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包粽子的步骤文字(包粽子的做法文字)

粽子的吃法和保存方法?

天气冷的,可以挂在通风的地方保存三到四天。还可以放到冰箱的冷冻层,保存的时间就很久了。想吃的时候,可以提前从冰箱的冷冻层拿出来解冻,等它整个接近常温时,放到高压锅煮,大概煮15分钟就可以了。当然,还可以采用油煎的方式,只是这样比较上火。

粽子的简单制作方法?

1、碗中放入猪肋条,倒入食用油、生抽、蚝油、盐,搅拌均匀,腌制20分钟

2、将糯米浸泡24小时后,放入白砂糖,搅拌均匀

3、粽叶卷成漏斗状,填入米饭、蜜枣,卷成粽子,用绳子缠好

4、糯米放生抽、盐,搅拌均匀

5、粽叶卷成漏斗状,加入糯米、鸭蛋黄、腌制好的猪肉条,卷成粽子

6、放入水中煮,素粽煮20分钟,肉粽煮1小时

7、即可食用

1.准备食材:大米,绿豆,花生,糯米,薏米,红枣

2.把食材淘洗干净,放小奶锅里,加入超过食材两厘米的水

3.加热食材,水开关火,焖十分钟

4.食材把水都吸收了,加入适量白糖,喜欢吃甜的可以多加糖

5.粽叶煮七八分钟,用刷子刷干净备用

6.包的一个粽子放一个红枣,然后放入锅里面,加水,水要完全淹没粽子,大火煮,水开之后转小火

7.小火煮一个小时,关火,焖二十分钟。好了,粽子做好啦

夏妈包粽子慢教程?

食材:长糯米500克,猪五花200克,干香菇6朵,咸蛋黄适量,栗子适量,虾米适量,蒜头少许,红葱头少许,粽叶适量,棉绳适量,酱油适量,米酒适量,糖适量,胡椒粉适量

做法

1、粽叶、棉绳煮沸后洗净备用;

2、猪五花切成大块状、红葱头切小片炸成油葱酥、干香菇泡软对切、虾米泡软、咸蛋黄对切、干栗子仔细清洗去细壳泡软备用;

3、大炒锅中倒油中火爆香蒜头,五花肉块入锅煸炒至四面金黄,依序加入虾米、香菇拌炒出香味,加入一半油葱酥、栗子略拌,以酱油、米酒、糖、一点点胡椒调味,将泡过香菇、虾米的水加入锅中,卤煮约15分钟,待凉后放入冰箱冷藏一夜使入味;

4、长糯米泡水40分钟,蒸半小时。作法3卤物加热后沥出卤汁,趁热将卤汁与刚蒸熟的糯米及另一半油葱酥拌匀;

5、取二片粽叶,先放入1/3糯米,再入五花肉、香菇、咸蛋黄、栗子、虾米,最后盖上糯米后以粽叶包裹,并以棉绳绑紧打活结;

6、一串肉粽约20颗为佳,绑好之后入大蒸笼蒸30分钟即可。

原料

<糯米 (500g)

红枣 (若干)

粽叶 若干

线 20

包粽子的步骤文字(包粽子的做法文字)包粽子的步骤文字(包粽子的做法文字)


1/首先把粽叶洗刷一遍,然后冲洗擀开,准备一盆水,加入适量盐搅匀,放入粽叶浸泡2个小时。浸泡可以加强韧性,避免粽叶裂开断裂。

2/然后将粽叶下入锅中,加清水,再加点盐,大火煮开,烧开后煮2分钟。接着关火,粽叶完全浸没再锅中的开水里,然后继续浸泡个10分钟。浸泡好后就可以取出粽叶了,再用清水冲洗两遍就可以了。

3/把糯米淘好,然后加水浸泡,红枣洗好也放在水里泡,都泡两个小时以上。

4/取两个粽叶折叠在一起,扭成漏斗状,先放入些糯米,然后把红枣放上,再用糯米盖上一层,淋上一些水即可。

5/放好食材后,粽叶上半部分折下来把“漏斗”包住,然后用线系好。

6包好的粽子放入煮锅中,然后用舀子往锅里加水,水量没过粽子。大火开锅后转小火,煮一个半小时。期间水不够的话不要加凉水,会影响粽子的口感。喜欢吃粽叶鸡蛋的,可以把洗好的鸡蛋放里面一起煮。

7.美味又好吃的夏妈包粽子慢教程完成开吃了。

包粽子首先要准备好粽叶(有苇叶、竹叶等),其次是准备粽子里面的馅料,北方馅料多为红枣、豆沙,南方多为鲜肉、蛋黄等,最后把粽叶折叠成漏斗形状,将馅料置于粽叶中,折叠粽叶把江米全部包住,用棉线捆扎。

惠州粽子的包法教程?

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 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2.

粽子的捆扎 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包粽子米不粘怎么办?

首先,粽子是糯米做的,现在的人改良了粽子的包法,把一些大米放在里面,糯米贵,而且大米要相对便宜。所以就用大米替他糯米包粽子。可是包出来粽子不粘,其实糯米和大米的比例没有控制好,糯米应该比大米多一些包出来的粽子口感也要好一些,也不会存在糯米不粘的现象出来

答:包粽子米用的不是糯米,如果你用的是糯米不粘,商家为了赚钱良心坏了!那就是商家的问题,糯米里掺和了大米,因为大米价格比较优惠。还有就是煮的时间不够,再下锅煮一煮,一定要熟后再吃!粽子不粘!

