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湖北大学老师联系方式 湖北大学老师联系方式是什么

一、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湖北大学 知行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27—59008057,该校联系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矶街兴盛大道特1号、邮编为430011、联系邮箱为。

湖北大学老师联系方式 湖北大学老师联系方式是什么湖北大学老师联系方式 湖北大学老师联系方式是什么


二、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简介

湖北大学 知行学院创办于2000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 湖北大学 举办的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湖北省首批应用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候选单位。全日制在校学生10000余人。

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提高办学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开放办学,全面实施综合改革,将学院建设成为规模结构合理,优势特色鲜明,创新创业能力突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应用技术型高校。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学院较好地实现了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知行合一”的办学特色日益彰显。

学院秉承“厚德载物,认知践行”的育人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呼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素质的新要求,突出能力本位,注重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以培养“专业有潜力、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发展有后劲,服务于生产、管理一线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精心营造“读书在知行”的校园文化氛围。十多年来,我院培养的学生以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学院设有会计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粮食与食品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思政与体育课部共十个教学系部及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有60余个本、专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专业被湖北省教育厅列为全省重点培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被列为省级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一、湖北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湖北大学 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27-88663890,该校联系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湖北大学 教务处、邮编为430062、联系邮箱为。

二、湖北大学简介

湖北大学 地处国家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学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一、历史沿革

1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武昌宝积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1984年8月,更名改制为 湖北大学 。2013年7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签署文件,共建 湖北大学 。

二、办学条件

现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等3个校区和1个大学科技园,总占地面积21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3.6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5亿元。图书馆总面积4.73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240万册,电子图书总量296.53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11个。

三、人才培养

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1.8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400余人。有3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基地、2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示范)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10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曾荣获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获批2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6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试验计划项目。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省级品牌专业、6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1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7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3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0门在线开放课程上线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等社会公众平台。学校是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高校,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近460项。

新世纪以来, 湖北大学 较早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目标,较早开办了包括国家文科和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在内的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班近20个,率先实施了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楚才计划”,成立了湖北高校首家通识教育学院。此外,还积极组织实施了相近学科联合培养、文史哲打通培养,以及按一级学科大类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

特别是近年来,学校通过大力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工程”、“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十年树人计划”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了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16年,成功获批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多次在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重大赛事中获一等奖。校五人制足球队自2003年组建以来连续12次获全国冠军,3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取得中国在该项目历史上的最好成绩。校龙狮团获第五届世界龙狮锦标赛北狮项目2个世界冠军。

四、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跻身世界高水平学科行列。材料科学与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与哲学文化、生物学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校有15个学科在湖北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8个学科在湖北地区高校中排名前三。现设有18个学科性学院,本科专业80个。有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16个“十二五”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2个“十三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39个“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

五、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24人,其中正、副教授815人,博士生导师130人、硕士生导师606人。学校有双聘院士2人、“*奖励计划”2人、“”5人、“*”3人、国家“杰青”2人、国家“优青”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有湖北省“*”21人、“楚天学者计划”97人,35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武汉市政府特殊津贴,27人获批国家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六、科研与服务

2012年以来,学校年度科研经费总量连续5年过亿元。现建有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6个、工程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是3个湖北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和1个国家级、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单位。学校牵头与有关单位(企业)联合组建了天沭新能源材料工业研究设计院、 湖北大学 ——贵州地税电子税务研究中心、湖北省精细磷化工技术研究院、湖北区域发展研究院和湖北县域治理研究院等多个科研机构,整合校内人文学科组建了高等人文研究院。

学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门史、哲学与文化、文学与语言、理论经济学、新型材料、生物技术、基础数学、生态环境、化学化工、信息与电子、教师教育等领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现建有30余个校企研发中心,与省内各市(州)均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具有旅游规划和土地规划甲级资质,主持完成全省40%以上的旅游规划。积极参与“智库”建设,相关专家学者为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提供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思想理论成果和决策咨询方案,湖北县域治理研究院入选湖北改革智库、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入选湖北省委决定重点建设的全省十大新型智库。近年来,学校多次被评为全省“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进入“在鄂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排行榜”前十名。

湖北大学联系方式:027-88662270/86727014/86727004武汉市武昌区学院路11号邮编:430062http://

湖北大学景点简介: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已有75年的建校历史以及60余年本科教育、28年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经历,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占地1100多亩,坐落在华中重镇武汉市武昌沙湖之滨。东接十里武钢,西望黄鹤琼楼,南瞰浩淼东湖,北临滔滔长江,毗临国家重点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之一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校园内湖光辉映,四季常青,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江流浩瀚,滋润出学校唯楚有才的文化底蕴;湖波浩淼,孕育出湖大崇德重才的儒雅之风。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经过十五湖北省重点建设,湖北大学已是一所拥有文、史、哲、理、工、经、法、管、教、医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文学、历史文化、商学、政法与公共管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资源环境、教育、艺术、体育、外国语、哲学等15个院系,另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培训学院、知行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人民武装学院。

