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2015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 2015年浙江高考语文卷作文

1. 【求一篇语文试卷总结】 语文: 1.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并不全面,选择题存在失分现象,以后会加强对一些较 生僻字词的积累,并巩固课内所学生字词.以及对课文的作者的相关资料的记 忆,争取在字词方面和语文知识的正确率为百分之百. 2.对于阅读理解题的把握不很准确,存在失分,可能是课外阅读面不广造成, 以后会加强一些课外阅读,会定期读一些中外名家的散文或小说. 3.对课本中的文言文掌握不牢固,以后会加强背诵记忆. 4.作文的字体欠缺,语言知识运用贫乏,出现作文分偏低. 数学:1.对于。

2015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 2015年浙江高考语文卷作文2015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 2015年浙江高考语文卷作文


2. 初中 语文学习报告 如何学习文言文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是文言写成的文章。

学好文言文,提几点参考意见: 一、朗读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多读,形成语感。读要做到三点: 1 、读准字音。

一般地说,读音应以现代普通话为标准,对于一些异读字(一个字有两个以上读法), 要根据具体语境处理。 2 、读准句读(dòu)。

句读,是指文词停顿的地方。平时要多积累一些停顿的规律,没有接触过的 句式可参照现代汉语的停顿。

3 、读准语气。 依据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调,正确处理诵读的语气键。

脱离了朗读的环节,独立地学习文言文的词语和句式,往往是事倍功半,解决不了应当解决的问题。 二、翻译 提高文言文的翻译水平,不能乞求于一次的努力,要细水长流,持之以恒,以多练为主,靠平时的日 积月累,才能有成效。

“ 信、达、雅 ”是翻译文言文的早已立下的规章。“信”,就是译文要忠于原文,不能歪曲原意,任 意地添油加醋;“达”,就是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求;“雅”,就是翻译文言文的语句, 要生动、优美,富含情感。

其中,信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具体地讲,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力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 。直译就是按照原文词性、词序和句式,逐词逐句翻译,以意译为辅。

2 、凡属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制、书名等专有名词,可以照录,不用翻译。 3 、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倒置、前置等现象句式,一定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翻译 。

4 、文言文中省略的现象也很普遍,为使翻译的语句清楚流畅,翻译时,要把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出来, 不能缺失 。 5 、有些词(特别是文言虚词),在句子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的意义,可以不译。

例如:曹刿曰: “夫战,勇气也”中的“夫”字,是发语词,可不译。译文为曹刿回答说:“打仗是要凭勇气的”。

三、背诵 学生要能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名篇,起码语文教材中指定的篇目,能熟练地背诵。背诵能加深学生 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和理解程度,也是一种语言能力的训练。

中学生应当重视古代诗文的背诵能力,在学 习中积极训练,切实提高背诵能力的水平。背诵时,可以采用 抄写背诵法 。

就是把所要背诵的课文,抄写 几遍。 在抄写的过程中, 加强记忆, 达到背诵的目的。

好处是既背诵了课文, 又掌握了比较难辨认的字形, 背默写同时完成。也可以采用 听读背诵法 ,即听他人反复朗读,加强记忆达到背诵的一种方法。

还可以采 用 分层理解背诵法 ,即针对课文一层一层的理解,逐层逐层地背诵,最后连起来,完成全篇的背诵任务。 课文会背后,要及时地巩固,强化背诵的效果。

背诵的方法很多,适合你的就是好方法。 四、理解 学习文言文实词,不必去记一些术语, 应该侧重掌握实词的含义 。

引起学生产生异义的主要是 古今异 义、一词多义的现象,需要下一番真功夫,去识记 。最忌望文生义。

通假字也应注意,应当记住教材中出 现的通假字 ,否则就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文言虚词中, 对个别可能导致句子误解、误译的虚词, 应当有所归纳,分清用法,明确意义。

文言文常用句式,最重要的是 判断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应 当认识这些现象,正确的理解 。 了解了文言文语法的一些基本知识,就不妨碍理解课文内容了。

了解课文的内容, 首先, 要知道文中反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选用了什么材料,又怎样安排材料的顺序和层次的; 第二, 要知道课文选取材料, 和安排顺序, 有什么好处。 可以同其他的文章进行对比, 谈谈它的特点。

