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快讯 >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大全8首古诗 二年级语文上册所有古诗大全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课件:《古诗二首》

(2)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 #课件# 导语】课件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化为准。好的课件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课件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就由 为大家带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件,欢迎各位参考借鉴!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大全8首古诗 二年级语文上册所有古诗大全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大全8首古诗 二年级语文上册所有古诗大全


【 篇一 】

教学目标

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10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自由读诗

自主识字

读准“瀑、布”,韵母都是“u”,声母分别是“p”和“b”。

“尽”是前鼻音,“层”是后鼻音。

识记。

“川”是象形字,出示甲骨文字形让学生对照识字。

“楼、依、遥”都是形声字,根据熟悉的构字部件来识记,也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式联系熟字来识记。

“欲”组词“欲望、食欲”识记字义。

“炉”,从“火”从“户”,表示家里盛火的器具,联系生活想一想见过哪些炉子——煤炉、微波炉。可将“炉”与“庐山”的“庐”作比较巩固字形。

指导写字

“楼、依、炉、烟、挂”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楼、依、炉、挂”要特别注意笔画的穿插。“炉、烟”左侧“火”的捺应改成点。

三、朗读感悟《登鹳雀楼》

板书题目,并解题

[登鹳雀楼]题意是登上鹳雀楼。

师:鹳雀楼,窗含西岭千秋雪,作者

理解诗句之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诗句之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想要。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再。诗句之意: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楼层。

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四行诗各写什么?(《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诗句解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登楼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黄河入海流”写近景,意思是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写出了水的气势磅礴,景象壮观。两行诗对仗工整,“白日”对“黄河”,景物相对,色彩也相对;“依山尽”对“入海流”,动词相对,厚重有力,既构成形式上的完美,也表达了充沛的气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思。意思是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表达了诗人不凡的胸襟与抱负。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看图想象,有感情朗读。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登鹳雀楼》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雄伟壮观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诵读背诵。

四、作业布置

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登鹳雀楼》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背诵《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感悟《望庐山瀑布》

板书题目,并解题

[望庐山瀑布]望:远看。题意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师:庐山(见附录)

作者:(见附录)

理解诗句之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阳光照射。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那样,因此而得名。)生:发生,产生。(指山间云烟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紫烟:紫色的云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遥:远。前:山前。川:河流。诗句之意: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飞奔的流水。直下:笔直地流下。三千尺:是虚指。形容瀑布的高和长。疑:怀疑,以为。银河:指晴天晚上空中出现的明亮光带(天河)。落:泻落下来。九天:指天的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所以称九天。)诗句之意: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四行诗各写什么?(行写背景;第二行写静态;第三行写动态;第四行写联想。)具体写瀑布的诗句是哪几句?(二、三句)

诗句解析

前两句:写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的雄奇之景。“一个“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

后两句:“飞流”二字表现出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虚数,极尽夸张地写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飞流的壮观。一个“疑”字率直道破这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师:一、二、三句是比喻:描写背景时,“生”字形象写出了山间烟云犹如从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的一团白烟,飘渺与青山蓝天之间。二句:瀑布像……。四句,用贴切的比喻,表现了自己奇特的想象,从而使整个形象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第三句是夸张。不是实指,而是形容其长、其高。

那些字用得好?(生、挂、飞、直下、疑、落。)

师:“生”(上有)。“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遥看时的形象,点名“远看”题意。“飞”把瀑布喷涌而下的景象描绘地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高峻,又显出水流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这些眼前。“疑”是大胆、奇特的想象。

你读后有什么感受?(瀑布气势磅礴,景色壮美。)

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诵读:一、二缓、舒;三、四快、高。

三、作业布置

读下面两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背《望庐山瀑布》,并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板书设计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

白日……

所见、远望——照生

黄河……遥看——看挂

欲穷……近观——飞下

所思、联想——疑落

更上……

【 篇二 】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根据诗意,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层”,看看插图,这鹳雀楼一层叠着一层,数数有几层。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板题导入

1.揭示并解释题目《登鹳雀楼》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登鹳雀楼》

3.用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二、小组讨论,组内纠错。

大声读两遍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做到不错读,不漏读。

(一)个人自学

1.学生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视指导。)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学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首诗文。

(二)小组纠错

和小组内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轮流读生字词,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三)班内质疑

1.检查正确认读生字词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

(2)课件出示:多音字

尽更

三、质疑拓展,讨论总结

(一)自学自测

学生自学,认真朗读诗文,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小组纠错

小组轮流朗读诗文,互说诗句的意思,互相纠正错误。

(三)质疑拓展

1.指名学生朗读诗文,师生共同纠错。

2.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诗句,进行朗读指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指导:

