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小兵张嘎主要内容 小兵张嘎主要内容20字左右

小兵张嘎主要内容概括有哪些

《小兵张嘎》,改编自作家徐光耀的同名中篇小说。是由润亚影视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北京中亚 广告 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20集电视连续剧。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小兵张嘎主要内容,供大家阅读!

小兵张嘎主要内容 小兵张嘎主要内容20字左右小兵张嘎主要内容 小兵张嘎主要内容20字左右


小兵张嘎主要内容

以“一级战斗英雄”燕秀峰为原型,讲述的是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白洋淀边一个小水庄子里,有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叫张嘎 ,他热爱八路军,八路军也很喜欢他,住在他家里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叔,常常讲英雄 故事 给他听。

残暴的敌人,在一次袭击中杀死了嘎子的奶奶,不光如此,嘎子最敬佩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叔又被鬼子抓走了,嘎子真是恨死敌人啦!他怀着为老祖母报仇和救老钟叔的决心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敢、机智。

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支手枪,偷偷把枪藏进老鸹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伤未痊愈,就偷偷离开养伤的老乡家在归队的途中被捕。当敌人拷问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交公,队长则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嘎子心满意足,便将自己珍爱的木制小手枪送给了好朋友胖墩。

小兵张嘎主创作背景

1956年12月,我收到中办和中国作协党组的信,信中提了6个问题,包括丁玲是否在文研所搞个人崇拜,是否搞过一本书主义等。我写了一封实事求是的回信。因为这封信的客观,为丁玲翻案起到一定的作用。1957年反右时,“为丁玲翻案”成了我的“罪名”,我成了右派 。

斗了我三四个月之后,没什么可斗的了,他们让我闭门思过,不给任何任务,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人理我,这时候我自己在屋子里苦闷地思想斗争,我13岁参加八路军,13岁入党,在部队表现很好,在党的机密部门工作,是对党非常可靠的骨干人物。我写了一封实事求是的信,怎么就成了右派?我虽然已经做了检查,但内心里接受不了。怎么想怎么接受不了,怎么想怎么冤枉。我怎么会反党?反倒了我去哪里呢?我在党的部队里长大,在党的部队成人,忽然成了右派,我的神经有点错乱,见了我的小孩,觉得我是讨债鬼。我怀疑自己疯了,我吓坏了,我觉得疯了还不如死掉。我想,得有个法子来救自己 。

当时找不出法子。我看了一大堆书,看了12本莎士比亚戏剧集,看完合上书本想 总结 一下有什么收获,但是一条也想不起来。我想剧本的具体情节,一点儿也想不出来。不能读书,不能出门,不能看戏,没有出路。怎么救自己?这时我忽然想起自己看过一本苏联版的心理学书,说人在遇到巨大挫折时,如果不好好控制,会走上危险的道路,有可能产生精神分裂症。有什么法子治?书里提了八个字我记住了:集中精力,转移方向 。

不想自己受冤枉的事情,最有效的法子是创作。我当时发表了一部长篇《平原烈火》,里面有个小人物,在《平原烈火》里开头部分挺活跃,后来没有机会表现他,作品就结束了,这成了我的遗憾。这个人物成了后来的嘎子 。

我对自己的个性不满意,比较呆板,不活泼,我不喜欢这种性格,我喜欢的性格就是嘎子的性格。于是我想这辈子碰到了哪些嘎子,想一条在桌子上记一条,嘎人嘎事记了很长的单子,哪些是幼稚的,哪些是进步的,哪些是成熟的,把嘎子放在战争环境中进行排列调整,嘎子的形象在我脑子里活蹦乱跳,后来写成了《小兵张嘎》

小兵张嘎主作品鉴赏

由远而近传来一路子急跑声。老奶奶吃了一惊,一针扎在手上。只见单布门帘往里一鼓,从底下冒出个孩子的头来:“奶奶!奶奶!一条长虫转砖堆,转了砖堆钻砖堆。——你 说说 ,你说得上来吗?”