2 第三, 要知道作者采用了什么措施,包括修辞、倒叙等一些特殊的方法,使文章生动,有文采;作者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第四, 要知道在学习中应当借鉴哪些内容和技巧,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理解文言文千万不要只注重形式,停留在文章表面和字义上,只有探寻本质性的东西,才能学好文言 文,提高学习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

3. 帮我写一篇800字的语文考试总结用文言文的内容方式不要口水话希望

先总结语文.我认为这个月我的语文学得还不错,每次上课我都能认真听讲,老师讲的重点都能记住并把它们抄在本上,这对语文复习有很大帮助.我的作文也有了很大进步,虚实文能写得比较好,现在正努力写一些议论文或小说,希望能是作文水平上升一个台阶.我打算在暑假完成这个愿望. 在做语文作业时,我有时会有一些烦躁的心理,一看到那些作业就打不起精神,放弃了很多练习机会.从放暑假开始,我要尽量使自己平静,认真完成每一道题,尽量写对.学语文是一个慢功,课文的分析和理解,词句的应用都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为此,我对自己提出要求:每星期记五个成语;每星期读一篇好作文;每星期学会一个阅读技巧.此外,我还要多读课外书,丰富自己的头脑. 在数学方面,我担心的比较少.我的数学成绩总令我满意,在大考时数学总会取得不错的成绩.解题是用数学思想来解的.“拥有数学思想是学好数学的必备条件.”的确,学数学不能把写看得太重视,重点应该是想. 学完一课后,谁都会做这一课的基本练习和作业,但是把易题变难题,一题变十题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了.我认为难题是由基本的数学思想结合而成,看清本质,解题就不难了.我虽然会解难题,但那是凭着“题海战术”和活脑子练出来的.而数学并不需要用“题海战术”来获得做题经验.所以,对于很难的题,我就束手无策了.看来,我的数学要真正入门还需要努力.此外,我心态的好坏也决定成绩的高低,因为自己心态不定,使我的数学成绩高低起伏.但我认为小考只是一种练习,虽然各种练习都要重视,但重视程度不同,大型考试我是尽力去做,而小型考试我可以不用使出全部精力,而是从空闲时间中去学习其它课程,这反而有利于我综合素质的提高.因为初二数学是分化点,领会者上,未领会者下. 英语,我担心得最多,它是我所有科目中最“小气”的,每次都只“给”我那么一点儿分.看着别人从英语上大把捞分时,我又羡慕又妒忌.但又能有什么用?经过长期思考,我发现我的课堂知识的掌握和背诵很好,还有一些不足:1.词汇量小.所以做“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时我感觉吃力.有些生词不认识就别想看懂文章大意,我连意思都看不懂,更别提把题作对了.大把丢分!说到原因,只有俩字:缺练! 有句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一学期我没有得过什么病,身体比较健康.体育成绩比以前有所提高.立定跳远、抛实心球、单杠等项目我都取得较为不错的成绩. 再总结一下心态.我的心态可以分为“沉稳”和“浮躁”两种.“沉稳”是从期中考试之后到期末考试前十天.在这些天里,我一直踏踏实实地学习,每次作业和考试成绩都较好,第二次月考我也正常发挥,取得不错成绩.而期末考试前十天我的心态却变得浮躁了.或许是老做卷子做烦了,自己的考试成绩忽高忽低,很不平稳.如果期末考试还是这么浮躁的话,那可就糟了!不过,在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我使用各种办法,终于使心平静了一些,但愿能考出高分来. 我希望在暑假储存能量,好好休息,锻炼好,为下学期学习打一个良好基础.在初二的学习中,我要做到在学习上时刻不放松自己,努力学习,取得优秀成绩,我相信我能行! 最后,我希望自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自满,不自卑,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学生. 你可以作适当的修改!毕竟因人而异。

4. 初中 语文学习报告 如何学习文言文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是文言写成的文章。

学好文言文,提几点参考意见:一、朗读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多读,形成语感。读要做到三点: 1、读准字音。