(1)理解诗句学习一、二两行。

指名读一、二两行。

①出示课文插图。

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消失”的意思。

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太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沉、消失,黄河水朝着大海滔滔奔流。

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渐渐西沉;黄河水自远方奔腾而来,又波涛滚滚的向大海奔去。

④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2)学习三、四两行。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指名读三、四两行。

理解:

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目,眼睛,就是看到更远的地方。更:再。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3.思考拓展:这首诗蕴含了什么哲理?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背诵古诗;

2.根据对诗歌的理解,画一幅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一)板题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

3.用课件出示导学稿。

二、小组讨论,组内纠错。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大声朗读诗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难读的诗句多读几遍,直到读熟练。

(一)个人自学

1.学生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视指导。)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学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首诗文。

(二)小组纠错

和小组内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轮流读生字词,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四)班内质疑

1.检查正确认读生字词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

2.指名读,去拼音读,小组比赛读等方式进行拼读。

三、质疑拓展,小组总结

(一)自学自测

学生自学,认真朗读诗文,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小组纠错

小组轮流朗读诗文,互说诗句的意思,互相纠正错误。

(三)质疑拓展

1.指名学生朗读诗文,师生共同纠错。

2.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诗句,进行朗读指导。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

交流对行诗的理解。

(1)指名说说诗句中关键字的意思。

日:太阳照:照耀(如果不这么细致地去分析,孩子们很可能把日和照当成“日照”这个城市来对待。)

香炉:香炉峰,庐山上的一座山峰;

生:飘浮

(2)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交流对第二句诗的理解。

方法与步骤同句。再指导学生进一步有感情读诗句时,要学生品味“挂”字的妙用

交流对第三四句诗的理解。

理解这两句诗,先理解“疑”字的意思,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诗意理解后要抓“飞流直下”与“落”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气势。

每句诗的意思理解完后,要回归整体,让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归纳总结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背诵、默写诗文;

2.根据对诗歌的理解,画一幅画。

语文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总汇

认读。

这篇文章我给大家分享的是语文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的相关内容,供参考!

语文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介绍

第1课《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第2课《秋天》

第3课《古诗两首》

第4课《日月潭》

第5课《窗前一株紫丁香》

第下册:6课《阳光》

第7课《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8课《的扁担》

第8课《保护庄稼好卫兵》

第9课《天鹅、大虾和梭鱼》

第11课《小猫刮胡子》

第12课《小马过河》

第13课《星星的新朋友》

第14课《我是什么》

第15课《植物妈妈有办法》

第16课《邮票上的齿孔》

第17课《我真希望》

第18课《清清的溪水》

第19课《一封奇怪的信》

第20课《不用嗓子的歌手》

第21课《动物过冬》

第22课《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第23课《九色鹿》

第24课《孟母断织劝学(剧本)》

第25课《苏雅的画儿》

第26课《古诗两首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27课《冬的图画》

第28课《做灯笼》

第29课《贺年片》

第30课《开天辟地》

第31课《爱斯基摩人》

第32课《白雪公主(一)》

第33课《白雪公主(二)》

第35课《语文百花园一》

第36课《语文百花园二》

第37课《语文百花园三》

语文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1.《古诗两首》

(1)《敕勒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2)《望庐山瀑布》 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古诗两首》

(1)《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小学新课标二年级语文古诗全部

紫烟:紫色的烟雾

上册:

李白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不及汪伦送我情。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第10课《征友启事》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草》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上册:

赠刘景文

作者: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不及汪伦送我情。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草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上册: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不及汪伦送我情。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草》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上册:

《山行》

{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不及汪伦送我情。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草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年级上下册语文书古诗有哪些

第30课《我是什么》

上册:《赠刘景文》《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

《赠刘景文》作者:苏轼(宋代诗人)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解说】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色是在秋末冬初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时候。

《山行》作者:杜牧(唐代诗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练习背诵。【译文】

深秋时节,山上蜿蜒的小路曲径通幽。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回乡偶书》作者:贺知章(唐代诗人)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

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所有儿童们看见我,都没有一个认识我的;他们笑着互相问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呀。

《赠汪伦》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下册:《赋得古原草送别》《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绝句》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唐代诗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前言】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

《宿新市徐公店》作者:杨万里(宋代诗人)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的蝴蝶,可是的蝴蝶飞到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绝句》作者:杜甫(唐代陆游诗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有哪些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级的生活转瞬即逝,快来和我一起看看二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有哪些吧!