真叫人哭笑不得。老奶奶一面瞪着他,一面揉着胸口,好半晌,才喘口气说:“小祖宗,你把奶奶给吓煞了;越说不叫你跑,怎么更跑欢了?”一句话提醒了那个小家伙,身子往下一蹲,脑袋歪在炕沿上,恍若犯了大错似的,咪嘻咪嘻地笑了起来。在那月牙儿似的一对小眼里,两道挺逗人的光芒闪跳着。

这就是老奶奶心上的红灯,眼里的明珠,她的全部希望和宝贝,她的孙子——张嘎子。眼下,他的年纪才只十三岁。

老奶奶没有儿,儿子在七七事变那年给鬼子打死了;张嘎子没有妈,妈在他五岁那年病死了。老奶奶只有这个孙子,孙子也只有这个老奶奶。老奶奶已是近七十的年纪,就靠半坑苇子一双手,织些席,纺点线,把自己的残年当做一把土,一心只要培育这棵小苗苗长大。喜却喜这孩子不但吃得苦,耐得寒,而且伶俐懂事,性情活泼,生得来一副宽亮心肠,成日价除了帮着老奶奶刷锅洗碗,拾柴火,破眉子。,还蹦蹦跳跳,嘻嘻哈哈,伺候老奶奶开心逗乐。老奶奶纵有千种愁肠,万般苦闷,也给他闹散了,赶光了,直把个孤苦冷清的门户儿,翻做个火炉般温暖的小家庭。

当然,这大半说的是以前的情形。自从“五一大扫荡” 那股子腥风血雨一来,家家户户屋翻宅乱,狗跳鸡飞,血跟着刀,刀又随着火,老奶奶带着小嘎子,东奔西逃,团团打转,直冒了三个死儿,才险险乎脱过这场大难。吓得老奶奶死去活来,终究得下一个气喘心跳的病根儿。

然而就在这场大风暴中,老奶奶却和八路军结下了生死之缘。一来是她老人家心肠火热,赤胆忠心;二来这两间小草房正处在村沿上,地方背,不惹眼,进出方便。于是就常有工作干部和伤病员来家里隐蔽。他们昼伏夜动,黑去黑来;来时吃喝住宿,去时一阵清风。虽有时连模样儿还未看清,一闪便又走了,可她单凭那颗受过万千折磨的心就能知道:这都是些世界上最好的人。他们为国为民流血牺牲,哪怕刀戳在胸口上,眉头儿也不曾皱过一皱。他们在敌人面前像一个铁人儿,可对她这个穷老婆子,却亲妈一样待承,生母一样伺候。有哪个风烛残年的孤苦老人,曾享有过骤然增添这么多孩子的欢乐啊!

张嘎子的乐趣,可比他奶奶的还要来得大。那日日夜夜从来过往的工作人员,个个是他的朋友,而又个个是英雄。谁能有这么多的英雄朋友,又能知道那么多的秘密呢?东庄上的岗楼给火烧了,谁知道是怎么烧的?西淀里的据点给摸进去了,谁知道是哪一部分?城里的汉奸半夜里丢了脑袋,谁干的?鬼子的小火轮儿在淀里沉了底,怎么打的?还有,娶媳妇的花轿忽然打了鬼子的伏击啦,算卦的先生砸了鬼子的汽船啦,用笤帚疙瘩就下了“白脖”的枪啦……这一切谁能知道?可是,张嘎子知道!他整宿整夜地听着这些故事,那颗小小的心灵,曾有多少次飞进那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去啊!就这样,一批人来了,又一批人去了,张嘎子既有永远交不完的朋友,又有永远听不完的故事,这些故事又是那么的神奇惊险,趣味横生。他夜间把这些故事听完,白天就悄悄去转述给同村的小伙伴们。小伙伴们在他面前乐得跳脚,他的快乐也因此更加了十倍。以至使得他一天没有八路叔叔在家,便会失魂落魄,没法子排遣那空漠的日月了。

小兵张嘎的剧情评价

正面评价

《小兵张嘎》虽然是翻拍剧,但是没有让它变色,并且红得很纯正。它也没有像其他翻拍的红色经典那样,搞"前卫",在故事中添加爱情戏。(金羊网评)《小兵张嘎》是一部 儿童 电视剧。它充满那个烽火年代少年儿童应有的特质---如鲜活顽强的生命力、质朴得近乎执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面对苦难时的乐观和勇敢、面对艰险时的镇定和从容,当然也少不了他们所特有的智慧与幽默;同时它也是一部严肃的抗战史诗,它场面并不宏大、哲理也不那么深邃,但它依然以它独有的方式刻画了中国抗日战争大背景下几个少年儿童艰难的成长史,并用它独有的笔墨准确地勾勒了民族不屈的脊梁和各色人等在特定历史境遇中的心路历程。(北方网评)

