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科普】什么是肥大细胞mastcell?

什么是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mast cell是和血液的嗜碱粒细胞同样,具有强嗜碱性颗粒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液中的这柳颗粒,含有肝素、组织胺、5-羟色胺,由细胞崩解释放出颗粒以及颗粒中的物质,可在组织内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炎症)。由于在肥大细胞上结合的IgE抗体和抗原的接触,使细胞多陷于崩坏。

【科普】什么是肥大细胞mastcell?【科普】什么是肥大细胞mastcell?


肥大细胞白血病(Mast cell leukemia,MCL)又称为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1957年Efrati首先提出MCL的诊断,以后陆续有。MCL约占恶性肥大细胞肿瘤的15%。不少病例先有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MCD),以后转变为白血病,少数开始即以肥大细胞白血病发病。

MCL是肥大细胞在体内恶性增殖的晚期表现,一般症状与急性白血病相似,还有较特异的表现:由于肥大细胞颗粒内16性物质(组胺、肝索、a-TNF等的释放,可引起一系列反应,如面色潮红、低血压、瘙痒或骨痛、头痛,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消化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浸润时可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常见;皮肤色素性荨麻疹少见。

患者一般有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总数(10—15)x109/L,肥大细胞占5%~90%。骨髓活检示肥大细胞明显增多,有时可达90%(26.2%—91.8%),白血病性肥大细胞呈圆形或类圆形,染色质较细致,核仁清或不清,胞浆蓝色、充满或多或少的深紫红色颗粒并覆盖于核上,并易见伪足和吞噬红细胞现象。MCL的肥大细胞超微结构:核1个或多个,偶见明显核仁。细胞浆中含有线粒体、脂质体,颗粒内容物缺乏或颗粒中充满小粒子及典型的卷轴样特征。A颗粒可见,嗜碱粒细胞的0粒不见。

细胞化学特点:SBB和蓝可着色,特异性酯酶、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溶菌酶弱阳性;物酶和。非特异性酯酶阴性。

免疫表型:恶性肥大细胞表达CD9、CD33、CD44和CDll7,而不表达单核细胞相关抗原CDl4、CDl5及嗜碱粒细胞相关抗原CDll6、CDwl7、CDl23/IL-3RCK。同样也缺乏0116(CM-CSm)及皮肤肥大细胞标记抗原CD88。HLA—D、DR和CDl、Cm、CD4、07、CDl0、CDl9、TdT均阴性,MCG-35对肥大细胞颗粒有较高特异性,培养后的肥大细胞呈强阳性。

Tris等1986年提出了MCL的诊断标准:①外周血肥大细胞》10%;②白血病细胞有非典型肥大细胞(幼稚肥大细胞)的特点;③白血病细胞有肥大细胞的组化特征(出现异染颗粒、特异性酯酶阳性,Pox阴性等)。临床有肥大细胞增生及白血病的表现。鉴别诊断:主要应与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恶性肥大细胞增生症鉴别。

治疗:目前尚无成功的治疗方案,生存期很短(中位生存期5个月)。脾切除可暂时缓解症状,血象可暂时回升,但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平均2月)。

原代细胞和干细胞有什么区别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胚胎干细胞在不加饲养层的培养基中培养会出现细胞分化,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获得,动物细胞培养存在接触抑制特点,胚胎干细胞能分化成不同组织器官,但通常不能发育成一个个体,所以A选项正确。

MC培养基中大豆蛋白胨可以用蛋白胨代替吗?

MC(Mast Cell)培养基是一种用于培养骨髓和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培养基。该培养基中添加了多种成分,其中包括大豆蛋白胨。那么,是否可以用蛋白胨代替大豆蛋白胨呢?下面我将从大豆蛋白胨和蛋白胨的特点、MC培养中大豆蛋白胨的作用、替代大豆蛋白胨的可能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大豆蛋白胨和蛋白胨的特点

1. 大豆蛋白胨

大豆蛋白胨是由大豆蛋白经过酸解、中和、过滤、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一种蛋白质营养品。其主要成分是大豆蛋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生物活性多肽,具有良好的营养和保健作用。同时,大豆蛋白胨还具有一定的乳化、稳定和凝胶化等功能。

2. 蛋白胨

蛋白胨是一种由动物蛋白质经过酸解、酶解、过滤、脱盐等工艺制成的蛋白质营养品。其主要成分是水解蛋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生物活性多肽,具有良好的营养和保健作用。与大豆蛋白胨相比,蛋白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同时对于某些人群(如乳糖不耐受、素食主义者等)更加适用。

二、MC培养中大豆蛋白胨的作用

MC培养基中添加大豆蛋白胨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肥大细胞分化和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大豆蛋白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多肽,这些物质可以作为肥大细胞的营养源,并促进肥大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同时,大豆蛋白胨还含有一些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这些因子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三、替代大豆蛋白胨的可能性

对于是否可以用蛋白胨替代大豆蛋白胨,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数据或文献。但是,从蛋白胨和大豆蛋白胨的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来看,蛋白胨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替代品。

蛋白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肽,这些物质可以提供肥大细胞所需的营养和生长因子。同时,蛋白胨也含有一些生长因子,如(I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这些生长因子也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因此,从营养和生长因子的角度来看,蛋白胨可以替代大豆蛋白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豆蛋白胨和蛋白胨的物理化学特性并不完全相同。大豆蛋白胨具有一定的乳化、稳定和凝胶化等功能,而蛋白胨则不具备这些特性。因此,如果要用蛋白胨替代大豆蛋白胨,需要重新调整培养基的成分比例,以保证培养基的稳定性和生长性能。

四、注意事项

1.替代大豆蛋白胨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验证和优化,以保证培养细胞的稳定性和生长性能。

2.需要注意蛋白胨的来源和质量,确保其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卫生要求。

3.在培养实验中,需要对比大豆蛋白胨和蛋白胨在细胞生长和分化方面的异,以确定适合的培养基配方。

4.需要进行细胞的鉴定和验证,以确认替代大豆蛋白胨后细胞的特性和功能是否发生了变化。

5.需要注意蛋白胨的价格相对较高,可能会影响实验成本。

总之,从理论上来看,蛋白胨可以替代大豆蛋白胨。但是,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验证和优化,以保证细胞的稳定性和生长性能。在实验中,需要注意蛋白胨的来源和质量,以及培养基的配比和成分。同时,需要进行相关的细胞鉴定和验证,以确认替代后细胞的特性和功能是否发生了变化。

肥大细胞的培养问题肥大细胞的培养用什么培养基,要

肥大细胞的培养问题肥大细胞的培养用什么培养基

动物细胞培养必需用溶液,而且要求比微生物培养严格。一般要用到缓冲液(PH,Na2CO3,NaHCO3),平衡盐水(BSS),抗生素溶液,血清(一般小牛或胎牛血清,以提供生长因子),实验室常用合成培养基(如MEN加血清)。

微生物培养基一般只要有氮源碳源,能量来源,水盐平衡,适当PH就行。可以固体可以液体也可以半固体,更多的用液体。细菌常用牛肉膏,蛋白胨等动物来源的营养物质。真菌霉菌常用植物的汁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