一般地说,读音应以现代普通话为标准,对于一些异读字(一个字有两个以上读法),要根据具体语境处理。 2、读准句读(dòu)。

句读,是指文词停顿的地方。平时要多积累一些停顿的规律,没有接触过的句式可参照现代汉语的停顿。

3、读准语气。依据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调,正确处理诵读的语气键。

脱离了朗读的环节,独立地学习文言文的词语和句式,往往是事倍功半,解决不了应当解决的问题。二、翻译提高文言文的翻译水平,不能乞求于一次的努力,要细水长流,持之以恒,以多练为主,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才能有成效。

“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的早已立下的规章。“信”,就是译文要忠于原文,不能歪曲原意,任意地添油加醋;“达”,就是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求;“雅”,就是翻译文言文的语句,要生动、优美,富含情感。

其中,信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具体地讲,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力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直译就是按照原文词性、词序和句式,逐词逐句翻译,以意译为辅。

2、凡属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制、书名等专有名词,可以照录,不用翻译。3、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倒置、前置等现象句式,一定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翻译。

4、文言文中省略的现象也很普遍,为使翻译的语句清楚流畅,翻译时,要把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出来,不能缺失。5、有些词(特别是文言虚词),在句子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的意义,可以不译。

例如:曹刿曰:“夫战,勇气也”中的“夫”字,是发语词,可不译。译文为曹刿回答说:“打仗是要凭勇气的”。

三、背诵学生要能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名篇,起码语文教材中指定的篇目,能熟练地背诵。背诵能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和理解程度,也是一种语言能力的训练。

中学生应当重视古代诗文的背诵能力,在学习中积极训练,切实提高背诵能力的水平。背诵时,可以采用抄写背诵法。

就是把所要背诵的课文,抄写几遍。在抄写的过程中,加强记忆,达到背诵的目的。

好处是既背诵了课文,又掌握了比较难辨认的字形,背默写同时完成。也可以采用听读背诵法,即听他人反复朗读,加强记忆达到背诵的一种方法。

还可以采用分层理解背诵法,即针对课文一层一层的理解,逐层逐层地背诵,最后连起来,完成全篇的背诵任务。课文会背后,要及时地巩固,强化背诵的效果。

背诵的方法很多,适合你的就是好方法。四、理解学习文言文实词,不必去记一些术语,应该侧重掌握实词的含义。

引起学生产生异义的主要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现象,需要下一番真功夫,去识记。最忌望文生义。

通假字也应注意,应当记住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否则就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文言虚词中,对个别可能导致句子误解、误译的虚词,应当有所归纳,分清用法,明确意义。

文言文常用句式,最重要的是判断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应当认识这些现象,正确的理解。了解了文言文语法的一些基本知识,就不妨碍理解课文内容了。

了解课文的内容,首先,要知道文中反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选用了什么材料,又怎样安排材料的顺序和层次的;第二,要知道课文选取材料,和安排顺序,有什么好处。可以同其他的文章进行对比,谈谈它的特点。

2 第三,要知道作者采用了什么措施,包括修辞、倒叙等一些特殊的方法,使文章生动,有文采;作者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第四,要知道在学习中应当借鉴哪些内容和技巧,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理解文言文千万不要只注重形式,停留在文章表面和字义上,只有探寻本质性的东西,才能学好文言文,提高学习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

5. 怎样逃过中考语文阅卷老师的“法眼”作文阅卷老师在多年的评卷"磨

中考语文应试作文需要注意事项: 【一、第一眼看整体】 主要看字体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清洁,布局是否合理——这是试卷出现在老师面前那一刻的第一印象。

若字体潦草、卷面肮脏、布局不合理(头大尾长身子小、段少字多密麻麻),就会让阅卷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厌恶之情骤然而起。 此时,阅卷人对你的作文已有了一个极差的印象和不好的分数了,你的作文亦有"全军覆没"或"大势将去"之危险;要想"扶大厦于将倾",除非你的内容非常精彩,否则,你是难逃"厄运"的。

其实,对"情节恶劣"者,阅卷老师连内容也不看就已经把分数定下来了。所以,我们决不能忽视文章的形式美——真正的美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鉴于此,现提出对策: 1、书写认真。字体工整,不草不连;笔迹清晰,黑白分明;字在格内,大小适中;卷面清洁,不涂不抹;字数不多不少(少则"残废",多则"臃肿")。