桃花潭水深千尺,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1.《古诗两首》

(1)《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2)《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古诗两首》

(1)《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赠汪伦》 李白

李百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第1课《秋天的图画》

第2课《黄山奇石》

第3(1)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生、遥、川、疑、飞。课《植物妈妈有办法》

第4课《古诗两首》

第5课《一株紫丁香》

第6课《我选我》

第7课《一分钟》

第8课《难忘的一天》

第9课《欢庆》

第10课《》

第11课《我们成功了》

第12课《看雪》

第13课《坐井观天》

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

第15课《小柳树和小枣树》

第16课《风娃娃》

第17课《酸的和甜的》

第18课《称赞》

第19课《蓝色的树叶》

第20课《纸船和风筝》

第21课《从现在开始》

第22课《窗前的气球》

第23课《假如》

第24课《日记两则》

第25课《古诗两首》

第26课《“红领巾”真好》

第27课《清澈的湖水》

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

第29课《父亲和鸟》

第31课《回声》

第32课《太空生活趣事多》

第33课《活化石》

初二语文上册古诗十首

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夕。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云梦】本是二泽,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平地,便并称云梦泽。【撼】摇,因洞庭之波直抵岳阳城下。【端居】指隐居,因为上有圣明之君而不去报国,感觉有愧,故曰“耻”【羡鱼】《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后两句皆暗喻想从政而无人援引。5、《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7、《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按】《读雪山房唐诗钞凡例》评“始以议论入诗,下开杜紫微一派”【悲寂寥】宋玉《九辨》:“悲诵读背诵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排云】冲破云层8、《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9、《浣沙溪》(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初二上册语文课后十首古诗

1.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唐]王之涣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徒(xi三声)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烈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1课时。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鹏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9.浣(2)配乐朗读。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静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说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初二上册语文古诗十首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诗人写的,都是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不由自主就抒发的赞美之情。

#初二# 导语: 熟读古诗词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对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大有帮助的,以下是 无 整理的初二上册语文古诗十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菊残犹有傲霜枝。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野望

(王绩·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唐)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黄鹤楼

(崔颢·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秋词

(刘禹锡·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鲁山山行

(梅尧臣·北宋)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9、浣溪沙

(苏轼·北宋)

兰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小学二年级古诗,要15首啊

作者在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夸张)

一年级上册

山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梅第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一年级下册

古诗: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夏日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居秋螟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白雪歌课时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年级上册

古诗: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遗爱寺

〔唐〕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下册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去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二年级上册关于秋天的古诗

李白下〔唐〕李白册:

你好,二年级上册所学的古诗并不多,而且在课本里关于秋天的古诗只有以下两首: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秋雁 [元]揭傒斯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秋天,又称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北半球为9至11月,南半球为3至5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气象工作者研究物候学标准是:炎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低于10度时秋季结束。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江畔独步寻花

【 #教案# 导语】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安排的是两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和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都用凝炼精妙的语言描写了祖国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意境深远,极具画面感。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登鹳雀楼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楼入穷目更层

登鹳雀依

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教师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一笔是捺,“女”笔是撇点,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3.完成课后练习3。

【篇三】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

3、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1、请同学们背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检查预习:

1、学生交流所了解的李白。

2、李白是怎样描写庐山瀑布的?

3、出示,老师也来做一回诗人,请同学们告诉我,应该站在哪儿来给大家吟诵这首诗呢?("望""遥"说明诗人是站在远处观察瀑布的。)

通过老师的吟诵,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纲:

(3)通过自学,你又产生了什么问题?

2、学生自学。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四、师生共同学诗: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诗,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谈到哪句,交流哪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诗中哪个词是"升起"的意思?

(3)"红日、高山、紫雾"诗人用寥寥几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你能把它读得那么美吗?

(4)学生有感情到朗读。

遥看瀑布挂前川: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理解:川,河流。

(3)指导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

飞流直下三千尺: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学生体会"飞流""直下"。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重点理解疑是银河落九天::疑,体会李白诗的风格。

(3)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二)学生质疑:

1、"生"为什么不用"升"?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生,产生而后升起。

2、"挂",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

(1)学生交流。

(2)老师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指导朗读。

(1)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动作,有感情地读诗。)

六、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秋浦歌》。

七、拓展延伸。

(一)学生汇报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其它诗。(学生自备投影片,把诗中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二)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背下了。

八、作业:

(1)把今天学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上。

(2)请你用一段文字描述庐山瀑布的美丽景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