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测试题(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做好单元测试题准备,物理考场上总有艰难的时刻,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下面由我为你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测试题(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测试卷)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测试题(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4分)

1.(山西)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

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

D.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湖北黄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够传声

C.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古诗“少小离家 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

3.(杭州)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频率 D.传播声音的物质

4.(广东深圳)“神十”上天,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确的是()

A. 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 地球上的学生 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 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D. 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5.(河北广阳区一模)有些成语来源于声现象,以下几个成语中,与声音的音色相关的是()

A.人声鼎沸 B.绕梁三日 C.晨钟暮鼓 D.声振屋瓦

6.(安徽)下列图1中各项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 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7.(成都)如图2所示,与图中情景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8.(哈尔滨)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吉他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并能像光一样在真空中进行传播

B.用手指在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按压,可以弹奏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C.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合理利用噪声可以控制植物提前或推迟发芽,以此来除掉杂草

9.(四川 绵阳)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确的是()

A. 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 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C. 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 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

10.(福建漳州)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1 1.(兰州)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C.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只能传播信息,不能传播能量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2.(辽宁锦州)“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13.(山东济宁)小满用手机往家里打电话。他听出是妈妈在接电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妈 妈让他说话大声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 。

14.(集约题)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 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

(4)如图3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

(5)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 (响度/音调/音色/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 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 (增大/减小);噪声监测设备 (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

(6)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声源处/传播途中/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 噪声环境下发电,把声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生活中声除可以传递能量以外,还可传递 。

三、计算题(26分)

15.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再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1.C

2.A 点拨: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A正确;宇航员利用电磁波进行交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蝙蝠是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故C错误;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未变,故D错误。

3.D

4.A 点拨: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声音大是因为响度大。

5.C 点拨: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说明声音多而杂,主要是响度大,不符合题意;“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 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说明声音的传播时间长;不符合题意;“晨钟暮鼓”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早晨是钟声,傍晚是鼓声,区分不同的乐器,说明的是音色不同,符合题意;“声振屋瓦”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说明响度大,不符合题意。

6.D 7.A 8.A 9.D 10.D 11.B

二、12.音调;空气;声源处

13.音色;响度

14.(1)振动(2)大于(3)真空不能传声(4)乙(5)响度;dB;增大;不能(6)声源处;信息

点拨:(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笛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4)噪声是物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图乙的波形不规则。

(5)噪声的大小是指声音的响度,所以,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响度,因为用分贝划分噪声的等级,所以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单位是dB,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噪声会增大,所以显示 屏上显示的数将增大,噪声监测设备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6)减弱噪声的途径:从声源处,从传播过程中,从人耳处。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T恤衫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声能转化为电能。

三、15解:(1)大炮距坦克s=vt=340m/s×2.1s=714m;

(2)炮弹飞行的距 离s′=s=714m;

炮弹运行速度v′=s′/t′=714m/0.6s= 1 190m/s

答 :大炮距坦克714m,炮弹运行速度是1 190m/s。

点拨: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认真审题,确定从开炮到听到爆炸声的时间、从开炮到炮弹击中目标的时间是本题的关键。

八年级下册物理测试题3

b c

d光滑 相同 位移 在 相同 相反 同一条直线上

1.b 2.b 3.d 4.光滑 相同 ................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A.“声纳”探测敌方潜艇B.编幅在黑夜中飞行

C.挂在胸前的哨子D.手臂振动

3.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右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4.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

A.铁管、水、空气B.水、空气、铁管C.空气、水、铁管D.水、铁管、空气

5.右图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6.下列几种现象中,可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

A.有光将鱼吸引到网内B.鱼被岸上说话的声音吓走

C.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D.波浪拍击海岸发出的轰鸣声

7.下列事实不能明显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A.振动的喇叭可以“吹”灭蜡烛火焰B.汽车从马路上开过,马路旁居民窗户嗡嗡作响

C.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D.利用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

8.声音的音调高低决定于()

A、声波的波长B、声波的频率C、声波的振幅D、声波的传播速度和音色

9.声音的响度是由()

A、声源的振幅决定的B、声源的频率决定的

C、声源的音色决定的D、由以上多种因素决定的

10.擂鼓人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的()

A.音调升高B.响度增大C.音色改变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A.频率很高B.振幅很大C.响度很大D.音调很高

1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琴声……我们能把这些声音分辨出来,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频率D.音色

13.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音调的是()

A、用劲拨动琴弦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

C.使劲拉弓D、转动小提琴紧弦的旋钮

14.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确的是()

A、改变音调B、改变响度C、改变音色D、改变频率

15.图3是一种凹下道路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16.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17.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18.甲同学说话时,声带在3s内振动900次,乙同学说话时,声带在5s内振动1470次,则这两位同学的音调相比较()

A、甲的高些B、乙的高些C、相同D、无法比较

19.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出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A.用手机拔打放在真空中的BP机,BP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BP机呼叫

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

C.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交谈

二、填空题:

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而产生的。将要上钩的鱼儿,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表明能够传声.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这说明:声波具有。

3.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__________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_叫声响度大。

4.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

(2)“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

5.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之处是________。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的声音的_______不同。

6.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奏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奏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不同,

7.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范围通常在_______Hz到_______Hz之间。频率高于听力上限的叫________,频率低于听力下限的叫_______。监测与控制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台风。

8.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

9.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是乐音的波形,图是噪声的波形。

三、简答题:

1.列举两个生活或自然现象实例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别:

(1)这两次声音的主要的不同点是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

四、实验探究题:

1.下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m/s)

空气(0℃)331海水(25℃)1531

空气(15℃)340冰3230

空气(25℃)346铜(棒)3750

软木500大理石3810

煤油(25℃)1324铝(棒)5000

水(常温)1500铁(棒)5200

通过以上数据请你归纳出两个结论

结论一:;

结论二:。

2.如图所示,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刻度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实验时要用手紧靠桌边压住刻度尺,否则会既听到___________振动发出的声音,又听到刻度尺敲击_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

(2)实验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刻度尺振动的频率.