现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建成省级中试基地1个。创办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班3个,立项建设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优质课程16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现有31个省级、校级重点学科,16个学科获准设立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有50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0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个专业学位授予点。校本部有全日制本科生1.1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500多人。

学校稳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1996年5月成立了由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驻汉部队以及多个省直厅局参加的湖北大学董事会。学校的教学、科研、招生、体育、毕业生就业、共青团、成人教育等工作曾被评为全国高校先进。学校曾连续几年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2004年,学校接受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

学校在加强学生基础教学和基本训练的同时,突出抓好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12万余人,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全国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英语、飞利浦大学生足球联赛等有较大影响的科技、文化、体育竞赛中获奖500余项。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0%左右。

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事业心强、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000多人,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3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5人,校内特聘教授36人,正、副教授600余人,博导、硕导33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760人。有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工程,7人入选湖北省111人才工程,有28人和14人分别入选湖北省属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27人曾被授予国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53人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津贴。80余名教师获曾宪梓教师奖等省部级以上表彰。

学校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新材料、生物技术、基础数学、精细化工、中药现代化技术等众多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预研等一批国家级项目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和部省级奖励。在中国古代文学、专门史、汉语言文字学、文献学、列宁思想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2003年学校与复旦大学、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共同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人类肝蛋白组计划中的人类肝蛋白质相互作用连锁图的建立专题;2005年学校承担了国家清史撰修工程项目中的《典志思想文化》项目。十五期间,科研项目经费总额较九五增长了172%。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7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7项,占8.1%;省部级项目212项,占19.8%;横向项目425项,占40%。通过鉴定或验收的成果370项,获省部级及以上成果奖93项,获准专利22项,15项实现产业化。

发表学术论文近600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00余篇,出版著作150余部。部分成果应用于京珠高速公路、长江三峡等重点工程以及汽车、钢铁、化学化工、育种、旅游开发、航天等领域,产生了较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校园布局合理,干净整洁。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另有学生宿舍12万余平方米。建有中南地区最大的图书馆、全国高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校内超市。全校有122个教学科研实验室,95间多媒体教室,仪器设备17000余台(件),图书馆纸质藏书达120万册,电子图书达53万册,教学实习基地131个。学校是最早接入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的用户,利用教育网与Internet互联,共享网络资源,直接为教学科研服务。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现有22个全国性或省级学会(研究会)挂靠本校。办有《湖北大学学报》、《蛛形学报》、《胶体与聚合物》等9种学术期刊。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常年聘请外籍教师、文教专家和国内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接受国外及港、澳、台的学生来校进修和攻读学位。

回首过去,岁月峥嵘;展望未来,前程辉煌。湖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湖北大学的重点建设力度,将湖北大学建设成为国内知名、水平较高的大学。目前,全校师生员工信心百倍,决心在国家教育部、湖北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以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根本目标,贯彻执行十一五规划,为把湖北大学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湖北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庄威、曹元甲等。

湖北大学,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试点高校。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拥有武昌(主校区)、汉口、阳逻3大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0亩。设有文、史、哲、经、法、管、理、工、农、医、教育、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设有23个学科性学院、87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师1500余人。

湖北大学师资力量:

截止2021年10月,学校共有教职工2335人,专任教师1509人(以承担教学任务为计算标准),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为59.05%;在聘教师335人,折合教师数1676.5人,折合在校生33226人,折合生师比19.82,比上一年度下降0.93。

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的比例达到63%,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达到93%。学校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3人,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课程思政名师2人);新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9人;省级高层次人才196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23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

根据湖北大学MBA教育中心官网发布的《湖北大学2023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简章》,2023年湖北大学MBA研究生的学费为每年2.6万元,合计7.8万元。最终学费标准以物价部门审批为准。

2023年湖北大学MBA研究生的学制与学习方式

2023年湖北大学MBA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在职学习。

2023年湖北大学MBA研究生报考条件

2023年湖北大学MBA研究生的报考条件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023年湖北大学MBA研究生报考咨询联系方式

单位:湖北大学MBA教育中心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湖北大学逸夫楼C座二楼)

邮政编码:430062

联系人:陈老师、谭老师

电话:027-88665896

E-mail:hubumba 湖北大学MBA教育中心网址:

根据教育部关于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的相关文件精神和学校统一部署,结合我院实际,制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根据学校有关要求,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在学院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和统筹安排下,组建复试小组,负责复试各环节的组织和考核工作。

学院成立监察组,负责监督复试相关工作规定的执行情况,巡查复试现场情况,监督信息公开、公示情况,受理、调查并处理考生申诉和质询。

二、招生计划

我院各专业拟招生计划如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习形式

拟招生计划

已接收推免生

备注

071000

生物学

全日制

105

3071300

生态学

全日制

4100700

药学

全日制

14

086000

生物与医药

全日制

150

含士兵计划1人

095131

农艺与种业

全日制

40

045107

学科教学(生物)