2、布局合理。头尾短小精悍。

开头结尾段字数均应控制在百字以内,否则,头大尾长身子小,比例失调,影响美观。 段落稍微多一点。

若段落太少,既不美观又无层次感,更让人觉得满眼都是密密麻麻的字,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一般情况下,千字以内文章分成7段左右为宜。 3、选好文体。

一般说来,如果写记叙文,运用小标题、日记体、分镜头式等片断组合法写成的文章清爽直观、疏密有致、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能给人整体美感的效果,易引起阅卷者的兴趣。

6. 浙江高考阅卷组支招语文主观题怎么答

美丽语文

高考阅卷组分享语文主观题得分技巧,不看后悔!

2015-12-07 21:45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题目下方美丽语文关注我们

继之前推出数学、政治、物理、地理、历史、化学、生物七个科目的主观题答题技巧后,咱们再来看看语文科目的阅卷组专家分析同学们在主观题答题中暴露出的问题,及给出的学习建议。

2015高考语文部分主观题原题

从易错题看薄弱点

2015年高考浙江语文试卷,坚持着一贯风格——贴近现实生活,注重传统文化。虽然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但无论材料的选择,还是考查的重点,都体现了语文学科重基础、重能力、重素养的特点。

阅卷中发现一些考生的薄弱点,值得语文教师和高三学生重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其二是鉴赏能力有待提高。

从阅卷情况看,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一些小题得分都比较低,这与多数考生存在的文言文基础不扎实、文言语感不强的弱点密切相关。例如19题,是考生熟悉的断句题,赋分3分,平均1.1分,得分率只有37%,零分者颇多。

基于今年高考阅卷中考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对将要参加2016年高考的同学,提出几点建议:

◇重视回归教材,尤其要重视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阅读能力的提高。这些年来的浙江高考语文试题,一直重视与教材所学内容的关联,重视对知识和能力的延伸(例如每年的文言文考查试题和今年语用第6小题的考查),因此,能否掌握教材中出现的每一个知识点,落实每一个能力要求,会直接影响高考复习的有效性。许多考生在文言文阅读考查上得分低,主要的原因就是基本的文言虚实词、文言句式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今年第23小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解读,得分率最低,也是因为考生读不懂文中句子的基本意思,因此,平时的古代文化经典阅读训练,要把读懂文段的基本意思作为重点。

◇提高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要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知人论世的基本原则,通过阅读训练,能够举一反三,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诗歌作品进行必要的梳理,既能准确把握主旨和情感,又能细致分析手法和特色,既能从面上作整体概括,又能从局部进行具体赏析。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分析具有特色的表现手法。

◇拓展阅读视野,尤其要重视对中外经典作品的阅读。浙江语文试卷历来注重选择中外经典作品作为高考阅读材料,因此,高考复习要适当拓宽阅读的视野,接触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代表作家和不同主题的经典文学作品,不能完全被模拟考题牵着走,尤其不要过多地在某一种题材和风格的作品上作反复操练(例如近年来刘亮程的作品经常成为模拟考查时文学作品的阅读材料),以免浪费宝贵的时间。

葛军, 男,1964年10月生,江苏南通如东县人。历任2003年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科命题人之一。2010年,葛军为江苏高考副组长,和同为南通人的姚天行出了“史上最难的2010江苏高考数学卷”。考试后,两篇名为《2010,江苏数学帝葛军,一个人秒杀江苏52万考生》和《数学帝葛军,你做人太数学了》的帖子在猫扑论坛和商都社区迅速走红,出卷人之一的南京师范大学老师葛军履历随之被曝光。

李胜宏,浙大数学系

1、201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学生们讨论最多的是作文,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是材料作文,题目自拟,材料如下: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2、出了考场的考生对作文的难易度反应不一。有部分考生认为主题不明确,有点难。也有考生觉得写起来很流畅。总之,不同的考生对于试卷难度有不一样的理解,总体上难度与往年基本相同。

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解析及点评(WORD文字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纠葛(gé)瓜蔓(màn)牛皮癣(xuǎn)为(wèi)虎作伥

