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哪一位施特劳斯

《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第314号)是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作品,作于1866年。《蓝色多瑙河》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来历,其实这首乐曲最初并非圆舞曲体裁,而是应维也纳男声合唱团的邀请写的一首合唱曲,也是他的第一首声乐作品。乐曲的首演并不成功,后来小约翰·施特劳斯有感于维也纳郊外多瑙河畔的景色,把它改编成一部管弦乐曲,命名为《蓝色的多瑙河》,也就是这样的“歪打正着”造就了这首家喻户晓的名曲,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

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创作轶事

关于蓝色多瑙河的创作,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小约翰·施特劳斯回家时换下一件脏衬衣。他的妻子发现这件衬衣的衣袖上写满了五线谱。她知道这是丈夫灵感突现时记录下来的,便将这件衬衣放在一边。几分钟以后回来,她正想把它交给丈夫,却发现这件衬衣不翼而飞。原来,在她离开的瞬间,洗衣妇把它连同其他脏衣服一起拿走了。她不知道洗衣妇的居所,就坐着车子到处寻找,奔波了半天,也没有下落。在她陷于绝望的时刻,幸好一位酒店里的老妇人把她领到那洗衣妇的小屋。她猛冲进去,见洗衣妇正要把那件衬衣丢入盛满肥皂水的桶里。她急忙抓住洗衣妇的手臂,抢过了那件脏衣,挽救了衣袖上的珍贵乐谱,这正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谁的作品

、《蓝色多瑙河》 “圆舞曲之王”、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7年的名曲,合唱曲与管弦乐曲的版本并存,乐曲描写了多瑙河的秀丽景色,被誉为是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约翰·施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创作背景

1866年,奥地利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帝国首都维也纳的民众陷于沉闷的情绪之中,当时小约翰·施特劳斯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为了摆脱这种情绪,小约翰接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贝克的委托,为他的合唱队创作一部“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合唱曲。这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但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这首合唱曲的歌词是他请诗人哥涅尔特创作的。

音乐作品: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1)约翰·施特劳斯是奥地利作曲家,与其父同名,其父被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而他则被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2)《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作品。1866年,奥地利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这给帝国首都维也纳居民带来了沉重的悲伤情绪。为了摆脱这一情绪,小约翰·施特劳斯受托,于1867年创作了这部“象征维也纳生命力”的圆舞曲。乐曲序奏一开始,由小提琴用碎弓轻轻奏出震音,好似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太地。在这背景的衬托下,展开了抒情明朗的上行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互呼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了多瑙河。之后,经过作者对旋律起伏的层层推进,情绪愈加爽朗活泼,朝气蓬勃,最后结束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

(3)《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的尾声连续演奏而成,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作品以民间舞曲的节奏和其他表现手法为依据,民间色彩深厚,形象鲜明、旋律丰富,音乐语言真挚而自然。这首乐曲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是历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备曲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