负面评价

《小兵张嘎》剧中有诸多不足之处。在情节上,《小兵张嘎》横生枝节,有意"注水"。综观全剧,故事节奏发展太慢,加了不少无关紧要的内容。比如只是一个嘎子要给白洋淀区队 报告 "真假特派员"的事,就莫名其妙地一次次阴差阳错,反反复复来了七八集:区队十万火急地找嘎子落实"真假特派员"情况,嘎子也急着找区队,在鬼不灵找到后,见面竟没有说"真假特派员"的事。如果不是罗金保进城探明假特派员没跟鬼子回县城的话,区队可能又要盲目行动了,这时才想起回来找嘎子,可是嘎子又不见了---这种情节安排不仅是"节外生枝",而且有"注水"之嫌。这个嘎子还特别爱惹事,总是不讲策略、不计后果,没完没了地制造麻烦,而且还不撞南墙不回头,直到把事情弄得无法收拾的地步。比如,当胡半仙父子,在过日本鬼子关卡时,嘎子居然"嫁祸于人",把手枪交给胖墩,只差一点害得父子俩落在鬼子的手里。又如,乐乐带他一起去鬼子的驻点看皮影戏,他却趁机四处放火,连累了乐乐一家人。最可恶的是,他还把正在执行任务的地下工作者纯刚,误当成奸细,差点用枪结果了纯刚的性命。这还不算,事后,他还继续与纯刚纠缠不休。别说纯刚几乎老羞成怒,就连观众也忍无可忍。这样的嘎劲,不仅不可爱,简直有点可恶。(金羊网评)

猜你喜欢:

1. 小兵张嘎观后感20篇

2. 小兵张嘎电影观后感

3. 小兵张嘎的抗战故事

4. 青少年课外书

5. 小兵张嘎的抗战故事

小兵张嘎主要内容

《小兵张嘎》主要讲述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北省保定市白洋淀为背景,张嘎奶奶为保护八路钟亮而牺牲,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张嘎历经艰辛,在罗金保、钱队长的引导下找到八路军,当上一名小侦察员,最终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的过程。

小兵张嘎主要内容

《小兵张嘎》改编自作家徐光耀的同名中篇小说,由徐耿执导、徐兵编剧的一部儿童电视剧。

《小兵张嘎》充满那个烽火年代少年儿童应有的特质,即鲜活顽强的生命力、质朴得近乎执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面对苦难时的乐观和勇敢、面对艰险时的镇定和从容,以及所特有的智慧与幽默。

小兵张嘎主要内容

小兵张嘎主要内容

小兵张嘎主要内容(一)

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边一个小水庄子里,有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叫张嘎。他热爱八路军,八路军们也很喜欢他。住在他家里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叔,常常讲英雄故事给他听。

残暴的敌人,在一次袭击中奶奶为掩护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而被杀死,不光如此,嘎子最敬佩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叔又被鬼子抓走了,嘎子真是恨死敌人啦!他怀着为老祖母报仇和救老钟叔的决心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敢、机智。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枝手枪,偷偷把枪藏进老鸹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伤未痊愈,就偷偷离开养伤的老乡家在归队的途中被捕。当敌人拷问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交公,队长则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嘎子心满意足,便将自己珍爱的木制小手枪送给了好朋友胖墩。

小兵张嘎主要内容

小兵张嘎主要内容: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的故事。

拓展资料

一、《小兵张嘎》经典珍藏系列。

《小兵张嘎》最早发表于1961年,是我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至今总发行量超过100万册。《小兵张嘎》的主人公张嘎是我国儿童文学画廊中被广为传颂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影响和激励了几代读者。

小说曾被译成英、德、泰、阿拉伯、豪萨、印地、蒙、朝、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等多种文字,在国际上广为传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初,小说被北京电影制版厂著名导演崔嵬搬上银幕,影片深受观众喜爱和好评。小说和电影1980年分别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二、作者简介

徐光耀,生于1925年8月,河北雄县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家。

1983年至1996年任河北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是中国文联第四、五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

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45年起,做随军记者和军报编辑。

1947年在解放区《蒙中导报》发表短篇小说《周玉章》。

1950年在三联书店出版长篇小说《平原烈火》。

1958年,创作中篇小说和电影剧本《小兵张嗄》。新时期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树明和莺花》、《望日莲》和中篇小说《冷暖灾星》。另有三部剧本拍摄成电影,即《新兵马强》、《望日莲》、《乡亲们哪》。

