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2020年会计科目详细(2020年会计新增科目)

2020年初级会计考试科目是什么?

2020年初级会计师考试科目: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

2020年会计科目详细(2020年会计新增科目)2020年会计科目详细(2020年会计新增科目)


2020年初级会计考试怎样备考?

1.梳理章节重要考点,明确备考内容

2020年初级会计考试大纲做出了很多调整,建议考生在了解考试范围后再对教材进行梳理。着重区分哪些是考试中的必考点,哪些是非重点,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弃考查概率低的知识点。

2.构建知识框架体系,系统归纳考点

考生应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划分,有层次进行复习。切实理解核心考点、熟悉掌握重要考点、基础整理次要考点,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准确理解,熟练运用。

3.强化理解加深记忆,夯实基础知识

初级会计考试要求考生在一年内通过两门学科,所以考生要学习的知识点很多,涉及的范围也较广。很多考生反映学过的知识点当时理解了,但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感觉根本没有记住,这是大部分考生的共性问题。建议大家在备考过程中要不断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温习,结合习题进行训练,查漏补缺,巩固记忆,打牢基础知识,为后续备考做最充分的准备!

202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为两门,分别是《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考试要求一年内通过这两门考试才可以拿到初级会计证书,反之,则需要重新报考。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共设置两个科目,分别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的考试时长分别为2小时和1.5小时,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参加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可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能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2020年注册会计师科目顺序如何安排?

两计两法两管理,本人两年考第一年会计+税法+经济法。。。

参照往届考生的考试经历,时间相对不太充足的,分四年过注会(含综合,税务师和中级的搭配,大家可以自己斟酌,因为方案比较多,我就随便举一种),第一年:会计、经济法(难易搭配,同时兼顾中级和税务师),考完注会可以考中级(会计、经济法),同时还可以考税务师,选择其中的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具体同上);第二年:税法、财管,考完注会考中级的财管,还可以考税务师,选择其中的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具体同上);第三年:审计和战略,考完可以考税务师(具体同上);第四年:注会综合。这样搭配相对轻松,运作好的话在4年内可以取得三个证书。

2022年最新会计科目表及解释

2022年最新会计科目及解释如下:

1、资产类会计科目:资产类明细科目的编码、借贷方向、余额方向。

2、负债类科目:负债类明细科目的编码、借贷方向:借减贷增,和资产类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正好相反,这个是比较容易记的。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我们在会计实务工作中常用到的也就是三个:实收资本、本年利润以及利润分配。

4、损益类会计科目:损益类科目包括收入类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费用类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

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

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与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各项损益的增减变动,就有必要按照各项会计对象分别设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加以科学归类,是进行分类核算与监督的一种方法。

会计六大类科目明细

会计科目分类六大分类明细表具体内容如下:

(1)资产类科目:主要是指的用于核算资产的增减以及变化,提供的相关会计信息的一个科目。主要包括了库存现金以及银行存款,还有其它的货币资金等。

(2)负债类科目:主要是指用于核算负债的增减以及变化,提供负责类项目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例如:短期的借款以及应付账款,还有长期应付款等。

(3)共同类科目:主要是属于金融专业要用得到的科目,例如:银行又或者是一些小的融资机构会应用得到。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主要是应用于核算所有者权益的增减以及变化,提供所有权益的有关信息的一个科目,例如: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以及利润的分配等。

(5)成本类科目:这个科目的设立主要是应用于成本的发生以及归集,常见的主要有制造费用又或者是劳务成本等。

(6)损益类科目:主要是用于核算收入以及费用的发生以及归集,并且计算期间损益相关的一个会计科目。主要有营业业务收入以及投资收益等。

会计科目设置意义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会计科目为成本核算及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2020年初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知识点: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

【 #会计职称考试# 导语】把工作当事业,把备考当工作考核,认真,是一种态度,这样便不愁拿证了。 会计职称考试频道。祝大家备考顺利!

【主要内容】

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

【所属章节】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会计概述

【知识详解】

知识点1: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

1.概念: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

2.分类:会计科目可以按反映的经济内容、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进行分类。

【回忆】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经济内容(六要素)

(2)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二)账户

1.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核算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小新点】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关系

科目:名称

账户:载体

设置会计科目——开设对应账户

2.分类:(与科目分类一致)

(1)根据核算的经济内容,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同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

(2)根据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3.账户的结构:账户是用来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企业经济活动的,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

因为经济业务导致的会计要素的变动不外乎增减两种,账户结构也分为左右两个基本部分,一方登记增加,一方登记减少。

【注意】具体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记账方法和该账户所记录的经济内容。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链接】复式记账法

1.概念: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2.分类:复式记账法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等。

借贷记账法概念: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提示】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知识点2: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

【注意】具体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该账户所记录的经济内容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资产类、成本类和费用类账户的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账户的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提示】备抵账户正好相反。(如坏账准备,累计折旧等)

【小新点】资成费借加贷减,收负所借减贷加,备抵相反。

【小新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

移项得:资产+成本+费用=收入+负债+所有者权益

口诀:资成费借加贷减,收负所借减贷加

1.资产类和成本类账户的结构

(1)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小新点】余额一般在表示在增加的一方。

(2)期末余额计算公式: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小新点】“增加”正号,“减少”负号。

2.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1)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小新点】余额一般在表示在增加的一方。

(2)期末余额计算公式: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小新点】“增加”正号,“减少”负号。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是指采用某种记账方法登记具体经济业务时应当遵循的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

1.账户对应关系,是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笔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2.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列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科目)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会计分录由应借应贷方向、相互对应的科目及其金额三个要素构成。

【提示】在我国,会计分录记载于记账凭证中。

3.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1)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1000

贷:原材料1000

(2)复合会计分录实际上是由若干简单会计分录复合而成(可以分解),具体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多借一贷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后续课程将深入接触)

(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通过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1.试算平衡的分类(后面详解)

(1)发生额试算平衡

(2)余额试算平衡

①发生额试算平衡

发生额试算平衡,是指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保持平衡,即: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②余额试算平衡

余额试算平衡,是指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与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保持平衡,即: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是财务状况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的。

试算平衡只是通过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均借贷平衡)

如果借贷双方发生额或余额相等,表明账户记录基本正确,但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因此,试算不平衡,表示记账一定有错误,但试算平衡时,不能表明记账一定正确。

【提示】不影响借贷双方平衡关系的错误包括:

(1)漏记某项经济业务,使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等额减少,借贷仍然平衡;

(2)重记某项经济业务,使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等额虚增,借贷仍然平衡;

(3)某项经济业务记录的应借、应贷科目正确,但借贷双方金额同时多记或少记,且金额一致,借贷仍然平衡;

(4)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关账户,借贷仍然平衡;

(5)某项经济业务在账户记录中,颠倒了记账方向,借贷仍然平衡;

(6)某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发生多记和少记并相互抵销,借贷仍然平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