还有一个文题,就是你没用糯米包,用的是别的米。

包粽子的米黏不黏,你在买米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包粽子要买园糯米,园糯米比长糯米黏。黏的糯米包的粽子才好吃。如果你已经包好了,是自己家里吃,我想也不会包太多,这次就当是一种尝试,以后再从新买米包。不黏的米可以用来煮粥。千万不能浪费粮食,粒粒皆辛苦。

包粽子的米不粘有这么几种情况1:可能是选择的米质量不行。

2:如果选择的米没有问题可能就是操作不当造成的。比如有的人觉得米太黏了需要兑些大米结果大米兑多了导致米不粘了。

3:包粽子的方法不对。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选择优质的糯米,加上适量的凉水浸泡24小时,这样才能泡出米的粘性,包出的粽子才能软糯,劲道,粘性十足。

米的种类

之所以做出来的粽子不那么黏,可能是因为并没有选用比较黏的糯米,而是选用的别的品种的米或者是选用了质量不太好的糯米,这些品种做出来的粽子往往就不是很黏。

浸泡时间

一般在制作之前会将糯米用水进行浸泡,这样可以帮助糯米吸收大量的水分,使糯米中的米细胞破裂,从而导致糯米的粘性成分被完全充分地释放出来,而如果浸泡的时间不够长,糯米的粘性释放得不够彻底,因此做出来的粽子,可能就不黏。

包的不紧

如果粽子在包的过程中,包裹得不够紧的话,在煮的过程中,就很容易被煮散,从而就会使糯米失去了一定的粘性,导致制作出来的粽子粘性降低,甚至失去粘性,因此,建议包粽子的时候,尽可能的将粽子的捆绳扎紧。

火候不够

煮糯米需要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如果在煮粽子的过程中,火候不够或者煮的时间过短的话,都很难将糯米完全煮熟,因此这时的粽子就不会很黏,建议在煮粽子的时候掌握好火候。

首先要选好米,要选择纯度高,外表看起来有光泽,米粒无发黄,无黑点儿,闻起来有米香味,无发霉的气味,才是上好的新糯米。

把糯米漂洗两次后,用清把米泡两天以上,泡好的米用手指搓下米粒,能搓粹就算是泡好了。

泡好的米反复用清水淘洗多次,直到闻后没有馊味即可。

然后再将少许清水放入米盆,这样水泡着米包起来,米就不会粘在手上。

把粽叶放到锅里,放上水,水没过粽叶,煮到水大约40度左右就可以了,再在锅内闷15分钟,这样用时粽叶不会因发脆而破损。

把煮好的粽叶,捞出用温水挨个洗一下,再放少许温水泡着,剪掉叶柄和叶尖待用 大枣洗干净待用。

取煮好的粽叶,从中间卷起成漏斗状 先在粽叶里放少许米,再放入大枣,大枣上面再放上米 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起粽叶,另一端叶子向对侧压折,把米盖好,随后拿起线绳,从中间绑紧即可。 煮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摆在锅里,摆好后再加水,水要没过粽子,上气后再煮 40分钟,再锅里闷3个小时后就可以吃了。

芦苇叶包小脚粽子的正确方法?

准备材料:江米适量、大枣、蜜枣适量、芦苇叶、马玲草适量

制作步骤:

1、苇叶是提前煮好的,用的时候拿出来,跟枣一块泡在水里

2、江米用水泡上,两个小时后就能用了

3、把马玲草,枣,苇叶,在包粽子之前都泡在水里

4、取两片苇叶对齐,围起来一个漏斗形,先放一颗蜜枣

5、然后放米,再放大枣

包粽子的步骤文字(包粽子的做法文字)包粽子的步骤文字(包粽子的做法文字)


6、把上面的苇叶折过来盖在上面,使劲攥紧

7、拿一根马玲草使劲绕两圈,打结

8、包好后放在锅里,添上水,大火煮半个小时后关火

基本的包裹方法。 取2片泡好的粽叶(可以用成品粽叶,或竹叶、苇叶、荷叶等),折成斗状,填进糯米绿豆瓣,把馅料夹在糯米中间,上面盖好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或者包成三角形、斜四角型,或者你能创造出来的其他形状,关键是要包紧、扎紧,不能泄露,不能一煮就开。

芦苇叶要煮一下,折成三角形,放一把米,放枣,再放米,放满,然后把上面的叶子往下压,把米完全包住,拿绳系好

包红皮花生粽子的教程?

食材:圆粒糯米 适量、花生 适量、粽叶 适量、棉线 适量

方法与步骤

1、花生、糯米洗干净后放冷水中分别浸泡4小时以上。

2、新鲜粽叶洗干净,大火煮开锅中的水,分批放粽叶煮3分钟(煮时要将粽叶完全压在热水中)

3、将煮好的粽叶立刻放在冷水中浸泡(这样可以保持粽叶颜色碧绿),然后将粽叶根部的硬结剪掉。

4、取三张粽叶叠放,光滑面向上(叠放好以后,将三张粽叶一起放水中浸一下,包时会更服帖)

5、从粽叶根部卷成漏斗状,向漏斗中放一勺糯米,再放几粒花生然后再放米填满空隙,直到米与漏斗边缘齐平,用勺子压实

包粽子的步骤文字(包粽子的做法文字)包粽子的步骤文字(包粽子的做法文字)


6、包成粽子,依次包好所有的粽子,将粽子放入大的煮锅中,放足量的冷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5小时即可(关火后不要急于拿出粽子,继续焖煮1、2个小时更好)

包米粽子的方法?

北方四角棕在北方地区非常流行,个头不是很大,为斜四角形,多以小枣、豆沙做馅,也可以适当放一些果脯蜜饯等。当然也可以蒸完全的白粽,蒸后可以直接蘸食白糖。

包法:

1、取两篇粽叶,搭在一起叠压。

2、将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

3、在圆锥状的筒中装入糯米。

4、上部的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为止。

5、随即用手将叶子的两侧捏下去,之后的粽叶尖端向一侧折叠。

6、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