全日制

10

三、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单

我院各专业的复试分数线如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复试分数线

备注

071000

生物学

国家A类线

071300

生态学

国家A类线

100700

药学

国家A类线

086000

生物与医药

国家A类线

专项计划由学校统一划线

095131

农艺与种业

国家A类线

045107

学科教学(生物)

国家A类线

凡报考我院且满足相关学科(专业)、类别(领域)的单科和总分分数线的考生即可进入我院复试。复试名单详见我院有关公告。

四、复试材料审查及线下报道

学院定于 2023 年 3 月 25日(周六)9:00—17:00 在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楼大厅进行现场报道(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湖北大学东北门进入)。

请考生携带好以下材料:

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准考证。

2.身份证或港澳台考生有效身份证明的正、反复印件及原件

3.学历、学籍材料。

(1)往届生须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应届生须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2)在国(境)外获得学位的,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境) 外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外学习相关证明。

4.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除携带本人的毕业证书以外,还需携带《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报到时将进行材料核验、现场缴费等程序。我院将安排专人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复试。对个人信息或材料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复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资格审核合格的考生需现场扫码缴纳复试费,复试费100元/人,同等学力加试费200元/人。

五、复试时间、形式和内容

202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采用线下现场复试。

学院根据各专业对硕士研究生专业知识、科研思维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要求,确认复试考核内容和形式如下。

1.专业知识笔试。

2.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面试中进行,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个人自述1-2分钟,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习和科研情况等。

②对话3-5分钟,根据个人自述,评委进行英文提问,考生用英文回答。

3.综合素质考查在面试中进行,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个人陈述4-5分钟,介绍学业背景、本科在校综合表现、毕业设计及研究生阶段学业目标等。

②考官就学生陈述情况、理论知识考核等方面进行综合提问。

4.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需要加试普通生物学和生态学两门本科课程,加试科目满分100分,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单科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5.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科学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方面。招生学院在复试时加强对考生思想品德政治情况的直接了解,必要时采取“函调”或“派人外调”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把考生思想品德考核作为复试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拟录取名单确定后,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审查政治思想情况。函调的考生现实表现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档案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

五、复试时间安排

第一志愿考生、调剂考生分开复试,第一志愿3月25日-3月26日,具体安排见表1。调剂生后续以湖北大学和生命科学学院官网的复试通知时间为准。具体复试工作安排时间见学校及学院通知公告。

表1 学院复试安排

日期

时间

地点

复试环节

备注

3月25日

18:00-20:00

详见报道当天通知

笔试

所有考生

3月26日

8:30-16:00

综合面试

所有考生

六、复试成绩计算及拟录取原则:

外国语听说能力测试、专业知识笔试、综合素质考查各100分,复试成绩计分时,按外国语听说能力占比40%、专业知识占比30%、综合素质考查占比30%折算成百分制。

专业知识、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综合素质考查,每项满分均为100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单项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计算总评成绩时,初试成绩(按“初试成绩/初试满分×100”的方式折算为百分制)占60%,复试成绩占40%,各项成绩均保留2位小数。

复试结束后2天内,将按招生一级学科专业或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对总评成绩进行排序。如总评成绩相同,则按初试成绩排序。

(1)按排序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合格考生,再按总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合格的调剂考生。

(2)复试不合格、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

复试成绩公示时间为3天,公示网站为

公示期间,接受考生监督和申诉。

电话:88661237-8001 联系人:孟老师

公示结束无异议后,学院将按照下达招生计划情况向研究生院报送复试结果。

拟录取公示由学校研究生院统一进行。考生需提交体检报告、调档等程序,按学校统一要求办理,另行通知。

调剂细则

1.我院全日制学科教学(生物)(045107)专业暂不接收调剂。

2.我院全日制生物学(071000)学硕、生态学(071300)学硕、药学(1007)学硕、生物与医药专硕(086000)和农艺与农业(095131)专硕按以下要求进行调剂。

①符合招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

②初试成绩符合国家A类分数线。

③符合教育部关于调剂规则要求。

④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⑤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相同(考生初试统考科目涵盖调入专业所有统考科目的视为相同)。

⑥所有调剂考生均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办理调剂手续。考生调剂志愿解锁时间为24小时。调剂拟录取考生在“研招网”接受待录取通知的时限为24小时,逾期未接受的取消待录取资格。

3.调剂日程安排

预计于4月6号开放调剂系统,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湖北大学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湖北大学招生办公室是我校本科招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我校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的招生工作。

单位名称:湖北大学招生办公室

办公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编:430062

咨询电话:027-88755167

传真:027-88662097

咨询QQ:3007322838

电子邮件:zhsb#发送邮件请把#替换成@)

考生可以关注湖北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微信中搜索“湖北大学本科招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