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及同名电影1980年分别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散文集《昨夜西风凋碧树》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1997-2000年);长篇小说《平原烈火》被译成日、捷克、英、蒙等多种文字。

三、《小兵张嘎》电视剧的角色介绍

1、张嘎 演员谢孟伟

歪戴破草帽,手拿木枪,身穿白褂,光着脚丫。他只有13岁,擅游泳,能爬树,会摔跤,爱咬人。机灵鬼透,野气逼人。他既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又是一名优秀的战士,倔头犟脑却又聪慧勇敢。

2、佟乐 演员张一山

集贤居掌柜的小少爷、斋藤的干儿子。胆小,但讲义气。

3、英子 演员王莎莎

善良勇敢。水性非常好。爷爷奶奶被汉奸害死,从此当上小八路打鬼子。

4、刘燕 演员钱多多

女通讯员,为了将重要信息安全送达,不惜牺牲自己的孩子。

5、佟掌柜 演员李迎旗

胆小怕事,为了家人的安危,让自己的儿子认斋藤做干爸,但在最后也依然帮助八路打鬼子。

小兵张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少年张嘎目睹奶奶为掩护八路军撤退被日寇杀害,最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敌人抓走了,为了给奶奶报仇,张嘎参加了八路军。

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的机智,勇敢。他多次参加战斗,还缴获了敌人的手枪,爱伤被捕后,面对敌人拷问,他坚强不屈,并设法与部队里应外合。

拔掉了敌人的炮楼,救出了老钟叔。全歼敌人,也为奶奶报了仇。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张嘎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战士。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小兵张嘎》创作于1958年,作者徐光耀,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军籍,剥夺军衔,降职降薪,来到河北保定进了农场劳动改造,而正是在保定,《小兵张嘎》诞生了。

小兵张嘎的事迹,让人强烈的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爱国的重要性。许多人为了抗日献身,而嘎子小小年纪便有了入八路打鬼子的志愿。他们的爱国不是纯粹嘴上的口号。

更不是鲁莽地做“无畏”的牺牲。他们拥有勇气,聪明才智,更有吃苦耐劳的毅力。看到嘎子小小年纪对鬼子们的疾恶如仇,又看那些汉奸,他们这些势力小人竟不及一个孩子。

徐光耀深受鼓舞,又将电影剧本《小兵张嘎》寄给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崔嵬。1963年,该电影摄制完成并在全国公映,引起了很大轰动,成为陪伴着几代人成长的红色经典影片之一。

2005年,随着22集同名电视连续剧以及同名动画片的相继播出,神州大地再次掀起了一股“小兵张嘎”热。这无疑进一步扩大了小说原著的影响力,使它焕发出穿越时空的恒久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徐光耀,生于1925年2月,曾用笔名越风。河北雄县人。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历任一二O师特务营战士,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部锄奸科干事、技术书记,解放军二十兵团野战新华分社记者。 徐光耀于1947年毕业于华北联大文学系。

1950年入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1953年初毕业,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3年至1956年曾带军职以作家身份回故乡搞初级农业合作社。

1958年写成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和同名电影文学剧本,小说曾被译成英、印、德、泰、阿拉伯、朝、塞尔维亚等文字。著有长篇小说《平原烈火》。

中篇小说《少小灾星》、《四百生灵》,电影文学剧本《望日莲》、《乡亲们呐……》《小兵张嘎》,短篇小说集《望日莲》、《徐光耀小说选》,散文集《昨夜西风凋碧树》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兵张嘎

小兵张嘎的故事主要内容是什么?

1.故事以1934年的白洋淀为背景,以嘎子梦想参加八路,梦想得到一支属于自己的真枪展开。奶奶为了保护八路老钟牺牲了,嘎子只身上县城找传说中的罗金保,打鬼子替奶奶报仇。嘎子从此以小八路自居,紧接着又和区队八路打了一场挑帘战,嘎子缴获一把真枪。眼看梦想全部实现,枪却被区队长收了。嘎子想不通,和打赌认识的小伙伴胖墩一起重返县城。嘎子要单独替奶奶报仇。特派员刘燕却与孩子们在一起。经过种种误会和巧合,以嘎子为首的孩子们,粉碎了敌人的阴谋,配合区队八路使药品顺利过境,一举歼灭肥田斋藤一伙日本鬼子

2.《小兵张嘎》这部影片主要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的故事。

3.张嘎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

《小兵张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兵张嘎》的故事梗概如下: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乌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钟亮,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乌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