(3)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异是_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

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

A铜600.76

B铜600.89

C铜601.02

D铜800.76

E铜

F铜1000.76

G钢801.02

H尼龙801.02

I尼龙100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4、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的是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的顺序为__________。

5、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20-100102030

声音速度/(m/s)218324330336342348

(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2)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15℃时声速为

_________m/s.

急求!!!中学生学习报八年级人教版物理第3期《声现象》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B 5、D 6、C 7、A 8、B 9、D

二、填空题

10、衣架 细绳 11、响度 音色 将手机来电响铃提示改为来电振动提示 12、听 信息

13、加快 音调越来越高 14、变大 振幅 距离声源的远近 15、能 16、A A

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2008~2009年度下学期用:新课标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三)配粤沪版下册的答案

八年级物理单元检测题(三)

(内容:光和眼睛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用放大镜观看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的白域,会发现它是由_______种颜色的亮点或亮条组成的。

2.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激光从地面发向月球,被月球表面反射回地球,总共用了2.5s,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__________。(近似认为光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108米)

3.宁静、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__________镜,桥在水中的倒影就是湖面上桥的__________像 (选填“实”或“虚”).

4.有下列光学器具:照相机、潜望镜、幻灯机、穿衣镜、放大镜、牙医内窥镜。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_________ ___,其特征为________ ____

二类包括_________ ___,其特征为_____ _______

5.一根旗杆竖立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__________ (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6.从侧面观看圆形玻璃缸中的金鱼,常常看到个别条金鱼比真实的大得多,这是因为鱼缸可抽象成 模型,比实际大得多的鱼是 像(填“实”或“虚”),鱼游到__________位置才出现这种现象。

7.在空碗里放一枚硬币,当碗内盛满水时,看上去碗底的硬币要比实际的深度 些(选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的 的缘故。

8.如图所示,为了检查一块木板的棱是否直,可以闭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去,这是利用了______ ______原理。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处.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 )

A.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

10.下列各图中,AB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 表示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

11.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的左端稍垫高一些,待水面重新恢复平静时,反射角是βl,折射角是γ1,那么( )

A.β1<β γ1<γ B.β1=β γl=γ

C.β1<β γ1>γ D.β1>β γl>γ

12.在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

A.欣赏鱼缸中的鱼 B.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

C.看水中月亮 D.看到小孔成像。

13.在光滑的黑板上写字,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看清上面的字,因为 ( )

A.没有完全形成漫反射

B.字发生漫反射的光太弱

C.光滑黑板发生镜面反射的光太强

D.光滑黑板发生镜面反射,字发生漫反射,镜面反射的光比漫反射的光强

14.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空气泡,一束平行

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会( )

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 D.无法判断

15.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将蜡烛依次放在a、b、c、d四点,则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时,蜡烛一定是放在 (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6.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镝前10厘米处,所成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17.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的是(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l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l0×;物镜40×

18.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三、实验题(共19分)

19. (4分)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_蜡烛这一侧观察(选填“A”或“B”)。在得到像的位置后,应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物和 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20.(6分)在用图所示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陈明和赵红分别使蜡烛和光屏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但无论移动到哪里,他们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请你帮助他们分析一下实验失败的原因,并指出正确的做法.(图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1.(9分)青岛小宇喜爱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现在小宇想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完成如下的工作:

(1)这次探究所需要的器材有哪些?请你写出来。

(2)请你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并设计出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在这次探究过程中,你所运用的1种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什么?

四、简答题(17分)

22.(4分)如图所示,AO是入射光线OB是其经某一光学元件后的出射光线,请你在学过的光学元件中任选两种。

23.(4分)如图所示,分别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射向透镜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光路(P是与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的位置).

24.(9分)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近张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象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线 ;

(2)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在错误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3)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

;(4)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1.三 2.光速大于声速3×108m 3.平面 虚 4. 潜望镜 穿衣镜 牙医内窥镜 由平面镜组成 照相机 幻灯机 放大镜 由凸透镜组成 5. 变短 6.凸透镜 虚 1倍焦距以内 7.浅 折射

8.光的直线传播 焦点 9.A 10.B 11.B 12.D 13.D 14.C 15.C 16.B 17.D 18.B 19.A 像

20.失败的原因可能有二个:一是烛焰、光屏的中心必须和凸透镜光心不在同一高度;二是蜡烛和光屏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正确的操作是:烛焰、光屏的中心必须和凸透镜光心在同一高度;由远及近,先把蜡烛固定在某一位置,然后移动光屏去承接烛焰所成的像。21.(1)三只图凸透镜、太阳光、刻度尺。(2)利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用刻度尺测透镜焦距。用玻璃透镜会聚太阳光,通过调整它到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出现小的光斑,用刻度尺量出透镜到光斑的距离即焦距。用水晶透镜进行上述实验,用塑料透镜进行上述实验。

比较三种透镜的焦距,得出结论。(3)控制变量法 22.略 23.略24.(1)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等); (2)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 (3)造成火灾隐患(或危害居民身体健康、暴露生活隐私等); (4)建议对城市使用玻璃幕墙的范围、设计、制作和安装制订统一技术标准。(或限制使用玻璃幕墙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