computer

Chapter 3.Computer hardware systems

Chapter 4.Computer system software and utility software

Chapter 5.Computer application software

Chapter 6 Database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s

Chapter 7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Chapter 8 Computer network and applications

Chapter 9 Software engineering

Chapter 10 Computer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Total :

注:翻译忽略数字与人名

【英语牛人团】

Chapter X computer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Purpose of the request]

1.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computer security

2. Master the method of computer virus protection

3. Understanding of firewall technology

[Course content]

Overview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ecurity

Security technology

Defense Technology

Computer Virus Protection

Chapter XI of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s

[Purpose of the request]

1. Understand the scop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Course content]

1. Overview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Chapter XII of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industry

[Purpose of the request]

1. Understand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code of ethics

2. Understand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laws and regulations

[Course content]

1. Information industry code of ethics

2. Information industry laws and regulations

3. Professional jobs and careers

Help

1. This outline provide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undergraduates to use.

2. The contents of the outline, especially the master and understand the content, classroom teachers must pass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to enable students to grasp and understand.

3. Teacher of the order to make appropriate changes in teaching, but do not undermine the basic system of course.

4. This course is a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each chapter are arranged experiment on the computer content.

Instructions on self-

1. Chapter V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multimedia authoring tools, multimedia editing language in section VI and VII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mputer applications Chapter XI, XII and careers of professional ethics.

2. When self-six hours, respectively

3. Teaching should guide counseling for half an hour, and thinking arrangement of questions asked students to outline the requirements by goals to achieve self-

4. Bibliography

(1) COGNITIVE Tao Shuping Ding Yuewei series of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 Yang Kechang Wang Yuebin editor of "Computer Introduction," China Water Power Press

(3) editor of Rejuvenation, etc. "Basic Computer" 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4) Lu Xianghong editor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Guide"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5) Hu Weihua, eds, "University Computer Culture practical tutorial" 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5. Teaching methods

Multimedia

6. Evaluation methods

Examination on the theory and the combination usually required by the experiment on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content of the written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cluded in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Time allocation

Total time allocation section

Courses

26

22

10

21

43

An experimental course

22

10

22

Chapter 2 Introduction

64

420

23

63

1Chapter II the basics of computer

Chapter III computer hardware system

Chapter IV computer system software and tools

Chapter computer application software

Chapter VI of the database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Chapter VII of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Chapter VIII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and its application

Chapter IX Software Engineering

Chapter X computer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Total 331 851

Chapter X computer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purpose of the request] 1. 2 master knowledge of computer security. Master computer virus protection methods 3. Understanding of firewall technology [course content] Overview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ecurity computer security technology defense technology virus protection.Chapter XI computer applications [purpose of the request] 1. Understand the scop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teaching contents] 1. Overview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XII industry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purpose of requirements] 1. Understand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code of ethics 2.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law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contents] 1. Information industry code of ethics 2. Information industry laws and regulations 3. Professional jobs and careers.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5章是什么章节

二者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大学计算机基础主要内容为计算机系统介绍、作系统、Office办公的使用、多媒体技术、程序设计基础、信息安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演变和发展

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

第2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2.1 数据通信技术

2.2 数据编码技术和时钟同步

2.3 数据交换技术

2.4 拓朴结构与传输媒体

2.5 错控制方法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3.1 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

3.2 物理层

3.3 数据链路层

3.4 网络层

3.5 高层协议介绍

3.6 TCP/TP协议簇

第4章 局域网

4.1 局域网的主要技术

4.2 局域网的参考模型与协议标准

4.3 CSMA/CD媒体访问控制

4.4 令牌环媒体访问控制

4.5 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

4.6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

4.7 Novell NetWare局域网作系统

第5章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

5.1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异步传输模式(ATM)

5.2 帧中继(Frame Relay)

5.3 快速/高速局域网

5.4 因特网(Internet)

5.5 内联网(Intranet)

5.6 网络管理基础与网络安全

求助大学计算机基础 蒋加伏 第三版 课后习题解答

大学计算机基础答案2011(第三版)

章 计算机系统基础

选择题

1—10 BDACB CCBCA

11—20 ADCBA DABAD

21—30 BCBAB DBABD

31—32 BD

第二章 作系统基础

选择题

1—10 BABDD CCCAA

11—20 CCCBD CCCBD

21—22 AB

第三章 Word 2003 文字处理

选择题

1—10 DCACB DCACC

11—15 CBDCC

第四章 Excel 2003 电子表格处理

选择题

1—10 ACACB CBCAC

11—15 BBBBC

1/3

第五章 Powerpoint 2003 演示文稿制作 选择题

1—10 CADBA CADCB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选择题

1—10 CCABB DDDCC

11—20 DDBDD CBCCA

21—22 DD

第七章 Internet 及其应用

选择题

1—10 BDACD DBCCC

11—14 DABA

第八章 信息系统安全与责任 选择题

1—10 AABDA BADAC

11—20 CCADD CCABA

第九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2/3

选择题

1—10 CCAAD BCACA 11—20BBBBC BAADB 21—30DBAAB AADBA

第十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选择题

1—10 ABBDA AACCA 11—16 BBBAAA

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概述

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概述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系列中的核心课程,主要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技术。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概述,欢迎参考!