B.惬(qiè)意觊(jì)觎蒙(měng)蒙亮扺(zhǐ)掌而谈

C.谄(chǎn)媚压轴(zhóu)一溜(liù)烟间不容发(fà)

D.豆豉(chǐ)箴(zhēn)言轧(zhá)马路门揖(yī)盗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

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圈圈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额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6.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飞。给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联。(各不超过25字)(4分)

(1)陈璋,字□□。说明:□□□□□□□□□□□□□□□□□□□□□□□□□(2分)

(2)孙冠群,字□□。说明:□□□□□□□□□□□□□□□□□□□□□□□□□(2分)

7.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2分)

□□□□□□□□□□□□□□□□□□□□□□□□□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40字)(3分)

□□□□□□□□□□□□□□□□□□□□□□□□□□□□□□□□□□□□□□□□

1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1--15题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有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自言自语(他可不在乎这个):“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11.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12.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13.赏析文中划横线部分。 14.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 15.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1 三、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6--20题

太平州学记

宋张孝祥

学,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当涂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揺。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筑。赤白囊,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旣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夏四月既望,厉阳张某记。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坎儿置之屋壁坎:挖洞

B.当涂兵之冲冲:突袭,冲击

C.侯下车下车:读到任

D.力不赡耳瞻:足,狗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子之恭也将有以为也

B.及冬,则有边事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颐指而办吾尝跂而望焉

D.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夫晋,何厌之有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名为“学记”,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

B.文中以“客”的口吻盛赞王秬贤于当涂历任长官,就是因为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故能事济而功成。

C.文末感叹,自古以来天下之治乱强弱皆系于人,成事与否关键也在于人,太平州得以重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D.文章语言质朴流畅,叙事简而有法;后半部分的大段议论,宏阔高远,显示出宋代士大夫心忧天下、善议政事的特点。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旣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2)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2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2分)

(1)(2)

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23.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一句的注释。(2分) 24.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天之苍苍,??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2)长桥卧波,??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3),百步九折萦岩峦。,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守着窗儿,!,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我最怜君中宵舞,。看试手,。(辛弃疾《贺新郎》)

1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1 2015年语浙江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B2.C3.B4.A5.D

6.(4分)

(1)示例:玉成“璋”,玉器名,字“玉成”,表示玉汝于成。

(2)示例:谦之“冠群”意为出类拔萃,字“谦之”,以谦虚戒之。

7.(5分)

(1)示例:2013-浙江省与全国图书报刊及综合阅读率比较

(2)①浙江报刊及综合阅读率高于全国水平;②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③浙江人要重视图书阅读。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9分)

8.A

9.D

10.(3分)

①心灵(思维)的交流,需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

②思维并不总是表达为言语。

③言语不能完备地表达思维。

(二)(20分)

11.(2分)①老丑;②邋遢;③怪异

12.(4分)

①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鄙夷的情感态度。

②把读者引入情境,增强现场感、真实感。

13.(4分)

①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

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14.(5分)

①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

②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

③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

15.(5分)

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互换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9分)

16.B

17.C

18.B

19.(3分)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20.(7分)

(1)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

(2)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

(二)(7分)

21.(2分)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2.(5分)

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三)(5分)

23.(2分)

浩然之气

24.(3分)

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四)(6分)

25.(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3)青泥何盘盘扪参历井仰胁息

(4)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5)道男儿到死心如铁补天裂

四、作文(60分)

26.(60分)略

1、2015年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已经结束了,由于使用的试卷不同,各省的语文作文题目各异,但基本上都是材料作文。作文的满分一般为60分。各省的作文题目考生可以到各大门户网站查询。

2、考生要针对作文题目里面给出的材料 ,分析一下材料里面隐藏的丰富内涵,从材料中比较筛选出自己所需的材料,从材料中读出不同的感受,提炼出独特的意义,并在作文时从自己的角度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使其文章的思想内涵得以提升,达到了较好的论证效果。

3、高考作文给出的材料如果对于考生来讲不是很熟悉,考生写起来就会觉得很难,所以高考作文的难度对于不同考生来讲是有不同理解的。只要考生能够按照作文要求去写,具体写什么内容都是没有限制的。如果没有按照要求格式或体裁去写,可能会扣掉1-5分的分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