【1】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概述

计算机基础其内容以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知识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为主,同时包括程序设计方法学、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等方面的初步内容。本书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初步具备在各领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

本套教材分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力求详细介绍C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并涵盖了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教材是以程序设计的基础理论为主,重点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C语言的语法知识。《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教材与《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配套,包括实验上机指导、实验思考题、练习题、二级考试等内容。

本书是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结合近年来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的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其内容涵盖了C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方法和规范。以培养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计算机应用编程能力为目标。

本书以一个小型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主线,将C语言程序设计的各个知识点分配到各个章节中详细介绍,并逐步实现该系统的全部功能。通过该案例,使学生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过程和所涉及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

第1章——程序设计概述,介绍程序、程序设计、算法等基本概念,程序设计的过程和程序设计的方法,以及C语言字符集、词法符号和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

第2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介绍C语言的数据类型、各种类型的常量、变量的声明和使用方法,各种类型运算符及表达式求值的运算规则。

第3章——程序控制结构,介绍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C语言的顺序控制语言、选择控制语句、循环控制语句及应用问题的求解方法。

第4章——函数与预处理,介绍用函数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函数定义、函数声明、函数调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函数的返回值及其类型,函数参数传递机制,递归函数,变量的作用域和存储类型及预处理等。

第5章——数组,介绍数组的概念,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应用,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应用,字符串与字符数组的概念及应用。

第6章——指针,介绍指针的基本概念,指针变量的定义及其相关运算,指针与函数,指针与数组,动态内存分配。

第7章——结构体与共用体,介绍结构体、共用体等自定义数据类型的机制,结构体类型与结构体变量,结构体数组,结构体与函数,链表的概念和常用作,共用体的概念及应用。

第8章——文件,介绍文件的基本概念及对文件的常用作。

第9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及类的基本作。

附录包括ASCII码表、C语言运算符、常用C标准库函数。

本书第1章、第2章由田红梅编写,第3章由郭炜编写,第4章由刘菲编写,第5章由姬涛编写,第6章由江红编写,第7章、第8章由周启生编写,第9章由陈青编写。全书由周启生和姬涛统稿与审定。特别感谢刘宝忠对本书的指导与审阅。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还得到了王海晖、庄鹏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也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的编者都是长期从事程序设计教学的`教师,本书凝集了各位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日新月异,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今后进一步完善。

【2】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概述

软件是为了完成某些特定功能而编制的一到多个程序文件的。指令就是命令,可以被连续执行的指令,称为计算机程序。计算机语言是人们发明的一种,可以和计算机交流沟通的一种工具。

总而言之程序语言是软件工程师用来编写程序、制作软件的工具,是规则与符号的,是与计算机交流的工具。

程序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直接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总的来说程序分为4大类:

1、机械语言:机械语言全部都是由0和1构成的,但是不利于理解和记忆,也不方便我们作计算机。

2、汇编语言:汇编语言仅是机器语言的一种助记符,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很多时候我们把二者等同视之。

3、中级语言:C语言即是中级语言也是高级语言,C语言是由B语言发展而来的,有C又有B当然还有A语言,而B语言就是由A语言发展来的。

4、高级语言:高级语言总是无限接近我们的自然语言和思维方式。程序语言的发展趁势就是:从层的机器语言逐步跨越计算机与客观事物(即问题域)之间存在的语言鸿沟。

如何进行程序设计呢?一个简单的程序设计一般包含了4个步骤,他们分别是:1、分析问题;2、确定数据结构和算法;3、编制程序;4、调试程序。

有了步骤下面我们要考虑的就是算法了,而算法的基本特征包括了以下5项:

1、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在执行有限个作步骤后终止。

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的含义必须是确切的,不可以出现任何二议性。

3、有效性:算法中的每一步作都应该能有效执行,一个不可执行的作是无效的。

4、有零个或多个输入:这里的输入是指在算法开始之前所需要的初始数据。这些输入的多少取决于特定的问题。

5、有一个或多个输出:所谓输出是指与输入有某种特定关系的量,在一个完整的算法中至少会有一个输出。

其中第4和第5项是一起的。

有了算法就该编码实现了:

是编写源代码;然后是将源代码编译成为目标代码;之后是连接目标代码成为可执行程序;是运行程序。

程序编好了之后,我们需要调制程序中的错误:

首先是语法中的错误;其次是逻辑上的错误;然后是开发中的错误;是运行是的错误。

今日打油诗:

程序基础

程序基础刚开学

九九乘法太困难

几个小时终算出

结果还是有错误

等待明日老师教

速吃晚饭写微博

微博笔记刚完成

时间已过十一点

明日课程快预习

预习完后好疲惫

赶快洗洗睡觉啦 ;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答案(第三版)

章 计算机系统基础

选择题

1—10 BDACB CCBCA

11—20 ADCBA DABAD

21—30 BCBAB DBABD

第二章 作系统基础

选择题

1—10 BABDD CCCAA

11—20 CCCBD CCCBD

21—22 AB

第三章 Word 2003 文字处理

选择题

1—10 DCACB DCACC

11—15 CBDCC

第四章 Excel 2003 电子表格处理 选择题

1—10 ACACB CBCAC

11—15 BBBBC

百度文库用户有奖调查

1/3

第五章 Powerpoint 2003 演示文稿制作 选择题

1—10 CADBA CADCB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选择题

1—10 CCABB DDDCC

11—20 DDBDD CBCCA

21—22 DD

第七章 Internet 及其应用

选择题

1—10 BDACD DBCCC

11—14 DABA

第八章 信息系统安全与责任 选择题

1—10 AABDA BADAC

11—20 CCADD CCABA

第九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2/3

选择题

1—10 CCAAD BCACA 11—20BBBBC BAADB 21—30DBAAB AADBA

第十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选择题

1—10 ABBDA AACCA 11—16 BBBAAA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